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读书人有哪五种精神?

作者&投稿:谭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苏秦

战国时期的苏秦,虽然他有雄心壮志,但是由于他学识浅薄,于是造成他跑了许多地方最后都得不到重用。再后来他下定决心要发奋读书,有时他读书读到深夜的时候,实在是感到疲倦。快要打盹的时候,他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刺得鲜血直流。

他用这种“锥刺股”的特殊方法,驱逐睡意,振作精神,坚持学习。黄天不负有心人,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著名的政治家。

2、孙敬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为了不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

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3、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4、车胤囊萤夜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5、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古代的有身份有地位的读书人或官吏的统称
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而大国争霸的政治需要,使得各诸侯国争相“尚贤”“使能”,从而刺激了社会对智能、知识的需求急剧增长;以传播文化与政治知识为主的私学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不仅培养出大批文化人,而且形成“不争轻重尊卑贵贱,而争于道”的文化理念。种种历史机缘的遇合,促成了士人的崛起。

中国古代战争的时候 文人
古代战争,文人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用于撰写文书、战书、文人可以是文武双全战将,如:吕蒙,赵云,李世民,岳飞,努尔哈赤。可以是儒将:如韩信,陆逊,高适,李善长。也可以是军师、参谋,张良,诸葛亮,刘伯温,范文程。可以是都督、统军,如周瑜,司马懿,袁崇焕。

古代读书人读四书五经,就能当官治理国家么
有兴趣可以自己查.例子这里提供一个,洪武二十六年,提拔刘政、龙镡等六十四人为省布政、按察两使. 科举,楼上很详细了. 举荐制从开始到最后变化很大,没有一定的章程,这里也不细说,但明史中还是记载了很多通过举荐为官的人,特别是明初.其中就有刘基. 铨选是官吏选拔,与你问题关系不大,也不说了.

中国古代读书人谁的毅力最强?
曾国藩所有成就都与读书学习分不开,他的这个案例成功的反驳了“读书无用论”。体现曾国藩毅力的事迹有:长期坚持读书学习、坚持写日记(从他29岁开始,直到去世前一天,从未间断)、坚持静坐养心、坚持练习书法、坚持早起、坚持做笔记、坚持改过、坚持慎独。曾国藩实在是所有读书人的楷模!第二名:蒋介石 蒋...

历史学中中国古代的市民阶层指的是哪些人?
按照现在一般的看法,古代的市民阶层主要是指士、农、工、商四类和四个阶层的人士。这种状况实际是战国以来逐步形成的,战国之前的情况是有所不同的。战国之前的春秋时期,士基本上还在贵族阶层中,属于贵族的最低一等。而春秋时期的商主要是指形成规模经营的生意人,其中不少可能还是原来的贵族,属于...

中国古代刻苦学习的故事
后来,人们用“高风流麦”称赞读书专致人。4,临池学书 古代书法家张芝,练习书法的时候,将他家中的衣服上都写上字,然后再到池中洗净。反复地这样做,竟然将池中的水都染黑了。他终于练就了一笔漂亮的草书。后人用“临池学书”形容人刻苦学习书法。5,洛阳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非常顽皮、...

我国古代读书人,自称什么呢?
见官员和师长自称晚生。见不熟悉的人(仅限年龄比自己大的)自称小生。若是路遇小童则自称吾。同窗之间自称在下、吾、某、区区、我等,各地有所不同。对后辈用我、吾(仅广东地区用,出自一门三进士之一《张瑞公传》其他地方不详,想知道问你家老人)见皇帝自称学生(也有人自称“下”的)读书人的...

关于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成语故事
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时候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是说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大腿的事。该故事已见“引锥刺股”条,此不详述。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小学生必知文学常识
12.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13.《唐诗三百首》编著蘅塘退士,清代人,原名孙洙,与夫人徐兰英一起编选,共选入310首诗。民谚有...

古代六艺指的是哪些
古代六艺:一般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而且这六艺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读书人就一定要学习六种技艺来作为最基本的技能。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另一说公元前403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

李沧区13596142013: 古代读书人应当有什么气节? -
荆苏香云: 一身正气、忠君爱国、忠孝廉悌、不畏死亡、敢于和恶势力斗争...

李沧区13596142013: 作文学习古人读书精神 -
荆苏香云: 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大凡学识渊博之人,都勤奋读书,尤其是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典范,并传为佳话. 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被隋炀帝解除公职后,决心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一次去看朋友,他骑着牛,在牛角上挂上一卷《汉书》...

李沧区13596142013: 古代勤奋读书的人和事简略概括 -
荆苏香云: 1、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李沧区13596142013: 中国古代具有爱学习精神的人有哪些?? -
荆苏香云: 头悬梁锥刺股 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经常读到深夜,因为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每当自己昏昏欲睡,头垂到一定的时候头发就会被拉得很痛,从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李沧区13596142013: 形容古代的读书人的词 -
荆苏香云: 闭门读书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牛角书生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闭户读书 关着门在家里埋...

李沧区13596142013: 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 -
荆苏香云: 王羲之练字十分刻苦,十分用心.连走着、坐着、睡着,都想着如何把字写好.他多年如—日,临帖不止.临谁的帖,字就写得象谁的字,真是做到了临摩得微妙微肖.一天晚上,他又练字练到很晚.他夫人多次催他休息,他才上床睡觉;到了床上,躺...

李沧区13596142013: 古代有哪些刻苦读书的人 -
荆苏香云: 苏秦.孙敬 是头悬梁 锥刺股 匡衡 凿壁盗光 车胤 萤囊映雪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

李沧区13596142013: 中国古代具有欧阳修这种学习精神的人有哪些,请举例 -
荆苏香云: 战国时期锥刺股的苏秦,汉代头悬梁的孙敬,西汉匡衡凿壁偷光“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是说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大腿的事.该故事已见“引锥刺股”条,此不详述.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汉朝人孙敬,字文宝,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时候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刻苦学习,终成大器.

李沧区13596142013: 古代有哪些勤奋读书的人和事的成语故事 -
荆苏香云: 1、凿壁偷光 西汉匡衡,借用壁缝里透过来的邻居的灯光读书. 2、囊萤映雪 晋代车胤,没钱买灯油,便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 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3、悬梁刺股 东汉孙敬,用绳子把头发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 战国苏秦,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4、韦编三绝 孔丘读《易》,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 5、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6、随月读书 江泌就拿着书随着月光一边移动一边看书,直到月光不见为止.

李沧区13596142013: 古人刻苦读书的哪十大故事? -
荆苏香云: 古人刻苦读书的十大故事:牛角挂书,买臣负薪,悬梁刺股,带经而锄,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焚膏继晷,高凤流麦,映月读书,韦编三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