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肃有何人物形象

作者&投稿:龙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孙权,吕蒙,鲁肃这三位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孙权:直言不讳,赏识人才,能发现别人的潜力并善于开发,是个贤明的君主。

吕蒙:憨厚老实,知错能改,有上进心。

鲁肃:善于发现别人的进步并加以鼓励。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扩展资料

《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此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先前史书中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甲科。

宋英宗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

元丰八年(1085),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录于《司马文正公集》中。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身高约合现今1.8米,临淮东城(今江苏泗洪临淮镇)人汉族,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他不但治军有方,闻名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三国演义》将其塑造成一个忠厚老实之人,忽略了他的才能,这是错误的。 鲁肃出生时其父就去世了,和祖母共同生活。鲁肃家中异常富有,但由于祖辈无人出仕为官,鲁肃的家庭虽然资财丰足,但并不属于士族阶层,只是那种在地方上有些势力的豪族。据考,鲁肃体魁貌奇,少时就胸有壮志,好出奇计,且爱击剑骑射。鲁肃性格好施舍别人。由于家道殷富,他常招聚少年,一起讲兵习武。晴天,偕众往南山(今江苏盱眙山的古称)射猎,阴雨,则聚众讲习兵法,以此练习武艺。 鲁肃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早年鲁肃在袁术手下当东城长,后经周瑜的推荐,成为孙权的参谋,很早就为孙权谋划了成就帝业的战略计划,深受孙权器重。赤壁战前,鲁肃在联合刘备、劝说孙权抗曹等方面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在之后协助周瑜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赤壁战后,鲁肃从大局考虑,又劝说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继续巩固孙刘联盟。周瑜去世后,鲁肃接任他的位置,负责处理荆州事务。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鲁肃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在草船借箭借东风舌战群儒里是诸葛亮的跟屁虫,在单刀赴会里是关老爷的陪衬。事实上历史上的鲁肃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他的雄才大略、他的英雄气概、他的干云豪气一直受人敬仰。
  说鲁肃是一个英雄,或许有人不相信,那么一个唯诸葛亮马首是瞻的人物,怎么能是叱咤风云的角色。事实上这就是鲁肃,鲁肃早先是个孤儿,很早就死了父亲,跟着母亲相依为命。还好,祖父很有钱,就这样托祖父照料,鲁肃不仅吃穿不愁,而且很有家资。但鲁肃并不是看财奴,他喜欢骑马射箭,喜欢结交天下英雄人物,经常带着一帮男孩子到南山去打猎,而且高兴的时候还与人较量一番。鲁肃最看不惯穷苦的人,每次一旦遇到需要救济的,马上慷慨解囊。有时变卖土地,作为钱财,分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有时遇见脾气相投的读书人,看到别人没有吃的喝的,也往往把大把大把的银子相赠。因此在当时的口碑不错。不过同宗族的人,都说家门不幸,出了这么一个败家的玩意儿。
  鲁肃是个很有豪气的人,而且结识了不少英雄。当时周瑜在居巢任袁术手下的县令,因为没有粮食,就去向鲁肃去借。大手笔的鲁肃居然把自己家的粮食分给周瑜二分之一,即一仓三千斛。周瑜大为感动,自此和鲁肃情同骨肉。袁术也知道鲁肃是个人物,就委任鲁肃做东城县令。可鲁肃知道袁术成不了气候,就率百余人南迁到居巢投奔周瑜。
  这些人里面有当年的游侠少年,也有非常景仰鲁肃的人。一行人向居巢进发。结果遭到当地官员的拦截。那时候老百姓很稀缺,经过了黄巾军起义,老百姓是衣食父母,离开了老百姓,当官的岂不麻烦?鲁肃让老弱病残先走,自己和一些游侠少年断后。此时追兵渐近,鲁肃排开精壮人等,张弓搭箭,对追兵说:“你们都是男子汉,应该明白大势。方今天下纷纷离乱,有功,得不到赏赐,无功,也受不到责罚,为何要逼迫我呢?”说着,命人将盾牌立在地上,远远开弓射去,箭把盾牌都射穿了。追兵一方面觉得鲁肃的话有道理,一方面估计凭自己的力量也奈何不得他,只好退回。鲁肃顺利到达居巢。
  不久,鲁肃的祖母去世了,出于守孝,鲁肃回到家办理丧事。好朋友刘子扬觉得鲁肃在家赋闲很是可惜,于是写信说道:“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还迎老母,无事滞于东城。近郑宝者,今在巢湖,拥众万余,处地肥饶,庐江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观其形势,又可博集,时不可失,足下速之”。意思是你是一个人才,应该投奔一个可靠的人,你旁边的郑宝就是这样的人物,你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不如投奔来建功立业。鲁肃便去投奔,恰好此时,周瑜在孙策手下效力,当时孙策已死,孙权继位,很有才干,于是周瑜把鲁肃推荐给孙权。孙权立刻召见鲁肃,于是才有了东吴版的隆中对:“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自此便把鲁肃当成自己的左膀右臂,因为有了鲁肃的相助,才有了赤壁之战那样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总之,三国时期的鲁肃是一个集政治军事谋略于一身的人物,作为东吴的四英将之一,和周瑜吕蒙陆逊相比,鲁肃一点也不逊色。绝对不是那一个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懦夫,而是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人物。

一、鲁肃在东吴集团的地位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初率部与周瑜投江东,为孙权所依重。赤壁之战种与周瑜联刘抗曹,大败曹操。周瑜死后,鲁肃为奋武校尉,代其掌管军事。
鲁肃与孙权、周瑜并称为“江东三杰”。在“江东三杰”中,如果说《三国演义》对孙权和周瑜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既充分肯定他们的英雄性格、品质和作为,同时又对他们的缺点、错误作了揭露、批判的话,那么对待“三杰”之一的鲁肃就完全不同了。。作者显然是以敬佩的感情来塑造这一英雄形象的,把他写成了既富有雄才大略,又颇具长者风度的完人形象。
鲁肃在东吴集团中居于仅次于周瑜的显著地位。他不仅是继周瑜之后的军事统帅,而且又是孙权的高级参谋和外交使者,也是孙吴集团的重要决策者之一。
鲁肃的出场是在孙权即位之初,作品第二十九回通过周瑜之口,先向读者作了郑重的介绍:
瑜曰:“姓鲁,名肃,字子敬,临淮东川人也。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早年丧父,事母至孝。瑜为居巢长之时,将数百人郭临淮,因乏粮,闻鲁肃家有两囤米,各三千斛,因往求助。鲁肃即指一囤相赠,其慷慨如此。平生好击剑骑射,寓居曲阿……”权大喜,即命周瑜往聘。
通过这一简短介绍,可知鲁肃时隔德才兼备的人物。周瑜临死时,又给孙权上表,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务,称:“鲁肃忠烈,临事卜苟,可以代瑜之任。”孙权当即接受这一推荐。即日任命鲁肃为都督,总统兵马。
二、鲁肃的性格特点
鲁肃禀性醇厚,恪守信义,光明磊落,忠厚待人的品质,使人感到可亲可敬。周瑜、张昭,包括孙权所玩弄的饭蜀阴谋诡计,以美人计为钓饵以赚刘备等,鲁肃都未参与,是为明证。
鲁肃三索荆州,第二次索要荆州,诸葛亮据理而论,说得鲁肃先是“缄口无言”,半响才说:“昔日皇叔当阳受难时,是肃引孔明渡江,见我主公;后来周公瑾要性病取荆州 ,又是肃挡住;至说待公子去世还荆州,又是肃担承。今却不应前言,教鲁肃如何回复?我主与周公瑾必然见罪。肃死不恨,只恐惹恼东吴,行动干戈,皇叔亦不能安坐荆州,空为天下耻笑耳。”(第54回).鲁肃句句话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义,一位既有政治见底有秉性纯厚的人矗立在眼前。他为维护孙刘联盟的大局,忍辱负重,在所不辞,看似老实有余,实则胸怀阔大,修养深厚。于是诸葛亮让刘备写了一纸文书,暂借荆州为基地,待到取了西川再还。
《三国演义》中有“关云长单刀赴会”一回,说鲁肃参与谋害关羽。这首作者虚构的故事,目的是为了美化关羽,不惜贬低鲁肃。但是,即使在这回为神化关羽不得不丑化鲁肃的描写中,鲁肃仍不失为忠厚长者。
三、鲁肃------众人眼中的平庸者
不过,也许正是因为楼上的这种纯厚忠诚的性格,使他成为众人眼中的平庸者。
在《三国演义》中他所占的篇幅是不多的,他不像主要人物那样贯穿于全书的主要情节之中,小说也没有多方面地展示他的英雄性格和作为。而罗贯中从不多的笔墨中将鲁肃刻画成了一位平庸之辈,《三国演义》反映比较多的是憨厚老好、呆头呆脑、胆小怕事,而且在鲁肃出现较多一些的场合,多少以配角出现。
《三国演义》地四十二回写曹操大军压境 ,鲁肃奉命往荆州为刘表吊丧,第一次和诸葛亮见面。时逢诸葛亮出使东吴,联吴抗曹,鲁肃此举可谓心地善良,但在大智大谋的诸葛
4/7页

亮面前啰嗦这些,显然是多余的。
第四十三、四十四回“舌战群儒”和“智激周瑜”,是孙刘联合抗操联盟形成中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此间,诸葛亮的智慧才能得到了最充畅的表现。而鲁肃,虽然他也力主抗曹,但表现却不多,更多的是在孙权、周瑜和诸葛亮之间斡旋,劝周瑜别杀诸葛亮。显然只是一种陪衬力量。随后的“草船借箭”,他在为诸葛亮作准备工作,“借东风”,他在南屏山帮诸葛亮相度地势,以赤功能筑坛。纯粹是老实人为聪明人做死“活路”。
赤壁之战后,是他执意“借荆州”给刘备,但刘备取西川后,仍不想还荆州。为此,孙权常叱责他,逼他去讨还荆州。鲁肃后来实在无法,想以宴请关羽加害之达到目的,不料关羽“单刀赴会”,由被动而主动。文臣斗智不如武将,鲁肃的平庸由此可见。
但罗贯中塑造 鲁肃形象,多非历史真相。 四、鲁肃的博大胸怀 如上所说,《三国演义》李刻画了一个平庸的鲁肃,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鲁肃、却不是平庸之辈。据《三国志》鲁肃本传注引《吴书》记载,鲁肃身处乱世,“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很早就立下了经国济民,结束战乱的远大志向,且好结交天下豪杰,讲武习兵,又善谈论,知识渊博,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
公元200年,周瑜向孙权举荐鲁肃,说他“才宜佐时”,是天下不可多得的人才。孙权欲成齐桓、晋文之功业,问计于鲁肃。于是有历史上所谓的“鲁肃密议”。鲁肃分析认为:“据我所料,汉室不能复兴,曹操也不能一下子被除掉,为将军打算,只有先巩固江东,以观天下之变;乘曹操忙于北方军务之机,进兵剿除黄祖。讨伐刘表,讲长江一线据为己有;然后称帝王,图取天下,建立汉高祖那样的功业

三国演义》  介绍:  个人基本情况  鲁肃(172~217年),字子敬,身高约合现今1.8米,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永康)人,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他不但治军有方,闻名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三国演义》将其塑造成一个忠厚老实之人,忽略了他的才能,这是错误的。  鲁肃出生时其父就去世了,和祖母共同生活。鲁肃家中异常富有,但由于祖辈无人出仕为官,鲁肃的家庭虽然资财丰足,但并不属于士族阶层,只是那种在地方上有些势力的豪族。据考,鲁肃体魁貌奇,少时就胸有壮志,好出奇计,且爱击剑骑射。鲁肃性格好施舍别人。由于家道殷富,他常招聚少年,一起讲兵习武。晴天,偕众往南山(今江苏盱眙山的古称)射猎,阴雨,则聚众讲习兵法,以此练习武艺。

一个有见识、多谋略、达权变的战略家。能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眼光远大,识见英明。有远大眼光,更有忠厚诚实的人品。

老好人,“长者”,在所有人都信任他


孙权劝学的人物形象是谁?
《孙权劝学》赏析 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

吕蒙问计于鲁肃翻译
二、译文 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在到陆口去的时候,经过吕蒙所在的驻地。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于是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作为邻居,您将用...

三国演义的人物性格,急急急急急急急啊!!!
诸葛亮 人称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其手摇羽扇,运筹帷幄的潇洒形象,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心中“智慧”的代名词。庞统 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张飞 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飞义释严颜,有国士之风。然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

三国人物形象概括,
3、刘禅不辩是非,听信谗言,任用奸臣,猜忌忠良,最终落得束手称臣,被天下耻笑的下场。曹丕的人物特征:1、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的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 2、他更是一个为了争权夺利可以不择手段,残害手足的凶残狠毒之人。鲁肃的人物特征:1、目光长元、有雄才大略的统帅。

三国人物形象分析
被天下耻笑的下场。二十一、曹丕 1、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的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2、他更是一个为了争权夺利可以不择手段,残害手足的凶残狠毒之人。二十二、鲁肃 1、目光长元、有雄才大略的统帅。2、他的性格中又有忠厚诚恳近乎愚钝、优柔寡断的一面,也常常被人加以利用。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大家都喜欢那些人?各三个!
1关羽 忠贞神勇 义薄云天 刚愎自用 因小失大 是《三国演义》中忠义智勇兼备的人物形象,这就是为什么在三国中战将如云,而独有关羽被称为“绝伦逸群”①,与曹操、诸葛亮并列为“三绝”②的原因。也是他被历代仁人志士奉为修身、厉志、敬业的人生楷模所在。2鲁肃 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

曹操、诸葛亮、周瑜、 鲁肃 ,人物特点各不少于100字?
仍尊刘禅为帝,此所谓礼;8、强为不可为之事,七出于祁山之前,此所谓忠;9、诸葛亮治蜀期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10、得此一人胜似十万雄兵,古今中外鲜有贤臣若此.周瑜1、精通音律,深谙兵法;2、足智多谋,知人善任;3、颇有大将风范,却气量狭窄,英年早逝.鲁肃1、《三国演义》中鲁肃乃一忠厚...

鲁肃人物介绍50字,快速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

历史上的鲁肃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评价 陈寿:①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家富於财,性好施与。②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三国志》陈评 孙权:①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搜索草船借箭的人物形象?
由此《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引生创作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推动着智慧的启迪与发展。 但在正史《三国志》中却是孙权所为。周瑜:阴险狡猾,有嫉妒心。诸葛亮:神机妙算,有勇有谋,胸有成竹,从容镇定,以大局为重。鲁肃:顾全大局,忠厚守信。曹操:谨慎多疑。

海南省15271678464: 鲁肃是个怎样的人? -
芷韦阿尔: 1鲁肃是个有远见的政治人物 吴国的隆中对,就是由他发表的 比蜀国诸葛亮的隆中对足足早了5年 2是个老实好客的人物 当年周瑜求粮 他毫不犹豫的讲一半粮食分给周瑜 草船借箭的故事中 他守护诸葛的秘密 3外交头脑十分发达 面对强大的曹魏 他选择了联刘抗曹 思想比任何一个人都更理智 4深谋远虑 建议孙权称帝 拿出真正的正义旗帜

海南省15271678464: 15孙权劝学的鲁肃什么人物形象 -
芷韦阿尔: 鲁肃极像一位忠厚的长者,对吕蒙明显的进步,毫不掩饰的夸赞,这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叹.他又相当真诚,讲礼节,在认可吕蒙的好学后,一定要拜蒙母,结友后才告别.也表明他敬才爱才.

海南省15271678464: 草船借箭中鲁肃的为人如何? -
芷韦阿尔: 三国时期的鲁肃是一个集政治军事谋略于一身的人物作为东吴的四英将之一和周瑜吕蒙陆逊相比比鲁肃一点也不逊色.鲁肃在草船借箭借东风舌战群儒里是诸葛亮的跟屁虫.事实上历史的鲁肃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她的胸才大略他的英雄气概他的.干云豪气一直受人敬仰.

海南省15271678464: 鲁肃的性格特点 -
芷韦阿尔: 鲁肃,老诚厚道,小心谨慎.

海南省15271678464: 《孙权劝学》中,鲁肃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
芷韦阿尔: 鲁肃(172-217),字子敬,东吴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鲁肃少年看出世道将乱,便苦练箭术.其后周瑜带了几百人从鲁肃门前过,向鲁肃借粮.鲁肃当时前里有两囤米,鲁肃当时就借了一囤米给周瑜.周瑜十分感谢鲁肃,后来向孙权推荐...

海南省15271678464: 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 -
芷韦阿尔: “时势造英雄”,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三国时期,由于政治环境宽裕,人才辈出,群英荟萃.在三国众多的明星人物中,鲁肃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在《三国演义》中,鲁肃被描写成一个顾全大局、忠厚老实而又才智平庸、谨小慎微的形象.这样...

海南省15271678464: 鲁肃的外貌,性格,使用兵器 -
芷韦阿尔: 鲁肃外号鲁大师,帅气,性格善良开放,积极,无兵器,技能换手牌,给别人分牌

海南省15271678464: 历史上的鲁肃是怎样一个人 -
芷韦阿尔: 鲁肃死后,孙权评价他有二长一短:“子敬东来,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

海南省15271678464: 鲁肃的性格特点 具体一点~ -
芷韦阿尔: 鲁肃是一个有大谋略、大才干的人,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干家. 鲁肃这一生,呕心沥血的就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孙刘联盟,没有鲁肃大力促成,孙刘联盟就不会存在,没有孙刘联盟就不会有赤壁之战,没有赤壁之战就不可能有之后的天下三分,也就不可能有三国了.所以说鲁肃是个真正的高人,甚至可以说,没有鲁肃,就没有“三国”.

海南省15271678464: 孔明借箭中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 -
芷韦阿尔: 表面看来,鲁肃似乎比较糊涂,好像总是夹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两头受气.草船借箭更是显得不明就里. 从三国演义作者的角度讲,确实是想用一个老实、糊涂的形象来衬托诸葛之智.但是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出,鲁肃是周瑜推荐给孙权的国士,更是孙刘联盟的首倡者与主要缔造者.因此,鲁肃绝不是一个糊涂的人.他的种种表现,我们今天看来,也可以看作是他大智若愚,试图以一种“糊涂”的面孔出现,周旋于孔明公瑾之间,保证两个人的关系不破裂,保证孙刘联盟理想的不破灭.“若愚”的智者是真智者. 因此,我比较喜欢高希希版新三国中对鲁肃形象的把握和刻画.不妨看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