孙子兵法中的"形"

作者&投稿:进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孙子兵法中形与势的区别~

一、观点不同:
1、“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在兵法中指军事实力及其外在表现,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2、“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二、出发点不同:
1、“形”的出发点亦是敌我双方军事实力这一物质基础,不少学者将孙子所言之“形”称之为 “军形”,正是这个道理。
2、“势”,态势、气势、形势。《势篇》与《形篇》是姊妹篇,是孙子兵法的军事指挥学的概说。
注:“形”是运动的物质,“势”乃物质的运动。物质之“形”是客观存在,运动之“势”则可主观造就。

扩展资料:《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中“形”的概念,除了具有“实力”的含义之外,还具有“布局”、“布阵”、“阵形”的含义,指的是临战时兵力、物资的布置安排。形就是力量了,就是我们握紧拳头打出去有力!势就是对我方有利的东西了,就是发现对手的空虚处然后狠狠地打过去

《孙子兵法》中“形”的概念,除了具有“实力”的含义之外,还具有“布局”、“布阵”、“阵形”的含义,指的是临战时兵力、物资的布置安排。
孙子曰:“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说的就是要把兵力(水)布置(积)在关键位置(千仞之溪)。
在《孙子兵法》中,“形”的概念比“势”的概念更难把握。我的理解是,“形”是指兵力的布局,偏重于“静态”;“势”是指兵力的运动,偏重于“动态”。
孙子曰:“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则为“势”,若是“置”圆石于千仞之山,则是“形”了。

孙子势篇曰:强弱,形也.

孙子曰:“强弱,形也。”望文理解,这里的“形”似乎就是指的是实力。
但是,联系孙子的上下文:“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整个这段话是很难理解的,专家的解释也各不相同。
有一种解释是:“乱”,就会被敌人击败、就会“亡”,要想获得“生”,在于“治”;“怯”要想“生”,在于“勇”;“弱”要想获得“生”,在于“强”。如何使“乱”军得到“治”理呢(“治乱”),靠的是军队的编制(“数也”);要使胆“怯”的士兵“勇”敢起来(“勇怯”),需要造势(“势也”);如何使有限的“弱”军变得“强”大(“强弱”)呢?这就需要精心地布置阵“形”(“形也”)。
孙子曰:“强弱,形也”。我的理解是:要让有限的军队变得坚不可摧,需要精心布置阵形、精心布局、精心安排兵力。
所以,孙子在《形篇》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孙子在《形篇》又曰:“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要使我方布阵无懈可击;找出敌方阵形的软弱之处而击之。
“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先要把自己的兵力布置好,先要立于不败之地,再寻找敌阵漏隙之处而击之。所以孙子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
所以《孙子兵法》先讲布置阵“形”,先把兵力布置好(静态),守株待兔。而当战斗打起来之后,情况随时发生变化。敌变我亦变,这时需要因敌制形,需要重新调动兵力(动态),这就是《势篇》要讲的内容了。

孙子曰:“强弱,形也。”
这里的“强”字是一个动词,是“使其强大”的意思。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同理。

形就是力量了,就是我们握紧拳头打出去有力!势就是对我方有利的东西了,就是发现对手的空虚处然后狠狠地打过去!

其实,在《孙子兵法》中,“形”的概念,既有“实力”的含义,也有“布局”的含义。在兵力的布置和运动方面,“形”和“势”的所指又似有穿插,如“因敌制形”,“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资治通鉴荀子论曰: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形者,言其大体得失之数也;势者,言其临时之宜,进退之机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实也.

《孙子兵法》中“形”的概念可能有多种含义;而且不同的读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但是,“形”是《孙子兵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孙子对它会赋予确定的、特定的内含。不能用他人对“形”的讲述去理解《孙子兵法》的“形”,就象我们不能用现代汉语对“形”的定义去理解孙子的“形”一样。
又如“道”的概念,老子和孙子对“道”论述,所要说明的内容或所指,就明显有不同。
不能离开《孙子兵法》去谈对“形”到底具体指的是什么。这是我的理解。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因地制宜,对人对事的态度和策略要根据周围的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的变换,学会变通。

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先解释一下字面意思,肯定不止一个意思,然后就每种意思举例说明一下,字数肯定够了。三千字的论文?大学还开这种课,有前途。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孙子兵法》中提到的“故知胜有五”。是指什么?
是指:预测胜负有五条原则。1、懂得什么条件下不可以战,什么条件下不可以战的,能够获胜。2、懂得根据兵力众寡而灵活运用战术的,能够获胜。3、将帅与士兵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能够获胜。4、以有准备之师去攻打无准备之敌的,能够获胜。5、将领富有军事才能而君主又不横加干预的,能够获胜。原文:...

《孙子兵法》中五大战略要素?
道、天、地、将、法。1、道 所谓的道,就是大方向,比如说,我国要坚持以社会主义为社会体制,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这个就是所谓的道,而其他的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等等,都是为了这个道服务的。道定则神定,道变则神偏,例如希特勒当年的军事、政治多强悍?各个国家都绥靖政策,而兵法更不用说,但是道...

孙子兵法的制胜之道是什么?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1、《孙子兵法》中提出的制胜之道指的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意思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百战就不会有危险,百战百胜。2、出自:出自《孙子·谋攻》原文: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

解读孙子兵法五事中的天、地
孙子兵法开篇第2句即提到经之以五事:道,天,地,将,法。指出了在战略分析中的必察:天时、地利、人和,道和法。其中的天和地,即企业的“势”力和实力。所察分别对应了现代企业战略环境调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部分内容。先顺带说一说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道,要察以下几个方面:察党...

在孙子兵法里指的上中下策具体是怎么说的,典故是什么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因为孙子主张不通过战争解决问题是上策,再次是通过外交解决问题,再次是通过战争解决问题,最下策是攻打城池解决问题,因为那样死伤很大,不符合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孙子历来主张兵不顿而利可全,全胜天下。

《孙子兵法》中有哪些智慧可以用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
《孙子兵法》中有哪些智慧可以用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1、非竞争思维。非竞争思维无论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企业的商业营销活动中,都非常重要。我们的文化中似乎缺少这样一种“非竞争性”的思维模式。孙子兵法说“百战百胜,不善者亦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者亦善”。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官方给出的走为上计的具体解释为:“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从字面上看走为上计好像只是打不过的时候要学会逃跑,其实这只是它的其中一种理解,在很多的时候明哲保身、选择归隐何尝不是三十六计的含义之一呢。其实从两个很好的例子就可以理解“走为上计...

孙子兵法36计中第一计是哪一计?
孙子兵法36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译:树敌不可过...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孙子兵法第几计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孙子兵法中的第十三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一计策的核心思想是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起攻击,使其措手不及,从而获得战争的胜利。这种策略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如商业竞争、人际交往等。在战争中,如果敌人没有预料到你的攻击,你就有可能成功地打败他们。同样,在商业竞争...

关于孙子兵法的诗句
——《孙子兵法·计篇》 拓展: 1.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2.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

龙山区19432341489: 名词解释一下孙子兵法中的 - “形篇” -
蔺胡斯诺:[答案] 整个孙子兵法的《形》篇讲的就是军事实力.形的原义是器,指物质,就是指物质力量,经济力量,军事实力.

龙山区19432341489: 孙子兵法《形篇》的思想是什么? -
蔺胡斯诺: 《孙子兵法·形篇》中强调通过积极的战争准备、充分的了解对手,通过集中优势兵力、避强击弱、争取战场主动、制造和扩大敌人的错误等方法,使自己处于“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先胜”的地位,并能最终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

龙山区19432341489: 孙子兵法中的六大地形指的是什么 -
蔺胡斯诺:[答案] 孙子说: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等六种 是我们可以去,敌人也可以来的地域,叫做“通”;在“通”形地域上,应抢先占开阔向阳的高地,保持粮道畅通,这样作战就有利.凡是可以前进,难以返回的地域,称作...

龙山区19432341489: 孙子兵法中着重谈军队外在表现和客观物质力量的篇章是 -
蔺胡斯诺: 《形篇》又称《孙子兵法·军形篇》,是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创作的一篇散文.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龙山区19432341489: ?孙子兵法?中'势'是什么意思?'兵形若水'的'形'是何意?用谋的最高境界是'藏于九天之下,行于九天之上'吗? -
蔺胡斯诺: “势”是运用军事实力创造的不可阻挡的军事态势,是动态的过程.是军事力量的运用方式.“兵形若水”的形是形态、形迹.用谋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龙山区19432341489: 孙子兵法第三篇《形篇》的局限是 -
蔺胡斯诺: 形篇的特点是求稳,要求立于不败之地,这样就必然保守,不敢冒险,这样就会丧失一些取胜机会.战争是高危险的领域,不冒险就会丧失良机.这就是形篇的局限性.

龙山区19432341489: 对我国古代兵法虚实概念理解是 -
蔺胡斯诺: 孙子曰:“胜者之战人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意思是:高明的指挥员领兵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这就是军事实力中的“形”.孙子曰:“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意思是: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帅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从千仞高山上滚下的圆石那样.这就是所谓的“势”!孙子曰:“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 兵之所加,如以石段投卵者,虚实是也.”意思是:统帅三军将士,能让他们立于临敌而不败的地位,就在于巧用奇兵,变化战术.进攻敌人如同以石击卵,这是以实击虚的效果.

龙山区19432341489: 孙子兵法第四篇为什么叫军形篇 -
蔺胡斯诺: 我是来回答问题的.因为孙子兵法第四篇的内容讲的是“形”.个人理解“形”是指兵力布置情况.

龙山区19432341489: 孙子兵法 地形篇 -
蔺胡斯诺: 希望对你有帮助:【第十、地形篇】【原文】 1. 孙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