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的生平简介

作者&投稿:仝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名人的生平简介~

  好多好多
  爱迪生
  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Ohio)的米兰(Milan)小市镇。父亲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爱迪生7岁时,父亲经营屋瓦生意亏本,将全家搬到密歇根州(Michigan)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定居下来。搬到这里不久,爱迪生就患了猩红热,病了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种疾病是造成他耳聋的原因。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因“愚钝糊涂”被勒令退学了)。从此爱迪生自学成才,成为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1879年,爱迪生创办了“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1880年,白炽灯上市销售,1890年,爱迪生已经将其各种业务组建成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1891年,爱迪生的细灯丝、高真空白炽灯泡获得专利。1892年,汤姆•休斯顿公司与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电气公司,开始了通用电气在电气领域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地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9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1]
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1]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2]

  吴冠中,1919年出生,中国现代画家。
  1919年7月5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1942年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1947~1950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J.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同时在A.洛特工作室学习,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各项成绩优异。
  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等。

  根据《吴冠中年表》中可以知道,1939年,吴冠中20岁,吴冠中于国立艺专期间,酷爱梵高、高更,在画面中喜用大红大紫强烈的色彩,给自己取名“吴荼茶”的笔名,后改为“荼”,专做画面签名。
  参考资料:《吴冠中全集》第九卷《年表-1939》

  吴冠中,别名荼,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1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0年,“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1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1979年,当选中国美协常务理事。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999年,国家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根据《吴冠中年表》中可以知道,1939年,吴冠中20岁,吴冠中于国立艺专期间,酷爱梵高、高更,在画面中喜用大红大紫强烈的色彩,给自己取名“吴荼茶”的笔名,后改为“荼”,专做画面签名
  吴冠中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全国十余个主要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伯明翰博物馆、堪萨斯大学艺术馆、纽约州圣约翰博物馆及底特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市立塞纽奇博物馆等举办画展。已出版个人画集50余种、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生命的风景》、《吴冠中文集》等十余种,曾写《桥之美》。
  编辑本段艺术家生平

  从无锡师范初中部毕业后,吴冠中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36年转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从李超士、常书鸿及潘天寿等学习中、西绘画。1942年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助教。1946年考取公费赴法国留学。1947~1950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J�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同时在A�洛特工作室学习,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各项成绩优异。
  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
  作为美术教育家,吴冠中注重学生艺术个性的培育。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又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吴冠中散文选》等
  编辑本段解读吴冠中
  专注于该专注的

  罗列吴冠中画作价格的变化或拍卖成交率无疑会令读者厌烦。概言之,他是中国在世画家中画价最高的。毋庸讳言,大多数人是因为他画价的惊人而引起对他画作的兴趣。
  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大众所关心的画价变化,恰恰是他最不关心的。画价价值连城,他本人却生活简朴,不尚虚华。
  在吴冠中先生眼里,艺术市场受到人际关系、利益包装、经济沉浮等人们无法回避的因素影响。市场价格高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同样,价格低了,也没必要沮丧。艺术品的优劣,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后人往往更清楚,更准确。
  庄子曾谓“凡外重者内拙”。吴冠中则如是说:艺术是自然形成的,时代一定会有真诚的挽留和无情的淘汰。艺术市场是一面镜子。但上帝只会关照一心去创作的画家,而不是光照镜子的人。智者所见略同。
  一以贯之的认真
  早就听说吴冠中先生是较真儿的人:1991年9月,吴冠中整理家中藏画时,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全部毁掉,此番被海外人士称为“烧豪华房子”的毁画行动,目的只有一个: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
  不久,笔者便亲身领略了吴冠中的认真劲儿。1993年初,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与香港东方艺术中心联合举办“东方杯”国际水墨画大赛,邀请吴冠中,张仃、刘迅、刘勃舒、朱乃正、邓林、袁运甫、王明明、李松为评委。评奖的当天上午,七十多岁的吴先生准时来到人民日报社,穿一身休闲的西服,脚着运动鞋。
  第一轮,淘汰不佳的作品。礼堂四壁挂满画作,有的只能放在地上。粗劣不堪的作品自然遭淘汰,但形式不错的也会有同样的命运。每每见到模仿评委画风的作品,评委们都会会心一笑:拿下!所有模仿作品一概落选。模仿妨碍艺术家的真情流露。担任评委会主任的吴冠中给大赛的题词是:“自家真情,勿效东施。”
  第二轮,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吴先生认真地审视每一幅作品,远看近观,有时屈膝下蹲审视作品,不时在小本子上认真记录,整整忙碌了一整天。
  再后来,我们和公众一起领略了这位艺术家的认真劲儿。对簿公堂恐怕是吴冠中抗争最激烈的方式了。1993年11月,74岁的吴冠中状告两家拍卖公司拍卖假冒他名义的伪作《毛泽东炮打司令部》侵权,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同时赔偿经济损失。最终,吴冠中胜诉。
  为何眼里揉不进沙子?艺术家应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骗得了今天的人,骗不了明天的人,”吴冠中告诫人们说。
  出入与拖鞋
  中国书画之道,深不可测。历代名家非常注重处理好入与出的关系。入,方能领略前人用心处之妙;出,则能运用得透脱。
  吴先生曾经形象地概括了处理出入关系的诀窍。他曾这样为青年画家指点迷津:“你一定要穿着大师的拖鞋走一走,然后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脱的过程中,你就会找到自己。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哪吒太子析骨还父、析肉还母,方有自我,信然!
  喝茶与喝酒
  吴冠中先生曾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如果清朝画家虚谷活到现在的话,他很想请他喝茶。而若张大千、任伯年请他喝酒,他却不愿意去,因为跟他们没什么话好说。以笔者的粗浅理解,虚谷的灵魂在略显生拙的画作中显现了;而张大千、任伯年们却因技术的纯熟而泯灭了自我太多的东西。
  变则通,通则久
  解读吴冠中无疑是一种徒劳。画家像是一个喜欢玩捉迷藏的顽童,当所有的艺术评论家拿着绳子要把他捆个结实,却发现难以措手:他总在不断地变、动!因为结论往往产生于终点,而吴冠中的艺术追求却没有终点。所有的标签都不适用。如果勉强要下一个结论,只能说,变,不断寻觅表达内心情感的最佳手段,就是他的主线。
  吴冠中对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提出了挑战,当他的艺术观点被断章取义为“笔墨等于零”时,有的人期待吴冠中挑起全盘西化的大纛,出乎意料的是,吴冠中强调起当代水墨画与传统文化必要的联系,甚至对西方油画也产生了怀疑,他说,今天他对西洋现代美术的爱好与崇拜之心念全动摇了……
  这种变是真诚的,不是投机,是郑板桥所谓的灵苗自探的漫长过程。最终他得出结论: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
  吴先生曾经直率地表示,他所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力量把作品创作出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至于是否把不跟外国人走,实行民族化,建立中国自己的面貌等作为中国人创作的标准,都不是重要的。太多的选择会带来太多的负担,无所适从才会最痛苦。他是不管用什么工具,也不会有意搞中西结合,艺术就是不择手段,百无禁忌,一切自有后人评价。真可谓大象无形,大艺无疆!
  去年,吴冠中曾在文章中写道:“从艺以来,如猎人生涯,深山追虎豹,弯弓射大雕。不获猎物则如丧家之犬,心魂失尽依托。在猎取中,亦即创造中,耗尽生命,但生命之花年年璀璨,人虽瘦,心胸是肥硕壮实的。”自评新作道:“反刍之草,沧桑味苦,却更接近人生真味。思往事,往往更概括,更突出了某处眉眼,画面随之而呈现简约,强调创痛,呈现无奈——人生之曲,不凭音色悦耳,当亦有未老、将老或老之知音。”吴先生曾说过“一切艺术不止于音乐,而进于诗,诗更蕴人情”。观其近作,令人不禁想起晚年的八大山人,可谓异代同心、一脉相通!
  ·其他
  吴冠中是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几十年来,他一直探索着将中西绘画艺术结合在一起,被国际艺坛认定的20世纪现代中国画的代表画家。他提出"风筝不断线"的创作原则,坚持有自然根据的感觉抽象和油彩墨彩的轮转间作,尝试西方形式结构同中国意境韵味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形韵"新体系。
  “大嘴事件”老人讲了真话
  年高89岁的画家吴冠中近日开讲,他说:美术界大部分画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们的作品情怀和境界上不来;美协和画院就是一个衙门,养了许多官僚……从中央到地方,养了一大群不下蛋的鸡;(人事派别之争)导致几十年里中国美术实际上没有什么发展和创见,美术成了政治的工具,艺术活动就跟妓院一样;在这样一个泥沙俱下、垃圾箱式的环境里,艺术家泛滥,空头美术家、流氓美术家很多,好的艺术却出不来了;现在的问题,不光是艺术教育,还有艺术场馆、大赛评奖、市场,全方位都有问题,而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一个体制问题;中国当代美术水准落后于非洲……(《南方周末》1月10日)
  这些带刺的话语,响亮地激荡着耳鼓。老先生真是敢言,敢言人之心中或许都有却未必能够说出来的话。美术家的情怀问题、美术团体有否必要存在的问题、艺术的身价问题、创新问题、艺术家的命运问题——问题意识在艺术家渐渐老去的时候,真实地浮现出来,并以这样的一种强烈的措辞方式表达出来,让人感佩,让人叹息。
  不谈具体的作品,也不论其是不是懂得中国文化,仅就吴老先生上边谈到的诸多问题,我相信,这些问题确实是困扰并将继续阻挠中国美术发展的桎梏。也可能,老先生的某些见解有些偏颇,比如把画院美协统统比做妓院,说得有些痛快有些过火。但某些见解的激烈掩盖不了思想的光芒,或者干脆说,很多话之所以强调到极致,就是要以这样的“过度表达”来引起注意。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耳朵变得娇嫩起来,不再能够听得了“不一致”的意见?艺术云者,不就是在不断地坚持与抗争中生发、成熟起来的?如果连允许质疑的勇气都没有,最多只配做一个独裁式的“艺术家”。
  观诸吴冠中“大嘴事件”,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像这样应该成为常识的大实话,要一个已经89岁的老人来激烈地表达?而且老人在表达时,不自觉地表现出壮怀激烈的意味。那些青年才俊哪里去了?那些中年精英哪里去了?大家既然已经投身艺术,为什么不能同时投入一份热忱、投入一份责任在其中呢?联想 2006年、2007年陈丹青先生关于美术教育方面措辞激烈的批评,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激动之余,往往也看到了这个领域的空泛和苍白。
  其实,诸如上边的提问,也不过是聊以自慰的说辞而已。大家都在利益的局中,真正愿意打破平衡的,只能是无所顾忌的那些人,不再打算在这里混的那些人。陈丹青,原本就是海归,与国内美术圈子若即若离;而吴冠中,一是“我都这个年纪了!”二是人家本身就是法兰西院士,跨国的。
  几乎可以想见,吴冠中的这些言论会使他招致如何猛烈的还击——那样的情形,在他此前抨击美协画院的时候,实际上已经预演过一次了。尽管那一次美协领导人的回击过于拙劣,居然以如果取消了美协,政府安排的大画将何以组织来应对,但毕竟表明了态度。这一次,可能因为话语打击面更大,因而招致的回应可能更大更激烈。也好,早就应该撕破这样的一团和气了,吴冠中说得好,创新不能讲和谐。不然,如何发展?

1919年 8月29日,(阴历闰七月初五)吴冠中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北渠村。父吴爌北,务农,同时在吴氏宗祠设立的小学任教。
1926年 7岁,入吴氏小学一年级就读,常观村里的画家缪祖尧先生作画。
1930年 11岁,在吴氏小学初小(一至四年级)结业,考入和桥镇县立鹅山高小。在学校寄宿。
1932年 13岁,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鹅山小学,投考中学时被宜兴中学和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学校同时录取,由父亲决定,入无锡师范学习。在校三年,每学年均获“江苏省清寒学生甲等奖学金”。
1934年 15岁,毕业于无锡师范初师,以第二名成绩考入浙江大学附设工业学校电机科。
1935年 16岁,是年夏,在全省大中学生暑期军训中与杭州艺专学生朱德群相识,在朱德群带领下参观杭州艺专,受强烈冲击,自此决心投身艺术,放弃电机科,投考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1936年 17岁,违父命考入杭州艺专预科,在李超士、方干民、王子云等先生指导下学画。此外,还通过朱德群间接向吴大羽学习绘画形式法则,并兼学中国画、水彩画。
1937年 18岁,11月13日,杭州艺专师生在校长林风眠带领下,在南星桥码头乘船撤离杭州,吴冠中同船离杭。
12月初,随师生到诸暨县吴墅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2月中旬,学校迁至江西贵溪龙虎山。因该地盗匪出没,又迁回贵溪上课。现实生活启示吴冠中新的审美观,从此开始大量画生活速写。
1938年 19岁,由国立艺专预科升入本科,从常书鸿、关良学习油画,绘画习作得到蔡威廉老师的赏识,蔡提出愿与吴冠中交换作品。
在困难条件下仍继续进行人体写生课,同时坚持学习中国画。
1939年 20岁,离杭后,与家乡完全断了音讯,无异于孤儿,而个性却得以自由发展。酷爱凡·高、高更,在画中喜用大红大绿强烈色彩,给自己取了“吴荼茶”的笔名,后改为“荼”,专作画面签名。此时期画了大量水彩画。
1940年 2l岁,由于战时环境限制,缺乏油画材料,转入国画科,师从潘天寿学习国画。此时大量临摹历代绘画精品,每当空袭,在别人钻防空洞时,让图书管理员把自己反锁于图书室,以凝神聚思,专心临画。
1941年 22岁,仍迷恋油画色彩,故又转回西画科。
1942年 23岁,自国立艺专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助教,教素描和水彩。课余时间在中央大学旁听文史课程以及法文课。
12月,作品《静物》参加在重庆举办的第三次全国美术展览会。
1943年 24岁,于重庆大学建筑系任助教,住沙坪坝重庆大学助教宿舍。
是年春,在四川重庆沙坪坝青年宫举办第一次个人作品展。画风大胆狂放,很为青年们喜欢。决心跨出国门到久已向往的巴黎求学,在戏剧家焦菊隐和附近天主教堂法国神甫的辅导下认真学习法语。
与重庆女子师范学生朱碧琴由相识而相爱。
1944年 24岁,于重庆大学建筑系任助教。工作之余,全力学习法文。
1945年 26岁,继续于重庆大学建筑系任助教。工作之余,全力学习法文。
1946年 27岁,7月,教育部办理本年度留学生考试,选派一百多名留学生赴欧美,其中只有两名美术的名额。吴冠中在重庆考区以全国甄选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自费生录取绘画类三名:熊秉明、吴冠中、刘文清。公费留学生考试“中法交换留学生”录取两名:吴冠中、王熙民)。
是年冬,与朱碧琴在南京励志社举行婚礼,陈之佛为证婚人。陈之佛、林风眠在其结婚纪念册上题词作画。
1947年 28岁,7月,从上海乘“海眼”号美国邮轮赴欧洲,8月中旬到意大利那不勒斯港,转乘火车赴法国,8月25日抵达巴黎。作为“中法交换留学生”,留学期间的费用由两国政府分摊。
进入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进入杜拜(J.Dupas)教授的工作室研修绘画。上午在校内学习,下午去博物馆、画廊,或到鲁弗尔美术史学校听课;晚间到大茅屋画室画人体速写。吴冠中的油画人体在国内已训练有素,因而一开始就居全班之首。清贫的留学生活,只有每月六七十美元的奖学金。在生活上极力俭省,以买画具、画册,参观博物馆,到意大利和英国等地旅行写生。此外还要省出一份钱寄回家乡,以尽孝心和爱心。
晚秋,长子可雨在宜兴出生。
1948年 29岁,转入苏佛尔皮(J.M.Souverbie)教授工作室,并经常去洛特(A.Lhote)和佛里奇(O.Frlese)工作室学习。
暑假期间,去意大利和瑞士,参观两国博物馆和古代文化遗址。
作品在巴黎春季沙龙和秋季沙龙展出。


生平简介如何写
生平简介通常是对一个人的一生经历、成就和影响进行概述和总结。以下是写生平简介的一些建议:1. 开头:介绍个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出生日期,籍贯等。也可以提及个人的背景,如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2. 学业与职业:介绍个人的学历、专业和就读的学校,以及在职业领域的成就和经历。可以提到个人的职位...

如何写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是一种简洁明了的文本形式,旨在概括一个人的主要生平经历、成就和特点。首先,要明确所写生平简介的主题和目的,确保简介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个人的基本信息和主要特点。在介绍基本信息时,应包括姓名、出生时间、地点、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以便让读者了解个人的成长背景。接着,要重点描述个人的主...

如何写生平简介
3. 工作或职业经历:详细介绍自己的职业生涯,包括主要的工作单位、职务以及在工作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4. 个人成就与荣誉:列举自己获得的重大荣誉、奖项以及个人贡献,这部分内容可以突出个人的能力和价值。5. 个人兴趣与爱好: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阅读、旅行、运动等,这部分内容可以展示个人的性格和特...

赵忠祥的生平简介
1、赵忠祥,1942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曾任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主编,并担任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2、1959年,赵忠祥加盟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1979年,他随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对美国总统卡特进行了采访。从1984年起,他连续主持了12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981年,他主持了...

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

高洪波生平简介
高洪波,回族,出生于1966年北京市丰台区桥梁厂,一个充满挑战的工人家庭。1975年,凭借天赋,徐根宝教练从丰台桥梁厂子弟小学足球队发掘了他,随后进入崇文区体校。1981年,他在汇文中学就读期间,因出色表现被选入北京青年队,1983年,高洪波随队赢得了全国青年联赛冠军,个人荣获最佳射手荣誉。1985年,...

李贺生平简介
人物生平 宗室王孙 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李贺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在他的降...

陆游生平简介
陆游的生平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汉族。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

黄大善永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个人简介:黄大善,男,汉族,1971年10月出生于浙江永嘉,1993年8月开始参加工作,毕业于浙工大行政管理专业,拥有本科学历。个人生平:从1993年8月至1998年12月,黄大善在永嘉县工经委担任技术科和办公室的工作。1998年12月至2003年8月,他在永嘉县经委企业管理科担任副科长,期间在1996年6月至2000年...

林海音生平简介林海音个人简介
1、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毕业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著名作家。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担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于1994年荣获“世界华文作家协会”及“...

礼县18227815235: 詹天佑的生平简介 -
本奇延寄:[答案] 詹天佑简介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婆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1872年,12岁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美国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发愤学习自然科学.1878年,17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美国耶鲁大学...

礼县18227815235: 张骞的生平简介200字(张骞的生平简介)
本奇延寄: 1、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探险家.2、公元前2世纪,中国遭到来自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匈奴部落的入侵.3、他们袭击中国农民,掠夺他们的牲畜,并试图鼓励人们反对中国的统治.4、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去大越国.5、他的使命是帮助该地区的人民反抗侵略者.6、张骞被匈奴俘虏,囚禁11年,但获释后又去中国西部探险.7、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汉,到达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8、把中国最早听到的关于印度、中东、欧洲各国的消息带回给张骞皇帝.9、后来是中国商人带着丝绸玉器沿着张骞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部.本文,张骞的生平简介200字,张骞的生平简介到此就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礼县18227815235: 邓稼先简介生平
本奇延寄: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

礼县18227815235: 聂耳生平(关于聂耳生平的基本详情介绍)
本奇延寄: 1、《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人民音乐家——聂耳的墓园,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太华寺与三清阁之间的山坡上.2、聂耳(1912-1935)是云南玉溪人,中国著名的作曲家,《义勇军进行曲》作者,出生于清寒医家,1933年入党,1935年在日本溺水逝世,1938年归葬于昆明西山.3、1954年重修聂耳墓,墓碑上镌刻郭沫若手书“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4、1980年5月昆明市将聂耳墓迁于西山太华寺与龙门之间,新墓形似一架弹拨乐器.5、原墓志铭由大文豪郭沫若书写.6、另外,聂耳遇难地日本藤泽市鹄沼海岸立有纪念碑.7、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礼县18227815235: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生平简介
本奇延寄: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后因参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范晔的生平...

礼县18227815235: 林则徐简介 - 林则徐生平简介
本奇延寄: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

礼县18227815235: 关于杨振宁的生平介绍有哪些?
本奇延寄: 杨振宁1922年10月生于安徽省合肥市,原籍凤阳.1942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目睹了旧中国的黑暗,少年杨振宁在幼小的心灵中早早地播下了自 强的种子.1940年9月30日,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书时,他家在昆明租赁的房屋被日本侵略者的轰炸 机投下了一枚炸弹,顿时化为灰烬.好在他全家人都已躲在防空洞里,才免于遭难.从那时候起,杨振 宁立下了要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宏图大志.1946年, 杨振宁赴美国,进人芝加哥大学学习.1949年,他进 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并从1955年起担任该院教 授.从此以后,他与李政道合作,对物理学进行深人研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