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文言文的几道题

作者&投稿:龚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一语文文言文的几道题~

《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儿女 古义:子侄辈
今义:专指儿女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本文属古代神话,全文仅37字,但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结果全都展示出来,且故事情节波澜曲折。 没有胜利
他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
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题目:王戎识李

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世说新语》)

①〔王戎〕晋朝人。②〔诸〕众。③〔游〕玩。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信然〕真是这样。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这个故事写王戎小时候,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聪明的小孩。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比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仅用32字,行文简洁可见。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像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像成树林,把虫蚊想像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像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作者用“物外之趣”一语来统摄以上二事,意在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问题研究

沈复《浮生六记》中“闲情记趣”一章,主要记作者长大后对花木的喜爱和婚后跟妻子一同美化居室及周围环境的琐事;记童年趣事的只有开头一小段,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描写儿童观物的心理过程上颇具特色,值得研究。

年幼的作者由群蚊乱飞想到“群鹤舞于空中”,这是所谓类似联想;再想到“鹤唳云端”,则是接近联想。这后一种联想又促使他产生了模仿的意愿,于是“留蚊于素帐中,使之冲烟而飞鸣”,再经过凝神细观,“果如鹤唳云端”,这是年幼作者的错觉,但又是他所追求的目标——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画面,很值得玩味。

观虫斗一节与上述过程大体相似,“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都属于类似联想,“庞然大物”的出现,也是错觉;所不同的是这种错觉产生的原因。此刻,年幼的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他眼前的实物已经被放大了千万倍,而癞虾蟆又是突如其来,对比之下,自然就成为“庞然大物”了,这种错觉是在极短时间内经受强刺激而突然产生的,跟“鹤唳云端”的有意而为不同。

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像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艺作品的能力,对加强记忆力和促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也大大有益。

练习说明

一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我”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和遇到那个“庞然大物”的经过。为什么作者说这两件事都有“物外之趣”?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感知课文整体内容,把文言文学活。凡记叙文都应当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内容大意,这正是学活的办法之一;如果一开始学文言就句句搞文白对详,则无异于堵塞学活之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的复述成分应予肯定,只纠正明显的错误。

第一问要放在学生基本成诵后作答(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

第二问是开放性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可以从学生的课余爱好入手,启发培养学生的情趣和联想、想像能力。

二 解释词语。

1.文言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有的要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昂(抬)首(头)观之”。试选用一种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项为之强(2)果如鹤唳云端(3)以丛草为林(4)兴正浓(5)方出神(6)驱之别院

2.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解释时不妨采用讲述大意的办法。示例: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4)夏蚊成雷

设题意图是告诉学生可用简单的办法解释文言词语,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初学文言阶段只能如此,讲多了反而不好。释文可抄在书上,以便积累。

处理此题可有多种方式:或在读课文数遍后让学生试解;或在疏通文意过程中依次作解;在水平较好的教学班也无妨让学生在预习中作解。

参考答案

1.(1)项(脖子、颈项)为之强。 (2)果(果真)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树林) (4)兴(兴趣)正浓

(5)方(正)出神 (6)驱(赶、驱逐)之别院

2.(1)明察秋毫(见“疏通文意”)

(2)怡然自得(见“注释”)

(3)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

(4)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

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题目:王戎识李

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世说新语》)

①〔王戎〕晋朝人。②〔诸〕众。③〔游〕玩。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信然〕真是这样。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这个故事写王戎小时候,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文章最后讲“取之信然”说明他的推理是正确的,他是一个聪明的小孩。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3818500.html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比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开篇先说作者儿时视力极好,然后点明文章主旨。“张目对日”,犹言两眼能经受强光刺激;“明察秋毫”,言视力极佳,极细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有如此好的视力,再加上“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癖好,因而能发现“物外之趣”。这是总提,仅用32字,行文简洁可见。以下分述。

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异想天开,将它想像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随后他又联想到曾经见过的“鹤唳云端”的图景,于是“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结果是他真的见到了这样的图景。这是一幅凭借想像而“放大”了的图景,它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此其一。

其二,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把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和花台上的丛草想像成树林,把虫蚊想像成野兽,把高出的小土块想像成丘陵,把低陷的小土块想像成山沟,这使他有了一个自由而广阔的天地,可以饱览“大自然”的风光。有一天,有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在年幼作者的想像中就成了两兽在树林里相斗,使他看得格外入神;不料一个“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一伸舌,便将两兽一齐吞入腹中。年幼的作者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到清醒过来,幻觉消失,才发现此前那个“庞然大物”不过是一只癞虾蟆。他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用什么做鞭子,文章未做交代,大概是小树枝吧?他惩罚癞虾蟆,可能含有为两小虫复仇的意思,但从“驱之别院”一举来看,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作者用“物外之趣”一语来统摄以上二事,意在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问题研究

沈复《浮生六记》中“闲情记趣”一章,主要记作者长大后对花木的喜爱和婚后跟妻子一同美化居室及周围环境的琐事;记童年趣事的只有开头一小段,因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描写儿童观物的心理过程上颇具特色,值得研究。

年幼的作者由群蚊乱飞想到“群鹤舞于空中”,这是所谓类似联想;再想到“鹤唳云端”,则是接近联想。这后一种联想又促使他产生了模仿的意愿,于是“留蚊于素帐中,使之冲烟而飞鸣”,再经过凝神细观,“果如鹤唳云端”,这是年幼作者的错觉,但又是他所追求的目标——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画面,很值得玩味。

观虫斗一节与上述过程大体相似,“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都属于类似联想,“庞然大物”的出现,也是错觉;所不同的是这种错觉产生的原因。此刻,年幼的作者已经完全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他眼前的实物已经被放大了千万倍,而癞虾蟆又是突如其来,对比之下,自然就成为“庞然大物”了,这种错觉是在极短时间内经受强刺激而突然产生的,跟“鹤唳云端”的有意而为不同。

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像力,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艺作品的能力,对加强记忆力和促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也大大有益。

练习说明

一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我”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和遇到那个“庞然大物”的经过。为什么作者说这两件事都有“物外之趣”?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感知课文整体内容,把文言文学活。凡记叙文都应当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内容大意,这正是学活的办法之一;如果一开始学文言就句句搞文白对详,则无异于堵塞学活之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的复述成分应予肯定,只纠正明显的错误。

第一问要放在学生基本成诵后作答(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

第二问是开放性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可以从学生的课余爱好入手,启发培养学生的情趣和联想、想像能力。

二 解释词语。

1.文言词的意思,有的可用加字的办法解释,如“必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有的要用换字的办法解释,如“昂(抬)首(头)观之”。试选用一种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1)项为之强(2)果如鹤唳云端(3)以丛草为林(4)兴正浓(5)方出神(6)驱之别院

2.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解释时不妨采用讲述大意的办法。示例: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4)夏蚊成雷

设题意图是告诉学生可用简单的办法解释文言词语,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初学文言阶段只能如此,讲多了反而不好。释文可抄在书上,以便积累。

处理此题可有多种方式:或在读课文数遍后让学生试解;或在疏通文意过程中依次作解;在水平较好的教学班也无妨让学生在预习中作解。

参考答案

1.(1)项(脖子、颈项)为之强。 (2)果(果真)如鹤唳云端

(3)以丛草为林(树林) (4)兴(兴趣)正浓

(5)方(正)出神 (6)驱(赶、驱逐)之别院

2.(1)明察秋毫(见“疏通文意”)

(2)怡然自得(见“注释”)

(3)庞然大物(体积极大的东西)

(4)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

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回答者:☆幸运star☆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14 16:17

0树,此,子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3818500.html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知识是高考语文考察的重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 总结 1:文学常识 1、《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

初一文言文课文
3.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有哪些课文 第一单元1.在山的那边2.走一步,再走一步3.蝉4.贝壳5.紫藤萝瀑布6.童趣(文言文)第二单元6.理想7.行道树8.第一次真好9.人生寓言10论语十则第三单元11.春12.济南的冬天13.夏感14.秋天15.古代诗歌四首第四单元16.化石吟17.看云识天气18.绿色蝈蝈19.月亮上的足迹20....

高中文言文课文有哪些
6. 高一语文文言文必背篇目有哪些 《荆轲刺秦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记念刘和珍...

上海高一文言文阅读试题
43.冯梦龙补《西楼记》 1。.。 2. 怎么做高中语文考试中的文言文阅读啊~~ 平时多多积累,还有就是把考试所用的120个实词的意思用图弄明白,什么被动,判断,反问句要能熟练判断(平时练习和课文中都有大量,可以用本本子记下来),还有就是倒装,省略,祁始句能够熟练判断(课文中一般有,或者可以去买点这样的书来看看...

高中语文人教版苏教版共有文言文篇目
3. 高一语文文言文共有那几篇 我今年高一,楼上是老课本第一册unit417。《烛之武退秦师》 18。*《勾践灭吴》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20。 *《触龙说赵太后》 unit52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2。《寡人之子国也》 23。《劝学》 24。*《秋水》 第二册unit517。《过秦论》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包括词类活用、古今异议词、特殊句式。还望分类分篇写出,就是《烛之武退秦师》、《荆柯刺秦王》、《鸿门宴》、《氓》、《采薇》、《离骚》两段...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重点,包括词类活用、古今异议词、特殊句式。还望分类分篇写出,就是《烛之武退秦师》、《...

2010年全国一卷语文试卷文言文全解
11.把以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译文: 【解析】本题考点:文言文翻译。应将待译句子放回语境去理解,也应注意尽可能直译,将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落实,补出...

高中语文必修一二文言文原文
高一必修一文言文,高一数学必修1教案.一语文文言文第四单元教案全集14、孔孟二章《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语录体的论述方式.“修文德以来远人”了解本文语言高度精炼的特点.季氏伐 。高一语文必修3 所有文言文的文言现象整理 课件-苏教版 ppt.版高一必修三所有文言文的\\x0b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

初一文言文有那几篇
初一文言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包括了很多经典的篇目。常见的初一文言文有:《孔乙己》、《*》、《春晓》、《梅花三弄》、《丑奴儿》、《鹿柴》、《静夜思》等。这些篇目都是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感人情感。例如,《春晓》描写了自然界早春时分的美丽景象,富有生机和...

高一语文人教版有什么要背的古诗,文言文呀?记住,是高中一年级哟!告诉...
(一)古文(10篇) ★《荀子•劝学》(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

固始县17023584832: 几道初一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题.急 急读《木兰诗》和《英烈夫人祠记》回答下列问题1.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请自选角度,为《木兰诗》中的(... -
第莘来适:[答案] 1.以简洁的手法,说明了木兰的功勋卓著 2.《木兰诗》主要表达的是木兰为父从军的勇气与衣锦还乡时的荣耀.而《英烈夫人祠记》表达的是梁红玉之英烈,详细描写更能突出她的特点 3.为了祖国走向疆场

固始县17023584832: 初一语文文言文的几道题 -
第莘来适: 题目:王戎识李 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 (《世说新语》) ①〔王戎〕晋朝人.②〔诸〕众.③〔游〕玩.④〔...

固始县17023584832: 初一语文文言文常考题 -
第莘来适: 断句题:凭借语感来做.实词翻译:根据语境,实词积累 翻译:信达雅.注意特殊句式.

固始县17023584832: 初一 几道语文(文言文)题目 -
第莘来适: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应该是这个 听妇前致辞: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固始县17023584832: 几道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题. -
第莘来适: 对别人:时时刻刻为百姓着想,不惧权贵,对外敌机智 对家人:不偏私;严格要求,要清廉守礼,包拯清廉守法,不以权谋私,为人刚毅,为民请命.所以人们称他包青天.启发:做官要清正守法,刚正不阿,才能得到人们的爱戴.

固始县17023584832: 几道初一文言文题解释带点字意思;是以谓之文也 是以:逝者如斯夫 斯: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尝:寝:解释句子意思 不愤不启,不排不发能回答几句回... -
第莘来适:[答案] 解释带点字意思;是以谓之文也 是以:因此 逝者如斯夫 斯:这样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 尝:曾经 寝:睡觉 解释句子意思 不愤不启,不排不发:老师应该在不到学生愤闷之时便不开导,不到悱难之时便不提醒,从而达到最有效的教学目的.

固始县17023584832: 初一上册期末语文文言文文言文考题
第莘来适: 初一上册可以考的文言文很多,多是对比阅读(二)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1-3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9分.(甲)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

固始县17023584832: 适合初一学生做的文言文练习 -
第莘来适: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 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

固始县17023584832: 给一些初一语文文言文,现代文阅读题,有答案最好,给我复习, -
第莘来适:[答案] 初一上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题 每课要40道 最好短点 要带答案的 小弟我在这里谢谢了我有拜托,那么多字谁有那闲功夫啊,况且才10分 ..

固始县17023584832: 初一文言文小题目 -
第莘来适: 嗜 爱好 的意思 就 完成 的意思 翻译句子 像这样做67次 然后才停止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