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国东吁的崛起与万历明缅战争

作者&投稿:素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孔雀国东吁的崛起与万历明缅战争

诸族的战国,夹缝中崛起的东吁

蒙古人在东南亚的群山和丛林中遭受了不少挫折,但元兵对缅甸的强大攻势还是导致了蒲甘王朝的灭亡。缅甸这个自古以来就和中国有着密切联系的多民族国家随后进入到了诸国林立的战国时代。缅甸战国时期的主要国家有南方沿海地区孟族人建立的勃固国(Hanthawaddy Kingdom)、北方掸族的阿瓦国(Ava Kingdom)以及西部疆域一直延伸到孟加拉的由若开人建立的阿拉坎-谬乌王国(Mrauk-U Kingdom)。作为今日缅甸主体的缅族却沦落为了几个难以互相扶持的小邦,其中就包括长期作为阿瓦国附庸的东吁(Taungoo Dynasty)。

东吁城始建于蒲甘王朝仍然存在的1280年,蒲甘王朝灭亡后,便划入了阿瓦的势力范围,并被掸族王长期当作入侵勃固国的前线阵地,夹在两国之间的东吁人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1495-1496年,为了报复阿瓦的入侵,勃固王宾尼雅兰二世(Binnya Ran II)血洗了东吁,这让傀儡王明吉瑜(Mingyi Nyo)不得不重新思索自己国家的未来。1510年,趁着阿瓦陷入和北边其他独立掸族国家的战争,明吉瑜宣布东吁国独立。独立后的明吉瑜朝廷以精明的外交手段同时安抚了阿瓦和勃固,不但没有陷入被两个大国夹击的窘境,还成功凭借贸易提升了国力,至明吉瑜逝世(1531),东吁已经从战火的蹂躏中恢复,还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东吁双雄,德宾瑞蒂和莽应龙

1534年,东吁军队开始了侵攻,他们沿着锡当河南下,直奔勃固城而去,经过数次围攻后在1538年拿下。总指挥莽应龙(Bayinnaung,德宾瑞蒂的妹夫,也是后来的国王)以勃固为据点,建立了可在河流与近海作战的以走舸、木筏为主的水军,这位日后平定伊洛瓦底江口的作战提供了便利。至1539年,除克伦邦一带的勃固的领土基本全部被东吁收入囊中,很多孟族首领是见东吁攻势猛烈,而自己的王又十分无能而选择投降的。

勃固沦陷的同年,阿瓦王多汉发(Thohanbwa)发觉东吁的壮大,于是便派遣军队南下想要遏制东吁的发展,双方的军队围绕中部的城邦卑谬(Prome)展开了拉锯战。与此同时,东吁另一支主力部队正在攻打克伦邦沿海的要塞马达班(Martaban)。驻守在马达班的勃固勤王军请来了葡萄牙人作为参谋,但无奈双方兵力太过悬殊,东吁军队已经实现了海陆合围,守军没能坚持到1541年雨季的到来便投降了。马达班的陷落宣告着东吁和勃固战争的终结,但勃固国仍未彻底灭亡。1542年4月,为了打破卑谬战线的僵局,同时也是为了避免阿拉坎人趁势入侵,德宾瑞蒂亲率16000步兵、1000骑兵和80战象发起了一次攻势,即北卑谬战役(Battle of  Northern Prome),此战成功击退了掸族人,随后,东吁紧急分兵前往卑谬南部的巴当隘口(Battle of Padaung Pass),在此处设伏击退了5000若开人的入侵。巴当隘口一战,东吁人又运用了巧妙的策略,他们散布假消息说德宾瑞蒂和莽应龙还在卑谬以北和阿瓦王国打的难解难分,并让人化装成向导带领若开人“走小路夹击东吁军”,结果被带入了早已准备好的埋伏圈。

三族领地的统一,东吁以武立国

1544年,东吁成功控制了卑谬一带,这让刚登基的阿瓦王康孟(Hkonmaing)感觉很没面子,他集结了16000名步兵、1000骑兵、120头战象的陆军还有一支搭载着12000名水兵共计600艘河战战船的庞大水军准备收复卑谬。德宾瑞蒂和莽应龙两位大胆且优秀的指挥沉着应对,派遣4000精兵秘密绕过大军,来到卑谬以北、也就是阿瓦的后方,接连夺取了多座守备空虚的要塞(例如沙林),完全切断了阿瓦大军的补给线,让这支庞大的围城队伍不战自溃。这次惨败后,康孟的能力受到了质疑,一些掸族贵族想要把他拉下王位,阿瓦自此进入了一段内乱期,无法对东吁用兵。1545年战争结束时,东吁已经将战线向北推进到了旧王朝的首都蒲甘。紧接着,德宾瑞蒂转过身来对阿拉坎发起了两次进攻。

若开人的首都谬杭坐落于沿海的湿地上。护城河、壕沟、运河交错,城堡主体被城墙保护,十一座堡垒互相照应,绝对是易守难攻的要塞。为了应对东吁的报复式入侵,若开人还从葡萄牙人那里购买了火枪,这使得东吁军一上来能逼近首都但却难以攻下这里。通过运用水闸,若开人多次淹没了缅族营地——他们原以为那里是干燥的平地。一边围城不得、死伤众多,一边的国力难以支撑,双方最终在1547年和谈,约定永不互犯。

1550年,德宾瑞蒂在打猎时被孟族人刺杀,妹夫莽应龙继任为王,他大举搜捕孟族叛乱分子,并在1552年彻底铲除了勃固王室。1555年,他北伐已经衰落的阿瓦,占领了首都因瓦城(今曼德勒西南),阿瓦王朝灭亡,自此,缅族的东吁王朝基本统一了缅甸中部和南部,重现了蒲甘王朝的辉煌。

缅甸-暹罗战争,大城王与澜沧王的危机

比自己的兄长更加好战的莽应龙不懂得休养生息,而是选择继续对暹罗(阿育塔雅)用兵。1548年,阿育塔雅就曾趁乱入侵了缅甸,但是连马达班都没有攻陷就被德宾瑞蒂麾下的将领击退了。而莽应龙在1563年至1564以及1568至1569年的两次入侵都包围了首都大城(曼谷以北),可见当时久经战场的东吁老兵实力非凡。通过用购买的西洋火炮轰击以及造桥等手段,莽应龙攻陷大城,暹罗王摩诃·昙摩罗阇(Maha Chakkraphat)阵亡。同时,另一路东吁军拿下了澜沧国的首都万象。莽应龙征服暹罗后,将缅历和缅式法典引入暹罗,暹罗自此使用缅历直至1889年,泰国人也很佩服这位领主,并将其称为“十方尊胜王”。

莽应龙可以骄傲的注视着自己打下的庞大版图,尽管这个“大国”很快将会分崩离析。1570年,澜沧和阿育塔雅反攻了已经是强弩之末的东吁,但莽应龙仍然控制着泰国西北的一些领地,并将其封给缅族贵族。常年的征战让缅甸陷入饥荒,农民起义以及孟族、掸族的复国斗争此起彼伏,莽应龙苦苦支撑着这个不稳的帝国,至1581年莽应龙去世,局势也未曾有所好转。

莽应龙的儿子莽应里(Nandabayin)在继位后准备再次发动对外战争来解决国内矛盾,他相信自己能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但却选择了一个并不容易的目标——北部的木邦和勐养,这些都是明朝的土司。起初,明廷对东吁的入侵并未太过在意,直至他们联合反叛土司已经攻入了云南中部。1583年,缅军接连攻陷了施甸(保山市施甸县)、顺宁(临沧市凤庆县)和盏达(德宏州盈江县),明廷急命刘綎为腾越游击,邓子龙为永昌参将赶赴前线,全力反击,明军在攀枝花对缅军取得大捷。

明缅战争,水急山险的西南拉锯战

邓子龙号召云南各土司“与我同仇”、“奋身立功”,协助明军反击入侵者和那些已经叛变的土司,明军先锋刘缀部反击到了陇川(德宏州陇川县),在此地俘虏投靠了莽应里、还做了“丞相”的汉人岳凤,此人后被押往京师处斩。刘綎、邓子龙督防西南边陲之际,曾购买战象研究缅人战法,注重实地操练和演习,提升了当地军队的战力。

1584年农历五月,被击退的缅军卷土重来,明军把总高国春又率军顽强抵抗,再次挫败了缅甸的入侵。1585年冬,刘綎再退叛乱土司的军队。刘綎意识到——“疆宇虽已廓清,莽酋酋然肆大,若不亟加剿灭,终为祸根蔓延”,但他主动出击的建议并未被采纳,明廷仍以防守战略为核心。为了加固边防,云南南巡抚陈用宾曾修筑了众多关隘,现在云南境内仍有许多明边关遗址。陈用宾还曾给领导泰族反击缅甸的新大城王纳黎萱(Naresuan)写过密信,商讨共同夹击东吁的事宜,但因当时泰军能力尚不足,未能实现。

东吁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发生在1606年阿那毕隆时期,由于明朝援军不至,缅军攻陷了木邦首府兴威,但没有进一步侵入云南。1599年莽应里死后,本就动荡的东吁分裂,叛军四起,莽应龙的另一个儿子良渊王和他的儿子阿那毕隆又用了几十年才恢复了统一的东吁,这之后的东吁才懂得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并同欧洲人进行了有限的贸易往来。1752年,东吁王朝被再度崛起的孟族叛军推翻,这个凭借军事盛极一时的缅族王朝就此灭亡。

(1911年云南都督蔡锷以“三迤士民”名义竖立的“明永历帝殉国处碑”,位于昆明市五华区。1659年,清军攻陷昆明后,永历帝流亡东吁。1661年夏历十二月初三日,朱由榔被惧怕清兵的莽白王送交吴三桂,史称咒水之难)

收录于合集 #印度、东南亚、中东与亚洲殖民




夏河县13675661763: 明朝是怎么占领缅北,什么时间又失去的? -
彭霄立普: 转帖]嘉靖末年至万历年间的中缅战争及其影响--------贺圣达16世纪50年代至17世纪初,即相当于我国明代嘉靖末年到万历年间,缅甸东吁王朝的军队入侵我国云南边境,引起了一场持续了数十年的战争.这场旷日持久的局部战争对...

夏河县13675661763: 明朝万历年发生的大事 -
彭霄立普:[答案] 万历(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万历前期,张居正主导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朝廷呈现中兴气象,史称万历中兴....

夏河县13675661763: 韩国历史上与中国有哪些往来的事例? -
彭霄立普: 历史上光荣的一仗——万历援朝战争 明援朝抗日之战是明朝万历时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起于1592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明万历二十年,日本文禄元年)至1598年结束.1592年是朝鲜壬辰年,朝鲜史家因此称此役为壬辰卫国战争,中国称万历朝鲜之役,日本则叫文禄、庆长之役(日本在庆长2年发动了第二次战争).

夏河县13675661763: 明清第一场战争是抚清战争. 对还是错呢? -
彭霄立普: 明清战争起自1618年后金与明朝在抚顺首次交锋,止于1662年清军活捉永历帝,南明最后一个政权被埋葬.(一说是1683年明郑政权的覆灭)这场战争历时半个世纪以上,其间大战、小战交替发生,从数十、数百人的武装冲突,发展为千万人的激战,再扩大到几十万人的殊死搏斗.它既有平原旷野上的往来冲杀,也有坚城之下壁垒森严的鏖战,从运筹帷幄,到决胜千里,规模之大,斗争之复杂,战局之多变,皆为亘古所少见.

夏河县13675661763: 明朝时中日朝鲜战争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
彭霄立普: 不是,导致明朝灭亡的最终战争是与后金的战争.1619年(天命四年),後金与明朝的第一场关键战役--萨尔浒之战爆发.明神宗任命杨镐率领四路明军合击後金军,准备直捣後金大本...

夏河县13675661763: 明朝时期,我国边疆遭到外来侵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彭霄立普: 蒙古不生产日用品,只有牛羊等制品,但是他们十分需要.大家也都知道,明朝是推翻元朝才建立的,元朝是蒙古人的王朝,所以一向不交好,不能开展正常的贸易.但是蒙古人又需要,贸易又无法开展,所以只能通过抢夺.

夏河县13675661763: 东南亚历史与文化发展阶段和各个时期的特点总结? -
彭霄立普: 70万年前—公元前2700年,早期人类活动时期距今260万年前,在今天东南亚地区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陆地,称为巽他古陆,今天的南中半岛与苏门答腊岛、婆罗洲、爪哇岛、巴厘岛、明打威群岛和寥内群岛等连为一体,其与今天的菲...

夏河县13675661763: 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喻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妇孺皆知的佳话. -
彭霄立普: 语文天生浪漫----(希望是楼主需要的) 让我们再次聆听那遥远的声音——“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即便是义愤填膺吧,也是那般的富有浪漫气息.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