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作者&投稿:袁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人,这个特别的群体,周围的朋友,大略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同门行人。这类朋友最可贵。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四海皆兄弟。这种同门念佛善友,今世虽然不一定是兄弟,可是来世确同是阿弥陀佛正觉莲华化生,所以毕竟亲如手足。一个念佛人在世间,普通朋友,甚至家人都有可能抛弃他,但是阿弥陀佛绝对不会抛弃,阿弥陀佛身边的人也不会,念佛人便是阿弥陀佛身边之人。善导大师五部九卷中多处劝说念佛人要亲近同门。因为凡夫修学,难免受外界影响,而同门之间,每日思惟同一法义,向往同一净土,仰瞻同一尊佛,践行同一行法。

如同好友去同一宝地,相约同行,一路相互照应,相互鼓励,相互扶助,这对于每位行者最终达到目的地,大有裨益。特别是这个法门,处在这个杂缘甚多的时代,行人几乎每天都面对别解别行异学异见的干扰破坏,心志稍不坚者,即有可能下船,所以从古至今就有很多结社念佛,组织念佛会、念佛林、念佛点等,现今网络发达,又有了网络念佛群等等。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但是一捆筷子就很难折断了。一个念佛者孤单一人,其信念还没扎根时,可能对方说几句劝动的话很容易就动摇了,可是如果周围都是同门行人,别人的动摇就会变得无济于事,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集体的力量。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一个人处在专修念佛的环境之中,不自觉就感受到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不自觉就变得念佛专一了,这是靠环境熏染的力量,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古人云,人能亲附善友,如在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此之谓也。

这种朋友,能够遇到是一种福报,要珍惜。真正的善友是亦友亦师的,真正的老师是亦师亦友的。阿弥陀佛因地时候,「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真正善友,未生信时,使我生信;已生信时,使我信坚;懈怠之时,劝我精进;欲动摇时,破外邪说,使我安稳;烦恼之时,倾听抚慰;遭遇世难,挺身相助;临寿终时,为我助念……此类全是善友之功。可不珍惜珍重?善导大师言:普劝同生知识等,同行相亲莫相离。父母妻儿百千万,非是菩提增上缘。大师认为这样的善友实在比父母妻儿还应珍重。因为父母妻儿往往是念念相缠入恶道之缘,而同行善友则能促成解脱生极乐之缘。

第二类,学佛非同门朋友。每个学佛人几乎都会有这样的缘,当然,有些本来的念佛同门也可以变成此类朋友,有些这类朋友也可以增进变成念佛的同门。这类朋友,没有同一法义作为纽带相连,自然显得没那么亲近,但是比较起世间那么多没有学佛之人,彼此之间还是颇有亲切之感的,在内心感到由衷的随喜。与其相处,应该要像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但是随喜尊重之中也要提高警惕,因为个人缘法不同,由于对方不了解净土,执著心重,不免有时会用其所学教法来相妨难,劝学彼法。

面对如此别解别行,异学异见,此时应像善导大师说的,内心作如是思惟: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脱也。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所以,对这一类朋友,既应尊重随喜,也要提高警惕。善导大师二河白道喻之中,行人走上白道,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之时,或行一分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险恶不得过,必死不疑,我等众无恶心相向。恰是这类朋友往往会充当这些东岸群贼的角色,这类人确实也无恶心相向,甚至是一片慈悲之心,但是往往会使人从白道上退回,失莫大焉!此时应如大师所言: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而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

第三类,世间善友。这类朋友没有信佛,但是因为世间某种缘分,成为了世间朋友,这样的朋友对一般人来讲并不占少数。依佛眼来看,他们是可怜悯者,盲盲从从,还将在六道中打转,不知因果,不晓地狱,故有机缘者一定要使之信佛念佛,方不辜作为一世朋友之义。实在无此佛缘者,与之相处,给其安心,给其欢喜,给其希望,给其利益;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此外,与其交往亦应平淡,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平淡才能持久,浓情蜜意往往都不会长久。平淡相处,既不相互牵扯,也免得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人情世故上。蕅益大师云:「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如果只是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很多念佛的光阴就浪费掉了。

第四类,世间恶友。这类人很难缠,甚至很无赖,有时不小心惹上了,好像踩到了牛屎,甩也甩不掉,擦它还脏了衣服和手,可是因为宿世某些恶因缘就是被你碰见了,这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远离之。圣道门可以借境炼心,可是我们这个法门既然承认自己没有力量,也不是圣人根机,就应当安住于凡夫位置,自保在先。

很多人学佛觉得应该慈悲他,怜悯他,这想法本身没有错,可是我们也应该掂量下自己有几斤几两。我们不是佛菩萨,没有菩萨的智慧和忍力来调服摄受之,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同他周旋,我们不要做超越自己凡夫本分之事,那样不但事情不成,反而伤害到自己。所以还不如敬而远之,等到我们往生西方回来再帮助他也不迟。到那一天,哪怕他在我们面前舞刀弄枪都不怕,身如金刚,生死一如,善缘恶缘皆成得度因缘。

以上全是个人鄙见,总结来说,对同门佛友,当亲近,当依附;对非同门佛友,当敬当和,当警惕,守护己心;对世间善友,当和爱,当尊敬,见机引导,平淡处之;对世间恶友,当敬当远,以防与之牵扯不息。

佛说:「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古人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好朋友,同一志趣,心心相通,有时候对成就一个人比家亲眷属来的还要重要。世间如是,出世也是如此。擦亮选择朋友的眼光,明确交友的原则方法,是很值得念佛人深思的。




信佛的意义是什么?
佛教是一种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学佛的人,必须实践佛陀所指示的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筹的道德行为,来培养与充实内心的德性,以庄严人生。 从前印度有个大慈善家,娶到一个非常美丽的玉耶女做媳妇;媳妇自恃她的姿容秀丽,瞧不起公婆和家里人。 一天,慈善家请佛到家来想教导媳妇。媳妇却故意避开,后来,为了好奇,...

怎么样知道是不是前世修佛的人啊有时候就梦见佛祖菩萨?
哪怕是一瞬间),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四、鬼神入梦。鬼神来托梦。地藏经说得十分清楚,假如我们梦到过去的人,尤其是家亲、眷属、朋友,都是这些人和你有因缘,因为遇到了困难及痛苦,想来求你帮忙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为他们持诵地藏经一至七遍,借助佛菩萨的加持之力,给予他们以帮助。

佛教名词解释四种人不度包阔哪四种人
为什么不去阻止这些灾难的发生?因为佛菩萨是不动因果的,自己种下的共业和个业,自己一定要受果报。佛菩萨的法力再大,而那些与佛菩萨没有缘分的人,佛菩萨就无法救度他们。佛菩萨有三种情况无法救度:第一,是无缘的人,如果与佛菩萨有缘,佛菩萨才能帮助你,救度你,法力无边。如果与佛菩萨无缘...

佛前许愿不能实现的原因
所以不论与人沟通还是与佛沟通。都要有诚信,有善心,做善事。时时处处心要诚,心要善,行要善。与人相处是这样,与佛相处也是这样。 我有一位朋友,他定期去寺庙拜庙,不过他去拜佛与别人不同,他从不许愿。虽然不许愿,但他的事业一年一个台阶,每年都在上升,公司越做越大。后来我问他,你不许愿为什么还要拜佛?他...

谁知道佛说的四种缘,确切是哪四种?
佛告诉我们事实真相,一家人就是这个关系集合。家庭如此,一族人也是如此,凡是你所认识的亲戚朋友都是如此,只是恩怨债务更少一点。恩怨债务多的时候,就变成一家父子兄弟,远一点就成为亲戚朋友。所以人与人之间都有缘份。你走到马路上,一个陌生的人对你点头笑一笑,也是从前的缘份。看到陌生人素不相识...

学佛人的四种根性,对照一下吧
这类人,只有亲身经历自己深爱的亲眷,突然离开我们,才能觉悟到,原来世间一切,如此不坚固,合会终将别离。此时,他才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四等马 鞭彻肉骨,然后乃惊 第四等马,只有当鞭子狠狠抽在自己身上,痛彻心扉,然后不得已才往前跑。这类人,只有当自己深陷病痛,不得不独自...

为什么佛教不能吃肉??
由此可见,戒律、佛教经典中都有记载,出家人不能吃肉。1.佛灭度后,再没有三净肉 《大乘入楞伽经》若有痴人,谤言如来听许食肉,亦自食者,当知是人恶业所缠,必当永堕不饶益处。根据经律记载,佛在世时,确实有一段时间是允许佛弟子吃肉的,可以食用三净肉、五净肉等。但是佛在世的这类“...

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对所有众生都视如己出,无有分别,众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众生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不求回报,不论得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4、佛教徒要积极完善人格,济世度人 我们要像佛菩萨那样去济世度人,首先必须完善自己的人格。而完善人格,又必须从克服自身...

佛说四种人渡不了
1. 生活困顿的人们,那些忍受饥饿之苦、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以及资金匮乏的群体。

佛教界的师傅,信士,居士,朋友们都进来
第四、依智不依识。第一、依法不依人:佛不在世了,我们能守住佛的遗教「四依法」,就等於佛在世没有两样。特别是在我们现在这个世间,现前这个阶段,「魔强法弱」,魔多佛少,现在这个时候!《楞严经》里面讲,我们现前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怎么能辨别?所以必须要记住佛的四依法...

荔城区19456218842: 如何跟信佛的人交谈 朋友 -
牢典硫酸: 1、对富贵者: 我们学佛人与有钱人、上司、高官、有名望者交往,首先要具有不卑不亢的态度.不卑表示学佛人淡泊心和人格,不亢表示我无越礼之举,这样人家才会敬爱您.如过卑人家会以为我将有求于他或讨好于他,但这以过恭过敬之举...

荔城区19456218842: 佛教中的“托体同悲,无缘大慈”是怎么样的境界? -
牢典硫酸: 佛教中的“托体同悲,无缘大慈”是佛家中的菩萨境界. 通俗的意思就是比如你和我,我不认识你,可是我见到你受苦,我也要救护你.这就是"悲",悲能拔苦,因为我看我与你都在法界,法界同体,我看你受苦就是我受苦,所以我要救度你...

荔城区19456218842: 学佛的人应该拒人千里吗 -
牢典硫酸: 学佛人最慈悲,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他们常常修”四摄法“——第一是“布施”,第二是“爱语”,第三是“利行”,第四是“同事”. 有时我们遇到特殊情况,应该要谅解.比如,很多出家人修行”不语戒“,意思就是不说话,修得好的几个月不说一句话.如果遇到这样的出家人,就不要勉强去接近,会打扰别人清修. 另外,有的人刚刚学佛,就老是想去见方丈和高僧,这也是不合适的,因为想去见的人很多,如果每天接待这些人,都应付不过来,别的正事都耽误了.

荔城区19456218842: 念佛的人怎样搞好人际关系 -
牢典硫酸: 佛教徒大多数给别人一种难以亲近的态度,这是因为那个佛教徒本身的心态问题.这些佛教徒大多属于知识分子,可以说在事业上或者学业上都有一定的基础.而本身的思考逻辑也趋向于独立思考.就因为这种独立思考而导致过度的偏激.中国...

荔城区19456218842: 同一佛堂有人念佛有人诵经会互相影响吗 -
牢典硫酸: 佛堂一起念佛,会互相影响的.但是,不是有人念佛、有人诵经的问题.举个例子:如果五个善良的人在一起,一心念佛,那么氛围会很舒服、很好.如果其中有一个人经常口舌、喜欢背地说人坏话,那其他四个善良的人也会受影响.

荔城区19456218842: 什么是善男子什么是善女人 -
牢典硫酸: 修念佛的正机类是五浊恶世的凡夫,地狱一定的恶人.可是为什么要说善男子善女人呢?这善男子善女人与五浊恶世的众生是同是异?如果说是同,则用语很不恰当;如果说是异,则念佛往生之法,恶人不是正机,而不能不说是以善男子善女人为...

荔城区19456218842: 为什么学佛的人,包括居士与比丘,从来不把话说透,不是避重就轻就是 -
牢典硫酸: 内心和表象都归依三宝,首先内心要真心的归依三宝,并亲自到寺院请大德授归依戒然后发愿受持佛陀制定的居士五戒,方能成为真正的居士(五戒可以全授,也可以条其中自己能持的一条或几条)有不少皈依佛门多年的居士,都对居士五戒的...

荔城区19456218842: 如何成为一个运气很好的人 -
牢典硫酸: 运气不好通常是自己被邪气入侵,这时候就要激发自己的正能量来赶走邪气.首先是止恶,忏悔自己的恶,以后后不复作,然后可以去做善事,体会做善事时的快乐,自己就激发出正能量了,当然我并...

荔城区19456218842: 学佛的人是否有性格差别? -
牢典硫酸: 任何性格的人都能学佛,但学佛后就会知道戒律的重要性,所以即使你以前放荡不羁,学佛后也会有所醒悟,常常警醒自己,这样的约束外人看来是性格内向,其实正是为真正体悟妙然的佛性,获得大快乐大自在打下坚实的基础.等有朝一日学成大道,自然能根据众生的性格秉性来演示佛法,度化众生.所以无论你什么性格,只要你去学佛,都会体会到无尽的妙处. 南无阿弥陀佛

荔城区19456218842: 专修念佛,临终没有人助念能不能往生? -
牢典硫酸: 南无阿弥陀佛!师兄您好!首先赞叹师兄心归极乐,专修念佛!平常生活中,专修念佛,诚心念佛,深信切愿,临终如果没有人助念,能不能往生极乐?怎样往生?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完全不需别人助念决定往生!依慧净上人开示:「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