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表达了怎样的一种心境?

作者&投稿:点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牧童》所表达的心境是寄心世外,不为世俗所动,情操高尚自会有人理解的心境。
牧童
卢肇 〔唐代〕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译文
谁能比得上牧童的心境呢?他横卧在牛背上听着秋声入眠。
在路上还时不时地吹奏一曲,根本就不担心没有知音来欣赏。
注释
往来:去和来。
《牧童》唐卢肇古诗的意思是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卢肇年少时家境贫寒,但他笃志好学,自强不息,因为家里太穷,买不起油灯,就点竹篾松木夜读,被后人称为状元洲。相传他在状元洲读书时,曾挖一个大池用来洗墨,久而久之把一池水都染得黑黑的。由于勤奋,加上在学业上得到不少名人高士的教导(其中包括韩愈),因此,他幼时便颖拔不群,写的文章被高度赞誉,在14岁时就被当时袁州(今宜春)县令预言将来必有出息,后来事实确如所言。


夜书所见中儿童挑促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 诗中的“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不仅描述了秋风吹动梧叶的景象,也传达了客居他乡者因风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3.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通过儿童夜晚的欢乐活动,与诗人夜晚的孤寂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4. 诗中的“萧萧”与“儿童挑促织”...

孩童之道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泰戈尔的《孩童之道》主要写了孩子不离开母亲、不想说话、假装无助、放弃自由和流泪的原因。表现出了孩子们的心理活动以及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作者对纯洁的儿童世界的赞美和向往。

《童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部作品与《童年》不同,作者没有如实的描写现实生活,而运用象征主义手法,通过对自然现象大气磅礴气势的夸张描写,抒发了强烈的主观感受。 《童年》中高尔基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指导下,还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残酷自私、阴险暴躁的外公、贪图钱财的舅舅、冷漠无情的母亲、善良慈祥...

牧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此诗委婉劝说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

童年这本书的心得体会怎么写?帮帮忙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黑暗的另一面,还有一种叫做光明的东西在那隐隐发光。只要还对光明充满希望,那么这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无限大,直至洒到每一处阴暗的角落。我想这大概就是高尔基想要表达的另一个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题--批判俄国几世纪以来形成的小市民习气,痛斥小市民的卑鄙灵魂,并要让...

高尔基的<<童年>>读后感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黑暗的另一面,还有一种叫做光明的东西在那隐隐发光。只要还对光明充满希望,那么这一点点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无限大,直至洒到每一处阴暗的角落。我想这大概就是高尔基想要表达的另一个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题--批判俄国几世纪以来形成的小市民习气,痛斥小市民的卑鄙灵魂,并要让...

“野童犹摘凤文梨”的出处是哪里
只留一径通飞鸟,其间想透三仙岛。野童犹摘凤文梨,村老闲锄燕胎草。人将外物为真物,反笑山栖衰草窟。玉臼丹成兔欲眠,蚯蚓黄蒿几钻骨。此去世间应不远,尚存犹可分苔藓。两幅生绡若为凭,先寄胡麻与鸡犬。《题葛稚川移家图》周弼 翻译、赏析和诗意《题葛稚川移家图》是宋代周弼创作的一...

高尔基透过《童年》中这种家庭现状揭示了什么问题?表达了何种愿望?
人民流离失所。偷窃在村民中已形成一种风气,已经不算是罪恶,而且对于半饥半饱的小市民来说差不多是唯一谋生的手段。儿童无钱上学,沦落街头,靠捡破烂为生。从广义上讲,也正是这种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造成了阿廖沙的个人悲剧。)回答第二问:表达了作者希望推翻现在黑暗的沙皇统治。

《童趣》中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
三、强调儿童天真与好奇心 在《童趣》中,通过“项为之强”这一表达,作者沈复成功地描绘出儿童对于自然、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好奇。这种天真与好奇心,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宝贵品质,也是他们与世界互动的一种方式。通过强调这种天真与好奇心,作者鼓励人们保持一颗童心,去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夜书所见中儿童挑促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夜书所见》描写了一幅儿童在灯光下捉蟋蟀的景象,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夜书所见》南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

龙川县18593851333: 这首牧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籍斌奥哌: 《牧童》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龙川县18593851333: 《牧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籍斌奥哌: 表现了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牧童》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龙川县18593851333: 《牧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籍斌奥哌: 一、《牧童》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之情. 二、扩展知识: 1、原词欣赏: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作品简介:《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

龙川县18593851333: 牧童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
籍斌奥哌: 《牧童》是唐朝诗人吕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龙川县18593851333: 牧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籍斌奥哌:[答案] 悠闲放牧、自由自在、开心快乐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厌倦了尘世的斗争,对牧童骑牛、唱歌、捕蝉这种简单但是充满快乐的生活的赞赏和向往.牧童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注释:青...

龙川县18593851333: 《牧童》诗意和思想感情 -
籍斌奥哌: 《牧童》 作者:(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译文】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

龙川县18593851333: 牧童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籍斌奥哌: 牧童这首诗寄托了作者非常怡然自得的一种情感和生活中的体验

龙川县18593851333: 《牧童》这首诗描写了什么表现了牧童什么的心情 -
籍斌奥哌:[答案] 主要描写了牧童晚归休憩 ,表现了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仅供参考

龙川县18593851333: 谁知道《牧童》的中心思想 -
籍斌奥哌: 《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

龙川县18593851333: 牧童作者卢肇表达了怎样的心境? -
籍斌奥哌: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文解释】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词语解释】 纷纷:形容多.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