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宾语前置的句子

作者&投稿:羊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人教版语文七到八年级文言文里面的宾语前置的句子

(一)谓宾倒装,宾语前置。

1、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2.何有于我哉? (《{论语)十则》“何有”是“有何”的倒装。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

4.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弗之怠”即“弗怠之”的倒装。

5.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未之知”即“未知之”的倒装,

6.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不自信”即“不信自”的倒装。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爱莲说》)“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

8.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

9.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

(二)介词宾语前置。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3、何以战? (《曹刿论战》)“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凭借什么”。

4、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由彻”是“由何彻”的倒装,可译为“凭借什么挨到天亮呢”。

5.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是以”是“以是”的倒装。

6.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是“以全石为底”的倒装。

2. 初中古文中宾语前置的例子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忌不自信”,“自”前置;

2、《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3、《师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4、《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5、《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孰与徐公美?“孰”前置;

6、《鸿门宴》沛公安在? “安”前置;

7、《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8、《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3. 文言文——宾语前置的例句

1.例句: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介宾短语“是以”中“是”是“以”的宾语,宾语前置。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是必得躬历山川”。

译文:因此一定要亲自登山涉水……《治水必躬亲》

2.

例句;①“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②“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③“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唯利是图”、⑥“唯命是从”⑦ “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

应该够了吧?

4. 高一文言文有关宾语前置的句子

首先,宾语前置一般是有个标志的。如常见的“之”,它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何陋之有?”----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按照我们理解出来的意思,对句子结构进行复原,该句子就成了————有何陋,这里的“有”按照我们的理解,是作为谓语的,那谓语过后剩下的不可或缺的就是宾语了,“之”是一个标志,所以无实意,在复原结构的时候就可省略了。(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就肯定“之”是个标志了,那是因为句子里的之翻译的时候没有具体意思,所以排除了它作为动词代词的可能,只剩下助词,而助词是无实意的,当然,我们称它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其实是在肯定句子是宾语前置句后的说法,但是既然排除了它的其他可能,就当它是个标志,反推该句是宾语前置句)

总结出来就是,一般来说宾语前置多有标志,如“之”,然后理解句子意思后与原句对比,会发现某些句子的本来该充当谓语成分的词理解出来的顺序发生了变化,而该句子,在去掉前置标志后,进行结构复原,然后按照顺序逐字翻译出的意思是和本意相同的。

进行如下操作:

1 何陋之有?

2 有什么简陋的呢?

3 成分对照不齐,去前置标志,复原该句子

4 有何陋?

5 有什么简陋的呢?

6 句子理解符合要求,得出结论,宾语前置

其实在实际判断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复杂,只是脑筋多转个弯就明白了,我们说话一般都有谓语的,当你理解句意的时候发现领头的谓语,也就是动词跑后面了,一般就可以怀疑是不是宾语前置了,然后在多考虑一下,就能判断了

我不知道我这样说你明白不,但是我只能说到这样了,因为我从来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会文言文的,只是觉得它和白话文没多大的区别,希望我说的这些你能明白并帮助到你。

5.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

6. 找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的句子(文言文)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此处:战河北 即为“战于河北”,也就是“于河北战”,这里“于河北”修饰“战”所以为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在谓语之后的成分应看作补语,但是在文言文中应看作状语),所以,此处“战河北”就是一个状语后置. 《送东阳马生序》:“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这里,“弗之怠”,其实原本应该是“弗怠之”,意思是“不放弃它”,此处“之”是一个代词.在文言文中的否定句中,若宾语为代词,就发生宾语前置现象.代词宾语应放在否定词(弗)之后与动词(怠)之前.即成为了“弗之怠”.。




文言文中满足宾语前置的条件是什么
常见到的文言文中满足宾语前置的条件是这三种情况:1、看到句子中有“奚、何、安”之类的疑问代词,注意它们一般是前置的:“奚(何)以知其然?”;“沛公安在?”...2、看到句子中有“莫、不、未”之类的句子,一般是否定句,注意其中的代词宾语一般是前置的:“不之戒”;“莫之或止”;“句读...

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有哪几种类型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例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硕鼠》“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

文言文——宾语前置的例句
1,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翻译: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2,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翻译:项羽说:“沛公在哪里?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4,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有哪几种类型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2、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3、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

古代汉语宾语提前的情况可以概括为几种?试举例说明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一、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

如何判断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句和定语后置句?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一、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

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有哪几种类型
二是介词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文言文中在以下情况时放在介词前:(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如: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2)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

文言文之宾语前置
特殊语序 语序又称“词序”,是指句子中各个成分组合、排列的先后次序。古今汉语的语序大致相同:主语在谓语 的前面,宾语在谓语或介词的后面;状语在谓语的前面,补语在谓语的后面;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但古汉 语在语序方面也有其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地方,显得较为特殊,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等 (1)宾语...

文言文里什么叫宾语前置,我对文言文语法一窍不通,请各位大仙说详细点...
⑦村中少年好事 (定语+主语+谓语+宾语)⑧村中少年之好事者 (定语后置)⑨村中少年之好事 (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介宾结构后置即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⑴用介词“于”组成的...

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是什么意思?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例句: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介宾短语“是以”中“是”是“以”的宾语,宾语前置。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是必得躬历山川”。译文:因此一定要亲自登山涉水……《治水...

长春市17723371902: 谁能给出几个宾语前置的文言文句子~~~ -
芷虹芪龙: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

长春市17723371902: 古文特殊句式中,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并举出课内的例句. -
芷虹芪龙:[答案] 中学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动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及物动词+宾语(名词性语言单位)=动宾短语,及物动词与后面的宾语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可是,在文言文中,时有将宾语放在动词前面的语言现象,即“宾语前置”.现将常见的...

长春市17723371902: 有关文言文文言文中,哪些句子中的字是宾语前卫,名词 -
芷虹芪龙: 应该是宾语前置吧 宾语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长春市17723371902: 急求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八年级的所有文言文课文的宾语前置句例九年级下《公输》宋何罪之有 -
芷虹芪龙:[答案] (一)谓宾倒装,宾语前置. 1、孔子云:何陋之有?《爱莲说》“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2.何有于我哉? (《{论语)十则》“何有”是“有何”的倒装. 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不自哀”是“不...

长春市17723371902: 晏子使楚古文中一句宾语前置的句子. -
芷虹芪龙:[答案]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长春市17723371902: 有关文言文文言文中,哪些句子中的字是宾语前卫,名词做动词等用法, -
芷虹芪龙:[答案]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长春市17723371902: 初中语文宾语前置的用法(之)有几种 -
芷虹芪龙: 初中阶段“之”的用法中有关“宾语前置”用法的句子只有:1、何陋之有? 2、宋何罪之有?这两句话.

长春市17723371902: 找宾语前置和状语后置的句子(文言文)
芷虹芪龙: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此处:战河北 即为“战于河北”,也就是“于河北战”,这里“于河北”修饰“战”所以为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在谓语之后的成分应看作补语,但是在文言文中应看作状语),所以,此处“战河北”就是一个状语后置. 《送东阳马生序》:“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这里,“弗之怠”,其实原本应该是“弗怠之”,意思是“不放弃它”,此处“之”是一个代词.在文言文中的否定句中,若宾语为代词,就发生宾语前置现象.代词宾语应放在否定词(弗)之后与动词(怠)之前.即成为了“弗之怠”.

长春市17723371902: 文言文中的句式 -
芷虹芪龙: 宾语前置句:「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 如: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

长春市17723371902: 文言文中的定语、状语、宾语是什么样的?怎么判断这样倒装句? -
芷虹芪龙:[答案] 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