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是哪些人?

作者&投稿:生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唐四杰”是指哪些人?~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补充: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硕儒 王通 之孙。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 李贤 闻其名,召为王府修撰,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逐出王府。任虢州参军时,因擅杀官奴,犯死罪。遇赦后,渡海省亲,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才华出众,与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 并称" 初唐四杰 "。作诗能突破当 时文 坛的宫体诗束缚,风格较为清新明朗。名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扫前人送别伤离的低沉格调,历来为人们传诵。亦长于 骈文 ,代表作 《滕王阁序》 ,在唐代就已家喻户晓。学术著作亦丰,除《黄帝八十一难经序》、《平台秘略论赞》等篇被收入《文苑英华》外,余皆散佚。 杨炯(650--693?) 华阴 (今陕西华阴)人。10岁举神童,27岁授校书郎。武后时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作诗擅长五律,叙写边塞生活的诗作尤为突出,如《战城南》、 《从军行》 等篇都气势轩昂、风格豪健。其他题材的却未能尽脱绮艳文风。散文多赋、序、表、志等,今存50篇。在所作《王勃集序》中,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风的理论和实践,给予了较高评价。"四杰"中,他的诗数量最少,成就也略小些。 卢照邻 (约636--695后)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初任邓王府典签,后迁新都尉,染风疾辞官。居 太白山 中,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县茨山下,买园筑坟,终因政治上的失意和病痛折磨,身投颍水而死。他一生不得志,只作过几任小官。为自明遭遇,作有《五悲文》。有诗名,其诗以七言 歌行体 为佳。作品辞彩富艳,内容广阔,意境清迥,以韵胜。代表作 《长安古意》 ,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和内部斗争,在初唐长篇歌行中成就突出。 骆宾王 (约626--684)婺州 义乌 (今 浙江义乌 )人。初为遁王李元庆府属,又任武功、长安两县主簿。入朝为御史后,因多次上书议论天下大事,获罪入狱,贬为 临海 县丞。世称骆临海。随 徐敬业 在 扬州 起兵反对 武则天 ,兵败,不知所终。骆宾王少负才名,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内容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相近,但篇幅更长、铺排更甚,当时被称为绝唱。又精于 五言诗 。五律《 在狱咏蝉 》,借蝉自喻,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还善作骈文。在随徐敬业起兵时,写过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即《讨武后檄文》)。檄文采用抑彼扬手法,很有战斗力和号召力。传武则天读此文亦大加赞赏。 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 少年时代 就获得“四杰”的美誉。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杜甫《戏为六绝句》中写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诗中驳斥了一些人对“四杰”的责难,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历史功绩。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约生于公元650年(一说为647),死于676年。他是一个天才。传说他6岁就“善文辞”,9岁时见到《汉书》颜师古注,即作《指瑕》,批评颜的缺失。公元664年,刘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曾任虢州参军。后来往海南探亲,坐船时受惊而死。
他路过江西时,正赶上都督府大宴宾客于滕王阁,本来已暗中定好由都督的女婿作序,以向宾客夸耀,因此“纸笔遍请,客莫敢当”。到了王勃,竟然不辞。都督生气,就借口上厕所避开了,让下吏将写文章的情况不时汇报,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都督惊叹道:“天才啊!”就请王勃写成,尽欢而散。这就是有名的《滕王阁序》。
又相传他作文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后,就盖上被子睡觉,忽然起身写来,写成不易一字。当时人称为“腹稿”。
他的诗以五言为多,且多为成熟的律体。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含对豪门世族的不满,风格较为清新,只是有些诗篇失于华艳。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一首五律名作。写友谊,注重人格平等,话离别,既一往情深,又心胸开阔,是初唐送别诗的一朵奇葩。
王勃寿促而才高,在当时文坛上曾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杨炯,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生于公元650年,约死于693年以后。10岁时应神童举,授校书郎,终官盈川(今浙江衢县附近)令。杨炯的诗与文成就并不相等。他的五言律诗体制精美,气势宏放,王、卢、骆所不及。而杨炯的文,则情真不如卢照邻,词采不如王勃,七言歌行,亦不如卢、骆。五言律诗是他所擅长的,其边塞诗气势更佳。
卢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今北京附近)人。约生于公元635年,约死于689年。主要活动在高宗、武则天两朝。曾任新都尉,后为风痹症(足挛,一手残废)所困,虽曾求医于孙思邈,亦不得治。绝望之余,在颍水之滨预筑墓穴,偃卧其中。最后竟投水而死。他一生坎坷,思想上与统治集团不合拍:“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巳废。”
他的散文和诗皆有较大成就和影响。其《五悲文》、《释疾文》,以骚体的形式抒写自己一生的不幸遭遇,感情真挚,深刻动人。其诗以《长安古意》最为著名,显示了唐代七言歌行中的新气象。
骆宾王,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生卒年不详。7岁能诗。一生职位不高,且屡经坎坷。曾任侍御史,因事贬临海丞。他一生中的大事是于公元684年参与徐敬业在扬州发动讨伐武则天的战争,并为徐写下了《讨武曌檄》。连被骂的武刚天见了,都发出了“宰相安得失此人”的感叹。兵败后,他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为僧。他的诗和卢照邻一样,主要成就在于七言歌行。《畴昔篇》长达1200字,是罕见的宏篇巨制。五言律诗《在狱咏蝉》向为选家瞩目。

  “初唐四杰”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旧唐书·杨炯传》记张说与崔融对杨炯自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的评论,《旧唐书·裴行俭传》说他们“并以文章见称”等,所说皆指文。《朝野佥载》卷六记“世称王杨卢骆”后,即论杨炯、骆宾王之“文”为“点鬼簿”、“算博士”,所引例证为一文一诗,则四杰齐名亦兼指诗文。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即认为指他们的诗歌而言;但也有认为指文,如清代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谓“此首论四六”;或认为兼指诗文,如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论此首时,举赋、檄、诗等为例。
  四杰名次,亦记载不一。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说,唐开国后“复有王杨卢骆”,并以此次序论列诸人,为现所知最早的材料。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称:“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为首。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一本作“杨王卢骆”;《旧唐书·裴行俭传》亦以杨王卢骆为序。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精华介绍
  “王杨卢骆”,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为初唐四杰。
  王勃(公元650—676),字子安,是“初唐四杰”之首)。他的诗风格清新,他的赋更使他是初唐一大名家。他与卢照邻等人都试图改变当时“争构纤维,竟为雕刻”的诗风。他在27岁时所写的《滕王阁诗序》是词赋中的名篇,序末所附的《滕王阁诗》则是唐诗中的精品,且诗中手法对后世诗人颇有影响。至于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更是公认的唐诗极品,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唐诗中最能渗透古今、撼动人心的千古名句。
  杨炯(650~693?),唐代诗人。弘衣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
  卢照邻(约637~约689),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
  骆宾王(约619~687)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骆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豪情壮志,见闻亲切。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初唐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
  杨炯 《从军行》。
  卢照邻《长安古意》。《卢升之集》。《幽忧子集》
  骆宾王 《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编辑本段]风格
  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
  在唐诗史上,他们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先驱。唐太宗喜欢宫体诗,写的诗也多为风花雪月之作,有很明显的齐梁宫体诗的痕迹。大臣上官仪也秉承陈隋的遗风,其作风靡一时,士大夫们争相效法,世号“上官体”。
  在齐梁的形式主义诗风仍在诗坛占有统治地位的时候,“四杰”挺身而出,王勃首先起来反对初唐诗坛出现的这种不正之风,接着其余三人也都起来响应,一起投入了反对“上官体”的创作活动之中。
  他们力图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狭窄的台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和边塞,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当时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带有新气息诗风,推动初唐诗歌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四杰对唐诗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大致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作品题材与内容上,其中包括有咏史诗和咏物诗,还有山水诗,像王勃的《腾王阁》;或为抒发登临送别的感慨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以及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有歌唱征人赴边远戍的,描写征夫思妇的,与表达对不幸妇女的同情的。四人均才高而位卑,使他们比较接近社会现实,所以常用诗歌对某些社会现象加以揭露。
  四杰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来改变齐梁时遗下的不正诗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次,初唐四杰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且使七言古诗发展成熟。五言律在“四杰”之前已有出现,唐初诗人王绩(王勃系王绩侄孙)曾作过一些努力,但作品不多。到了“四杰”的时候,五律这一形式才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在他们的作品中被逐渐的固定下来。“四杰”以多数量、高质量的诗篇为稍后于他们的沈佺期、宋之问的律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言古诗在三国时期以后盛极一时,而七言古诗却是到了唐代才兴盛起来,四杰(杨炯无七言诗)又以大量的杰作把七言古诗推向了成熟阶段。所以初唐四杰在发展诗歌形式上的成就,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而四人之中又各有偏重,王、杨以五律见长,卢、骆擅长七古。他们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对“四杰”十分敬佩。
  [编辑本段]王勃
  字子安,绎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任虢州参军,他年幼时写的骈俪文《腾王阁序》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久为众口传诵。据说他写文章之前,把笔墨纸砚准备好,饮酒后蒙被而睡,醒后一挥而就,不改一字,时人成为“腹稿”,他的诗清新自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异草杂缀在幽谷之中,使人百读不厌。有名的“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他文章中的名句。王勃的作品,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编辑本段]杨炯
  (650~693?),唐代诗人弘衣华阴(今属陕西)人。于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累迁詹事司直。武后垂拱元年(685)坐从祖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秋后迁盈川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官。世称杨盈川。
  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旧唐书》本传盛赞其《盂兰盆赋》“词甚雅丽”,《四库全书总目》则以为“炯之丽制,不止此篇”,并谓“其词章瑰丽,由于贯穿典籍,不止涉猎浮华”。所作《王勃集序》,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创作实践,评价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识地改革当时文风的要求。对海内所称“王、杨、卢、骆”,杨炯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今存诗33首,五律居多。明胡应麟谓“盈川近体,虽神俊输王,而整肃浑雄。究其体裁,实为正始”(《诗薮•内编》卷四)。
  [编辑本段]卢照邻
  (约637~约689),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年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高宗永徽五年(654)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极受邓王爱重,比之为司马相如。高宗乾封三年(668)初,出为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秩满,漫游蜀中。离蜀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为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本传)。由于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和长期病痛的折磨,终于自投颍水而死。卢照邻的生卒年,史无明载。武则天登封于嵩岳,卢照邻说到“后封嵩山”及其高宗咸亨四年(673)所作《病梨树赋》序“余年垂强仕,则有幽忧之疾”推断其时已年近40,咸亨四年下距登封元年为22年,则其生年约在太宗贞观十年(636),去世时约60岁。《旧唐书》本传及《朝野佥载》都说卢有文集20卷。《崇文总目》等宋代书目均著录为10卷。今存其集有《卢升之集》和《幽忧子集》均为 7卷。《全唐诗》编录其诗2卷。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即据 7卷本《幽忧子集》,并作《补遗》。傅璇琮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
  [编辑本段]骆宾王
  (约640~684)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诗人,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唐高宗永徽(650~655)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后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后入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平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仪凤三年(678),后调任武功主簿、长安主簿,又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武则天当政,骆多次上书讽刺,得罪入狱。骆在狱咏蝉,有云:“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以抒悲愤。次年,遇赦得释。调露二年(680),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弃官游广陵,作诗明志:“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嗣圣元年(684),武则天废中宗自立,这年9月,徐敬业(即李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骆宾王为徐府属,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他起草著名的《讨武氏檄》(即《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慷慨激昂,气吞山河。武则天读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皇然问:“谁为之?”或以宾王对,武则天感叹曰:“宰相安得失此人?”11月徐敬业兵败被杀,骆宾王下落不明。《资治通鉴》说他与李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而孟綮《本事诗》则说:“当敬业之败,与宾王俱逃,捕之不获。将帅虑失大魁,得不测罪。时死者数万人,因求戮类二人者,函首以献。后虽知不死,不敢捕送。故敬业得为衡山僧,年九十余乃卒。宾王亦落发,遍游名山。至灵隐,以周岁卒。”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这四个人,

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

在唐诗史上,他们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先驱。唐太宗喜欢宫体诗,写的诗也多为风花雪月之作,有很明显的齐梁宫体诗的痕迹。大臣上官仪也秉承陈隋的遗风,其作风靡一时,士大夫们争相效法,世号“上官体”。

在齐梁的形式主义诗风仍在诗坛占有统治地位的时候,“四杰”挺身而出,王勃首先起来反对初唐诗坛出现的这种不正之风,接着其余三人也都起来响应,一起投入了反对“上官体”的创作活动之中。

他们力图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狭窄的台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和边塞,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耸�栊碌纳��Γ�岣吡说笔笔�璧乃枷胍庖澹�瓜至舜�行缕�⑹�纾�贫�跆剖�柘蜃沤】档牡缆贩⒄埂K慕芏蕴剖�⒄顾�鞒龅墓毕状笾滤道粗饕�硐衷谝韵铝礁龇矫妫?

首先,表现在作品题材与内容上,其中包括有咏史诗和咏物诗,还有山水诗,像王勃的《腾王阁》;或为抒发登临送别的感慨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以及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有歌唱征人赴边远戍的,描写征夫思妇的,与表达对不幸妇女的同情的。四人均才高而位卑,使他们比较接近社会现实,所以常用诗歌对某些社会现象加以揭露。

四杰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来改变齐梁时遗下的不正诗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次,初唐四杰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且使七言古诗发展成熟。五言律在“四杰”之前已有出现,唐初诗人王绩(王勃系王绩侄孙)曾作过一些努力,但作品不多。到了“四杰”的时候,五律这一形式才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在他们的作品中被逐渐的固定下来。“四杰”以多数量、高质量的诗篇为稍后于他们的沈佺期、宋之问的律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言古诗在三国时期以后盛极一时,而七言古诗却是到了唐代才兴盛起来,四杰(杨炯无七言诗)又以大量的杰作把七言古诗推向了成熟阶段。所以初唐四杰在发展诗歌形式上的成就,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而四人之中又各有偏重,王、杨以五律见长,卢、骆擅长七古。他们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对“四杰”十分敬佩。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旧唐书·杨炯传》记张说与崔融对杨炯自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的评论,《旧唐书·裴行俭传》说他们“并以文章见称”等,所说皆指文。《朝野佥载》卷六记“世称王杨卢骆”后,即论杨炯、骆宾王之“文”为“点鬼簿”、“算博士”,所引例证为一文一诗,则四杰齐名亦兼指诗文。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即认为指他们的诗歌而言;但也有认为指文,如清代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谓“此首论四六”;或认为兼指诗文,如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论此首时,举赋、檄、诗等为例。
四杰名次,亦记载不一。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说,唐开国后“复有王杨卢骆”,并以此次序论列诸人,为现所知最早的材料。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称:“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为首。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一本作“杨王卢骆”;《旧唐书·裴行俭传》亦以杨王卢骆为序。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精华介绍
“王杨卢骆”,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为初唐四杰。
王勃(公元650—676),字子安,是“初唐四杰”之首)。他的诗风格清新,他的赋更使他是初唐一大名家。他与卢照邻等人都试图改变当时“争构纤维,竟为雕刻”的诗风。他在27岁时所写的《滕王阁诗序》是词赋中的名篇,序末所附的《滕王阁诗》则是唐诗中的精品,且诗中手法对后世诗人颇有影响。至于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更是公认的唐诗极品,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唐诗中最能渗透古今、撼动人心的千古名句。
杨炯(650~693?),唐代诗人。弘衣华阴(今属陕西)人。杨炯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
卢照邻(约637~约689),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
骆宾王(约619~687)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骆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晚凤迷朔气,新瓜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豪情壮志,见闻亲切。唐中宗复位后,诏求骆文,得数百篇。后人收集之骆宾王诗文集颇多,以清陈熙晋之《骆临海集笔注》最为完备
初唐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初唐文学家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的合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的合称


“初唐四杰”之首是王勃,还是其他人﹖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其中最出名的为王勃,王勃(公元650-676),字子安,是“初唐四杰”之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广为流传。王勃(公元650-676),字子安,是“初唐四杰”之首。

初唐四杰生活在什么年代
初唐四杰生活在什么年代介绍如下:初唐四杰生活在唐代初年。初唐四杰是指的是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为“王杨卢骆”。王勃(约650~约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王勃...

初唐四杰,竹林七贤都指的是哪几个人啊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竹林七贤,诗魏末的七位有名文士,成名年代较“建安七子”晚一些。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初唐四杰是哪些人?建安七子是哪些人?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初唐四杰是哪四位名人?他们最后结局如何
对唐代文学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有“初唐四杰”这个称呼。它指的是唐初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著名诗人。他们四个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和文章,为唐代文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四个人命运都很悲惨。王勃:仕途多舛,英年早逝 王勃是个文学天才,六岁就能写文章,九岁时候写了篇...

“初唐四杰”指哪四人
四杰名次,亦记载不一。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说,唐开国后“复有王杨卢骆”,并以此次序论列诸人,为现所知最早的材料。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称:“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则以骆为首。杜甫诗句“王杨卢骆当时体”,一本作“杨王卢骆”;《旧唐书·裴行俭传》亦以...

“初唐四杰”是指哪些人?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硕儒 王通 之孙。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 李贤 闻其名,召为王府修撰,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逐出王府。任虢州参军时,因擅杀官奴,犯死罪。遇赦后,渡海省亲,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才华出众,与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 并称" 初唐四杰 "。作诗能...

初唐四杰是哪四个人?有哪些代表作?
初唐四杰及其作品集:王勃有《王子安集》、代表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有《杨盈川集》、代表作:《从军行》卢照邻有《幽忧子集》、代表作:《长安古意》骆宾王有《骆临海集》,代表作:《鹅》、《在江南赠宋五之问》、《畴昔篇 》、《在狱咏蝉》、《棹歌行》、《...

...三曹 建安七子 初唐四杰 王孟 三苏分别指代什么、】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王孟:王维,孟浩然 三苏:苏轼,苏询,苏辙。

初唐四杰指的是哪四人?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个人。之所以将他们四个人放在一起,并非是指诗文,而是指骈文和赋。四个人的排名也并非是固定的,在不同的书中会以不同的人为首,有的尊王勃,有的尊骆宾王,有的尊杨炯,不一而足。他们一反当时萎靡浮华的宫廷诗的风气,将诗歌涉及的题材扩展到...

通山县19115472409: 初唐四杰(中国唐朝初年四位文学家的简称) - 搜狗百科
喻脉乳酸:[答案] “初唐四杰”是指我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通山县19115472409: 初唐四杰指的是谁? -
喻脉乳酸: 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旧唐书·杨炯传》记张说与崔融对杨炯自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的评论,《旧唐书·裴行俭传》说他们“并以文章见称”等,所说皆指文.《朝野佥载》卷六记“世称王杨卢骆”后,即论杨...

通山县19115472409: 除了王勃还有谁被称为初唐四杰(至少写三个) -
喻脉乳酸:[答案] “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

通山县19115472409: 初唐四杰有谁? -
喻脉乳酸: 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这四个人, 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 在唐诗史上,他们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先驱.唐太宗喜欢宫体诗,写的诗也多为...

通山县19115472409: 初唐四杰指的是谁 -
喻脉乳酸:[答案] 王勃、骆宾王、杨炯和卢照邻

通山县19115472409: 唐代诗人都有谁被合称为“初唐四杰'? -
喻脉乳酸:[答案] 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简称“王杨卢骆”.

通山县19115472409: 初唐四杰分别是谁??? -
喻脉乳酸: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通山县19115472409: 初唐四杰是哪几位
喻脉乳酸: 初唐四杰指王勃、卢照邻、杨炯和骆宾王四人.他们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都属于一般文人中确有文才而自负很高的诗人,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他们的作品,反映了社会中、下层一般士人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 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而崭露头角时,均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是针对上官体的流弊而言的. “四杰”作诗,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因而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

通山县19115472409: 初唐四杰有谁?
喻脉乳酸: 初唐四杰是指初唐时期出现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才俊志雄而仕途蹇促,年少志大,才高位卑.以一种自觉的意识改革文学风气,一方面汲取前人之长,一方面对当时诗坛的遗风陋习发起挑战,以“刚健”“壮大”的审美追求,改变唐诗的面貌.在创作上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领域,既有对建功立业的憧憬,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在前人偏重游戏性和应酬性的题材中也注入人生热情,表现自我.在诗歌形式上注重创新和完善.他们以新的章法和节奏来表现新的情绪,在诗歌语言上也作出了向生活靠近的努力,在完善律绝、发展歌行方面,对唐诗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