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秋一雁声的上一句

作者&投稿:云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边秋一雁声的上一句为戍鼓断人行。

翻译:

戍鼓打断了行人的脚步,边境秋天传来一声雁鸣。

全文赏析: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起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杜甫的个人成就:

杜甫(712年—770年),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真实、感人、激昂而著称,广泛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杜甫的个人成就:

1、作品数量和影响力

杜甫创作了约1500多首诗歌,在唐代诗坛占据重要地位。他通过深入观察和思考,写下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2、才情与批判精神

杜甫的诗歌常常直抒胸臆,表达对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的批判。他关注人民疾苦,对贫困、战乱和自然灾害等问题深感忧虑,以辛酸之笔纪实了那个时代的艰难生活。

3、文学风格与技巧

杜甫的诗风多样,兼具写景、咏史、议论等多种风格。他善于运用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其作品充满了饱满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韵味。

4、文化影响力

杜甫的诗歌在唐代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后人的文学创作、思想启发和艺术追求都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许多著名文人学者如欧阳询、陆游等都受到了杜甫的影响,将他视为学习的楷模。

5、人格魅力与价值观

杜甫崇尚忠诚、正直和助人为乐的品质。他向往理想的政治环境,关心社会弱势群体,表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并通过诗歌传递给后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翻译: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哀鸣。从今天夜里就正式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我自己故乡的最亮最明了。我虽然有兄弟却都在战...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出自哪里?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

月夜忆舍弟中月是故乡明的上一句是什么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是什么意思
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意为: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原诗:《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的意思
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的意思是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2、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3...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谁的诗,整首诗是什么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戌楼上的更鼓一声一声的响着,由于战事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秋夜的边塞路上已没有行人的踪影了;秋天的边境,只有一两声孤雁悲悲切切的鸣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晚正是白露时节,清辉洒满大地,不知不觉之中心里生起了些许寒意,这就自然想起了...

“秋边一雁声”的出处是哪里
“秋边一雁声”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秋边一雁声”全诗《月夜忆舍弟》唐代 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作者简介(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

“边秋一雁声”的上一句和下一句分别是什么?
上句:戍鼓断人行 下句:露从今夜白 这三句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原文如下: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注释 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3.断人行:指...

诗人杜甫的诗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语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月夜忆舍弟》一诗。全诗如下: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翻译: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

边秋一雁声的上一句是什么?
边秋一雁声的上句是:戍鼓断人行。这句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原文如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

措美县13065252666: “边秋一雁声”的上一句和下一句分别是什么? -
允珠元胡: 上句:戍鼓断人行 下句: 露从今夜白这三句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原文如下: 月夜忆舍弟 作者: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注释 1.舍弟:谦称自己...

措美县13065252666: 秋边一雁声的上一句是什么 -
允珠元胡: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措美县13065252666: 月是故乡明的上一句是什么 -
允珠元胡:[答案]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措美县13065252666: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允珠元胡: 1.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渲染了浓重悲凉,荒凉凄清的氛围 2.但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是战事频繁、激烈,道路阻隔,音信不通的时期 也表达了作者担忧国家的安危

措美县13065252666: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允珠元胡:[答案]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语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月夜忆舍弟》一诗.全诗如下: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

措美县13065252666: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 -
允珠元胡:[答案] 1.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渲染了浓重悲凉,荒凉凄清的氛围 2.但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是战事频繁、激烈,道路阻隔,音信不通的时期 也表达了作者担忧国家的安危

措美县13065252666: 月是故乡明的上一句是什么?它出自于哪一首诗中 -
允珠元胡: 你好,上一句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译文,戍楼上的...

措美县13065252666: 海上生明月的下一句和月是故乡明的上一句, -
允珠元胡:[答案] 海上生明月”的下一句是:“天涯共此时”.这首诗出自【唐朝】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全诗如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月是故乡明的上一句是露从今夜白.月夜...

措美县13065252666: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戍(shù)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春望 (唐)杜甫国破... -
允珠元胡:[答案] 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相照应,意思是由于战乱,致使我们弟兄分散在各地,连消息都极难得到;家已不存,兄弟彼此之间都不知道是死是生,表达了诗人与兄弟因战乱而分离,相互思念,牵挂的感情,以及对战争的痛恨,对饱受战乱之痛人民...

措美县1306525266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你怎么理解? -
允珠元胡:[答案] 月夜忆舍弟① 【唐】杜甫 戍(shù)鼓②断人行③,边秋④一雁声.露从今夜白⑤,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⑥ 寄书长⑦不达⑧,况乃⑨未休兵⑩.[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