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看完《月亮和六便士 》五十七个版本吗?

作者&投稿:辛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看多少本书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看一个作者的五十七个版本书有意义吗?

朋友说这本书好,拿来一看,很一般。实际看的估计是最差的译本。看过好的译本,才能理解好在哪里。最好的版本是原著,自此,会看中文和英文原著,收获更多。

人到中年的自己,面对理想与现实,如同书中的主人公怀有无比的激情,而没有他的勇气与执着,只能眼望明月,碾碎现实的烟头。

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都是一个作者所著,图书内容大体相同。不同的可能是语言、译者、出版社、出版年代、装帧、定价等。
例如傅惟慈翻译的毛姆《月亮和便士》和苏福忠翻译的《月亮和便士》是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

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现在共有五十七个版本,其中自1919年至现在的英文版本共计 30个版本;傅惟慈翻译的中译本自1986年起至今共计10个版本,印数最多、流传最广;2013年台湾陈逸轩、2016年王圣棻翻译的繁体版;2014年赵光的毛姆版,2016年以后苏福忠(3个版本)、李继宏、刘勇军、陈逸轩、詹森、田伟华、刘永权、李妍、谷启楠;2017年张白桦、徐淳刚译本为最新版本。

豆瓣评分中在9.0以上的中译本,3本评价在9.2分。

1.《月亮和六便士》 译者: 傅惟慈 作者: [英] 毛姆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0 9.2分

2.《月亮和六便士》 译者: 傅惟慈 作者: 毛姆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 1981
9.2分

3.《月亮和六便士》 (完整版插图本) 译者: 徐淳刚 作者: [英] 毛姆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1 9.2分

陈逸轩、李继宏、苏福忠的译本也比较有特色,徐淳刚译本在kindle可读到,评分相应高。由于2016年毛姆过了版权期,进入公版领域,因此近一两年也看到了新增的许多版本的毛姆作品。如何选择不同的译本呢,拿来看,看不下去就再换一本,你最喜欢的就是最好的译本。但对照英文原文后发现,大部分都差不多。最好的方式,还是阅读英文原版。

对照一下几个译本( 傅惟慈、李继宏、徐淳刚),对照着读了读,结果很有意思。

傅惟慈:老实说,我刚刚认识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时候,从来没注意到这个人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今天却很少有人不承认他的伟大了。我所谓的伟大不是走红运的政治家或是立战功的军人的伟大;这种人显赫一时,与其说是他们本身的特质倒不如说沾了他们地位的光,一旦事过境迁,他们的伟大也就黯然失色了。人们常常发现一位离了职的首相当年只不过是个大言不惭的演说家;一个解甲归田的将军无非是个平淡乏味的市井英雄。但是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伟大却是真正的伟大。

李继宏:坦白说,最早认识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时候,我根本不觉得他有什么出类拔萃的地方,然而现在很少有人会否认他的伟大。我说的伟大并不是那种官运亨通的政客或者战功赫赫的军人所能得到的,那些人的光环来自他们的职位,而非自身的本事;等到时过境迁,他们将会变得微不足道。人们常常发现,离任的总理原来只是个能言善辩的口舌之士,卸职的将军也无非是个软弱可欺的市井之徒。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才是真正的伟大。

徐淳刚:说真的,我刚认识查尔斯·斯特里克兰那会儿,一点没觉着他有什么了不起,但今天,很少有人再否认他的伟大。我说的伟大,和时来运转的政治家或平步青云的军人无关;这种人的“伟大”源于他们的地位,而非自身的品质;形式一旦改变,这些人就微不足道了。常常,一位离职的首相不过是夸夸其谈的演说家,一个退休的将军不过是胆小软弱的市井之徒。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伟大却名副其实。

《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成书当年便轰动一时,直到现在,仍被视作英国文学的经典、文艺青年的圣经。小说讲述了一位世俗意义上非常成功的证券经纪人,突然舍弃所有的身份、地位、金钱,抛弃贤惠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去巴黎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月亮象征着理想,六便士象征着现实。满地都是六便士,而他却偏偏要抬头看月亮。我们大多数人没有他身上的艺术天分,也没有遵从内心声音、追随自己灵魂的勇气。

在这部小说里,毛姆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叙述了整个故事。本书情节取材于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小说所揭示的逃避现实的主题,成为20世纪的流行小说。 作品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主人公是一名作家,认识了40岁的思特里克兰德一家。这个家庭看上去美满幸福,但是思特里克兰德先生总是显得缺乏活力。不久之后思特里克兰德离开了家庭,去了巴黎,决心寻找自己的“艺术”。 主人公找到思特里克兰德,他决心挣扎出这种生活。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后来找到了谋生的技能,过得很好。五年之后主人公在巴黎见到了思特里克兰德,他过得穷困潦倒,但是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中,从未觉得后悔。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他的才能也渐渐得到认可。 后来47岁了的思特里克兰德决定抛弃文明生活,来到了接近原始的南太平洋群岛的塔希提岛,娶了一名土著姑娘,并且生了孩子,度过了三年短暂的幸福时光。 后来孩子们死了,他也得了麻风病。最后在失明的时候在墙上完成了一幅力作。土著妻子埋葬了他,并且遵照他的遗愿,把他的遗作予以销毁。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1874.1.25-1965.12.15)英国小说家、戏剧家。他的第一部小说《兰贝斯的莉莎》(1897),代表剧作《弗雷德里克夫人》(1907)。小说《人性的枷锁》(1915)、1919年发表的《月亮与六便士》更加巩固了他作为小说家的地位。1920年毛姆到了中国,写了游记《在中国的屏风上》(1922),并以中国为背景写了一部长篇小说《面纱》(1925)。刻画当时文坛上可笑可鄙的现象的《寻欢作乐》(1930)和充满异国情调的短篇集《叶之震颤》(1921)等。1944年发表长篇小说《刀锋》。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也与塞尚、梵高同为美术史上著名的“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初期受印象派影响,不久即放弃印象派画法,走向反印象派之路,追求东方绘画的线条、明丽色彩的装饰性。

高更的性格——一个狂热于恋爱,为了理想而甘愿牺牲自己并且强使人接受的,温柔而无聊、天真而狡黠,犹豫而坚定的艺术家和诈骗犯。在青年时期,高更当过海员,做过交易所的经纪人,闲暇时,他从事绘画和收藏。1883年,他为了把全副精力投入绘画,辞去了工作,随后即陷入了贫困。为追求心中理想的艺术王国,舍弃高收入职业与世俗幸福生活,远离巴黎渡海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岛,与岛上土人生活共处,并与土人之女同居。创作出他最优异的油画,同时写出名著《诺亚·诺亚》,记述大溪地之旅神奇的体验。

高更在1881年的“独立派”画家展览会上展出了一幅完全独创一格的画《裸体习作》。一位评论家在评论这次展览会的文章里写道:“这幅画显示着一个当代画家无可争辩的气质。在当代所有画过裸体的画家中间,还没有一个能够如此有力地表现生活的栩栩如生……这整个身体,这耷拉在腿股部的略微隆起的腹部,多么真实。”

1897年2月,高更完成了创作生涯中最大的一幅油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幅画,用他的话来说,“其意义远远超过所有以前的作品;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有同样价值的画来了。在我临终以前我已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这幅画中了。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之情,这里我的眼睛看得多么真切而且未经校正,以致一切轻率仓促的痕迹荡然无存,它们看见的就是生活本身……整整一个月,我一直处在一种难以形容的癫狂状态之中,昼夜不停地画着这幅画……尽管它有中间调子,但整个风景完全是稳定的蓝色和韦罗内塞式的绿色。所有的裸体都以鲜艳的橙黄色突出在风景前面。”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一般来说,爱情在男人身上只不过是一个插曲,是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务中的一件事,但是小说却把爱情夸大了,给予它一个违反生活真实性的重要的地位。尽管也有很少数男人把爱情当作世界上的头等大事,但这些人常常是一些索然寡味的人;即便对爱情感到无限兴趣的女人,对这类男人也不太看得起。女人会被这样的男人吸引,会被他们奉承得心花怒放,但是心里却免不了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这些人是一种可怜的生物。男人们即使在恋爱的短暂期间,也不停地干一些别的事分散自己的心思:赖以维持生计的事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沉湎于体育活动;他们还可能对艺术感到兴趣。作为坠入情网的人来说,男人同女人的区别是:女人能够整天整夜谈恋爱,而男人却只能有时有晌儿地干这种事。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 不喜欢的事。说这句话的人是个聪明人,我也一直在一丝不苟低按照这条格言行事:因为我每天早上都起床,每天也都上床睡觉。

这幅画是高更的巅峰之作,也是一幅具有深刻象征意义的油画作品。高更曾就这幅画的意义说道:“远远超过所有以前的作品”、“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之情”。画面长达四米半,从左到右依次向我们展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以及时间流逝和生命消失的过程。

画面的右端,地上躺着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他代表着生命的诞生和开始。中间一个正在伸手采摘果子的青年,代表生命的成长和成熟。画面的最左端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代表着生命的死亡和终结。

画上的人物以各自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过程和状态。其中成双成对的男女,代表着爱情以及生活;一个独自深思的女人,象征着人类自我的反省。背景中的偶像象征着人类的精神信仰。整个大地代表母亲,它孕育了一切生命,又终结了一切生命,使它们最终又回归到她的怀抱。画中的树木、花果、动物——一切的生命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一去不返。画面左边的白鸽是死后的灵魂象征。

这幅画是画家对人生的总结,也代表着他最后的彻悟。放逐自己的高更,带着现代文明人的烙印,只能在精神层面去追逐自己心灵中的人类乐园,但他要承受更多的文明人无法解脱的迷茫、忧伤、困惑和焦虑。他把这种种复杂的感情凝聚在具有象征意义的绘画形式之中,把人类原始的记忆,真实的现在以及遥远的未来都浓缩在画面上,把“认识自己”这一人类的千古哲学命题,通过自己的画笔作了一次象征意义上的解答,也让自己的灵魂在解脱和升华中得到了涅槃。


月亮与大便士读后感参考5篇
当你弯腰捡起六便士的时候,也顺便抬起头看看月亮吧。也许看着看着它就在你心里了。 月亮与大便士读后感篇5 “月亮是望而却步,六便士随处可见。有多少人只是看月亮的崛起,和六会继续追下去的土壤。” 初次学习拿起《月亮与六便士》,领教这句颇耐人寻味的句子后便一头扎进书中的世界。书中的画家可以拥有一个不...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00字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500字4 刚看这本书的时候是被这句话所打动——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读完全是却没有这句话,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位评论家对毛姆的《人性的枷锁》的评论,毛姆很喜欢这个说法便作为下一本的书名,而我则是因为这句话认识了斯朱兰。 斯朱兰,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就是“斯朱兰非常...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以“我”的视角去切入主人公的故事,加上中间不时的小插曲,一开始看时,容易让人不习惯。比较遗憾的是,看完全书,我都没有明显感到很大的触动,即便书中刻画的人物都算是个性鲜明。我想,或许是我已经看过《异乡人》,也更喜欢《异乡人》,所以《月亮与六便士》已难以让我觉得惊艳。“为什么你认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300字
看完之后都会反思,自己是少数人中的人还是少数人之外的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300字14 此书听到已有4、5年的时间,一直没机会读,此次阅读给了自己另一种对追求的理解。 斯特里克兰不是这个社会所喜欢的人,但却是把原始人性表达的最直白的人。整个社会运行要求人们循规蹈矩,从小学教育开始就削减人的个性,...

《月亮与六便士》心得体会
这本书虽然是毛姆的代表作,看到这里说实话有点不想看了。 《月亮与六便士》心得体会3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询问了几个好友对书中人物的看法。大家对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敢于去追逐月亮,他选择面对苦难和厄运,这样的孤勇,便是我们凡人所不可及。也有人评价:他抛家弃子,即使是为了梦想,也该批...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8 读这本书的经历有些曲折,天才画家梵高和高更的故事一直很传奇,得知《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的原形是高更,而且《月亮与六便士》的名气很大,便想一探究竟,想看看书中到底写了什么故事。先是从图书馆借,没能借到,只借到了一本作者毛姆写的评论其他著作的书,想着同一个作者,应该也不错...

《月亮与六便士》小学读书心得
月亮和六便士,理想与现实。正像毛姆说的那样,如果你忙于在地上寻找那六便士,你便不会抬头看天,也便错失了那月亮。”月亮”是美好而遥远的,就像人们追寻的梦想,但追寻的过程也许孤苦,甚至最后会一无所得;‘六便士’象征着世俗、琐碎的生活,但也有其存在价值。你的要的究竟是‘月亮’还是‘六便士’? 《月亮与...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因为这句评价,我读了这本书。 小说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好的小说让人看完后掩卷思考,回味无穷,这本书就是如此,虽然是差不多100年前完成的小说,但内容在今天读起来依然鲜活,也许这就是此书经久不衰成为经典的原因吧!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三 今天是我参加扇贝读书营的第63天,读完了《月亮和六便士》的英文版原著。随便记录一下读书心情,三言两语零星散落,反正想哪...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的读后感
考据毛姆是否读过纽约尼古拉斯·布朗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手记,是否是在此之后,才下决心完成《月亮与六便士》的最后章节的,并不困难;考据雷诺阿1919年的离世,对于故事的完成是否有所推动,亦不麻烦;哪怕想从文学史当中搜寻梵高的耳朵,是否被高更割下献给妓女,都不算是离谱。 然而,最有趣的事情却不在书外。 即使将这...

武山县15144057443: 读过《月亮和六便士》后,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
刁宇黄师: 看完整本书后,我最大的感触是“我”认为查尔斯.思里特克兰德寻找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新的灵魂.对这句话,感触颇深.一直以来,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告诉我要做自己,要做真正的自己.于是我以为只要我做到了自己,显示出自己独...

武山县15144057443: 书名 概要 摘录,摘录150字,概要100字 -
刁宇黄师: 月亮和六便士 一个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本已有牢靠的职业和地位、美满的家庭,但却迷恋上绘画,像“被魔鬼附了体”,突然弃家出走,到巴黎去追求绘画的理想.他的行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在异国不仅肉体受着贫穷和饥饿煎熬,而且...

武山县15144057443: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5篇
刁宇黄师: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给您带来月亮与六便士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

武山县15144057443: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
刁宇黄师: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月亮与六便士》高更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画家,这个故事以他为原型,但显然的故事里的画家要比高更更伟大和充满戏剧化,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

武山县15144057443: 睁眼看的见抬头走半天意思是说 -
刁宇黄师: 睁眼看得见抬头走半天,意思是说两个地方虽然看起来很近但是要走很远的路,比如两座山之间看起来不远但是要穿山越岭才能过去.

武山县15144057443: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的结尾是什么意思 -
刁宇黄师: 这以后我把我听到的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在塔希提的情形给他们讲了一遍.我认为没有必要提到爱塔和她生的孩子,但是其余的事我都如实说了.在我谈完他惨死的情况以后我就没有再往下说了.有一两分钟大家都没有说话.后来罗伯特·思...

武山县15144057443: 有哪些世界名著值得一看? -
刁宇黄师: 毛姆的《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加缪的《局外人》、《鼠疫》……世界名著很多,相信不会使你失望

武山县15144057443: 月亮和六便士我觉得他的画好像要告诉我一件什么事 -
刁宇黄师: 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他自己解说这个名字的意思:有些人年轻的时候只看到天上的月亮,却从看不到那六便士.现在我们仍然看到天上的月亮,但我们是站在地上仰望到月光.而且当我们的爱情不是憧憬和幻想的时候,却发现被月光照耀的现实也是美好的.只是我们谈起我们的生活曾有那么多的快乐,但在当时却从来都不觉得快乐,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在新的生活里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武山县15144057443: 求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 -
刁宇黄师: 毛姆年轻时就弃医从文,为了写好历史小说他养成了四处游历的习惯,这给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他在漫游南海群岛的时候,在塔西提岛发现了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画的窗板,回欧洲后便写出了以他为原型的《月亮和六便士》...

武山县15144057443: 毛姆有孩子吗? -
刁宇黄师: 这位知友,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年1月25日-1965年12月16日)英国小说家、戏剧家,生于律师家庭.父母早死,由伯父接回英国抚养.原来学医,后转而致力写作.他的作品常以冷静、客观乃至挑剔的态度审视人生,基调超然,带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