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用地球同步卫星运行一周时间是多长时间?

作者&投稿:鄹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地面上看,通信用的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不动的,则它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B.23小时56分

若卫星轨道倾角为0°,赤道平面与轨道平面重合,则卫星在赤道上空,并且卫星的轨道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其旋转方向相同,这样的轨道称做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从地面上看,这种轨道上的卫星相对地球赤道上某一点不动,故又称静止卫星轨道。实现地球同步轨道,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②轨道倾角为0°; ③轨道偏心率为0,即轨道是圆形的; ④轨道周期等于23小时56分04秒,即等于地球自转周期。静止卫星的高度为35860 公里。
事实上,静止卫星轨道不完全是圆形,带有一点椭圆形,在一天当中轨道半径时大时小,轨道半径偏大时,卫星速度减小,其相对地球就要向西漂移,否则要向东漂移。另外卫星的轨道倾角也不正好为0°,这时卫星作南北漂移。若卫星轨道有点椭圆形,又有一点倾角,则卫星星下点轨迹是上面两种结果的合成,使得每天星下点轨迹为“8”字形。

气象卫星

气象和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一场暴雨或一次台风没有及时预报,就会摧毁一年的收成,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航行的船舰和飞机,没有气象预报的保证,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我国劳动人民从生产斗争的实践中,很早就学会了从观天察地中来推测未来天气变化的本领。以后,气球和无线电探测仪器的出现,特别是现代的气象火箭把气象仪器送到了几百公里的高空,使气象观测前进了一大步。但是,无论用气球、无线电设备,还是用气象火箭进行气象观测,都有局限性。例如,气球只能探测低空的气象状况;气象火箭只能得到一个地区短时间的气象资料。此外,用气球或气象火箭进行气象观测还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许多人迹未到的地方的气象很难进行探测。
气象卫星的出现就弥补了上面所说的这些气象观测方法的不足。近地气象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在800公里左右。气象卫星上装有电视摄像机。它能够拍摄全球的云图。以前,我们只能从下往上拍摄云图,由于上层云被下层云遮住,所以往往拍摄不到上层云。有了气象卫星,就可以从上往下拍摄云图。
气象卫星上还装有扫描辐射计。扫描辐射计的探头,能敏感地探到一定波段的电磁辐射。当它对云层和大气扫描时,就能记下云层和大气在各个波段可见光、红外、微波的辐射强度,转变成电信号以后,通过无线电波发送给地面。地面站接收以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就可以得到云的形状、云顶高度,大气温度和湿度,海面温度和冰雹覆盖面积等。 把气象卫星获得的气象资料跟其他探测方法获得的气象资料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后,就可以准确地预报天气。
自1960年美发射"泰罗斯1号"第一颗气象卫星以来,世界上发射了许多类型的气象卫星,至今,美国和苏联已经发射了100多颗气象卫星。
70年代中期,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科学协会制定的"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由美国、欧洲、日本和苏联发射各种气象卫星,组成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网。观测网由五颗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两颗离地面800~900公里高度的极轨道气象卫星组成。5颗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位置为 0。、东经140°和70°、西经75°和135°,分别由欧洲空间局、日本和美国发射。
1977年发射的位于东经140"赤道上空的日本静止气象卫星能观测从东经8°到西经 160°,南、北纬各 5°的广大地区,包括太平洋、印度洋东部、东亚大陆和大洋洲。我国也在日本静止气象卫星的观测范围内。我国已经研制成接收装置,接收日本静止气象卫星的云图,用于我国的天气预报。
我国于1988年9月首次发射太阳同步轨道试验气象卫星"风云一号"。"风云一号"卫星轨道高度900公里,轨道倾角99°,卫星质量为 750公斤,星体呈盒子形,高回1.76米。星体两侧各有一块太阳电池翼,翼展宽8.6米。太阳电池翼上共贴有 2 X 2平方厘米的硅太阳电池 14256片。卫星上装有可见光和红外辐射计,工作夜 5个波段,其中1个波段为红外,其余4个波段均在可见光范围内。可以日夜观测云层、陆地和海面温度等。辐射计获得的图像地面中心分辨率为1.l公里,边缘分辨率4公里。之后,又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卫星气象学近极地太阳同步卫星轨道

所谓太阳同步轨道是指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取向。由于这种轨道的倾角接近90°,卫星要在极地附近通过,所以又称它为近极地太阳同步卫星轨道。为保持轨道平面始终与太阳保持固定的取向,在卫星随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轨道平面每天要自西向东作大约1°的转动。但是若地球是个均匀球体,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轨道平面随地球作平动,则轨道平面不能保持与太阳有固定的取向。事实上由于地球是个扁椭球体,这种扁椭球体上的各点对卫星的引力不等,使卫星的轨道平面绕地轴朝着与卫星运动相反方向旋转,即轨道平面的进动。若选定合适的倾角(大于90°)使卫星轨道平面的进动为1°,正好使轨道平面与太阳始终保持固定的取向。这样就实现了太阳同步轨道。在这种轨道上的卫星以固定的地方时观测地球大气,有较固定的光照条件。对获取可用的资料、资料的接收、轨道的计算等都十分方便。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是用来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卫星。
在通信卫星出现之前,地球上远距离的两地之间要进行通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电缆,另一种是用地面无线电设备。用电缆进行通信,保密性好,传输也比较稳定,但是敷设和维护电缆的成本昂贵。用无线电进行通信,按照无线电波波长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最早使有的是长波波段(波长从10000米到1000米)。这种波主要是沿地面传播,由于大地对电波的吸收作用,使电波强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为了弥补这种衰减损失,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必须高达几千瓦,还要把天线架设在几百米高的塔上,所以长波通信工程巨大。此外,长波传输的信息容量很小,还会产生严重失真,因此,现在已经很少采用无线电长波进行通信。后来人们利用无线电短波(波长从100米到10米)进行通信,这种电波是依靠地球上空的电离层的反射进行传播的。可是,电离层随昼夜、季节和地理位置而变化;另外,电离层还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因此,短波通信很不稳定。最近几十年来,人们开始广泛采用无线电微波进行通信。无线电微波(波长从1米到1毫米)能传输的信息容量很大,又比较稳定。但是,这种电波像光线一样只能在视距("看得见")范围里直线传播,地球上两地相隔很远,不在视距范围里,就无法利用无线电微波进行直接通信。为了克服这种弱点,人们想出了像接力赛跑那样的中继方法,每隔50公里左右设立一个中继站,中继站接收到前一站发来的无线电信号后,进行放大,然后再发向下一站,这样,可以把信息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但是,设置许多中继站,也要耗费巨大的资金,特别是要在崇山峻岭和浩瀚的大洋上建立中继站,就更加困难了。
50年代末,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后,人们很快就想到,在远距离通信中可以利用人造卫星。美国于1960年8月发射了第一颗这样的卫星。这颗卫星直径是30米,取名"回声1号"。实际上它是一颗镀铝塑料薄膜制成的气球。由于从这颗卫星反射回地面的无线电波仍然很微弱,要接收这样微弱的无线电波,要求地面接收站设有高灵敏度的接收机,或者要求地面发射站设有大功率的发射机。所以用卫星来反射无线电波进行远距离通信仍然有很大困难。为了加强从卫星上反射回地面的无线电波,人们就把卫星做成像地面上的微波中继站一样,卫星接收到地面发来的无线电波以后,进行放大,然后再发向地面。目前工作的通信卫星都采用这种方法。
最初,人们只能发射离地面几千公里高的通信卫星。这种通信卫星保持在地雷通信站上空的时间很短,一昼夜里面可通信时间总共只有几十分钟。后来,人们发射了一种大椭圆轨道的通信卫星,把卫星从远地点拉到离地面30000多公里的高空。这种卫星保持在地面通信站上空的时间一昼夜可以达到十几小时,但是还不能达到全天通信。1963年2月,美国首先发射了一个地球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能"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当这种卫星在地面通信站上空的时候,就能达到24小时的连续通信。从理论上说,如果沿地球赤道上空均匀布置三颗地球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那么,除两极地区以外,几乎可以达到全球连续通信。
由于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具有这样优越的通信条件,因此,它是近40多年来发展最迅速的一种人造地球卫星,并且变成了商用通信工具。1964年8月,正式成立了由8个国家参加的"国际通信卫星财团"。从1965年4月到现在,由这个财团提供经费,由美国研制发射了9种型号的国际通信卫星。使用国际通信卫星的国家已经有100多个。
随着通信业务的增加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各国研制了许多不同用途的通信卫星。例如,适用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国内通信卫星;专门为军事服务的国防通信卫星;提供船舰使用的海事通信卫星;提供卫星测轨和数据传输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为家庭提供直接电视广播服务的广播卫星等等。
美国从 1976年开始研制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在地球静止轨道上适当部署三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则相当于把三个地面测控通信站搬到了空间,它能对轨道高度在200~1200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用户卫星、载入飞船和空间站实现连续跟踪和数据通信。
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质量为2270公斤,六面体,两块太阳电池板展开后宽17.4米。可提供1850瓦电功率。星上装有KU波段和S波段合用的两个抛物面天线,直径达4.9米。另外,星上还装有一个工作在S波段的相控阵天线,可以同时为20个用户卫星服务。
电视广播卫星的无线电发射功率比通信卫星要大得多。通信卫星的无线电发射功率通常只有几瓦到几十瓦,而电视广播卫星的无线电发射功率可以达到几百瓦。由于电视广播卫星具有这样大的无线电发射功率,因此地面接收站不需要像通信卫星那样要有几十米直径的抛物面接收天线,而只需要半米或几米直径的抛物面接收天线。电视广播卫星上天,有电视机的家庭都能直接接收从电视广播卫星上发来的电视节目。电视广播卫星非常适合于像我们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均国家。例如,只要发射两颗广播卫星,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庞大的微波干线和许多中继站,就能把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送到广大的农村和山区。这将大大丰富我们的科学文化生活。
我国于1984年发射试验通信卫星,之后又成功发射了多颗地球同步实用通信卫星。
我国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时质量为900公斤,进入静止轨道质量为420公斤。从远地点发动机喷口至天线顶端的最大高度为3.l米,星体直径2.1米。
我国试验通信卫星的通信频段,选用国际电联规定的频段,上行6225~6425兆赫兹,下行4000~4200兆赫兹。星上有两套转发锅,可 24小时全天候通信。通信转发器由 11个部件组成。它构成完整的接收、放大、变频和发射系统。接收机采用了低噪声的隧道二极管放大器,为了提高放大增益,采用中频放大。为了满足舰船实时通信的需要,在转发器内除设置转播电视的宽带信道之外,还设置窄带信道,使转发增益提高6个分贝,末级功率放大器采用行波管放大器。

卫星气象学地球同步卫星轨道

若卫星轨道倾角为0°,赤道平面与轨道平面重合,则卫星在赤道上空,并且卫星的轨道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其旋转方向相同,这样的轨道称做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从地面上看,这种轨道上的卫星相对地球赤道上某一点不动,故又称静止卫星轨道。实现地球同步轨道,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②轨道倾角为0°; ③轨道偏心率为0,即轨道是圆形的; ④轨道周期等于23小时56分04秒,即等于地球自转周期。静止卫星的高度为35860 公里。
事实上,静止卫星轨道不完全是圆形,带有一点椭圆形,在一天当中轨道半径时大时小,轨道半径偏大时,卫星速度减小,其相对地球就要向西漂移,否则要向东漂移。另外卫星的轨道倾角也不正好为0°,这时卫星作南北漂移。若卫星轨道有点椭圆形,又有一点倾角,则卫星星下点轨迹是上面两种结果的合成,使得每天星下点轨迹为“8”字形。

气象卫星

气象和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一场暴雨或一次台风没有及时预报,就会摧毁一年的收成,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航行的船舰和飞机,没有气象预报的保证,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我国劳动人民从生产斗争的实践中,很早就学会了从观天察地中来推测未来天气变化的本领。以后,气球和无线电探测仪器的出现,特别是现代的气象火箭把气象仪器送到了几百公里的高空,使气象观测前进了一大步。但是,无论用气球、无线电设备,还是用气象火箭进行气象观测,都有局限性。例如,气球只能探测低空的气象状况;气象火箭只能得到一个地区短时间的气象资料。此外,用气球或气象火箭进行气象观测还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许多人迹未到的地方的气象很难进行探测。
气象卫星的出现就弥补了上面所说的这些气象观测方法的不足。近地气象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在800公里左右。气象卫星上装有电视摄像机。它能够拍摄全球的云图。以前,我们只能从下往上拍摄云图,由于上层云被下层云遮住,所以往往拍摄不到上层云。有了气象卫星,就可以从上往下拍摄云图。
气象卫星上还装有扫描辐射计。扫描辐射计的探头,能敏感地探到一定波段的电磁辐射。当它对云层和大气扫描时,就能记下云层和大气在各个波段可见光、红外、微波的辐射强度,转变成电信号以后,通过无线电波发送给地面。地面站接收以后,经过计算机处理,就可以得到云的形状、云顶高度,大气温度和湿度,海面温度和冰雹覆盖面积等。 把气象卫星获得的气象资料跟其他探测方法获得的气象资料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后,就可以准确地预报天气。
自1960年美发射"泰罗斯1号"第一颗气象卫星以来,世界上发射了许多类型的气象卫星,至今,美国和苏联已经发射了100多颗气象卫星。
70年代中期,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科学协会制定的"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由美国、欧洲、日本和苏联发射各种气象卫星,组成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网。观测网由五颗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两颗离地面800~900公里高度的极轨道气象卫星组成。5颗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位置为 0。、东经140°和70°、西经75°和135°,分别由欧洲空间局、日本和美国发射。
1977年发射的位于东经140"赤道上空的日本静止气象卫星能观测从东经8°到西经 160°,南、北纬各 5°的广大地区,包括太平洋、印度洋东部、东亚大陆和大洋洲。我国也在日本静止气象卫星的观测范围内。我国已经研制成接收装置,接收日本静止气象卫星的云图,用于我国的天气预报。
我国于1988年9月首次发射太阳同步轨道试验气象卫星"风云一号"。"风云一号"卫星轨道高度900公里,轨道倾角99°,卫星质量为 750公斤,星体呈盒子形,高回1.76米。星体两侧各有一块太阳电池翼,翼展宽8.6米。太阳电池翼上共贴有 2 X 2平方厘米的硅太阳电池 14256片。卫星上装有可见光和红外辐射计,工作夜 5个波段,其中1个波段为红外,其余4个波段均在可见光范围内。可以日夜观测云层、陆地和海面温度等。辐射计获得的图像地面中心分辨率为1.l公里,边缘分辨率4公里。之后,又成功发射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卫星气象学近极地太阳同步卫星轨道

所谓太阳同步轨道是指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太阳始终保持相对固定的取向。由于这种轨道的倾角接近90°,卫星要在极地附近通过,所以又称它为近极地太阳同步卫星轨道。为保持轨道平面始终与太阳保持固定的取向,在卫星随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轨道平面每天要自西向东作大约1°的转动。但是若地球是个均匀球体,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轨道平面随地球作平动,则轨道平面不能保持与太阳有固定的取向。事实上由于地球是个扁椭球体,这种扁椭球体上的各点对卫星的引力不等,使卫星的轨道平面绕地轴朝着与卫星运动相反方向旋转,即轨道平面的进动。若选定合适的倾角(大于90°)使卫星轨道平面的进动为1°,正好使轨道平面与太阳始终保持固定的取向。这样就实现了太阳同步轨道。在这种轨道上的卫星以固定的地方时观测地球大气,有较固定的光照条件。对获取可用的资料、资料的接收、轨道的计算等都十分方便。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是用来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卫星。
在通信卫星出现之前,地球上远距离的两地之间要进行通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电缆,另一种是用地面无线电设备。用电缆进行通信,保密性好,传输也比较稳定,但是敷设和维护电缆的成本昂贵。用无线电进行通信,按照无线电波波长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最早使有的是长波波段(波长从10000米到1000米)。这种波主要是沿地面传播,由于大地对电波的吸收作用,使电波强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为了弥补这种衰减损失,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必须高达几千瓦,还要把天线架设在几百米高的塔上,所以长波通信工程巨大。此外,长波传输的信息容量很小,还会产生严重失真,因此,现在已经很少采用无线电长波进行通信。后来人们利用无线电短波(波长从100米到10米)进行通信,这种电波是依靠地球上空的电离层的反射进行传播的。可是,电离层随昼夜、季节和地理位置而变化;另外,电离层还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因此,短波通信很不稳定。最近几十年来,人们开始广泛采用无线电微波进行通信。无线电微波(波长从1米到1毫米)能传输的信息容量很大,又比较稳定。但是,这种电波像光线一样只能在视距("看得见")范围里直线传播,地球上两地相隔很远,不在视距范围里,就无法利用无线电微波进行直接通信。为了克服这种弱点,人们想出了像接力赛跑那样的中继方法,每隔50公里左右设立一个中继站,中继站接收到前一站发来的无线电信号后,进行放大,然后再发向下一站,这样,可以把信息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但是,设置许多中继站,也要耗费巨大的资金,特别是要在崇山峻岭和浩瀚的大洋上建立中继站,就更加困难了。
50年代末,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以后,人们很快就想到,在远距离通信中可以利用人造卫星。美国于1960年8月发射了第一颗这样的卫星。这颗卫星直径是30米,取名"回声1号"。实际上它是一颗镀铝塑料薄膜制成的气球。由于从这颗卫星反射回地面的无线电波仍然很微弱,要接收这样微弱的无线电波,要求地面接收站设有高灵敏度的接收机,或者要求地面发射站设有大功率的发射机。所以用卫星来反射无线电波进行远距离通信仍然有很大困难。为了加强从卫星上反射回地面的无线电波,人们就把卫星做成像地面上的微波中继站一样,卫星接收到地面发来的无线电波以后,进行放大,然后再发向地面。目前工作的通信卫星都采用这种方法。
最初,人们只能发射离地面几千公里高的通信卫星。这种通信卫星保持在地雷通信站上空的时间很短,一昼夜里面可通信时间总共只有几十分钟。后来,人们发射了一种大椭圆轨道的通信卫星,把卫星从远地点拉到离地面30000多公里的高空。这种卫星保持在地面通信站上空的时间一昼夜可以达到十几小时,但是还不能达到全天通信。1963年2月,美国首先发射了一个地球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能"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空的某一点,当这种卫星在地面通信站上空的时候,就能达到24小时的连续通信。从理论上说,如果沿地球赤道上空均匀布置三颗地球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那么,除两极地区以外,几乎可以达到全球连续通信。
由于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具有这样优越的通信条件,因此,它是近40多年来发展最迅速的一种人造地球卫星,并且变成了商用通信工具。1964年8月,正式成立了由8个国家参加的"国际通信卫星财团"。从1965年4月到现在,由这个财团提供经费,由美国研制发射了9种型号的国际通信卫星。使用国际通信卫星的国家已经有100多个。
随着通信业务的增加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各国研制了许多不同用途的通信卫星。例如,适用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国内通信卫星;专门为军事服务的国防通信卫星;提供船舰使用的海事通信卫星;提供卫星测轨和数据传输的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为家庭提供直接电视广播服务的广播卫星等等。
美国从 1976年开始研制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在地球静止轨道上适当部署三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则相当于把三个地面测控通信站搬到了空间,它能对轨道高度在200~1200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用户卫星、载入飞船和空间站实现连续跟踪和数据通信。
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质量为2270公斤,六面体,两块太阳电池板展开后宽17.4米。可提供1850瓦电功率。星上装有KU波段和S波段合用的两个抛物面天线,直径达4.9米。另外,星上还装有一个工作在S波段的相控阵天线,可以同时为20个用户卫星服务。
电视广播卫星的无线电发射功率比通信卫星要大得多。通信卫星的无线电发射功率通常只有几瓦到几十瓦,而电视广播卫星的无线电发射功率可以达到几百瓦。由于电视广播卫星具有这样大的无线电发射功率,因此地面接收站不需要像通信卫星那样要有几十米直径的抛物面接收天线,而只需要半米或几米直径的抛物面接收天线。电视广播卫星上天,有电视机的家庭都能直接接收从电视广播卫星上发来的电视节目。电视广播卫星非常适合于像我们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均国家。例如,只要发射两颗广播卫星,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庞大的微波干线和许多中继站,就能把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送到广大的农村和山区。这将大大丰富我们的科学文化生活。
我国于1984年发射试验通信卫星,之后又成功发射了多颗地球同步实用通信卫星。
我国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时质量为900公斤,进入静止轨道质量为420公斤。从远地点发动机喷口至天线顶端的最大高度为3.l米,星体直径2.1米。
我国试验通信卫星的通信频段,选用国际电联规定的频段,上行6225~6425兆赫兹,下行4000~4200兆赫兹。星上有两套转发锅,可 24小时全天候通信。通信转发器由 11个部件组成。它构成完整的接收、放大、变频和发射系统。接收机采用了低噪声的隧道二极管放大器,为了提高放大增益,采用中频放大。为了满足舰船实时通信的需要,在转发器内除设置转播电视的宽带信道之外,还设置窄带信道,使转发增益提高6个分贝,末级功率放大器采用行波管放大器。

地球同步卫星
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发射到与地球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同步的圆轨道上的通信卫星。卫星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地球同步轨道是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运行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并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圆形轨道。其高度约35860公里,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3.1公里/秒,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从静止通信卫星向地球引两条切线,两切线的夹角为17.340.这样一颗静止通信卫星能供地球上近三分之一的地区通信.如果发射三颗静止通信卫星,彼此相隔1200,就能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全球通信。地球同步卫星常用于通讯、气象、广播电视、导弹预警、数据中继等方面,以实现对同一地区的连续工作。在遥感应用中,除了气象卫星外,一个突出的应用就是通过地球同步轨道上的4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高速率地传送中低轨道地球观测卫星或航天飞机所获取的地球资源与环境遥感数据。世界上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是1964年8月19日美国发射的“辛康”(syncom)3号。中国于1984年4月8日、1986年2月1日和1988年3月7日分别发射3颗用于通信广播的地球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其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一致,在地面上的人们看来,它是静止不动的,所以称其"同步"卫星.有很多人会以为它的运行周期是一昼夜(24小时),按精确来讲,地球自转周期是23时56分4秒,所以地球同步卫星的确切运行周期应该是23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一圈为24小时,卫星和地球同步运转,因此也应为24小时。

只要是地球同步卫星,它的周期就是和地球自转周期一致,在地面上的人们看来,它是静止不动的,所以才叫"同步"卫星,而精确来讲,地球自转周期是23时56分4秒.


卫星与地球同步吗
卫星与地球同步。有一类卫星是与地球同步的,这类卫星被称为“地球同步卫星”,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绕地球轨道运行的人工卫星,其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也就是说,它们的运行速度和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一致的。

从地面上看,通信用的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不动的。它运行一周所用的时 ...
若卫星轨道倾角为0°,赤道平面与轨道平面重合,则卫星在赤道上空,并且卫星的轨道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其旋转方向相同,这样的轨道称做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从地面上看,这种轨道上的卫星相对地球赤道上某一点不动,故又称静止卫星轨道。实现地球同步轨道,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②轨道倾角...

什么是地球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也叫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指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均为24小时整的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它的轨道高度有关。轨道越低,运行速度越快,周期越短。轨道越高,运行速度越慢,周期越长。当轨道高度为3.6万千米时,卫星的运行周期恰好为24小时整。如果把一颗卫星“放”到...

什么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同步轨道卫星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同步轨道卫星 一、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卫星,其轨道位于地球赤道平面,离地球表面的高度约为35786千米,并且相对于地球表面静止不动。这种卫星也被称为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而同步轨道卫星,则是在离地球表面大约为地球半径三倍的高空中运行的一种人造卫星。这种类型的卫星...

卫星运行的速度是多少?
1、地球同步卫星:这种卫星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位于赤道上空。通常认为其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大约为24小时。这类卫星距离赤道表面大约36,000千米,其线速度大约为每秒3.08公里。2、近地卫星:这类卫星的轨道半径接近地球半径(R)。它们的运行速度v由公式√(GM\/R)计算得出,等于√(gR),大约为7....

地球同步卫星常用于哪些方面
地球同步卫星的广泛应用 地球同步卫星作为独特的天基设施,其独特的运行特性使其在多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首先,它们是通信与广播的中坚力量,通过稳定的轨道位置为全球用户提供包括电话、电视和互联网在内的全方位通信服务,其高速传输和信号稳定性显著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其次,在气象观测方面,地球同步...

地球同步卫星真的是静止在空中不动吗
不是的,地球同步卫星也是在围绕地球运转着的。只是因为它的运行轨道在地球赤道上空,而且它的运动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也是24小时,所以从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看,都与地球自转同步,好像是固定在天上不动的。

在研究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时,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则同步卫星是___的...
(1)“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被研究的物体是卫星,卫星是静止的,必须选择一个和卫星之间位置没有变化的物体做参照物,选择地球为参照物,卫星和地球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2)地球不停的绕太阳运动,卫星也不停的绕太阳运动,以太阳为参照物,...

地球同步卫星什么意思
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36000 km,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3时56分4秒,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3.1公里\/秒,其运行角...

地球同步卫星算是在地球表面运行吗?怎样才算是在地球表面运行?是不是不...
所谓地球同步卫星,就是把卫星发射到一定高度后。相对地球对参照物来说,是固定不动的。而实际卫星是运动的。是以地球地心为中心在做圆周运动。它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是相同的。所以相对是静止的。因为卫星在转就有离心力和地球对它的引力正好相等。所以只能在一定固定的高度处。不离开地表就没有距离...

南川区15774041158: 从地面上看,通信用的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不动的.它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
毕柱澳普:[选项] A. 24小时 B. 23小时56分 C. 24小时4分 D. 24小时56分

南川区15774041158: 从地面上看.通信用的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不动的.它运行一周的时间是: -
毕柱澳普:[选项] A. ,24h B. ,23h56min C. ,24h4min D. 24h56min 为什么,

南川区15774041158: 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一周要多少时间,23小时56分还是24小时04分?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一周要多少时间( A 24h B 23小时56分 C 24小时4分 D 24小时56分... -
毕柱澳普:[答案] 地球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空36000千米的高空.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是相对于赤道上一点相对静止,它的运动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即地球转一圈的同时,它也用相同时间绕地心转了一圈.因此它转一圈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地球自转...

南川区15774041158: 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着地球转动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
毕柱澳普: 既然是同步嘛,那应该是24小时咯,他和地球的角速度是一样的!

南川区15774041158: 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地球上空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是a 24小时 b 23小时56分 c 24小时4分为什么(怎么想) -
毕柱澳普:[答案] 首先因为是地球同步卫星,所以该卫星相对与地球应该是静止的,并且该卫星的轨道平面应该与地球赤道属于同一平面.所以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应该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而同样都是360度,所以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

南川区15774041158: 地球通信卫星绕地球一周需多少小时 -
毕柱澳普: 地球通信卫星也叫地球同步卫星,此卫星在赤道上空,和地球相对静止,所以它的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24小时

南川区15774041158: 从地面上看,通讯用的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不动的,它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
毕柱澳普: 既然是同步卫星,地球转一周,它也转一周,所以时间是24小时.

南川区15774041158: 同步地球卫星运动一周需要的时间到底是多少?同步地球卫星是角速度和地球运动角速度相同的卫星.那么地球运动一周需要的时间应该就是同步卫星运动一... -
毕柱澳普:[答案] 是的.本来一天就是23小时56分的.只是这样不好计算.所以日常中.都是24小时的...

南川区15774041158: 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地球上空进行一周所用的时间 -
毕柱澳普:[答案] 同步卫星顾名思义,即和地球自转同步,比如那个卫星发射后在北京上空,那么这个卫星在寿命内就一直在北京上空了,所以说地球转一圈卫星也就转一圈,并不存在卫星绕地球转的现象.那个应该是低于同步轨道的卫星,你可以上百度百科查查地球...

南川区15774041158: 通信卫星大多是相对地球静止的 卫星,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为 小时? -
毕柱澳普:[答案] 通信卫星就是地球同步卫星,所以周期为24小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