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北)冬天平均气温是多少

作者&投稿:酆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1月平均气温在多少度以上?~

0度以上.全国1月0度等温线在秦岭--淮河一线,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在上述等温线南边不远处,所以说在0度以上.

A、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左右,与题意不符;B、我国北方比较寒冷,平均气温一般不超过10℃,与题意不符;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与题意不符;D、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是20℃左右,符合题意.故选D.

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北界淮阳山,南接江南丘陵。地势低平,地面高度大部在50公尺以下。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和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其中长江三角洲地面高度已在10公尺以下。平原上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著名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高邮湖、巢湖、洪泽湖等大淡水湖都分布在这一狭长地带。向有「水乡泽国」之称,盛产鱼、虾、蟹、菱、莲、苇。气候温和,无霜期240∼280天,江南可种植双季稻,粮、棉、水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素称「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发达,有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和苏州、无锡、常州、南通、芜湖、南昌、长沙等中等城市。
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北界淮阳丘陵和黄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闽丘陵。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多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
气候大部分属北亚热带,小部分属中亚热带北缘。年均温14~18℃,最冷月均温0~5.5℃,绝对最低气温-10~-20℃,最热月均温27~28℃,无霜期210~270天。农业一年二熟或三熟 ,年降水量 1000~1400 毫米 ,集中于春、夏两季。地带性土壤仅见于低丘缓冈,主要是黄棕壤或黄褐土。南缘为红壤,平原大部为水稻土。农业发达,土地垦殖指数高(上海62.1%,江苏45.6% ),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盛产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桑蚕、苎麻 、黄麻等。
河汊纵横交错 ,湖荡星罗棋布 ,湖泊面积2万平方千米 ,相当于平原面积 10% 。两湖平原上 ,较大的湖泊有1300多个,包括小湖泊,共计1万多个,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占两湖平原面积的20%以上,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 。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大淡水湖,与长江相通,具有调节水量,削减洪峰的天然水库作用,产鱼 、虾、蟹、莲、菱、苇,还有中华鲟、扬子鳄、白暨豚等世界珍品,水产在中国占重要地位,素称鱼米之乡。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汉市、南昌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芜湖市、长沙市等城市。
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平原居中国南北和东西交通网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都很发达。长江贯穿中部,成为一条东西向的水运大动脉 ,加上其无数支流,构成一庞大水道网。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长江三峡以东,淮阳山地和黄淮平原以南,江南丘陵及闽浙丘陵以北,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跨鄂,湘,皖,苏,浙六省和上海市,是我国三大平原之一.它包括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中平原,长江三角洲等四部分.中游平原地区比较宽广;下游地区的平原多沿江伸展,形状狭长.这里地势平,河道弯曲,湖泊密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是我国主要农业区.平原上的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是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
[编辑本段]组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位于湖北宜昌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系由两湖平原(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总称)、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1)两湖平原包括湖南的北部和湖北的南部。远古时代这里曾是个烟波浩渺的云梦泽,后来被长江及其支流冲刷下来的泥沙所填平。它的面积有5万平方公里,分为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两部分。平原上水网密布,向称“鱼米之乡”。
(2)鄱阳湖平原位于江西北部至安徽西南边缘,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地势低平,海拔在50米以下。
(3)皖中平原位于安徽中部的长江沿岸,以及巢湖附近,面积较小。
(4)长江三角洲位于镇江以东,运河以南,杭州湾以北,面积达5万平方公里,由长江和钱塘江冲积而成,这里的海拔只有10米左右。三角洲上,河网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素称“水乡泽国”。这里盛产稻米、鱼虾,粮食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曾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巫山以东的长江及其支流的两岸,被周围低山丘陵(见江南丘陵)交错分割成四部分:两湖平原、鄱阳平原、皖中平原和长江三角洲,面积30万平方公里,海拔在50米以下。长江三角洲在江苏镇江以东,杭州湾以北,通杨运河以南,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海拔多在10以下,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两湖平原以荆江为界,其北称江汉平原,其南为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主要由长江和汉江冲积而成,自公元1300年前后荆江北堤分流入江汉平原的穴口完全堵塞后,汉江所带泥沙对江汉平原的发育起主要作用,其三角洲即成为江汉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江三角洲地势亦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湖泊成群挤集于东南前缘。洞庭湖平原主要则由通过荆江南岸太平、藕池、松滋、调弦(1958年堵塞)四口南下的长江泥沙冲积而成。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大部海拔50米以下,地势北高南低,水网密布,土壤肥沃。 鄱阳湖平原除边缘红土岗丘外,中部的泛滥平原主要是由赣、抚、信、鄱、修等河流冲淤而成,其中又以赣江为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大部海拔50米以下,水网稠密,地表覆盖为红土及河流冲积物。苏皖沿江平原主要指湖口以下到镇江之间沿长江两岸分布的狭长的冲积平原,其中包括芜湖平原和巢湖平原。平原宽窄相间,江流时束时放,流速平缓;自大通以下,每受江潮顶托,流速更缓,泥沙沉积加强,尤当河道越过岩丘逼岸的矶头后,江流分汊,汊河间出现沙洲。沿江两岸湖泊众多。
自镇江以下的河口段发育了长江三角洲。三角洲以北即为里下河平原。平原为周高中低的碟形洼地。洼地北缘为黄河故道;南缘为三角洲长江北岸部分;西缘是洪泽湖和运西大堤;东缘则是苏北滨海平原。
[编辑本段]地貌
两湖平原以为界,其北称江汉平原,其南为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主要由长江和冲积而成,自公元1300年前后荆江北堤分流入江汉平原的穴口完全堵塞后,汉江所带泥沙对江汉平原的发育起主要作用,其三角洲即成为江汉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江三角洲地势亦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湖泊成群挤集于东南前缘。洞庭湖平原主要则由通过荆江南岸太平、藕池、松滋、调弦(1958年堵塞)四口南下的长江泥沙冲积而成。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大部海拔50米以下,地势北高南低,水网密布,土壤肥沃。
鄱阳湖平原除边缘红土岗丘外,中部的泛滥平原主要是由赣、抚、信、鄱、修等河流冲淤而成,其中又以为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大部海拔50米以下,水网稠密,地表覆盖为红土及河流冲积物。
苏皖沿江平原主要指湖口以下到镇江之间沿长江两岸分布的狭长的冲积平原,其中包括芜湖平原和巢湖平原。平原宽窄相间,江流时束时放,流速平缓;自大通以下,每受江潮顶托,流速更缓,泥沙沉积加强,尤当河道越过岩丘逼岸的矶头后,江流分汊,汊河间出现沙洲。沿江两岸湖泊众多,按其成因有构造湖,也有河迹湖。
自镇江以下的河口段发育了长江三角洲。三角洲以北即为里下河平原。平原为周高中低的碟形洼地。洼地北缘为黄河故道;南缘为三角洲长江北岸部分;西缘是和运西大堤;东缘则是苏北滨海平原。
[编辑本段]地形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所夹带的泥沙冲积而成,总面积约20多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的高度都在海拔50米以下,境内港汊纵横,湖泊密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大约距今二三千万年以前,长江自镇江以下的河口还像一个喇叭形的三角港湾,水面辽阔,潮汐很强。在潮水的顶托下,长江带来的泥沙大部分被沉积下来,首先在南北两岸各堆积成一条庞大的沙堤。
北岸的一条大致从扬州附近向东延伸直达南通附近。这条沙堤以北主要是古代淮河和黄河所输出的泥沙冲积而成的里下河平原。长江南岸的一条沙堤大致从江阴附近向东南延伸,直到金山的漕泾附近,并同杭州湾北岸的一道沙堤相连接,构成一个包围圈,把三角形港湾围成一个基本上与外海隔开、但还有一些缺口与海洋相通的潟湖,这就是古太湖。后来由于顺着沙堤缺口倒灌的潮水和古太湖上游河流带来的泥沙不断淤积,陆地不断扩大,古太湖日益缩小、分化成目前的淀山湖、阳澄湖等许多小湖。与此同时,长江的泥沙又在沿海一带继续堆积形成新三角洲。
如今在上海市区西部,北起嘉定的外冈,经上海县的马桥至金山的漕泾一带,还可以见到一条断续的古贝壳沙带,这就是五六千年以前的古海岸线。这条线以东的土地就是5000年以来由泥沙淤积而成的新三角洲的一部分。如今,上海市东部的南汇嘴以及崇明岛的东端土地还在不断增长之中。
长江中下游平原年均温14~18℃;1月均温0~5.5℃;7月均温27~28℃,绝对最高温可达38℃以上。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季节分配较均,但有“伏旱”。无霜期210~270天,10℃以上活动积温达4500~5000℃。作物可一年二熟,长江以南可发展双季水稻连作的三熟制。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地区。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本区成为全国河网密度最大地区。本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及巢湖等。湖沼地区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是中国水生植物分布最广、产量最丰地区;淡水水生动物也属全国之冠,除有静水性的、鳊、鲴、、鲢、 鲤、鲫、 青、草、外,还有多种河口洄游性鱼类,主要有鲚、鲥、香鱼、银鱼(有大银鱼、短吻银鱼、细银鱼、尖头银鱼等多种)、鳗鲡、花鲈和松花鲈(又名四鳃鲈)。至于中华鲟、扬子鳄、白暨豚等更属世界珍品。
[编辑本段]中药资源分布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低山丘陵、盆谷、湖泊洼地和沿海滩涂等地貌类型组成,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和里下河平原等。平原上湖泊众多,江湖串连。广阔的冲积平原和盆地土壤深厚、肥沃,为家养和野生药用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从气候状况来讲,江南、江北有一定差异:冬季江南比江北温度略高,江南具明显的亚热带特色,而江北则呈现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特点。
(1)常用药材种类
本区内分布有一些重要的和常用的药材种类,可供应全国并出口。其中产量大而质量好的野生草本种类有土茯苓、益母草、明党参、葛根、虎杖、夏枯草、白花前胡、乌药、野菊花、地榆、茵陈、淡竹叶、何首乌、女贞子、南沙参、百部、瓜蒌、桔梗、丹参、牛蒡子、淫羊藿、白前、白花蛇舌草、玉竹、夏天无、太子参、鸡血藤、白药子、猫爪草、北柴胡,南柴胡、马兜铃、射干、艾叶、积雪草等;乔木类有樟树、女贞、冬青、枸骨、枫香、梧桐、合欢、乌梅、南酸枣等;灌木类有覆盆子、檵木、金樱子、木芙蓉、棕榈、山胡椒、冻绿、野山楂等;栽培药材有杜仲、厚朴、山茱萸、半夏、板蓝根,红花、补骨脂、桔梗等。
(2)水生药用植物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中国东部平原区,也是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地区。中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一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都分布在这里。这一地区濒临海洋,地处东南亚季风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湖区水生植被面积大、种类多。水生药用植物在湖泊内,从沿岸浅水向中心深水方向呈有规律的环状分布,依次为挺水植物带、浮水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挺水型水生植物指根扎生于水底淤泥,植物体上部或叶挺生于水面的种类,多分布于内湖浅水、浅溏、沟汊及水田中,主要药用种类有芦苇、水烛、东方香蒲、莲、菰、慈菇、泽泻、黑三棱、菖蒲、石菖蒲、水葱、雨久花、鸭舌草和中华水韭等、浮水型指植物体悬浮于水上或仅叶片浮生于水面的种类,多分布于湖缘、池塘、沟汊等静水水域,主要药用种类有芡实、菱、野菱、莕菜、浮萍、紫萍、满江红、四叶萍、凤眼莲、空心莲子草、莼菜、睡莲、萍蓬草、水蕨、水龙等、沉水型扎根于水底淤泥中或沉于水中的植物,多分布于水深4米以的暖流静水水域中,主要药用种类有眼子菜、菹菜、竹叶眼子菜、金鱼藻、黑藻、水车前及苦草等、在平原的沟溪长期积水处或土壤潮湿的沼泽地,还分布有水生药用种类灯心草、谷精草、矮慈菇、牛毛毡、节节菜、圆叶节节菜、水苋菜、丁香蓼、水芹、半枝莲、水苏、薄荷、鳢肠、蔓荆子、水蜈蚣、鱼腥草、三白草、毛莨,半边莲、猫爪草和白前等。湖区重要的栽培药材有芡实、泽泻以及食药兼用的荸荠、菱、莲、蕹菜等。
(3)动物性药材
本区的动物性药材有珍珠、珍珠母、蟾酥、地龙、刺猬皮、土鳖虫、鳖甲、龟甲、僵蚕、蝉蜕、水蛭、鸡内金,蜈蚣、牡蛎、青娘虫、虻虫、蛴螬虫、蜣螂虫、蝼蛄和守宫(壁虎)等;山区有蕲蛇、乌梢蛇、白花蛇,穿山甲、水獭、豹、猴、鹿、熊及灵猫等动物。
(4)矿物性药材
矿物药种类不多,主要有萤石、磁石、滑石、紫石英、秋石,无名异、赤石脂、青礞石、代赫石、寒水石,自然铜、阳起石、云母、赤石脂、禹粮石,琥珀、鹅管石和石膏等。
[编辑本段]水环境现状
(1)长江三角洲的水环境特征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范围介于北纬28°45′~33°25′,东经118°20′一123°25′,行政区域包括上海、南京、杭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及舟山市共15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土地总面积为9.96万k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全区总人口约为7 404.7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05%。长江三角洲东濒海洋,地势低平坦荡,河网如织,湖泊众多,其水系包括长江河口水系、太湖水系、运河水系、钱塘江水系和甬江水系,构成特有的水乡泽国的三角洲水系。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湖泊是太湖,它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环湖出入的河道220余条,其中人湖70余条,出湖150多条,湖水蓄量达46.7亿m^3。
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渠交叉,河道相连,水系发达。由于平原地区水位落差小,流速不大,受水利工程的高度控制和闸门启闭及引排水的影响,水流流向不定。河湖除承受当地地表水径流外,还承受上游15个省区面积约200万km^2范围的来水。大水年份,长江三角洲就是上游各水系的洪水走廊,由于面临海洋,易遭台风暴雨及风暴潮袭击,常出现外洪、内涝或外洪内涝同时并发的水灾;枯水年份,上游来水少,往往造成严重干旱并加剧河湖水质恶化。另外,部分河流含沙量大,河道淤塞,河床坡降变缓,水库泥沙淤积使泥沙吸附污染物,加重了水环境的污染,增加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难度。
(2)长江三角洲的水污染现状

长江三角洲是闻名遐迩的水乡,水资源是一大优势,本来不应该缺水,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水、土、大气等方面的环境质量普遍比20年前下降了许多。太湖流域是长江三角洲的心腹之地,是该区域的“心脏”。太湖水质在20世纪60年代为I~Ⅱ类,70年代为Ⅱ类,80年代初为Ⅱ一Ⅲ类,80年代末全面进入Ⅲ类,局部为Ⅳ~V类,90年代中期平均为Ⅳ类,1/3湖区水质为V类或劣V类,蓝藻、水花生频发,湖泊富营养化严重,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

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北界淮阳山,南接江南丘陵。地势低平,地面高度大部在50公尺以下。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和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其中长江三角洲地面高度已在10公尺以下。平原上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著名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高邮湖、巢湖、洪泽湖等大淡水湖都分布在这一狭长地带。向有「水乡泽国」之称,盛产鱼、虾、蟹、菱、莲、苇。气候温和,无霜期240∼280天,江南可种植双季稻,粮、棉、水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素称「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发达,有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和苏州、无锡、常州、南通、芜湖、南昌、长沙等中等城市。
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北界淮阳丘陵和黄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闽丘陵。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多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
气候大部分属北亚热带,小部分属中亚热带北缘。年均温14~18℃,最冷月均温0~5.5℃,绝对最低气温-10~-20℃,最热月均温27~28℃,无霜期210~270天。农业一年二熟或三熟 ,年降水量 1000~1400 毫米 ,集中于春、夏两季。地带性土壤仅见于低丘缓冈,主要是黄棕壤或黄褐土。南缘为红壤,平原大部为水稻土。农业发达,土地垦殖指数高(上海62.1%,江苏45.6% ),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盛产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桑蚕、苎麻 、黄麻等。
河汊纵横交错 ,湖荡星罗棋布 ,湖泊面积2万平方千米 ,相当于平原面积 10% 。两湖平原上 ,较大的湖泊有1300多个,包括小湖泊,共计1万多个,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占两湖平原面积的20%以上,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 。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大淡水湖,与长江相通,具有调节水量,削减洪峰的天然水库作用,产鱼 、虾、蟹、莲、菱、苇,还有中华鲟、扬子鳄、白暨豚等世界珍品,水产在中国占重要地位,素称鱼米之乡。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汉市、南昌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芜湖市、长沙市等城市。
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平原居中国南北和东西交通网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都很发达。长江贯穿中部,成为一条东西向的水运大动脉 ,加上其无数支流,构成一庞大水道网。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长江三峡以东,淮阳山地和黄淮平原以南,江南丘陵及闽浙丘陵以北,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跨鄂,湘,皖,苏,浙六省和上海市,是我国三大平原之一.它包括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中平原,长江三角洲等四部分.中游平原地区比较宽广;下游地区的平原多沿江伸展,形状狭长.这里地势平,河道弯曲,湖泊密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是我国主要农业区.平原上的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是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
[编辑本段]组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位于湖北宜昌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系由两湖平原(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总称)、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组成,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1)两湖平原包括湖南的北部和湖北的南部。远古时代这里曾是个烟波浩渺的云梦泽,后来被长江及其支流冲刷下来的泥沙所填平。它的面积有5万平方公里,分为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两部分。平原上水网密布,向称“鱼米之乡”。
(2)鄱阳湖平原位于江西北部至安徽西南边缘,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地势低平,海拔在50米以下。
(3)皖中平原位于安徽中部的长江沿岸,以及巢湖附近,面积较小。
(4)长江三角洲位于镇江以东,运河以南,杭州湾以北,面积达5万平方公里,由长江和钱塘江冲积而成,这里的海拔只有10米左右。三角洲上,河网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素称“水乡泽国”。这里盛产稻米、鱼虾,粮食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曾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巫山以东的长江及其支流的两岸,被周围低山丘陵(见江南丘陵)交错分割成四部分:两湖平原、鄱阳平原、皖中平原和长江三角洲,面积30万平方公里,海拔在50米以下。长江三角洲在江苏镇江以东,杭州湾以北,通杨运河以南,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海拔多在10以下,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两湖平原以荆江为界,其北称江汉平原,其南为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主要由长江和汉江冲积而成,自公元1300年前后荆江北堤分流入江汉平原的穴口完全堵塞后,汉江所带泥沙对江汉平原的发育起主要作用,其三角洲即成为江汉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江三角洲地势亦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湖泊成群挤集于东南前缘。洞庭湖平原主要则由通过荆江南岸太平、藕池、松滋、调弦(1958年堵塞)四口南下的长江泥沙冲积而成。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大部海拔50米以下,地势北高南低,水网密布,土壤肥沃。 鄱阳湖平原除边缘红土岗丘外,中部的泛滥平原主要是由赣、抚、信、鄱、修等河流冲淤而成,其中又以赣江为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大部海拔50米以下,水网稠密,地表覆盖为红土及河流冲积物。苏皖沿江平原主要指湖口以下到镇江之间沿长江两岸分布的狭长的冲积平原,其中包括芜湖平原和巢湖平原。平原宽窄相间,江流时束时放,流速平缓;自大通以下,每受江潮顶托,流速更缓,泥沙沉积加强,尤当河道越过岩丘逼岸的矶头后,江流分汊,汊河间出现沙洲。沿江两岸湖泊众多。
自镇江以下的河口段发育了长江三角洲。三角洲以北即为里下河平原。平原为周高中低的碟形洼地。洼地北缘为黄河故道;南缘为三角洲长江北岸部分;西缘是洪泽湖和运西大堤;东缘则是苏北滨海平原。
[编辑本段]地貌
两湖平原以为界,其北称江汉平原,其南为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主要由长江和冲积而成,自公元1300年前后荆江北堤分流入江汉平原的穴口完全堵塞后,汉江所带泥沙对江汉平原的发育起主要作用,其三角洲即成为江汉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江三角洲地势亦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湖泊成群挤集于东南前缘。洞庭湖平原主要则由通过荆江南岸太平、藕池、松滋、调弦(1958年堵塞)四口南下的长江泥沙冲积而成。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大部海拔50米以下,地势北高南低,水网密布,土壤肥沃。
鄱阳湖平原除边缘红土岗丘外,中部的泛滥平原主要是由赣、抚、信、鄱、修等河流冲淤而成,其中又以为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大部海拔50米以下,水网稠密,地表覆盖为红土及河流冲积物。
苏皖沿江平原主要指湖口以下到镇江之间沿长江两岸分布的狭长的冲积平原,其中包括芜湖平原和巢湖平原。平原宽窄相间,江流时束时放,流速平缓;自大通以下,每受江潮顶托,流速更缓,泥沙沉积加强,尤当河道越过岩丘逼岸的矶头后,江流分汊,汊河间出现沙洲。沿江两岸湖泊众多,按其成因有构造湖,也有河迹湖。
自镇江以下的河口段发育了长江三角洲。三角洲以北即为里下河平原。平原为周高中低的碟形洼地。洼地北缘为黄河故道;南缘为三角洲长江北岸部分;西缘是和运西大堤;东缘则是苏北滨海平原。
[编辑本段]地形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所夹带的泥沙冲积而成,总面积约20多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的高度都在海拔50米以下,境内港汊纵横,湖泊密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大约距今二三千万年以前,长江自镇江以下的河口还像一个喇叭形的三角港湾,水面辽阔,潮汐很强。在潮水的顶托下,长江带来的泥沙大部分被沉积下来,首先在南北两岸各堆积成一条庞大的沙堤。
北岸的一条大致从扬州附近向东延伸直达南通附近。这条沙堤以北主要是古代淮河和黄河所输出的泥沙冲积而成的里下河平原。长江南岸的一条沙堤大致从江阴附近向东南延伸,直到金山的漕泾附近,并同杭州湾北岸的一道沙堤相连接,构成一个包围圈,把三角形港湾围成一个基本上与外海隔开、但还有一些缺口与海洋相通的潟湖,这就是古太湖。后来由于顺着沙堤缺口倒灌的潮水和古太湖上游河流带来的泥沙不断淤积,陆地不断扩大,古太湖日益缩小、分化成目前的淀山湖、阳澄湖等许多小湖。与此同时,长江的泥沙又在沿海一带继续堆积形成新三角洲。
如今在上海市区西部,北起嘉定的外冈,经上海县的马桥至金山的漕泾一带,还可以见到一条断续的古贝壳沙带,这就是五六千年以前的古海岸线。这条线以东的土地就是5000年以来由泥沙淤积而成的新三角洲的一部分。如今,上海市东部的南汇嘴以及崇明岛的东端土地还在不断增长之中。
长江中下游平原年均温14~18℃;1月均温0~5.5℃;7月均温27~28℃,绝对最高温可达38℃以上。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季节分配较均,但有“伏旱”。无霜期210~270天,10℃以上活动积温达4500~5000℃。作物可一年二熟,长江以南可发展双季水稻连作的三熟制。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地区。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本区成为全国河网密度最大地区。本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及巢湖等。湖沼地区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是中国水生植物分布最广、产量最丰地区;淡水水生动物也属全国之冠,除有静水性的、鳊、鲴、、鲢、 鲤、鲫、 青、草、外,还有多种河口洄游性鱼类,主要有鲚、鲥、香鱼、银鱼(有大银鱼、短吻银鱼、细银鱼、尖头银鱼等多种)、鳗鲡、花鲈和松花鲈(又名四鳃鲈)。至于中华鲟、扬子鳄、白暨豚等更属世界珍品。
[编辑本段]中药资源分布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低山丘陵、盆谷、湖泊洼地和沿海滩涂等地貌类型组成,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和里下河平原等。平原上湖泊众多,江湖串连。广阔的冲积平原和盆地土壤深厚、肥沃,为家养和野生药用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从气候状况来讲,江南、江北有一定差异:冬季江南比江北温度略高,江南具明显的亚热带特色,而江北则呈现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特点。
(1)常用药材种类
本区内分布有一些重要的和常用的药材种类,可供应全国并出口。其中产量大而质量好的野生草本种类有土茯苓、益母草、明党参、葛根、虎杖、夏枯草、白花前胡、乌药、野菊花、地榆、茵陈、淡竹叶、何首乌、女贞子、南沙参、百部、瓜蒌、桔梗、丹参、牛蒡子、淫羊藿、白前、白花蛇舌草、玉竹、夏天无、太子参、鸡血藤、白药子、猫爪草、北柴胡,南柴胡、马兜铃、射干、艾叶、积雪草等;乔木类有樟树、女贞、冬青、枸骨、枫香、梧桐、合欢、乌梅、南酸枣等;灌木类有覆盆子、檵木、金樱子、木芙蓉、棕榈、山胡椒、冻绿、野山楂等;栽培药材有杜仲、厚朴、山茱萸、半夏、板蓝根,红花、补骨脂、桔梗等。
(2)水生药用植物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中国东部平原区,也是中国湖泊密度最大的地区。中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一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都分布在这里。这一地区濒临海洋,地处东南亚季风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湖区水生植被面积大、种类多。水生药用植物在湖泊内,从沿岸浅水向中心深水方向呈有规律的环状分布,依次为挺水植物带、浮水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挺水型水生植物指根扎生于水底淤泥,植物体上部或叶挺生于水面的种类,多分布于内湖浅水、浅溏、沟汊及水田中,主要药用种类有芦苇、水烛、东方香蒲、莲、菰、慈菇、泽泻、黑三棱、菖蒲、石菖蒲、水葱、雨久花、鸭舌草和中华水韭等、浮水型指植物体悬浮于水上或仅叶片浮生于水面的种类,多分布于湖缘、池塘、沟汊等静水水域,主要药用种类有芡实、菱、野菱、莕菜、浮萍、紫萍、满江红、四叶萍、凤眼莲、空心莲子草、莼菜、睡莲、萍蓬草、水蕨、水龙等、沉水型扎根于水底淤泥中或沉于水中的植物,多分布于水深4米以的暖流静水水域中,主要药用种类有眼子菜、菹菜、竹叶眼子菜、金鱼藻、黑藻、水车前及苦草等、在平原的沟溪长期积水处或土壤潮湿的沼泽地,还分布有水生药用种类灯心草、谷精草、矮慈菇、牛毛毡、节节菜、圆叶节节菜、水苋菜、丁香蓼、水芹、半枝莲、水苏、薄荷、鳢肠、蔓荆子、水蜈蚣、鱼腥草、三白草、毛莨,半边莲、猫爪草和白前等。湖区重要的栽培药材有芡实、泽泻以及食药兼用的荸荠、菱、莲、蕹菜等。
(3)动物性药材
本区的动物性药材有珍珠、珍珠母、蟾酥、地龙、刺猬皮、土鳖虫、鳖甲、龟甲、僵蚕、蝉蜕、水蛭、鸡内金,蜈蚣、牡蛎、青娘虫、虻虫、蛴螬虫、蜣螂虫、蝼蛄和守宫(壁虎)等;山区有蕲蛇、乌梢蛇、白花蛇,穿山甲、水獭、豹、猴、鹿、熊及灵猫等动物。
(4)矿物性药材
矿物药种类不多,主要有萤石、磁石、滑石、紫石英、秋石,无名异、赤石脂、青礞石、代赫石、寒水石,自然铜、阳起石、云母、赤石脂、禹粮石,琥珀、鹅管石和石膏等。
[编辑本段]水环境现状
(1)长江三角洲的水环境特征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范围介于北纬28°45′~33°25′,东经118°20′一123°25′,行政区域包括上海、南京、杭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及舟山市共15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土地总面积为9.96万k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全区总人口约为7 404.71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05%。长江三角洲东濒海洋,地势低平坦荡,河网如织,湖泊众多,其水系包括长江河口水系、太湖水系、运河水系、钱塘江水系和甬江水系,构成特有的水乡泽国的三角洲水系。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湖泊是太湖,它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环湖出入的河道220余条,其中人湖70余条,出湖150多条,湖水蓄量达46.7亿m^3。
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渠交叉,河道相连,水系发达。由于平原地区水位落差小,流速不大,受水利工程的高度控制和闸门启闭及引排水的影响,水流流向不定。河湖除承受当地地表水径流外,还承受上游15个省区面积约200万km^2范围的来水。大水年份,长江三角洲就是上游各水系的洪水走廊,由于面临海洋,易遭台风暴雨及风暴潮袭击,常出现外洪、内涝或外洪内涝同时并发的水灾;枯水年份,上游来水少,往往造成严重干旱并加剧河湖水质恶化。另外,部分河流含沙量大,河道淤塞,河床坡降变缓,水库泥沙淤积使泥沙吸附污染物,加重了水环境的污染,增加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难度。
(2)长江三角洲的水污染现状

长江三角洲是闻名遐迩的水乡,水资源是一大优势,本来不应该缺水,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水、土、大气等方面的环境质量普遍比20年前下降了许多。太湖流域是长江三角洲的心腹之地,是该区域的“心脏”。太湖水质在20世纪60年代为I~Ⅱ类,70年代为Ⅱ类,80年代初为Ⅱ一Ⅲ类,80年代末全面进入Ⅲ类,局部为Ⅳ~V类,90年代中期平均为Ⅳ类

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恰是一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该地,所以是低于0°。

看地方了哇,看是平原还是高原,看是西部还是东部。越北越冷,高原冷,西部冬天冷

-6到-8度


北方地区地形特征?南方地区地形特征?
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又被称为“天府之国”)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断山脉和秦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

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北方地区吗
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属于北方地区。属于南方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水陆交通发达。

我国北方的长城修筑于什么时期?
我国北方的长城,开始于战国秦、赵、燕三国。修筑原因 秦赵燕为何要在北边修筑长城,这要从战国时期的形势说起。战国时期,是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随着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加强,诸夏文化与秦、楚、吴、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统一的趋向日益强烈。当时进行封建改革的...

怎样区分中国的南方和北方
属于北方地区的省份有: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江苏中原官话区、安徽中原官话区。属于南方地区的省份有: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福建省、海南省四省三区,及国家划归上述省区管辖的临近海岛,如中沙...

长江上,中下游的问题和措施是什么?
一、问题:1、上游:森林面积减少,冰川萎缩,水土流失。2、中游:洪灾,荆江河段的地上河。3、下游:湖泊面积减少,主要是围湖造田。二、措施:1、上游:植树造林,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2、中游:兴修水利枢纽工程。3、下游:退田还湖。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

中国典型的气候现象(如:北方春旱,长江中下游伏旱等.)有哪些,及其成因...
2. 江淮梅雨:在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上旬,由于准静止锋的影响(即雨带在江淮地区长期停滞),该地区会出现梅雨季节,持续的阴雨天气成为这一时期的特征。3. 长江中下游伏旱:在梅雨季节之后,大约7月至8月间,雨带向北移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天气变得晴朗炎热,从而形成伏旱天气,...

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分界限
秦岭淮河是标准的南北方分界线

南方和北方怎么划分的?
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南方是中国的亚热带地区,南在地图上是在地图的下边。北方是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在地图上北在地图的上边。南方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在我国的干旱红色代表
1. 干旱经常出现在中国北方,如秦岭淮河以北的区域,以及黄淮海平原。2. 长江中下游流域也是干旱频发的地区,这影响了该地区的水资源和农业产出。3. 西北地区的大部分地方,尤其是新疆、甘肃等省区,经常遭受干旱的困扰。4. 东北地区的西部部分,尤其是辽宁、吉林等地,也时有干旱发生。5. 西南地区和...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什么会形成梅雨天气?
在这种环流作用下,来自太平洋的潮湿空气沿着副热带高压边缘向西北移动,当它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时,受地形抬升作用,产生大量降水,形成梅雨。2、冷暖气流辐合:春末夏初,北方的冷空气逐渐向南推进,与南方的暖湿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相遇,形成辐合区,导致连绵阴雨天气。3、地理位置:长江中下游地区...

图木自治县市19399278543: 我国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北)冬天平均气温是多少 -
徐莉调经: -6到-8度

图木自治县市19399278543: 南方与北方在冬天的气候上有什么不同? -
徐莉调经: 南方和北方的不同最突出的体现在空气湿度上,有的南方夏天也是很凉爽的,例如云南的昆明,有的南方冬天也是很冷的,例如湖北的武汉.但是南方空气湿度比北方要大很多.

图木自治县市19399278543: 四川盆地冬季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温暖的原因是什么 -
徐莉调经: 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年平均温度明显偏高,尤其冬季,由于冷空气受北方秦岭大巴山阻挡,四川盆地冬季平均温度比长江中下游地区高许多,与广东北部相当.年积温比同纬度高,无霜期也较同纬度地区长. 封闭的盆地,四周山区东南部相对较低有利水汽进入,西北部山区相对较高不利于水汽的散失,导致空气湿度高,多阴雨天气,多雾,是我国年日照时间最少的地区之一(另一个日照最少的地区是贵州). 封闭的地形,导致四川盆地常年风速偏低,是我国年平均风速最小的地区之一.

图木自治县市19399278543: 归纳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什么影响因素是什么 -
徐莉调经: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近50°C) 2、成因:①纬度位置: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低,白昼短,地面获得光热少,故气温低. ②冬季风影响:源地距北方近,南下时加剧北方严寒.

图木自治县市19399278543: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地震;C.泥石流;D.寒潮 -
徐莉调经: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地震;C.泥石流;D.寒潮 选择寒潮.寒潮多发,在我国北方的冬半年

图木自治县市19399278543: 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 A.海拔高 B.纬度高,正午太阳高低 C.距冬季风源地近 D -
徐莉调经: 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有:纬度因素,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地形的影响,北方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纬度因素,即纬度高,白昼短. 故选:D.

图木自治县市19399278543: 中国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 -
徐莉调经: 这个要细说. 影响我国气候的不但有太平洋季风,还有印度洋季风. 除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以外,我国南岭以北绝大部分地区都会受到强大的冬季风影响.一般冬季在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南下的高压冷空气,主要在我国东部形成寒冷天气.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都无法阻挡南下的冷空气.所谓的冬季风很少会越过南岭. 我国西部河西走廊也会受到冬季风影响,新疆境内,三山夹两盆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也会受到影响.

图木自治县市19399278543: 北部地区的气候特点 -
徐莉调经: 气候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局部地区是高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季平均气温均低于0摄氏度.高原气候是在海拔高、地面广、起伏平缓的高原面上形成的气候.我国北方高原气候主要...

图木自治县市19399278543: 我国北方成为冬季最冷的地方主要原因是 -
徐莉调经: 我国北方冬季最冷的原因: (1)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白昼较短,太阳辐射较弱,气温低; (2)我国北方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强,降温幅度大,气温低.

图木自治县市19399278543: 中国四大气候各有什么特点?春夏秋冬气温,降水各有什么特点?农作物是什么一年几熟? -
徐莉调经:[答案]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