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沉积体系及其充填配置

作者&投稿:掌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特征~

矿区古近系达连河组属断陷型陆相沉积。层序的沉积体系由多种沉积类型组成,根据沉积特征和岩石成因标志识别出矿区古近系沉积类型,主要有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湖泊、湖泊三角洲沉积等。这些沉积类型在垂向上有规律的交替,构成一定的配置关系,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特征分述如下。
1.冲积扇沉积体系
冲积扇主要发育在矿区盆缘断裂F2内侧,冲积扇沉积带,扇扇相接,形成冲积扇裙,在盆地初始裂陷的早期发育,形成盆地充填序列的底部粗碎屑冲积岩段,盆地沉积的晚期也有发育,多呈冲积扇裙沿盆缘断裂分布。主要沉积类型有泥石流沉积物和水携沉积物(辫状河河道充填沉积物和漫流沉积物)。在沉积构造上,冲积扇岩层无明显层理,块状构造。有大量的植物碎屑和树干化石,不见动物化石。根据冲积扇距物源区的远近与特征,可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扁尾三个亚相,其中扇根和扇中在含煤盆地中比较发育。①扇根:主要由泥石流沉积组成,以粗砂岩为主,分选差,次棱角状,以泥质支撑的砾岩为主,无层理,呈块状。②扇中:为冲积扇的主体部分,厚度大,沉积类型以辫状河道为主,由砾岩、含砾粗砂岩与细砂岩或粉砂岩、泥岩频繁互层,分选差,次棱角状,层理不明显,在砂岩中具有韵律层理。③扇尾:仍以辫状河沉积为主,由含砾砂岩、砂岩夹细砾岩组成,见平行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
盆地充填序列下部发育冲积扇,在垂向上多为正旋回,反映冲积扇向物源区退积和侧向迁移。沉积物堆积速度小于盆地沉降速度,上部发育的冲积扇呈反旋回,反映沉积物堆积速度大于盆地沉降速度,冲积扇砂体不断向盆地中心推移。
2.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盆地初期沉降以后,冲积扇进积入湖水体,多具倒粒序,形成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扇三角洲相比较发育,几乎分布于盆地的各个时期,为盆地发育的一种主要沉积类型。扇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亚相即: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扇前三角洲相。
(1)扇三角洲平原:为陆上部分,是主要的沉积层序组成之一,亦为主要的聚煤场所。主要由分支流河道及支流间沉积组成。在分流河道沉积了含砾中粗砂岩,发育交错层理,一般均为向上变细的正粒序,底部具有明显的冲刷面。支流间沉积了泥岩、炭质泥岩、粉砂岩及细砂岩等沉积,发育有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其顶部广布沼泽和泥炭沼泽,与扇区连成一片,是聚煤的主要场所。扇三角洲平原上倾方向与陆面冲积扇是过渡关系,向下过渡为三角州前缘亚相。
(2)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道间和席状砂坪沉积。分流河道由砂岩夹薄层泥岩组成,发育有大型斜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水道间主要由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组成,发育各种小型层理构造;席状砂坪为细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组合,发育有对称波痕、小型斜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具生物潜穴,沉积范围广。
(3)扇前三角洲:位于扇三角洲最前端,以灰色及灰黑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为主,夹细砂岩薄层,与湖相泥岩在剖面上呈指状互层;具波状交错层理,常见生物遗迹及滑塌沉积。
3.河流沉积体系
在断陷盆地中,河流沉积物是主要充填类型之一。在沉积层序上具明显下粗上细的正粒序,显现二元结构特征。依据河道型式、内部构成、外部几何形态及在沉积体系的共生组合关系,可分为辫状河、网状河和曲流河三种。
辫状河在断陷盆地中主要发育在冲积扇的前缘地带,以砂砾岩为主,通常由多个砾质或河道相组成的叠置辫状河沉积覆合体,上倾方向与泥石流沉积为主的冲积扇砾岩指状交叉,下倾方向逐渐过渡为网状河道湿地沉积为主的冲积平原。其特点在辫状河沉积区,细粒沉积物不发育,并很少出现大面积沼泽沉积,含煤性差。
曲流河在断陷盆地中,出现高弯度曲流河机会少,只有在盆地中央冲积较开阔地带才可能出现。可分为河道、河岸、洪泛盆地及牛轭湖等多个微环境。
4.湖泊沉积体系
湖泊沉积体系是盆地沉积的主体,由于盆地不宽,一侧受断裂控制,断陷幅度又有差异,所以环带状分布特点不明显。因而从湖盆边缘向湖心深处可分出滨湖、浅湖及深湖三个亚环境。
(1)滨湖沉积:水动力条件复杂,沉积物的类型以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为主,砾岩、砂岩次之,分选磨圆均较好。以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为主,有时形成泥炭沼泽环境,发生聚煤作用,该带分布在矿区北部,现已剥蚀掉。
(2)浅水湖泊沉积:浅水湖泊沉积在该区分布较广,包括浅水湖泊和洪泛平原上的小型湖泊,沉积物岩性以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夹有煤层、细砂岩薄层,具有水平层理,泥岩与粉砂岩相间,呈条带状层理,植物碎片常见。该区沉积特点是浅水湖泊与较深的覆水沼泽大面积分布,某一时期由于周缘河流和漫流的进积,淤浅后,出现长期发育的沼泽或泥炭沼泽,发生聚煤作用,成为该区主要的聚煤环境。达连河组下含煤段均在这种环境下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煤炭资源,某一时期浅水湖泊或较深的覆水沼泽形成油页岩。
(3)深湖沉积:主要为半深湖,大部分为浅水湖泊部分地段覆水较深而成,其沉积物以厚层油页岩或泥岩、粉砂质泥岩为特征,常见自生的黄铁矿颗粒,岩性厚度横向分布稳定,水平层理发育。
5.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
湖泊三角洲沉积体是指由河流入湖而形成的三角洲,在达连河组上部砂页岩段明显发育,向湖泊内部延伸。湖泊三角洲沉积分三个亚相,即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和顶积层,具倒粒序。
(1)前三角洲:以水下细粒沉积泥岩和粉砂岩为主,具水平层理、块状层理、变形层理等,产动物化石,具生物扰动构造及虫孔。
(2)三角洲前缘:典型沉积物为沙坝沉积。其中远沙坝由粉细砂岩互层组成,具韵律层理、见生物潜穴。河口沙坝粒度加粗,为细、中砂岩,磨圆好,具块状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变形层理及滑塌构造,水平层理发育。
(3)三角洲平原:河流沉积在三角洲上的延伸,其下部河道沉积以粗碎屑为主,厚层块状中粗砂岩,具大型槽状层理、板状层理在下部具冲刷面。中部分流河道,具交错层理、波状层理。上部分流河道间沉积以粉砂岩为主,夹细砂岩、薄层炭页岩及煤层,并发育沼泽和泥炭沼泽沉积,具水平层理等,产植物化石。

盆地研究的沉积体系分析法,是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提出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分析和解释该区富油气巨厚沉积物的一种方法。沉积体系原理已广泛地应用于沉积地质学研究中,早期在该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包括:W.L.Fisher(1970),L.F.Brown(1973),J.H.Mc Gowen(1974),D.E.Frazier(1975,1976),R.J.Weimer(1976),D.A.Busch(1977),J.C.Crowell(1977),J.C.Ferm(1978),H.A.Lowensarm(1978),N.D.Newell(1979),H.R.Wanless(1980,1982)。其中,最典型的沉积体系专著是R.A.Davis的《沉积体系》。
沉积体系的概念由Fisher和Brown(1967,1969,1972)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沉积体系是指在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方面具有成因联系的三维岩相组合体(Fisher,1976),两个以上反映相关沉积过程的沉积体系构成一个沉积体系组(Richard等,1983)。或者说同时期的沉积体系彼此相连构成了一个沉积体系组,如冲积扇体系、河流体系、三角洲体系、陆架体系,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由大陆环境—过渡环境—浅海环境的沉积体系组。沉积体系的基本组成单元是亚相和微相。沉积体系(组)作为在纵向上的变化即在一个为不整合面所限定的地层系统中,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盆地充填块体,因而是盆地形成、充填、演化的历史产物,它反映了盆地的构造背景及性质的演化。所以,沉积体系研究是层序地层研究的基础,对认识盆地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沉积体系分析是解释富含油气的巨厚沉积地质体的一种主要技术方法,其分析方法的基础和原理是基于瓦尔特相律和相模式概念在大型沉积区乃至整个沉积盆地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的基础是成因地层学。与传统的沉积相分析方法相比较,沉积体系分析的重点集中在解释大型沉积体的相互关系上,亦即沉积盆地的大型充填型式或沉积构型,强调三维沉积体及其等时性,具有规模较大、相对动态的特点。因此,沉积体系研究除了沉积相分析和建立相模式之外,通常借助于地震资料,通过地震地层学或地震相、地震属性的资料分析,可以“看见”大规模的地层几何形态、连续性、分布规律和形构特征。
塔里木盆地在志留纪沉积演化期,沉积范围广,沉积相类型丰富,总体上以克拉通内海相沉积为特征。根据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剖面的详细观测与分析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海洋沉积体系组,并依据岩石组合、沉积组构、剖面序列,进一步识别出有障壁海岸、无障壁海岸、陆棚和辫状河三角洲4个沉积体系,每一个沉积体系可进一步划分出不同的亚相和微相(表3-1)。
表3-1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积体系划分方案


中国东部新生代陆内含油气断陷盆地,无论是走滑盆地(如东濮凹陷)、还是走滑伸展盆地(济阳坳陷、南襄盆地、江汉盆地、苏北盆地)均以山系发育和多物源和多入湖水系为特点,而不同的古地理特征和古气候背景,则控制了盆地边缘和的山系发育与入湖水体,也就形成了特殊的盆地沉积体系。尽管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新生代陆内含油气断陷盆地发育演化时期略有差异,但沉积体系空间分布规律却十分相似。

(一)华北地块内新生代断陷盆地主要目的层序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特征

华北地块济阳坳陷内的东营凹陷、惠民凹陷、沾化凹陷主要受走滑伸展控制,而东濮凹陷主要受走滑控制,因此导致济阳坳陷与东濮凹陷主要目的层序的沉积体系空间配置有所差异。

1.东营凹陷主要目的层序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特征

东营凹陷主要目的层序具有陆相走滑-伸展断陷的多物源、快速堆积的特征(图1-56)。

轴向物源在古近系具继承性,尤其是东端入湖的东营三角洲和西端入湖的高青三角洲自沙四中层序发育时就已有雏形,沙三段向盆内进积逐渐加强,至沙二下层序东营凹陷已被三角洲平原填平补齐,仅在西部利津洼陷中残留有小湖盆。而侧向物源则具多变的不稳定性,尤其是沙三段南坡随断坡带由东南向北西的迁移,低位扇体位置和规模也随时发生变化。

整个东营凹陷发育三大砂分散体系:①轴向砂分散体系:为长源的高建设性(或进积型)三角洲(如东端的东营三角洲)和填积型(或加积型)三角洲(如西端高青三角洲);②南缓坡砂分散体系:低位时沿下切水道注入深湖盆的大型远源低位扇体系,如王家岗、牛庄和梁家楼低位扇体。高位期过渡为辫状河三角洲体系。由于东营凹陷南坡的宽缓性,不同于其他窄坡的陆相断陷。其砂分散体系规模大、分布广;③北带近岸砾质砂分散体系: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及远岸低位扇体系。

东营凹陷的古近系的总体演化为浅→深→浅→略变深→最后淤浅的过程。沿盆缘断裂带(北侧)发育边缘扇复合体系,早期为冲积扇体系,向上发育扇三角洲,到深湖扇三角洲,最后再演化成浅水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冲积扇沉积,北侧边缘扇体系的这种演化是受盆地总体演化控制,扇带总体宽约1~5km,由于北带断裂构造关联的复杂性,东段主要受陈南正断层的控制,表现为一断到顶,盆缘位置相对稳定。但西段由于关联斜向位移断裂的复杂化,形成断坪和断坡复杂地貌,造成边缘扇砾岩、沉积体系或沉积体系域构成和分布的复杂性。

图1-56 东营凹陷主要目的层序的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图

2.东濮凹陷的主要目的层序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特征

东濮凹陷主要目的层序(沙三4亚段、沙三3亚段、沙三2亚段和沙三1亚段层序)其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具有如下特征(图1-57):

由于东濮凹陷在沙三段沉积时期,古地形相对较平坦,因此层序的各体系域在平面上分布范围变化不大。总的来说,低位域分布范围最小,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分布范围较广,低位域的分布控制着主要砂体的分布。

各层序高位体系域沉积期,深湖、半深湖及滨浅湖区分布面积广,沉积物以暗色泥岩和油页岩为主。凹陷北部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西部缓坡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受断层影响明显,主要分布于长垣断层上升盘,以前缘沉积为主;东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和湖底扇,东临兰聊断裂,坡度较陡,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向西依次发育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湖底扇、深湖等沉积;南部发育高位三角洲,主要位于凹陷西南部,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层序低位体系域沉积期,下部盐湖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向北范围逐渐变窄,盐岩厚度向东西两侧及周围逐渐变小;中部湖盆面积缩小,出现零星分布的盐湖;上部盐湖向东部迁移。凹陷北部发育低位三角洲沉积体系,以低位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和低位盐湖交替沉积为主;西部缓坡区长垣断层下降盘发育低位三角洲和低位扇沉积体系;东部陡坡带往西及二台阶以下发育低位三角洲沉积体系;西南部发育低位三角洲和湖退三角洲体系。

在沙三段各层序发育时,兰聊断层剧烈活动,湖盆沉积可容纳空间快速扩大,潮湿的气候导致大气注水快速注入湖盆,湖平面迅速升高,发育了很厚的深湖-半深湖沉积,形成了灰色泥岩、褐色油页盐和盐岩互层的地层。在层序沙三发育末期,兰聊断层活动减弱,同时气候由半湿润变得干旱,形成了层序沙二的滨湖-河流相沉积。其后,湖盆又开始发育,气候由干旱变得温暖半湿润,湖平面升高,盆地可容纳空间增大,发育杂色砂泥岩沉积。

3.南阳-泌阳凹陷的主要目的层序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特征

南阳-泌阳凹陷主要目的层序(核三和核二段7个层序)高位、低位和湖扩体系域的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具有如下特征(图1-58):

轴向物源(即东西向水系)在古近系具继承性,尤其是东北端入湖的三角洲和西北端入湖的三角洲自核三段前发育时就已有雏形,核三、二段7个层序向盆内的进积和加积逐渐加强,至核一段层序时南阳-泌阳凹陷已被三角洲平原填平补齐,仅在局部残留有小湖盆。而侧向物源则具多变的不稳定性,尤其是核三、核二段南、北坡随构造坡折带(弯折带和枢纽点)的变迁,低位扇体的位置和规模也随时发生变化。

整个南阳-泌阳凹陷发育三大砂分散体系:①轴向砂分散体系:高建设性(或进积型)三角洲或加积型三角洲;②北缓坡弯折带(南阳)或枢纽带(泌阳)内的砂分散体系:低位时沿下切水道注入湖盆次凹的大型远源低位扇体系,如南阳张店、东庄低位扇体,泌阳张厂、古城低位扇体;高位期过渡为辫状河三角洲体系。由于南阳-泌阳凹陷北坡的宽缓性,不同于其他窄坡的陆相断陷。其砂分散体系规模较大、沿弯折带或枢纽带内侧向往往相连呈裙状分布;③南缘断坡带近岸砾质砂分散体系: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及近岸低位扇体系。

各层序砂分散体系受盆地的构造控制明显:①南阳-泌阳凹陷为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型格局,且南侧断裂的高生长性,使得沿该断裂沉积厚度大,由砂砾岩构成的砂分散体系呈裙状在断裂内分布;②南阳凹陷的北部弯折带,泌阳凹陷的北部枢纽构造带直接控制北部缓坡各层序低位和高位期沉积体系的分布。

南阳-泌阳凹陷古近系湖盆总体演化为浅(分隔)→深(连通)→浅(分隔),最后淤浅的过程。沿盆缘断裂带(南侧)发育边缘复合扇体系,早期为冲积扇-扇三角洲体系,向上为深湖扇三角洲,最后再演化成浅水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冲积扇沉积,南侧边缘扇体系的这种演化是受盆地总体演化控制,扇带总体宽约1~5km,泌阳凹陷最宽可达10~20km,如平氏低位扇体。

图1-57 东濮凹陷主要目的层序的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图

图1-58 南阳-泌阳凹陷主要目的层序的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图

(二)扬子地块内新生代盆地主要目的层序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特征

扬子地块内新生代盆地主要包括苏北盆地和江汉盆地。

1.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主要目的层序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特征

高邮凹陷主要目的层序其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具有如下特征(图1-59):

图1-59 高邮凹陷主要目的层序的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图

具有典型陆相伸展断陷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高邮凹陷古近系由下部单斜断坡带型(南断北缓超)和上部双断断坡带型(南陡断北缓断)层序样式叠合的复合型层序地层格架,沉积充填明显受到断阶带的断裂系统控制,由于断裂系统的高生长性,使得沿该断裂带沉积厚度大,并大致控制了凹陷内的沉积物(或残留沉积物)的分布范围,具有多个次级沉积沉降中心(或物源汇聚中心)。

高邮凹陷断陷期发育两大物源体系:各层序发育时其物源体系主要位于南北两侧,其中南侧陡坡带物源具多变的不稳定性,进积近;北侧缓坡带物源物源相对稳定,进积远。东西两端物源不发育,仅局部时期有小型河流的注入,如戴一段下部层序的湖扩展和高位体系域中盆轴西端发育有小型的物源体系。

砂分散体系包括:①南部陡坡带近岸砾质砂分散体系,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及近岸低位扇体系;②北部缓坡带辨状河三角洲体系,两大物源(柘垛低凸起和菱塘桥低凸起)形成了两个大的三角洲体系;③凹陷长轴方向主要为滨浅湖亚相;④中部联盟地区发育深湖-半深湖及浊积扇相体系。

自下而上,断陷期各层序沉积范围逐渐增大,水下扇和三角洲规模也逐渐扩大,并且,随着盆地边缘剥蚀以及地形高差的减小,南部发育扇三角洲而不是水下扇。汉留断层在早期发育时起着坡折带作用,控制低位体系域的发育,向上,汉留断层不能完全控制低位体系域的发育,联盟庄以东低位体系域越过汉留断层,最后,汉留断层完全不能控制低位体系域的发育。

2.江汉盆地潜江凹陷主要目的层序沉积体系空间配置特征

江陵凹陷主要目的层序(新沟嘴组5个层序)高位、低位和湖扩体系域的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具有如下特征(图1-60):

江陵凹陷主要目的层序(新沟嘴组5个层序)高位、低位和湖扩体系域发育时其物源体系主要集中于凹陷的北侧,物源相对稳定,进积远。南侧仅在低水位时有一小型的物源;两端无物源发育。

主要沉积体系包括:①南侧为滨湖-干盐湖体系;②北侧为三角洲或辨状河三角洲体系;③凹陷东西两端主要为滨浅湖亚相或滩坝亚相;④中部地区发育浅湖-半深湖-盐湖和浊积扇相沉积。低位体系域在凹陷北侧发育三角洲体系呈北西西方向展布。水进期河流三角洲平原已向北退缩到凹陷北部边缘地区,从凹陷北部边缘到荆州背斜带北翼分布席状的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沉积,该带以南为浅湖-半深湖沉积。高位体系域主要分布于万城断裂北端以东陵86、陵25一带,主要由近端河口坝砂坝和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三)中国东部新生代陆内含油气断陷盆地沉积体系发育的对应性

中国东部新生代陆内含油气断陷盆地主要发育有冲积扇、水下扇、扇三角洲、大型湖泊三角洲、湖泊及深水重力流和封闭盐湖沉积等沉积体系。盆地内沉积体系的发育除受气候和区域构造背景条件影响外,沉积物补给和高频的湖平面变化直接控制着沉积体系类型的形成和演化。即使是同一沉积体系也会因高频湖平面的变化而使其沉积特征发生明显的改变。据此,可以建立湖平面升降与断陷湖盆沉积体系之间的关系(表1-3)。

表1-3 大型断陷湖盆沉积体系类型与湖泊水平面变化之间的关系

总之,陆相断陷湖盆体系具规模小、多物源、沉积坡降大、物源近、快速堆积等特点,但盆地内沉积充填过程中沉积体系发育具有很好的对应性,即断陷盆地陡坡带、缓坡带和洼陷带由于构造活动强度不同,造成不同构造带沉积体系组合的差异,表现出与古地貌特征的对应性。

图1-60 江陵凹陷主要目的层序的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图

1)陡坡带沉积体系及其演化

东部断陷盆地的陡坡带,是控盆边界断层发育的位置,构造活动剧烈,具有坡度陡、近物源、粒度粗等特点。

断陷早期,湖盆水体较浅,陡坡带滨浅湖较发育;由于湖盆沉降速度与沉积速度大致相当,在临近湖岸地带主要发育了近源快速沉积的洪积扇体,滨浅湖地带则主要沉积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体系。断陷中期(鼎盛期),陡坡带主断裂坡度加大,湖盆的沉降速度大于沉积速度,成为欠补偿性沉积湖盆,沉积体系主要为近岸水下扇、浊积扇,纵向上呈现出正旋回特征。断陷晚期,边界断裂活动减弱,湖盆的沉降速度小于沉积速度,物源补给充分,湖盆逐步进入过补偿状态,陡坡带各种扇体呈现出反旋回的特征,湖盆逐渐被三角洲、洪积扇体系所占据。

2)洼陷带沉积体系及其演化

断陷早期,由于水体较深,物源供给少,洼陷带大部分地区沉积半深湖—深湖相泥岩和油页岩,仅在轴向靠近物源部位发育小型三角洲沉积;断陷中期,由于湖盆的进一步扩张,造成地形高差加大,物源供给相对增多,洼陷带不但继续沉积深湖—半深湖相泥岩和油页岩,而且还发育有大型轴向三角洲以及前方数量众多的滑塌浊积扇和来自盆地缓坡带的深水浊积扇;断陷晚期,湖盆大部分处于浅湖环境,物源供给充足,深湖相细粒沉积物不发育,三角洲强烈进积,占据了盆地的大部分面积,并广泛发育三角洲平原相沉积。

3)缓坡带沉积体系及其演化

与陡坡带相比,缓坡带构造活动相对较弱,且持续稳定。因此,造成沉积体系类型较多,沉积物粒度较细。断陷早期,随着控凹边界大断层的不断活动,地层的翘倾形成了宽缓的斜坡带。在半干旱的气候环境下,水体相对较浅,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成为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断陷中期,湖盆的沉降速度大于沉积速度,同时,由于潮湿多雨,水体逐渐加深,半深湖—深湖沉积范围不断扩大,在缓坡带形成了广泛分布的与暗色泥页岩呈互层状的滩坝砂沉积,在水下高地,往往形成碳酸盐滩坝,在沟谷处,短轴三角洲以及与之对应的浊积扇沉积也会出现;断陷晚期,构造活动减弱,湖盆的沉降速度小于沉积速度,物源补给充分,湖盆成为过补偿状态,湖盆相对萎缩,在斜坡带上主要发育了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三角洲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三角洲体系包括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及三角洲间湾等沉积相。 2.2.2.1 上三角洲平原相 为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范围从河流...下三角洲平原是由与决口扇沉积作用、分流间湾充填沉积作用以及水下和地表物质形成的天然堤有关的作用而形成,因此其特征是河道显著地分流,分流间湾发育。分流...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
辫状河三角洲是辫状冲积体系进积到稳定水体中形成的,其辫状分流平原由单条或几条底负载型河流提供物质,因此沉积物多是富含砂砾的。该沉积体系一般远离断裂带,其流量受季节性洪水控制(M=cpherson,1988)。它虽与扇三角洲都属粗粒三角洲范畴,但它与扇三角洲又有明显区别:①与冲积扇毗连的辫状...

沉积相类型及相序列
地震剖面上表现为顶平底凹型透镜体状充填特征,内部反射杂乱。(7)湖泊相 主要发育于石千峰组,但地层剥蚀严重、分布有限,不做重点研究。残存地层主要为滨浅湖相紫色粉砂岩夹砂质泥岩,发育滩坝相。3.相序列 石炭系—二叠系沉积体系垂向演化规律明显,可划分为2个超层序和6个层序(图3-4-3)。超...

晚三叠世沉积体系
(二)卡尼期-诺利期滨岸体系 位于甲丕拉组下部,沉积韵律发育(图3-7),每个韵律的底部为短带状正粒序层理巨厚层复成分砾岩、含砾粗砂岩,在盆缘与东达村组以冲刷侵蚀面分隔,或不整合覆盖于晚古生代及其以前地层之上,为有障壁海岸前缘潮汐水道沉积;下部为大型槽型交错层理(图3-9)、波状、脉状...

湖泊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
湖泊沉积体系或湖泊相从晚三叠世盆地早期至晚期(长10期—长1期)均有发育,且主要分布在各层序的湖侵体系域中。按湖盆发育的规模,盆地扩张期如长7期是湖盆最大发育期,湖盆面积达到最大范围,仅深-半深湖区面积就可达4×104km2,至收缩期(如长1期—长3期)湖盆范围将大为缩小。湖盆中心砂体...

南海中建南盆地构造沉降分析及沉积充填序列
摘要 本文运用EBM盆地模拟系统,对中建南盆地的沉降过程进行了定量和动态模拟,得出盆地不同部位的沉降速率及变化图,再现了中建南盆地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幕式沉降运动。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和盆地沉积、构造特征,分析了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论述了盆地的充填序列,认为盆地的幕式沉降与盆地的构造演化具有成因关系,而盆地构造沉降...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
晚三叠世延长组扇三角洲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西部与南部。前者发育在强烈的逆冲断裂活动带的背景下,陡坡及其相邻的盆地伴随着逆冲事件大幅度沉降,以及近源沉积物在区域水位下快速的补偿、充填,为扇三角洲的发育创造了极有利条件;后者,由于盆地边缘不均衡的走滑-拉张下陷,导致斜坡发生一系列阶梯状断陷...

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
曲流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盆地北部与东北部的边缘,是该地区延长组各层序的高位体系域和低位体系域的主要沉积体系之一。但在缓坡背景下,随着湖盆扩张与萎缩;曲流河三角洲受湖平面影响尤为明显,当湖盆萎缩时主要发育建设性三角洲沉积体系,湖盆扩张时则形成破坏性(或退积型)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前者以长6期—长2期形成...

近岸水下冲积扇沉积体系及其成因相类型
它们的沉积物粗,主要发育冲刷充填构造、混杂块状构造、大型交错层理和滑塌变形构造。主要岩性由砾岩、砂砾岩、含砾砂岩及砾、砂、泥混杂的含砾泥岩组成。砾石成分较复杂,以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灰岩等不稳定岩石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表4.4 )。成分中,根据高邮凹陷南陡坡五口...

层序地层学与沉积体系
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是从湖盆沉积的不同侧面研究沉积盆地的,但二者关系密切。层序地层学重点在于重建盆地充填的等时性地层格架和各级建造单元;而沉积体系则侧重于沉积体自身特征及其三维空间组合关系的研究。 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在地质单元的尺度上存在不同的级别关系。层序地层的级别大而多,而沉积体系则包含在其中。它们之...

顺河回族区18642449996: 沉积体系类型划分 -
糜符复方: 盆地研究的沉积体系分析法,是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提出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分析和解释该区富油气巨厚沉积物的一种方法.沉积体系原理已广泛地应用于沉积地质学研究中,早期在该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包括:W.L.Fisher(1970),L.F....

顺河回族区18642449996: 火山岩期次及模式 -
糜符复方: (一)火山岩期次及识别 充分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在地层对比、气层对比及火山岩相分布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岩性、电性、含气性及沉积旋回特征,结合气层在纵、横向上的变化、气水系统、储盖组合等配置关系,并结合精细合成地...

顺河回族区18642449996: 比较湖泊沉积与海洋沉积的异同 -
糜符复方: 湖泊是陆地上最常见的水体之一,由于湖水的流动性不强,加之地形封闭,所以,湖泊的沉积作用表现得最为明显.湖泊的沉积物有来自于河流的固体碎屑和可溶性矿物质,也有湖中生物死亡后的有机物质.干旱气候区的湖泊很多是无出口的不...

顺河回族区18642449996: 祁连地区大地构造发展史 -
糜符复方: 北祁连加里东期造山带是在新元古代Rodinia联合大陆(Pangea-850)基础上裂解,经由寒武纪裂谷盆地、奥陶纪初期成熟洋盆、奥陶纪中晚期北祁连活动大陆边缘、志留纪-早、中泥盆世碰撞造山而形成的.奥陶纪中、晚期,北祁连、走廊地区...

顺河回族区18642449996: 沉积环境的分类 -
糜符复方: 通常,沉积环境分为大陆环境、海陆混合环境和海洋环境三大类.大陆环境包括陆地环境(冰川及沙漠环境)、河流环境、湖泊和沼泽环境、洞穴环境.海陆混合环境又称海陆过渡环境,包括滨海、三角洲、边缘潟湖和河口湾环境.海洋环境分...

顺河回族区18642449996: 铁矿资源类型是什么 -
糜符复方: 铁矿资源类型如下:(一)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这类铁矿床又称受变质沉积型铁矿床,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太古宙、元古宙)古老的区域变质岩系中,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铁矿类型,其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 57.8%.并具有“大、贫、浅、易(选)...

顺河回族区18642449996: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工作流程 -
糜符复方: 1.4.1 研究目标 通过对宝鼎盆地晚三叠世含煤岩系岩石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聚煤作用的研究,分析内陆断陷盆地含煤岩系煤炭资源形成条件; 建立深部煤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以及精细聚煤作用模式; 提出煤炭资源赋存规律,揭示不同...

顺河回族区18642449996: 风暴沉积的典型沉积物构造是什么? -
糜符复方: 风暴岩的沉积层序: ①冲刷面,由强大的风暴流或风暴浪搅动早期的沉积物(多为陆架泥),形成具冲沟、冲槽和工具痕等特征的冲刷面; ②递进层,由较粗的滞留沉积物(粗砂或细砾)组成,由下向上粒度逐渐变细,有些风暴岩,冲刷面上有介壳层; ③平行层理段; ④丘状交错层理段,是风暴岩的重要识别标志; ⑤水平层段,随着风暴作用的减弱而出现的缓流沉积物,有时在水平层之上可见有浪成沙纹的沉积物; ⑥泥质沉积物,为正常天气的浪底下的安静环境沉积,生物扰动构造发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