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平仄仄 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超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诗词里面的仄平是什么意思?怎么对?平仄要怎么搭配?~

现在的普通话里差不多就是阴平阳平就是平,上声去声就是仄——再说白点就是一声二声是平,三声四声是仄。在平水韵里也有例外,就像蝶字发二声,但在平水韵里是仄。具体的可以看现平水韵表,这个对学古诗比较好;还有一种根据现代普通话的中华新韵,这个现在要自己做诗的话更适合现代人。

在我们汉语里字的发音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举一个例子来说,"方"为平声;"袄"为上声;"放"为去声;"霍"为入声。

除平声之外,上、去、入三声,都属仄声。但要知道,平声本身也有"阴平"和"阳平"之 分。如:"方"为阴平,"房"为阳平。至于上、去、入三声,却是没有阴阳之分的。

说得更明白一点,那就是所有的字的音调,都有阴平、阳平、上、去、入(简称阴、阳、上、去、入)之分;每一个字,要不属于平声,便属于仄声(即上、去、入)。比如:“阴”字,本身就是阴平;“阳”字是阳平,“上”字是上声;“去”字是去声;“入”字是入声。如果把这四声调熟,那么,是很人容易就能辨别出每一个字是属平属仄的。这里不妨再举几个例,以便对这方面陌生的读者,可以藉此将四声调熟一些,请看下面:

因(阴)、忍(上)、印(去)、一(入);

人(阳)、忍(上)、印(去)、日(入);

金(平)、敢(上)、禁(去)、急(入)。

把四声调熟,分出那一字是平声,那一字是仄声,这样,我们才可以谈这些平仄再旧诗中是如何被安排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
律诗,是旧诗“近体诗”中一种最流行的形式。所谓“律”,是含有规律的意思的。这些规律,包括平仄的限定,字句的长短,对偶的工整,等等。现在,先说平仄。

律诗在字句上,一般有五言、七言两种。如写五言,平仄如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些平仄,共八句。一般学做旧诗的人,都先要把它念熟。但这并不困难。这里不妨提供一些记忆它的窍诀。第一,这八句中,事实上是两组。开头的四句,自成一组;后边四句,只是重复一次吧了,所以,只要记四句便够了。第二,每一组起句如果是“平”起的话,第四句也一定是用“平”头来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起”“平收”。第三,每一组如果是“平起平收”的话,二、三两句,一定是仄声开始的。第四,正常的平仄定式,每组除第三句,其余三句最末一字一定是平声。(但是,上列一式,却有变体。因为第一句如不押韵,可以用“平平平仄仄”来起的,那么,这就恰恰是每四句成为一组了。

上列的一种,是用平声起头的格式;但另有一种是用仄起的,其定式如下。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式如果句首不押韵,也可用“仄仄平平仄”来开始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就只有这两种,加上首句的变化,成为四式。但是,当你熟读了第一种之后,知道第二种是变式,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念起来,都市差不多的。

至于这些平仄,怎样和诗句配合呢?

现在举一个例子来参看一下。这是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不妨把这首诗所用的平仄格式再抄一次,看看它是否完全依照这平仄的格式,便是我们前面所谈的第一种: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的平仄,当然是合乎这个格律的。但如果你逐个字地来对一对,不难会发觉第三、第七和第八这三句,有些和格律不符。例如第三句的“一”字,应为平声,现在却是仄声,整句就要变成“仄仄仄平仄”;第七句的“挥”字和“兹”字也不合,应仄而平,应平而仄,变成了“平仄仄平仄”;最后一句的“班”字也不对,应仄而平,成为“平平平仄平”了。

这些不符平仄之处,是不是诗人不小心,下笔有误呢?抑或是在遣词用字时,找不到更适宜的,因此就将就一下算数呢?

不。要知道,律诗也好,绝句也好,在谈平仄的时候,是有这么一条规律的,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每句凡第一、三、五这几个字,即使跟原有的平仄格式不对也不算错;但第二、四、六,却一定要严守格律,不能弄得应平而仄,或应仄而平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妈 麻 马 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伊通满族自治县18557661560: 平平仄仄是什么意思啊? -
掌骨盐酸:[答案] ——古汉语中的平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

伊通满族自治县18557661560: 古诗词平平仄仄是怎么样的意思. -
掌骨盐酸:[答案] sYc 很高兴能和你一块解读我们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 一楼的回答很是充分!建议 夏火柴 详细读,如果有必要的话! sYc ... 卖尽青山当画屏." 按普通话四声: 吸来江水煮新茗; 平平平仄仄平平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声则是: 吸...

伊通满族自治县18557661560: 什么叫平、什么叫仄.什么叫平仄? -
掌骨盐酸: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

伊通满族自治县18557661560: 诗(词)中的“平仄”到底是什么含义?写诗词时要怎么注意平仄?如题. -
掌骨盐酸:[答案] 所有汉字根据四声分为两类: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古音的入声也属于仄声. 诗词创作是要讲究平仄协调的.这种协调...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一个基本的讲解.如果你还有什么更进一步的...

伊通满族自治县18557661560: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怎么区分的? -
掌骨盐酸:[答案] 汉字的四种声调,又分为平声和仄声两大类.其中第一声(阴平)和第二声(阳平)通称平声.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第三声(上声)和第四声(去声)通称仄声.旧读入声的字也归入仄声.仄是倾侧的意思,即不平. 字的平仄在诗句的安排中非常...

伊通满族自治县18557661560: 平仄是什么意思 -
掌骨盐酸:[答案] 五言律诗:第一种:(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第二种:(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伊通满族自治县18557661560: 平平仄仄平平仄是什么意思? -
掌骨盐酸: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为加深理解; sYc 觉得引用一楼的例子更能说明问题: 古人吟...

伊通满族自治县18557661560: 平平仄仄是怎么意思? -
掌骨盐酸: 平仄是格律,简单的说,以中华新韵为例,一、二声是平;三、四声是仄.古人的诗词一般是用来吟唱的,为了使吟唱起来音调更加优美,有旋律感,于是便有了格律,今人看来,格律对我们初学者来说是束缚,但在古代,格律却是诗词史上的一大飞跃.相当我们的

伊通满族自治县18557661560: 诗词中“平”和“仄”是什么意思?它们的区别什么? -
掌骨盐酸: 平:即汉语拼音声调中的阴平与阳平(第一声与第二声). 仄:即汉语拼音声音中的去声与降调(第三声与第四声).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例如“大雨落幽燕”中“雨”字为第三声,故为仄声,“幽”字为第一声,故为平声. 古诗中(古风除外)五言与七言以平仄相间为准,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如“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中,只需顾及“顾”“繁”“下 ”“朝”“济”“臣”几字的平仄,其余不论.所谓平仄相间,即平声与仄声相隔开来, 例如“顾”“下”为两仄声,中间用平声字“繁”隔开,“朝”“臣”为平声字,中间用仄声字“济”隔开.

伊通满族自治县18557661560: 平平仄仄是什么意思 -
掌骨盐酸: 就是一种押韵的方式,古代写诗词用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