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文学《第二性》这本书写得如何?

作者&投稿:周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最近看一本叫《第二性》的书,真是看得我一头雾水。请问看此类书需要什么基础吗?还是我理解力太差了?~

需要知道的一点就是,此书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作,作者波伏娃是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伴侣。这本书并非通俗作品,因此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其中蕴含的存在主义和女权思想。建议可以先看看萨特的一些理论著作

波伏娃的女性主义倾向不是与生俱来,在《回忆少女时代》中,她曾提到过对“另一半”的憧憬:“我们共同攀登高峰,我的丈夫比我稍稍敏捷,强壮一些,他常常要助我一臂之力,与我一级一级地向上攀登。实际上,我是一个比较贪心,不太慷慨的女孩,我愿意得到,不愿给予。如果对方不如我,需要我拖着他,我会非常不耐烦。如果遇上这样的人,不如过单身生活,不要结婚。我最重要的事业是拥有世界,我的婚姻生活应该有助于而不是有碍于这个事业。命中注定能成为我丈夫的人,不能是有别于我的一类人,既不比我差,也不超出我许多,他保证我很好的生活,但不剥夺我的自主权。”然后我们知道,她在20岁的时候遇见了萨特。 如果萨特不是那么风流成性,波伏娃也就不会写出这部著作。年轻时的萨特有个信念,就是大作家都是花花公子,如果他要想当大作家,也应该睡很多女人,也许还出于一个相貌丑陋的知识分子缺乏自信或怎样,总之,他对受他的思想吸引的女青年来者不拒。波伏娃骤然察觉到萨特只是在为他自己而生活,在半自传体的小说《女宾客》中,她写道:“轻率信任的代价,就是她猛然面对一个陌路人。”然而对于这个法国最早进大学学习哲学的女学生之一,比她“稍微敏捷”的男性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多。波伏娃被动地接受他的这种生活方式,和萨特建立了持续50年的自由情侣关系,他们各自都有另外的情人,并且分享彼此的情事。 萨特似乎不那么吃醋,但波伏娃不是,尽管她必须在表面装得很大度。为了保持与萨特的亲密关系,她不得不去讨好他喜欢的女人,而萨特弃如鸡肋的女人,也会失去她的友谊。他们的一个女朋友比安卡曾经在1993年出版的《萨特、波伏娃和我》中指出过她的这种虚伪。大多数时候,萨特生命中的女人来得如走马灯,但40年代,萨特的一次“出轨”有些不一样。萨特去美国访问,结识了布列东的前情人多洛莱斯,萨特对她很伤心,多洛莱斯来巴黎找萨特,他就打发波伏娃去郊区住。后来波伏娃去美国访问,带着找情人的目的,认识了那位被她写进小说《名士风流》的作家情人奥尔格伦。 萨特始终是这段四角恋的主导。多洛莱斯想来巴黎找萨特,波伏娃便去美国找奥尔格伦,1948年的那次,一开始波伏娃打算在美国呆4个月,但萨特担心多洛莱斯爽约,让波伏娃两个月后就回来,两个月后,波伏娃回到巴黎,萨特却告诉她,多洛莱斯还想再多住一阵。波伏娃给奥尔格伦发电报,说想再回美国找他,可奥尔格伦那头还生着她提前结束旅行的气呢,回了封电报说:“别来,太忙。”波伏娃一脚踩空了。 这场四角恋让波伏娃开始回顾自己与萨特相伴走过的20年感情历程,为什么自己作为女人总处在被动地位。萨特启发她说:“如果你是男的,你的成长经历就跟现在完全不一样,你应该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这句话成了她写作《第二性》的一个动机,其实在与奥尔格伦交往时,她已经有创作这样一本书的冲动。她投入大量精力,查阅了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生理学、宗教学等学科的书籍,那时的波伏娃已经是出版过《女宾客》等小说的知名作家,但也总被人看作是萨特的跟班,写作《第二性》是她体能所蕴涵的巨大能量的爆发。这是萨特从未关注过的女性主义话题,她博闻强识的能力,史诗般的叙述以及精辟的分析,使她多少摆脱了萨特的阴影。 萨特对她精神上的影响仍处处可见,书中大量使用存在主义的分析立场,也是这本书的英译本多年来有很大争议的原因,两年前《纽约时报》书评版的一篇文章说的就是这事儿,名字一目了然——《lost in translation》。英译本的翻译者是人类学教授,在美国的拉丁语学校学过两年法语,对存在主义没有任何了解,于是涉及到这方面的定义存在很多翻译谬误,而且擅自做过一些删改。但由于版权保护的原因,新译本一直不能出来。我国流行的中国书籍出版社的版本也是由1953年版的英译本转译过来的,那基本就是double lost了。200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拿到了《第二性》的法译中版权,由曾经参与编译《法国文学史》的社会科学院专家郑克鲁翻译

《第二性》是有史以来讨论女人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集文学、哲学、性学、心理学、生物学、历史学、经济学为一体的,被称为女人圣经的《第二性》中文版全译本,独家授权,出版发行。
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存在主义的鼻祖让一保尔·萨特的终身伴侣,她的存在主义的女权理论,对西方的思想和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第二性》是她获得世界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女人的“圣经”成为西方妇女的必读之书。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则在一次演讲中说:“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她的可置疑的才华,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不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

http://www.wuhan.cc/book/txt/book10/txt-4006.html

书名:第二性(全译本共2册)

版别:中国书籍出版社

作者:[法]西蒙娜·德·波伏娃

开本:开

134.00 元

装订形式:平装

http://auction1.taobao.com/auction/item_detail-0db2-6d60a11831f79f58a6561abbcdba1f3a.jhtml?pm1=1


第二性的作者是谁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则在一次演讲中说:“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她的无可置疑的才华,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参考资料:《第二性》中的简介、一些书评网站 ...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阐述的深层次意义是什么?
明确地提出了女性主义的观点。在第二十一章女人的处境与特性中,波伏娃以优美的文字论述了下列观点: “如果说女人是世俗的、平庸的、基本上是功利主义的,那是因为她被迫把自己的生存奉献给做饭和洗尿布——她无法取得一种崇高感!承担单调重复的生活,处在无知觉的实在性之中,这是她的义务。自然女人...

第二性是什么时候发表的?
波伏娃的条件,通过宗致、神话、文学分析批判了“女性”的观念。她指出:“女人不是天生就是女人的,而是变成女人的。”波伏娃尖锐地抨击了把女人规定为他者的男人强加在女人身上的种种神话,她指出:“在历史的长河中,男人是主人,女人总是奴隶。”在第二卷中,波伏娃对女人从童年到老年的条件进行了一...

《第二性》与20世纪女性主义运动
她在《第二性》的导言中说,「 ”女性的处境是,虽然和所有人一样,是自由、自主的存在,但是现实世界中的她却在男性的逼迫下站到他者的位置上。” 波伏瓦援引了他者这个历史悠久的哲学概念,这个概念经过黑格尔和胡塞尔的发展,当时又被她的伴侣,让·保罗·萨特所阐发:他者是外在于自我的一种意识,对其的痛苦发现在...

第二性的作者简介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法国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1908年生于巴黎,1929年获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格-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

大学生《第二性》读后感
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第二性》是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意志、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女人的“圣经”,成为西方女人必读之书。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是人类求索中的女性哲学,向所有的读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提示了当代妇女面临的问题:生命的...

第二性波伏娃名句在第几页
《第二性》是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经典著作,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在《第二性》中,波伏娃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

波伏娃的第二性的名言
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波伏娃1908年生于巴黎,1929年获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格-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

《第二性》用英语怎么说
。她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第二性》实可堪称为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她揭开了妇女文化运动向久远的性别歧视开战的序幕。

第二性经典段落
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7、男人要求女人奉献一切。当女人照此贡献一切并一生时,男人又会为不堪重荷而痛苦。8、女性是第二性,排除在男性以外的他者。权力归于男性,女性仅仅是附庸。附庸的庇护来自权力,歧视也来自于权力。事实就是如此,谁家...

巴林右旗18375162046: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阐述的深层次意义是什么? -
桂沸八正: 波伏娃从生物学、心理学、宗教、神话、文学、历史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女性,得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结论:女人,不是生而为女人的,是被变成女人的.明确地提出了女性主义的观点.在第二十一章女人的处境与特性中,波伏娃以优美的文字论...

巴林右旗18375162046: 最近看一本叫《第二性》的书,真是看得我一头雾水.请问看此类书需要什么基础吗?还是我理解力太差了? -
桂沸八正: 需要知道的一点就是,此书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作,作者波伏娃是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伴侣.这本书并非通俗作品,因此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其中蕴含的存在主义和女权思想.建议可以先看看萨特的一些理论著作

巴林右旗18375162046: 西方女性主义的代表小说是哪部?是哪个作家写的? -
桂沸八正: 德国 波伏娃的《第二性》,这本书被叫做女权主义的宝典 我们文学老师讲女性主义时候让我们读的

巴林右旗18375162046: 《第二性女人》写作背景 -
桂沸八正: 波伏娃的女性主义倾向不是与生俱来,在《回忆少女时代》中,她曾提到过对“另一半”的憧憬:“我们共同攀登高峰,我的丈夫比我稍稍敏捷,强壮一些,他常常要助我一臂之力,与我一级一级地向上攀登.实际上,我是一个比较贪心,不太...

巴林右旗18375162046: 西方关于人性欲望的理论书 -
桂沸八正: 《第二性》

巴林右旗18375162046: 《外国小说欣赏》每单元读后感 -
桂沸八正:外国小说欣赏》每单元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回想起来这已是我第二次读《鲁滨逊漂记》这本书了,但是这一次我却对这本书有了更深的理解了. 再一次读完鲁滨逊漂流记...

巴林右旗18375162046: 推荐一些好看的外国文学书 -
桂沸八正: 《追忆似水年华》 绝对能称作为经典中的经典《老人与海》 也不错

巴林右旗18375162046: 《罪与罚》这本书有何价值?
桂沸八正: 《罪与罚》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的彼得堡.当时俄国农奴制刚刚废除,俄国正处 在旧基础迅速瓦解,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过渡时期.贵族阶级的腐朽没落,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