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也能有高低?谁的地界最好? 谁继承了晋国的霸业?

作者&投稿:杭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赵、魏、韩“三家分晋”后,晋国的国君到哪里去了?~

赵魏韩三家分晋以后,晋国国君的处理就变成一件难事,不是地位上的问题,而是谁都不愿意收留他。
赵魏韩三家分晋后,晋出公讨伐三家却兵败被杀。之后晋哀公继位,晋哀公则是名副其实的傀儡君王,如果说他的父亲还是有一定威信的,晋哀公则丝毫没有,最后也是默默死去。

之后是晋幽公继位,这时晋国王室封地已经少得可怜,只剩下两座城池,还要任人摆布,定期朝见赵魏韩三家的君王,据说晋幽公连自己喜欢的女子都无法娶进宫中,只能半夜去幽会,结果不小心被盗贼所杀。

幽公之后是晋烈公,这一时期周朝王室分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也就相当于与晋国并立,但是晋烈公在地位上要高于他们三家君王,不过这些虚无缥缈的头衔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因为此时的晋烈公已经被魏国控制,地位高低还有什么意义呢?不久,晋烈公也去世了。

之后晋孝公继位,当他继位时连仅剩的一点领土也已经没有了,所以晋孝公只能四处流浪,希望赵魏韩三家可以收留他,可是三家谁也不愿意收留,于是晋孝公的新家安置问题就被赵魏韩三个有关部门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最后赵国将晋孝公安置在屯留,问题才算结束。
最后晋静公继位,三家这次一点颜面不留,直接瓜分了晋国王室唯一一点封地,并且把晋静公废为庶人,估计大家都不想管他了,所以晋国自此算是彻底灭亡,至于晋静公后来去了韩国,韩王指使其晋静公妃子杀害了他,一代春秋强国就此彻底陨落。当然赵魏韩三家最后下场也不咋地,也是令人唏嘘。

我这有一张关于智伯联合韩魏攻打赵的地图。看图中所示,智家的势力范围应该就紧靠着魏。他的势力主要集中在山西的西南部,离国都和魏比较近
范氏和中行氏:这两家的所处的位子,也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在赵襄子与两家作战的时候有记录,说范和中行两家勾结郑国共同攻击赵氏,而且在失败后,两家都逃到了宋国。郑国和宋国都位于河南境内。晋国在南面的边境最远也是在河南北部。说明这两家的位子应该离郑国很近,所以,我个人认为是在河北南部到河南北部地区。 在具体的位子就好难考证了。
至于韩赵魏三家,他们都是胜利者,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在百度百科里搜索一下,就会有你想要的。
回答完毕!

三家分晋春秋战国的分界点。

这三家瓜分了当时强极一时的晋国而各自成为诸侯,自此,中原大地上出现了战国七雄相互争霸的竞争局面。

不过晋国就那么大,韩赵魏三家究竟谁的分到的地界最好,晋国的霸业究竟算是哪一家继承了呢?

毫无疑问,是魏国。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之初,韩赵魏这三家,分到的土地并不是在实力均衡的情况下而分地的,所以实力强弱直接就决定了所分到土地的好坏。

三家得以分晋,是在灭了智氏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在灭智氏的过程中,赵出力最大,但伤亡也是最惨,以至于到了分晋的时候,赵氏的实力被削弱到极点。

而韩氏一直是晋国卿大夫中实力最弱的,这点在三家分晋时期也没有得到改观,所以在分晋之时,魏氏的实力最强,这也就决定了它能够占据晋国最好的地段。

春秋战国时期的卿大夫

韩赵魏三家分晋之时,大体上是南部是韩国,中国是魏国,背面是赵国这样的分,但是当时这三家的地盘,其实是错综复杂的,有些土地根本不与本土相连接,形成了很多飞地。

于是这三家,为了方便统治就开始频繁的换地,最终经过交换,才形成了最终韩赵魏分别占据南、中、北这样的格局。

韩国所处的南边与秦国和楚国交接,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是最差的地段,赵国北面与匈奴相接,而且徒弟贫瘠,也不是好的地段,而只有魏国占据了晋国的核心地段。

战国形势图

土地最为肥沃,人口也是最多,发展空间也是最好。

所以可以说,魏国是继承了晋国的霸业,而韩国和赵国,只是分到了边缘地区,并不是核心之地,而之后魏国凭借继承了晋国的霸业,再加上有了魏文侯这个贤君,最终成为了战国第一霸主。

不过魏国有着基础,但也只是强大了两代半,经过魏文侯和魏武侯之后,在魏惠王时期,魏国逐步走下坡路,最终在战国争雄的局面下,沦为不入流的小国,在之后被秦国所灭,成为了历史。



“三家分晋”,即晋国被韩国、赵国、魏国瓜分,要说这三家中谁继承了晋国的霸业,我想非魏国莫属,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不妨来看看韩国、赵国、魏国的地界:

首先是韩国,三家分晋后,韩国的范围包括如今山西省东南部、河南省中西部。

其次是赵国,三家分晋后,赵国的范围包括今山西中部以及北部和东南部的部分地区、河北省的南部地区。

最后是魏国,三家分晋后,魏国的范围包括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魏国占据了原来晋国最富庶的地区,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记载:“三河在天下之中”,“土地小狭,民人众”。什么意思?意思是说河东、河内以及河南写三个地方农业生产发达,土地虽然不辽阔,但是人口众多。比如魏国的运城盆地就是一个土地肥沃的地方,加上涑、浍、汾诸水的灌溉,这里非常适合农业生产。相比之下,韩国和魏国的土地就比较贫瘠,《汉书》中就记载“赵、中山地薄人众”,可见赵国的土地并不肥沃,而韩国境内的河南西部大多是山地,农业生产也并不发达。所以,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魏国完爆韩国和赵国。

三家分晋后,魏国的发展也远超韩国和赵国,尤其是在魏文侯执政时期,魏文侯任人唯贤,他起用李悝为相,李悝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他推行“尽地力之教”,在魏国境内大力推广精耕细作,以此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魏国也因此不缺粮食。

除此之外,魏国主动与韩国以及赵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稳固的同盟,合力对抗其他几个大国,魏国先后击败齐国、楚国等国,顺利跻身于大国行列。

所以,说魏国继承了晋国的霸业,一点儿也不为过。



晋国是春秋时期霸主,三家分晋后,分为魏国、韩国和赵国,其中魏国和韩国地理位置最好,地缘政治最有优势,魏国被称为天下腹部,是四战之地,韩国被称为天下咽喉,魏韩两国都是战略要地,乃兵家必争之地,反观,赵国地缘政治优势就不如韩国和魏国,与齐国和燕国为邻国。

韩国地理面积下,夹杂在魏国、楚国、秦国等三大强国之中,只有通过和魏国、赵国等原来的晋国国家,进行三晋联合才能避免不被侵略的危险;没有战略纵深的韩国,尽管通过合纵连横策略依附大国生存一段时期,最终是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

赵国地处于北方,与戎狄和燕国为邻,东边还有强大的齐国,日子也不好过,赵国最高光时期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后,成为军事强国,但在长平之战后,所有发展成果都付诸一炬。

魏国不仅地缘政治好,而且疆域广阔,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交通四通八达,比韩国、赵国要强大的多,在战国初期,魏国经过李悝变法和吴起军事变法后,经济实力强大,军事战斗力强悍,魏武卒战无不胜,魏国成为战国第一霸主。

魏国的成功变法,先后被其它诸侯国效仿,例如之后的秦国商鞅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齐国的吏治变法等等,魏国变法之所以没被延续下去,那是因为魏国国君不贤。

强大后的魏国,追着贫弱的秦国猛打,夺取河西之地;而此时,赵国、韩国向魏国俯首称臣,就连强大的楚国、齐国也要向魏国靠拢,不敢挑衅魏国,由此可见,魏国继承了晋国的霸业。

这种霸业不单是领土上,不单是人口,也不单是综合国力,而是魏国是那时战国时期唯一能够称霸的国家。



魏韩赵三家在三家分晋中,历史证明魏国获得的地界最好,是原来晋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使的晋国国富民强,虽然地域面积不是最大,但是却是资源最好的,所以最后是魏国继承了晋国的霸业,也就是一直到战国时期,魏国仍然被人们习惯性认为是晋国。

晋国在春秋时期是个诸侯国,晋国自建国开始就一直在内乱,内乱一直持续了近70年,直到历史上的“曲沃代冀”出现,晋国才平息了内乱成为正统。晋国在晋献公时期是最强大的,一共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但让人不明白的是,晋献公器重身边的功臣,但却驱逐自己的儿子,导致土卿的力量不断强大。晋国六卿的制度建立,也是晋国为自己挖的一个大患。

六卿改为四卿后,大夫分别是智伯瑶、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此时是智伯瑶执政。智伯瑶提议让四卿贡献出土地归还给晋国,表面上为了增强晋国国力,实际是想中饱私囊,谁知不但自己计谋没得逞,还被另外三卿联合起来灭亡。除掉了智伯瑶的赵、韩、魏,又攻打晋出公。

魏国、赵国和韩国就是在这个情况下“三家分晋”成为联盟国的。三晋成为联盟国,是当时为了一起抵抗智伯瑶的独政,出于自保利益,而不是友谊,当他们之间又谁想独大时,联盟就会解散。

此后,魏国先后打败了败齐国、楚国和秦国等大国,慢慢称霸中原地区,就变成了中原地区最强大的国家。自然,魏国就成为了了春秋晋国霸业的继承者。



三家分解到底谁继承了晋国,这其实要分几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从领土文化核心来说,那是魏国继承了。

我们知道,晋国那是春秋时期,诸侯中最强大的国家,霸主级别的,国力强盛,开发程度高,文化也非常鼎盛。但是整个晋国虽然领土很大,但是广大的北部地区,都是蛮荒之地,没怎么开发。而核心就是现在的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区域,称为膏腴之地,所以基本上晋国大城市都在这里。而这个核心土地,被魏国继承了。所以魏国一直以继承晋国自居,称三晋之首。而魏国前期之所以成为战国第一个霸主,也就是因为其继承了晋国的大部分实力。

第二个层次,从霸主角度来说,是赵国继承了。

而晋国的霸业,在春秋时期,核心是披襟斩棘,打败蛮夷,开疆拓土,强大无比。核心的霸业,那是军队的强悍,国家的彪悍。这一点作为魏国来说没有继承,魏国只是继承了晋国的文化和礼仪,本质的强悍被赵国继承。赵国继承晋国的尚武之风,整个国家战力强悍,尤其是胡服骑射之后,成为诸侯霸主,强大无比。是整个战国时代,唯一能跟秦国抗衡的国家,是继承晋国霸业最久,最持续的国家。所以从霸业的角度来说,魏国要靠边站了,只有赵国那是继承者。

值得指出的是,韩国虽然也出自三晋,但是除了继承晋国的矿产之外,其他方面都是一塌糊涂,所以韩国堪称晋国最弱的,啥也继承不了。




解读“三家分晋”的历史:周天子自坏礼法,败坏了周朝八百年国祚_百度知...
“韩、赵、魏”三家本来只是晋国的家臣,他们是周天子小弟的小弟。虽然,晋国被卿大夫把持已经很久了,这种情况在很多诸侯国内部都遇到过,但是卿大夫轻易不敢取代国君,就是因为礼法上的限制。如果做事不符合礼法,那么即便力量再强大,也不能得到册封。礼法制度,在“三家分晋”以前,对于限制诸侯依然有很...

三家分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三家分晋历史意义介绍
加上晋文公选择重用异性人才,反而对同宗进行打压,这也使得六卿不断壮大。此后赵盾上位,及军政大权于一身,权倾朝野,率领晋国开创霸业。此后,晋国皇室再也没办法限制六卿了。导致三家分晋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因为分封制,历史也证明了分封制不能长远的维持中央集权,总会有衰落的一天。不管是赵魏韩灭了...

什么叫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指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晋平公时,韩、赵、魏、知、范、中行六国相争。后于公元前453年,赵灭藩、中杭两家后,联合韩、魏灭芝家,晋公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卫王封韩迁、赵忌、魏四为诸侯。公元前...

韩赵魏三家分晋,为何韩国在三晋中最为弱小
三家分晋后,魏得到了晋的精华部分,虽然处“四战之地”,但毕竟实力在手。赵得到了晋的北境。虽然实力也不是很强,但毕竟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韩就悲催了。1、农业基础先天不足。张仪曾描述了韩国的农业条件:韩地险恶,山居,不能种麦只能种豆。一遇到灾年,大家就要吃糟糠了。由于粮食储备不足...

历史上为什么会发生三家分晋?
智氏是晋国最强大的家族,但三家分晋的却是韩赵魏,这其中的缘由只因智瑶向韩康子、魏桓子炫耀大水淹城的这件小事,历史也就是如此,往往一件小事就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假如智瑶水淹了晋阳后不找韩、魏炫耀,假如韩、魏的封地旁边没有河流,韩魏反水联赵攻打智氏就不会发生,那么接下来的历史发展就...

晋国如果没有被三家所分,实力可以与秦国抗衡吗?
三家分晋是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水岭,宣告上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下一个新时代已经来临。一个不团结的国家拥有在强大实力也无法发挥出来,而且历史似乎也没有给晋国留下一丝生机。秦国是一个边陲小国,关内地区国家根本就看不上秦国,他们一直认为秦国是一个蛮夷之族,矛盾存在于普遍联系当中相互依存,...

三家分晋是何意?出自于哪?
“三家分晋”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史实,告诫后人:一个国家只有自强才能免遭瓜分之灾。此典出自《史记?晋世家》:“静公二年,魏武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韩康子、赵襄子、魏桓子三家灭了智伯,三家的领地大了,因为这三家对待老百姓要比晋国的国君...

三家分晋,发生在几几年几月几日?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公元前403年的某月某日!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公元前544年(晋平公十四年),吴国的延陵季子出使晋,同晋国的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相见晤谈后,神奇地预言:“晋国之政,卒归此三家矣。”其实此时晋国执政者有六卿,韩、赵、魏之外,尚有范、中行、智氏三家。公室卑弱,六卿强大,政在...

三家分晋是什么意思?你有哪些了解?
三家分晋是指在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春秋时代结束,战国时代开始。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便是以这一事件作为开篇。晋国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拥有六十多个世家大族,其中势力最强大的主要有韩、赵、魏、范、中行、智伯这六卿。晋国的权力和土地都在这六卿...

历史上“三家分晋”是指哪三家?
“三家分晋”中的三家分别是指韩、赵、魏。众所周知,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名为“春秋战国”的历史时期,而这其中的“春秋”与“战国”便就是以“三家分晋”这一历史事件作为时间分水岭。春秋时期,天下诸侯国数量众多,其中像齐、宋、...

江津区15723571045: 三家分晋哪三家
关音复方: 春秋末年,春秋五国中的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家分晋”,而韩、赵、魏也被合称为“三晋”.晋国在春秋时期曾经是一个称霸的大国,而...

江津区15723571045: 三家分晋的故事100字 -
关音复方: 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两家被灭,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强.专擅晋国国政的智伯瑶恃强向韩康子、魏桓子索得土地,在向赵襄子索地遭拒后,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攻打赵氏,并胁迫韩、魏两家出兵.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智伯围困晋阳两年而不能下,引晋水淹灌晋阳城.危急中,赵襄子派张孟谈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大破智伯军,擒杀智伯瑶.三家尽灭智氏宗族,瓜分其地.此战为日后“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

江津区15723571045: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线在哪? -
关音复方: 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春秋战国关于春秋战国断代,历来说法不一:或以《春秋》绝笔之年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战国始年,或以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为战国始年等.《参考百科》

江津区15723571045: 为什么三家分晋的时候赵国实力最强,可却是魏国首霸,而赵国到战国中后期才开始强盛?
关音复方: 魏国的首霸最主要的原因是魏文侯“得人者昌”的贤明诸侯王,任用李悝和吴起采取了一系列的变法而首先在三晋中崛起,此时的赵国诸侯王已经意识到这问题,可是魏国已经遥遥领先,名震天下的魏武卒,不仅响彻古今,更名噪一时.即便赵国的实力最强又如何?站在原地不动的树木倘若没有水来灌溉,即便当年再是风采卓绝,站着不动与 不停为了进步而去改变的蚂蚁相比,绝对抵不过.

江津区15723571045: 三家分晋后为什么韩国最弱 -
关音复方: 韩家本来就最弱,三家分晋后还保留原来的自家的势力. 其他的地盘也是按功劳大小的分的,势力弱功劳也不会大的分到的也少.自然也弱喽.

江津区15723571045: 为什么把三家分晋看作是战国时代的开端? -
关音复方: “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总起来说,“三家分晋”事件被史家看作是我国由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如我们熟知的史学大家司马光,便是以公元前403年韩、赵、魏被正式册封的“三家分晋”事件作为战国年代的起始年开始编写他的《资治通鉴》的,表明从这年开始,中国历史已经由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了,也就是由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社会了.

江津区15723571045: 《中华上下五千年》三家分晋读后感200字 -
关音复方: 【三家分晋读后感一】 自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后,灭了吴国,当上了霸主.晋国其实也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了,有实力的有四家:智、魏、赵、韩,这四家的大夫分别是智伯瑶、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其中智伯瑶势力最大,他一直想独吞晋...

江津区15723571045: 晋国被分之间,主要都有谁 -
关音复方: 三家分晋.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一个重要的时代分水岭(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主要就有韩赵魏三家咯.当然,你要往前讲的话就多了.晋国自中后期开始,卿大夫的势力越来越大.其中有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专权.公元前490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然后四家就分两家的地.剩下了韩、赵、魏、智四家,奇怪的是,其中被历史淘汰的智家并不是最弱的,而是最强的!强者有强者的孤独,赵国(这一家心眼最坏)就联合另外两国打败了智国,然后这三国就相互制衡,谁也奈何不了谁,索性就把晋国分了,成为独立的三个国家.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正式承认了他们诸侯的地位.

江津区15723571045: 三家分晋这三家是什么地位,清大夫?他们是怎么分的,把晋王杀了? -
关音复方:[答案] 春秋晚期,晋国的韩、魏、赵三家(三卿),利用旧君刚死、新君幼弱之机,瓜分了公室的土地和户口.这就是春秋大变动时期发生的“三家分晋”的著名历史事件. 晋国是与周王室同姓的诸侯国.周公灭掉唐国以后,将土地分封给周成王的弟弟叔虞....

江津区15723571045: 为什么韩赵魏三家分晋被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呢? -
关音复方: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是以奴隶制经济为基础的奴隶主统治的上层建筑.而后者是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地主阶级统治的上层建筑.春秋社会后期奴隶制经济开始瓦解,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掌握国家政权.而此时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系已经形成,步入封建社会.当然说韩赵魏三家分晋被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