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概述孔子的政治和教育主张

作者&投稿:阮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的政治主张概述~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与弟子的言论集《论语》一书中,另外、孔子编定的“六经“也反映了孔子的基本政治思想。孔子建立了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哲学、伦理、政治、教育、经济、历史、文学、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他是通过“述“与“作“两方面的工作形成的,“述“是他把周以前的古籍文献作了系统的整理,编写删定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作“是孔子自己的著述,主要是《论语》。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体是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
1、关于仁
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们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并且把它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
什么是仁?孔子在《论语》提到仁有一百余处,涵义甚广,但其基本涵义有二:一是爱人。他的弟子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问答说:“爱人“。《说文》有个解释:“仁,亲也,从二人“,甚合孔子思想。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亲,相互帮助。爱有差等。按孟子的说法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先爱自己的亲,然后普及到民,再推广到物;是先已后人,先内后外,既有次第又有厚薄。这是一种从人“自然本性“出发的“仁爱差别“。
2、关于礼
仁的第二个涵义是克己复礼。在答复弟子颜渊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克己“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纳于礼。这里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人们通过克制自己,达到自觉守礼的境界,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都合于礼,这也就是仁的境界。
“礼“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周礼。不过,孔子则是从多方面进行论述的第一人。什么是礼?礼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这是说,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孔子又说礼是“王之大经也“(《左传》昭公十五年),是进行统治的根本法规,治国之纲。因此,“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礼记·礼运))。丢掉了礼,就要失去一切。可见孔子这里说的“礼“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侍人接物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分,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这里的“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
孔子认为:礼和仪又是统一的,礼是根本的,仪是从属的,仪是礼的“节文“或形式,或者说仪是用行动规范和礼节的形式来巩固和体现社会的秩序和制度。因此,礼的实现既靠强制的力量,又靠习俗力量,是内外结合,所以礼又和乐相连。孔子,“克已复礼“实际上是主张建立如周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社会“。
孔子主张礼仁结合,纳仁于礼,用仁来充实礼。这是孔子的创新。“关于礼仁关系,他认为,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就仁和礼的本质来说,仁,归根到底,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礼,主要是规范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上是注重了人道与政治的结合,从而对周礼作了重大的修改。仁与礼并不矛盾,因为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的结合,才是一种制度的完善。
3、关于德治主张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
1)重教化,轻刑罚。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的,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认为宽猛相济,政事才会谐和。宽猛结合,就是文武两手并用,德治与刑治都要。
2)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义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
孔子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悬

孔子在政治,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如下:
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仁与礼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1、孔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2、孔子的教育主张: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主张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

扩展资料:

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

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孔子政治思想仁,爱人。教育思想,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行相结合,温故知新。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扩展资料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向老子请教。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便是“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孔子政治思想仁,爱人。
教育思想,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行相结合,温故知新。

1、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
2、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3、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孔子政治思想仁,爱人。
教育思想,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行相结合,温故知新。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仁与礼
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孔子政治上主张什么
四、反对暴政和任意刑杀 孔子反对统治者滥用权力和暴政,他主张以法治国,但反对任意刑杀。他认为,只有在法律无法制裁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刑罚。同时,他强调刑罚应当公正公平,不得因人而异。综上所述,孔子的政治主张以德治民为核心,通过道德教化、仁政、礼仪规范和公正法律等手段来治理国家,以实现...

孔子是我过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在政治方面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孔子在政治方面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仁”和“礼”】仁:就是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孔子的主要思想和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
政治思想和主张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

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和主张是什么?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全书二十篇,共四百九十二章,比较集中的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请问:在【简介】中,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正确答案:A 仁、义、礼、智、信 答案解析:原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信’。”...

孔子的政治主张有哪些
孔子的政治主张有哪些如下: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
”他认为,君子应当有九种品质:视察清晰、听力敏锐、面色温和、容貌庄重、言语忠诚、做事勤勉、多疑好问、生气时反思、看到利益时想一想是否合乎义。他主张统治者应当具备这些品质,以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总之,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仁”和“礼”,主张实行...

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
政治思想:1、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什么
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时代和社会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还有他的教育成就
:⑴、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⑵、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⑶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⑷、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孔子的主要哲学政治主张是什么怎样评价这些思想
其中包括哲学、伦理、政治、教育、经济、历史、文学、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他是通过"述"与"作"两方面的工作形成的,"述"是他把周以前的古籍文献作了系统的整理,编写删定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作"是孔子自己的著述,主要是《论语》.孔子的政治思想主体是仁...

下花园区13286353406: 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 -
姬晏迪方:[答案] 政治思想: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刑杀,恢复礼乐制度,代表奴隶主利益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开办私学,因材施教

下花园区13286353406: 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方面的杰出成就 -
姬晏迪方:[答案] 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他提出 “仁 ”的学说.他的教育成就有:第一、首创私学,广收门徒.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

下花园区13286353406: 孔子的思想主张和教育成就有哪些 -
姬晏迪方:[答案] 思想主张是 仁 和 礼.还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育成就是: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下花园区13286353406: 概括孔子主要宣扬了哪些政治教育思想 -
姬晏迪方:[答案] 德治主张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

下花园区13286353406: 孔子主张的思想是什么 -
姬晏迪方:[答案]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

下花园区13286353406: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什么和什么,在教育方面 -
姬晏迪方: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下花园区13286353406: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有那些政治思想主张. -
姬晏迪方: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治理国家,孔子重视民生疾苦,呼唤仁政”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治理国家.

下花园区13286353406: 孔子政治活动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
姬晏迪方: 仁爱治国,施仁政

下花园区13286353406: 孔子在政治上思想上教育上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姬晏迪方: 政治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教育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下花园区13286353406: 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请简要概括他的政治观点. -
姬晏迪方:[答案] 儒学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孔子全身画像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