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将于禁为什么会投降 于

作者&投稿:韦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于禁为什么会投降?~

我认为于禁实际并没有投降,而这是蜀汉方面(也就是曹操敌人)的一计。
试问,于禁从曹操征战多年,无论功劳、赏赐,乃至身家全都在曹魏方面,对他来说,即便殉死都比投降要好。无论从个人、从身家、从对后代等等各方面的交代来说,投降都是最差的,其在曹魏方面的一切都将受到影响,对家世、儿女等的影响更大。如果只是看《三国演义》容易理解成曹魏如何不好,甚至要完了,所以觉得于禁很可能投降。但如果多看看记述那个年代的其它书籍,就会发现,其实那时曹魏实力强大,襄樊之战就算受挫,也不能动摇根本,很容易反击过来。就算要做墙头草,也完全不是时候。反过来说,于禁在曹操方面是资深的、有影响的,抓住他是很大的事,甚至如果他投降那更能从心理上瓦解曹军人心。试问如果他真投降了,那没理由继续关着,让其调转枪口冲在反曹的第一线岂不作用更大。可是却关着,这就说明于禁没投降。我倒认为这是蜀汉方面比较阴损的一招:把人关起来,隔绝他与外界的联系,放出消息于禁投降,这是对忠臣最阴损的做法,既破坏他的名声,也摧残他的意志。到头来他不降也是降。而且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打击敌人(曹操方面)的士气。最后于禁的结局就比较惨了,因为说不清了。这就是这个做法阴损的地方。其实,那时曹操老病缠身,要死了,没那个精力和心情去辨析,曹丕那就更不用说了,智力和意愿都是问题。将错就错了。
另外,看这个问题很多人提到“武圣尚且如何”的说法。其实所谓武圣是后世的一些民间吹捧。在后汉当时是没有这个的,关羽只不过是一个方面的武将而已。另外,就看看《三国志》等的记载,关羽也称不上不上什么忠义无双如何的。朝廷是汉献帝在那,一个地方割据也妄称正朔,岂不可笑。而且就看看刘备一派的作为,明显就是野心割据,谈什么正统。胡说八道!
我是这么认为。
现实中大家都受《三国演义》影响很深,贬曹很厉害,但真的是那样吗?要有自己的思考。

于禁,字文则,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晚节不保。关羽败亡后,于禁从荆州获释到了吴国。公元221年,孙权遣还于禁回魏。于禁回魏后,却遭受其他人的嘲笑。当时于禁的胡须和头发都雪白了,脸又消瘦。曹丕表面上对于禁表示安慰,任命他为安远将军。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到后,便因为觉得丢脸而羞愧得病死去。
三国时期武将投降的事情很多,许多名将都有投降经历,就比如襄樊之战中的关羽跟庞德,他们都投过降,为何于禁的下场如此之惨呢?

一,对不起旧老板曹操
公元219年,关羽攻樊城,于禁与庞德一起救援曹仁,此时大雨连绵,汉水暴涨,七军都被大水淹没。于禁和众将登高坡望水,没有可以回避的地方,关羽乘船攻打于禁等人,于禁随即投降,被关押在荆州江陵。
庞德大骂关羽而宁死不降,庞德向关羽说:“竖子,什么叫投降!魏王率领雄兵百万,威振天下。你们的刘备只是庸才而已,岂能敌魏王啊!我宁肯做国家的鬼,也不当贼人的将!”逐为关羽处斩。曹操得知后,哀叹良久,说:“于禁跟从我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
于禁是早年追随曹操的将领,是曹操自己发掘的名将,在外姓诸将中待遇极高,很受信任,襄樊之战时,于禁已经官至左将军,受假节钺,分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所以不管从什么角度而言,曹操应该来说都是对得起于禁的。也正因为如此,曹操得知于禁投降关羽之后,才会发出“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的哀叹。

二,与庞德反差太大
庞德很早以前就是马超的父亲马腾手下的人,后来跟着马超继续打仗,后来马超起兵,结果马腾被杀,而庞德在马超手下一直没有得到重用,在后来马超被曹操击败投靠张鲁的时候,庞德也跟着去了,但是之后马超离开张鲁的时候比较匆忙,而庞德当时正好生病了,没有跟着去,于是两人分道扬镳了。
之后马超投奔了刘备,而庞德在张鲁被曹操击败之后,就转而投靠了曹操,而曹操对他非常看重,他也是一直誓死效忠曹操,哪怕是死也不愿背叛曹操。
当曹仁被关羽包围在樊城时,庞德为征西都先锋,随左将军于禁引军赴救。其时诸将皆以庞德兄长庞柔、故主马超均在蜀,都怀疑庞德有贰心;况且庞德的家人都在魏国,所以庞德抬棺决死,遂力斗关羽父子,又箭射关羽,深为关羽所忌惮。
后庞德被关羽所擒,宁死不降;而于禁的投降,使得自己的失节被无限放大。

三,二度投降且无功
于禁投降关羽后,不久吕蒙攻破江陵,于禁从荆州获释而到了东吴。
有次于禁和孙权同骑马出行。虞翻见二人并排十分不满,大骂于禁只是俘虏,没有资格与孙权并排;更手持马鞭要鞭挞于禁,孙权立刻喝止。随后孙权在楼船与群臣宴饮,于禁听到演乐曲时伤心流泪,虞翻又指于禁是装可怜。于禁虽为他所恶,但犹赞叹其忠义。
公元220年曹丕即位,孙权称臣。公元221年,孙权遣于禁回魏国。于禁回魏后,却遭受其他人的嘲笑。当时于禁的胡须和头发都雪白了,脸又消瘦。曹丕表面上对于禁表示安慰,任命他为安远将军。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到后,便因为觉得丢脸而羞愧得病死去,谥号是厉侯。

于禁一生征战,出生入死,为曹魏立下功劳无数,而晚年却得到了这样的结局,不可谓不悲哀。

于禁(?-221年),三国时期魏国武将。
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
曹操对于禁的评价也非常高:
“淯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武力既弘,计略周备, 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
因此,于禁也是对自己的军事能力自视甚高,觉得以后一定能飞黄腾达,一旦被关羽所擒,不甘心一死了之,梦想留得有用之身,以后再东山再起,所以投降。
可惜后来关羽失败,于禁回到魏国后曹操已经去世,作为曹操的继承人曹丕表面上对于禁表示安慰,任命他为安远将军。
让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到后,便因为觉得丢脸而羞愧得病死去。

从总体形式上看,但是关羽水淹七军,兵势直逼襄阳、樊城。连曹丞相都想把迁都避祸。虽然于禁身为一方统帅,但是迫于形式所逼,投降关羽也能为后来保存实力。


于禁为什么会被封为五子良将?
这就相当于刘备拿赵云当成自己的亲卫队,保护自家老小。关于历史上的曹操的五子良将,陈寿《三国志》评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张郃巧变为称,乐进以骁勇显名,张辽果敢沉稳,徐晃却以严谨著称。附:戏作蜀之“五虎上将”与魏之“五子良将”比较:魏之良将,五子...

战功赫赫的三国名将,为什么最后却被主公羞辱而死?
三国时期投降过的人很多。“五子良将”里的张辽、还有惯于都投降过,其中一个人,战功赫赫的三国名将,为什么最后却被主公羞辱而死?这个人是谁?这个人就是于禁。这个“五子良将”到了晚年的时候,竟然投降了,这个时候,曹操说了一句话:“于禁跟从我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反不如庞德!”庞德拒绝投降...

名将于禁为什么投降 于禁怎么死的
作为老将的于禁,在众人眼中铁骨铮铮、忠心不二的于禁却还不如庞德,投降于 关羽 ,这真是跌破了众人的眼睛,曹操对于禁大失所望。投降后的于禁被 关羽 关押在蜀国的荆州地。第二,当 关羽 死后,于禁通过吴国孙权帮助回到了魏国,于禁可谓是历经了多番波折才回到母国,当时的魏国的君主已非曹操,而是...

于禁是曹操的心腹,为什么却三番五次的叛变?
于禁并没有三番五次叛变,于禁的一生只背叛了曹操一次而已。 过就这一次的选择,葬送了于禁一世英名。于禁,字文则,东汉末年泰山郡钜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与张辽、徐晃、乐进、张郃被后世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对应着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位。于禁原为济北相鲍信手下,后来被王朗推荐给...

战功赫赫的三国名将于禁为什么最后却被主公羞辱而死?
于禁不是一般人,他乃曹魏阵营的“五子良将”之一。正因为于禁是名将,才越发显得关羽的牛逼。正所谓“贞女失节不如老妓从良”,于禁同志做了最完美的演绎。为什么要说晚节呢?关键就是一个顺序问题。年轻的时候栽个跟头,干点啥不靠谱,有损节操的事,没关系,后面还有时间补救,只要你有点功绩,成王...

于禁在历史上的评价如何?他为什么会屈降于关羽?
在襄樊大战中,关羽孤身一人对抗曹操麾下的名将徐晃、于禁、曹仁以及庞德。在大胜之后,于禁因为害怕关羽,所以便投降了。而关羽在襄樊大战中的战绩,也是历史上少见的。二、价值观不同 对于动荡的三国时期来说,长期处于战乱中的人们都是为了生存而拼命苟活着。即便是名将,有了赏识自己的君主后,如果在...

如果重新排曹魏五子良将的话,为什么于禁会被踢出榜?
但很多人认为这五子良将明显就不对,至少于禁不应该在其中,虽然他早期的确立下了许多战功,而且因为敢于攻击不守军纪的青州兵,且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被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但他却没有什么突出战绩,而且他在襄樊之战中的表现实在太差了,为将者竟不识天文地理,结果竟被关羽用水给淹了...

三国时期投降的武将那么多 于禁为什么会被鄙视
但是在于禁投降时,天下已经形成了曹、孙、刘三家鼎立的基本形势,三国大格局基本上已确定。这时候,已经不再是战乱初期轻易投降的时候了,三方阵营更看重将领的忠诚。恰在此时,位高权重的于禁竟然投降了,竟然还不如庞德有骨气,这不仅让曹魏看不起,就是关羽、孙权也都鄙夷。所以,地位非同寻常的于禁...

三国演义中于禁为什么要投降 历史上关羽最后是怎么死
于禁也是对自己的军事能力自视甚高,觉得以后一定能飞黄腾达,一旦被关羽所擒,不甘心一死了之,梦想留得有用之身,以后再东山再起,所以投降。后来关羽失败,于禁回到魏国后,曹丕表面上对于禁表示安慰,任命他为安远将军。 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

为何于禁在关羽死后也离奇死亡
为什么说于禁非常恼火呢?来看看他的身份,老于原本是曹魏德高望重的名将,因为关羽他错失面子,(襄樊之战投降,其表现还不如庞德。),由于关羽本事极强,于禁觉得投降关羽必然有一番作为,自己的功名也有可能会被保住!但事实上呢?关羽很快便败亡!于禁不但失去表现的机会,就连再次翻盘的希望都彻底...

仁化县17331833001: 于禁为什么会投降? -
乐迫甲磺: 我认为于禁的投降很自然,不要认为投降是件羞辱的事情,于禁的投降绝不是怕死,而是为了当时还没有死的魏国将士,以及自己将来能在有为魏效力的机会,只不过他没想到曹丕没有重用他.去看看《三国志》就知道于禁并不是个怕死之徒,反而是个勇敢之将,是魏国五大将之一.如果诸位还认为我说的不对,那就看看关羽吧,武圣尚且投降,何况他人?

仁化县17331833001: 于禁 投降 关羽 的原因都有 哪些 ? -
乐迫甲磺: 三国时期猛将如云,也出现了许多名将,而魏国最为出名的无非是曹操帐下的五子良将.这五子良将中资格最老的是于禁与乐进两人,他们是从一开始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与另外的三人不一样,另外三人是后来投降到曹操帐下的武将,也就是...

仁化县17331833001: 于禁为什么要投降? -
乐迫甲磺: 于禁字文则,泰山巨平人.早期追随曹操参加关东军,讨伐董卓.后来跻身为曹操五虎将之一,可谓忠心耿耿.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竟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于樊城投降了关羽.之后,一直囚禁于蜀军荆州大牢,直到孙权向魏文帝...

仁化县17331833001: 关于于禁为什么投降 -
乐迫甲磺: 于禁的投降上演了三国之中人数最大规模的投降,也成全了吕蒙白衣渡江的计谋: 从史书中所记载的“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见《三国志·孙权传》)情况看,估计七军的绝大部分都跟随于禁投降了....

仁化县17331833001: 于禁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乐迫甲磺: 不知道什么具体的原因啊.第一:他可能是考虑到自己手下三万将士生死啊.全部投降,避免死忙.征战一生了.知道了生命的宝贵.为其他人着想,可能性是有的.第二:关羽投降曹操时,关羽和徐晃的关系很好.作为曹操手下名将.他和关...

仁化县17331833001: 《三国演义》于禁跟了曹操30多年为什么要投降关羽? -
乐迫甲磺: 一,他了解关羽,如果他投降关羽肯定不会杀他 二,年纪大了,锐气消磨了. 三,可以看出,于禁自己有一定的思想,并不是那些只懂打打杀杀的将领.或许他正是因为在长期的战乱中感到生命的可贵 四,于禁身为大将不想眼看着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副将、参将,几万兵士在自己眼前游动,一个、两个……的沉入水底,不复踪迹. 他只是正确面对自己今生唯一的失败,保全更多的士兵性命.所以他是真正的行仁道而降,绝不会跪倒在关羽面前:“将军神勇,于禁愿降,从此为将军鞍前马后,万死不辞.”一番.于禁一生从没贪生怕死过,所以他的投降并不可耻,反而可敬.于禁将军忠肝义胆,真的仁者、儒将.

仁化县17331833001: 三国中,于禁被捉后,应该和庞德一样以死殉国,怎么会投降呢? -
乐迫甲磺: 于禁,魏国五子良将之一.早期随鲍信起兵讨黄巾,后来又一起归附曹操,被任为军司马.从此跟随曹操四处征战, 屡建功勋. 曹操征张绣失利, 大军溃散, 唯独于禁临危不乱, 且战且退. 路遇青州兵四处抢劫,被于禁追杀后就去告发于禁叛...

仁化县17331833001: 三国于禁为什么投降 -
乐迫甲磺: 为了活命呗~你看庞德,不投降就死了.

仁化县17331833001: 于禁为什么降关羽? -
乐迫甲磺: 于禁,此人不简单! 他确实在水淹七军一战投降,但《三国演义》写得有些夸张了,完全把于禁写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废物. 其实不然,于禁位列曹魏五虎将,绝不是吹来的.于禁有勇有谋,最大优点是治军有方,曹操对于禁非常放心. 但后来可能是年纪大了,已经不象当初年轻时那样热血沸腾,对家庭、亲人、生活的留恋多了一些,于是怕死……这是难免的. 想来,三国中那些宁死不降的武将门,假如年纪都增加几十年的话,想必一半以上都会降了.

仁化县17331833001: 于禁跟了曹操几十年,并称曹魏五子良将,可为什么却在樊城大败,还投降了关羽? -
乐迫甲磺: 关羽死后,于禁又回到了魏国,结果曹操命人画了一幅于禁受降图给他,结果羞愧而死,曹操杀人于无形. 于禁其实没有什么大本事,跟许楮,张合不是一个级别的,比张辽,李典,曹仁,徐晃还要差,估计跟乐进差不多.能凭上五子良将是前期的运气好和表现好,读三国志就知道,跟他打过的都是打不过他的一些烂角色,加上表现又好,就进五强了,没想到这次碰上达到颠峰期的回光返照的关羽,反差太大,估计当时是吓蒙了,遂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