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听雨写作背景

作者&投稿:丁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虞美人·听雨的创作背景~

1267年,元灭南宋。宋元之际的词人,经历了这一沧桑变故,其国破之痛、家亡之恨,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其中,蒋捷是颇有代表性的作家。蒋捷用词作来抒发黍离之悲、铜驼荆棘之感,表现悲欢离合的个人遭遇,其中《虞美人·听雨》便是这一时期创作中的代表作。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的创作背景是:
1267年,元灭南宋。宋元之际的词人,经历了这一沧桑变故,其国破之痛、家亡之恨,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其中,蒋捷是颇有代表性的作家。蒋捷用词作来抒发黍离之悲、铜驼荆棘之感,表现悲欢离合的个人遭遇,其中《虞美人·听雨》便是这一时期创作中的代表作。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 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不仕,深怀亡国之痛,隐居太湖竹山,抱节以终。蒋捷 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 其词风格悲慨清峻,音律谐畅,词语尖新。 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此词是作者一生生活历程的概述。词人以 听雨为线索,将少年的浪漫、中年的漂泊、 老年的孤寂浓缩于三幅听雨图中。

《虞美人·听雨》是宋末词人蒋捷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谓言简意赅。它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因受国亡之痛的影响,感情变得麻木,一任雨声淋漓,消解了喜怒哀乐,而其深层则潜隐着作者的亡国愁情。

作品原文
虞美人⑴·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⑵。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⑶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⑷下,鬓已星星⑸也。悲欢离合总无情⑹,一任⑺阶前点滴到天明。



词句注释
⑴虞美人:著名词牌之一。唐教坊曲。兹取两格,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三平韵。
⑵昏:昏暗,罗帐:古代床上的纱幔。
⑶断雁:失群孤雁
⑷僧庐:僧寺,僧舍。
⑸星星:白发点点如星,形容白发很多。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⑹无情:无动于衷。
⑺一任:听凭。

白话译文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作品鉴赏
历代诗人的笔下,绵绵不断的细雨总是和“愁思”难解难分的,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但是在蒋捷词里,同是“听雨”,却因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而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第一幅画面:“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它展现的虽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但具有很大的艺术容量。“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出现,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少年时候醉生梦死,一掷千金,在灯红酒绿中轻歌曼舞,沉酣在自己的人生中。一个“昏”字,把那种“风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的奢靡生活表现出来。这时听雨是在歌楼上,他听的雨就增加了歌楼、红烛和罗帐的意味。尽管这属于纸醉金迷的逐笑生涯,毕竟与忧愁悲苦无缘,而作者着力渲染的只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这样的阶段在词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永恒而短暂的。以这样一个欢快的青春图,反衬后面的处境的凄凉。
第二幅画面:“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大辽阔、风急云低的江秋雨图,一只失群孤飞的大雁。这里的“客舟”不是《枫桥夜泊》中的客船,也不是“惊起一滩鸥鹭”里的游船,而是孤独的天涯羁旅,孤独、忧愁、怀旧时时涌在心头。这时的雨伴随着断雁的叫声。这一个“断”字,联系了诸多意境,同断肠联系在一起,同亲情的斩断联系在一起,有一种人生难言的孤独和悔恨。“客舟”及其四周点缀的“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瑟意象,映现出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尔奔曲走,四方漂流。一腔旅恨、万种离愁都已包孕在他所展示的这幅江雨图中。
“而今听雨”的画面,是一幅显示他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江山己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感伤,不尽悲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控制能力。
三幅画面前后衔接而又相互映照,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历程。其中,既有个性烙印,又有时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见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嬗变轨迹,而这正是此词的深刻、独到之处。


名家点评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此种襟怀固不易到,亦不愿到。”
清·刘熙载:“未极流动自然,然洗炼缜密,语多创获,其志视梅溪较贞,其思视梦窗较清。”
清·《四库总目提要》:“练字精深,调音谐畅,为倚声家之榘矱。”
清·王闷运《湘绮楼词选》:“此是小曲。‘情’亦作‘凭’,较胜。”

这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也使人凄然。
这首词作者自己漫长而曲折的经历中,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展现的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少年的心,总是放荡不羁的,年少的时候,不识愁滋味,就算听雨也要找一个浪漫的地方,选择自己喜欢的人陪在身边,那时候是无忧无虑的,没有经历人生的风雨,心中有着豪情与壮志,就算忧愁,也只显得淡雅与悠然,也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在悠闲与得意中,会为了春花与秋月而不由发出感叹: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而一失群孤飞的大雁。恰是作为作者自己的影子出现的。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东奔西走,四方漂流。他通过只展示了这样一幅江雨图,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却都已包孕其中了。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描写的是一幅显示他的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江山已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表达出词人无可奈何的心绪,使其“听雨”嘎然而止。
蒋捷的这首词,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
层次清楚,脉络分明,是这首词又一大特色。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慨叹目前的境况。按时间顺序,歌楼中年写到客舟中壮年,再写到“鬓也星星”的老年,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

这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也使人凄然。
这首词作者自己漫长而曲折的经历中,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三个时期

抄一下一下你们看着弄个兰陵王打野了


赞美美女气质优雅的诗
2. 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中,以拟人手法将美女与春日桃花相映成趣,温柔的意境中流露出无限遐思,"人面桃花相映红"由此得名。3. 王昌龄的《采莲曲》独树一帜,将采莲少女与荷花相得益彰,读来如画,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女子泛舟采莲的场景之中。4. 韦庄的《菩萨蛮》中描绘江南春景,画船听...

写作文听雨
雨势减缓,声音也弱下去,轻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时节耳边的轻风,瓦片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它们尽职地演奏着,听雨人心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 人们喜欢当心中充满怀念与感喟时,一个人静静地坐下听雨。垂老的志士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抱负;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

求,听雨 作文一篇,要有技术含量,现在就要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也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我想听雨。雨声雨影的后面,有雨打芭蕉的绿肥红瘦,有雨过春山的澄澈空明,还有长箫,在踩过的苔痕间幽怨地呜咽。我想听雨,要不然我也不会从记忆...

描写春雨的古诗描写春雨的诗句
说到描写春雨的诗词,我想大家都有所了解。有人问有哪些古诗词网站?另外,还有人想问一下描写春雨的10首古诗。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关于雨的古诗,我们来看看关于春雨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描写春雨的诗句关于春雨的诗:1.渭城多雨多尘,客舍青柳色。3354王伟《送元二使安西》2,柳长莺飞,春雨...

听雨的文章 急~~
过了一段时间,雨晴了,太阳还没出来,阴阴的,这让我想起了恐怖片的背景,让我有些毛骨悚然 缓缓地,太阳出来了,彩虹出现了。打开窗户,一阵阵新鲜空气扑鼻而来。虽然只是短暂的几分钟,可那已经足够了。在城市中能呼吸到这样的“绿色”空气,已经让我精神爽朗了。雨,真美啊!听雨 小时候,住在...

倚楼听风雨,画船听雨眠。来自哪首诗?
前半句是香港画家马荣成的漫画《风云》中第二梦在于聂风书信中写下的话,全文如下:思念是种痛,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雪无踪,情亦无踪,雪无形,情亦无形.冬来,雪倾城,爱来,情倾城,冬过,雪化水,爱过,情化泪!其中”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意思为靠在房间...

《听雨》作文
夜,来临了。是一个伴着微雨的夜。因为有雨,这夜突然又变得漫长了许多,幽静了许多,美丽了许多。雨,是从一开始就伴着夜幕的,它淅淅沥沥地下着,给夜蒙上了一层神秘而又美丽的面纱。我闭上眼睛,静静地听雨,竟强烈地感觉到它的美。它时而像一群朝气蓬勃的小孩细碎、繁密;时而像群鸟欢歌,糜鹿...

古人是如何形容美人的?
古人写词写诗写文,美到极致,那天姿国色的美人在他们的笔中又是如何被演绎的呢?这里整理了一些描写美女子的词句,以供欣赏:01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曹植的《洛神赋》是描写女子的巅峰...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将这句话扩写成一段...
在江南,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青,游人可以在有彩绘的船上听着滴滴答答的下雨声进入梦乡。这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酒店内安放酒瓮的土台子边,还有貌美如花的姑娘,卖酒撩袖时露出了洁白如雪的双臂,这样的场景实在让人难以忘怀。

呃额..给我解释下这个文章的意思
人人尽说江南好,每个人都夸江南是个好地方 游人只合江南老 来旅游的游客都喜欢在江南慢慢地生活直到变老。春水碧于天 春天的江水比蓝天还要蓝 画船听雨眠 躺在画船中听着细腻的雨声慢慢入睡 炉边人似月 火炉边的佳人像是月亮一样美艳动人 皓腕凝霜雪 雪皓般的手像是冬天的霜和雪 未老莫还乡 没...

博爱县13610828005: 虞美人听雨创作背景 -
毛邹胶体: 《虞美人·听雨》的创作背景是宋、元易代之际,蒋捷在宋朝灭亡后,饱经忧患,颠沛流离.这首词是他的自述,表现了他在那个动荡年代的黍离之悲、铜驼荆棘之感,以及美女的悲痛和失落心境.蒋捷通过雨声的意象,意象地描述了一个美女的悲痛和失落心境,寄托了她对国家和家族的眷恋和怀念.

博爱县13610828005: 李煜《虞美人》的写作背景 -
毛邹胶体: 李煜,史称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并没有致力于国事,而是纵情于声色,奢靡荒淫,耽于享乐. 降宋后被幽禁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过着以泪洗面的凄凉生活.李煜政治无能,文艺上却以史诗文无所不通,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妙解音律,...

博爱县13610828005: 《虞美人·听雨》的解释和赏析!!! -
毛邹胶体: 虞美人·听雨 名称: 虞美人·听雨 作者: 蒋捷 简介 蒋捷 生卒年不详.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隐居太湖竹山,因以为号,人称竹山先生.有《竹山词》传世,与周密、王沂孙、张奕并称“宋末四大家...

博爱县13610828005: 虞美人的历史背景,作者李煜 -
毛邹胶体: 这首《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在被俘两年后写成的.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妓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就赐酒将他毒死.

博爱县13610828005: 虞美人古诗是什么代的? -
毛邹胶体: 虞美人词牌名 1.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五代) 2. 《虞美人·听雨》 蒋捷(宋代) 3.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李煜(五代) 4.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纳兰性德(清代) 5. 《虞美人·玉楼缥缈孤烟际》 欧阳澈(宋代)

博爱县13610828005: 《虞美人听雨》那首词中作者围绕一件什么事展开的?分别写了哪几个年龄段的什么心境? -
毛邹胶体: 虞美人·听雨为南宋词人蒋捷所作,为作者自己一生的写照.从少年、再到仕年、最后到晚年,以听雨为线索,作者用寥寥几笔,写出了对人生、岁月不寻常的快感.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博爱县13610828005: 蒋捷《虞美人.听雨》赏析 -
毛邹胶体: 这首《虞美人·听雨》以听雨为线索,倾诉词人少年、壮年与老年听雨的不同感受.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是词人对往昔生活片段的回忆,下片则回到词人老年的境遇与听雨的不同反应.虽然结构简单,却极富有艺术概括力和表现力.不同时期...

博爱县13610828005: 《虞美人 听雨》诗词赏析 -
毛邹胶体: 1.少年时:不识愁滋味;中年时:颠沛流离的悲凉沧桑;老年时:历尽离乱后的憔悴枯槁一生的悲欢离合谁也说不清,听那窗前的秋雨一无所动,任它滴滴答答直到天明. 2. “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枨触,不尽悲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入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之境,只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调节和心理控制能力.

博爱县13610828005: 阅读下列一首宋词,回答问题.虞美人·听雨(南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 -
毛邹胶体: 1.作者写壮年听雨主要选用了“客舟”、“江阔”、“云低”、“断雁”和“西风”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表现了作者飘泊孤苦之情. 2.上片感怀(写)已逝的岁月,下片慨叹(写)目前的境况.按时间顺序,从歌楼中少年写到客舟中壮年,再写到“鬓也星星”的老年,以“听雨”为线索,一以贯之.

博爱县13610828005: 《虞美人·听雨》的赏析是什么?急!! -
毛邹胶体: 虞美人·听雨 (宋,将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是南宋遗老将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此人曾为宋朝进士,他拒绝了元朝要他做官的召见,隐居终老与竹山.本词寥寥数语却已囊括了人的一生: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老年几句僧庐,鬓发星星.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使人凄然:少年听雨不知愁滋味;暮年听雨浮生已了,分外悲凉.结尾(一任)两字,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了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