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都一石碑与清王朝有关,子民视为国耻,为何从没将其销毁?

作者&投稿:吴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韩国是受到中国文化影响最深重的国家之一,清朝灭亡之前,韩国境内所流通的官方文字一直都是汉字。包括韩国的传统服饰以及官民称呼都是依照中原王朝的规则来进行命名的。

只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韩国为了推行自己的“民族主义”废除了汉字,开始推广传统的韩文,而韩文毕竟是表音字,在沟通上是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的,但韩国又是一个在文化上有着“强烈自尊”的国家,即便是会出现一些困难,也不会再选用汉字。

但有一件事却很奇怪,既然韩国自尊心如此之强,但在韩国境内却有一块记录着韩国与中国历史的石碑,这块石碑在韩国百姓的眼中甚至被认为是耻辱,但韩国却一直将这块石碑留着,这到底是为何呢?

要想知道原因,我们就要了解下这块石碑的来龙去脉。

这块石碑的中文名字叫《大清皇帝功德碑》韩国的名字称为《三田渡清太宗功德碑》,从这块石碑的碑名可以看出来,它与清太宗皇太极有着很直接的关系。事实也确实如此,其中记载的就是皇太极御驾亲征征服朝鲜的故事。

那当年皇太极为什么要派兵攻打朝鲜呢?

首先呢,就是为了解除军事威胁。在明朝灭亡之前,朝鲜作为明朝的一个藩属国,一直和明朝中央政府保持正着高度一致的步调。所以在清政权在东北逐渐发展壮大后,朝鲜也就举起了反清的大旗,虽然双方并没有直接起冲突,但仍旧是保持着敌对态度的。

倘若皇太极带领军队去前线与明朝作战之时,朝鲜突然在后方发动袭击,很可能会对自己形成前后夹击之势,使得自己兵败身死,当时驻扎在东北地区的毛文龙已经足够让皇太极感到烦恼了。若是再有朝鲜这么一方势力作为后方支援,要想取胜自然是难上加难,所以皇太极若想毫无后顾之忧的对抗明朝,第一步要做的就是降服朝鲜。

再者,出于政治地位考虑皇太极也要搞定朝鲜。皇太极自继承努尔哈赤汗位以来,势力愈发的壮大,他已经不再满足于东北的那块小天地了,而是想涉足中原一统天下,他除去可汗的称号,改国号为大清,与明朝分庭抗礼就是证明。

而既然要取代明朝的地位,那么在自己的大后方就不允许有明朝藩属国存在,他要的是自己的藩属国,一个属于自己,听自己话的藩属国。

这个战争是什么时候打的呢?最终结局如何呢?

在公元1636年,皇太极正式与明朝分庭抗礼之后,曾让使者向朝鲜送去国书,要求朝鲜放弃对明朝的藩属,转而投降于清朝。不过朝鲜并不将皇太极的国书当成一回事,甚至对于清朝的使臣压根就不接待,将其拒之门外,于是皇太极大怒,借此名义发兵12万进攻朝鲜。

朝鲜只是一个小国,国家军队战斗力低下不说,连整体的军事部署也是非常的混乱。所以等到皇太极12万大军跨过鸭绿江之后,朝鲜军队迅速被清军打得溃不成军,于是在短短12天之后,皇太极便带领军队到达了朝鲜首都汉城城下。

其实当时朝鲜国王也曾做出了一些挣扎,比如派使臣求援明朝,并要求各地军队前来勤王。不过当时的大明王朝已经是自顾不暇,所以对于朝鲜并没有给出太多实质性的帮助。而各地派遣的勤王军队又和清朝军队不是一个等级的,很快便被击败了。

因此,朝鲜国王在被皇太极围堵47天之后,也就举着白旗出来向清军投降了。

而朝鲜之所以会主动投降,皇太极采用的双管齐下政策起了很大作用。当时的皇太极一方面派大军压境,另外一方面对于俘获的高官家属还有皇宫子弟给予优待,之后让这些皇宫贵族的家属奉劝国王尽快投降。

而当时朝鲜国王也自知打不过,再加上皇太极对于他的这些族人还都不错,并且还承诺投降可保王位。于是朝鲜国王最终也就出城投降,正式成为了清朝的一个藩属国。

那为什么会刻一个石碑呢?

这是当时的皇太极为了确保朝鲜对于自己的藩属关系,让清朝军队在接受了韩国的投降之后强迫朝鲜人刻出来的,目的是用它来证明自己曾经到过这,并征服过这。

在石碑上主要写了皇太极当年如何带兵一步步突破朝鲜的防线,打到朝鲜首都汉城之下的。并且还写到皇太极是一个恩情并重之人,到了这里并没有屠杀百姓,所以整个朝鲜举国上下要对皇太极感恩戴德。

总之,都是一些夸赞自身的话。这明显就是打了人家,还要人家磕头求饶说自己错了。因此在当时朝鲜人看来,这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所以在当初刻石碑的时候,没有人愿意为这个碑提文。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个碑文是在清朝军队强压之下被迫做出来的,这才导致这个碑文上的文字写的有点潦草,甚至有点不正式的感觉。

等到后来清朝彻底占据中原之后,这个石碑也就成为了双方建交的一个友谊见证,石碑被朝鲜政府给保护了起来。每当有清朝大使来朝鲜参观的时候,都会特意的去看一眼这个石碑是否有损坏。

朝鲜国王由于害怕石碑损坏之后会惹怒宗主国清朝,所以也一直将这块石碑保护的很好。而清朝看到朝鲜这么乖巧,也就一直没对朝鲜做出过任何惩罚措施,两家相处的十分融洽。

等到甲午战争爆发之后,朝鲜被日本战争侵占,日本为了将朝鲜彻底的去中国化,也就扶持了一个亲日政府,并且开始全面销毁朝鲜曾经作为中国藩属国的一个历史证据,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这个石碑也就被埋入到地下。

清朝灭亡之后,这块石碑被当地的文物部门挖了出来并且保存。只不过由于它的存在令自身感到耻辱,所以这块石碑再次被埋到了地下。

直到后来发生了一场大洪水,这才让这块石碑再次得以重见天日。而这次韩国政府出于尊重历史的态度,也就没有再次将这块碑给埋在地下,更没有将其销毁。但也不能说将其保护起来了,因为它只是被随手扔到了一个公园里面。




清政府怎样从沙俄手里获得日本海出海权的?
是因为派了吴大澄去处理这件事情,而恰好他是一个很爱国的人,为我们争取了很多的利益。在中国的历史上,为国家的领土主权付出了很多努力。在吉林春天沙丘公园的北侧,有一个白色的石碑,刻在穿着清朝正式服装的人身上。这个男人把中国的国境线向前移动了16英里,支付了327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的首付。它...

韩国一场洪水,冲出块中文石碑,韩国人为啥见后脸都红了?
皇太极意在收服人心,他在汉城外面专门设坛,接受投降,只要答应臣服大清,清军就会撤出境内。但李倧需要做一件事证明,这件事同时也是为了彰显皇太极功业:立碑刻字,在汉城外面竖起“大清皇帝功德碑”,作为皇太极征服的凭证,从此他们认大清为宗主国。清朝撤回中原后,李倧也开始了修建工作。但是...

满族赫图阿拉城及清永陵清昭陵的中秋访古之行
永陵镇东4公里的苏子河南岸,是后金开国的第一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山城式都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第一个国都,更是迄今保存最完善的女真族山城...六座石碑采用的石材、造型、尺寸相同,只是所书文字略有区别。距陵寝最远的两甬石碑碑文为满、蒙、汉、藏、回五体文字: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碑阴与...

颐和园故事和传说
1、颐和园的传说故事:戊戌变法与光绪皇帝 光绪是清朝第九个皇帝,本是慈禧的侄子。慈禧在儿子同治死后,...庚子那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慈禧还没瞧见洋人的影儿呢,就逃到了西安。王公大臣们一看太后带头儿...法联军焚毁“三山五园”,颐和园里的耕织图也遭到毁灭性破坏,只留下乾隆皇帝御题的“耕织图”石碑...

边疆出土一石碑,上面的什么内容让人兴奋,专家:原来此人真的存在?_百度...
这个功绩就是他自己一个人灭了整个印度,并且震惊了整个丝绸之路上的其他国家,在他回家的路上,很多邻国都纷纷献上宝物,表示自己对于大唐的一种忠心。就是这个石碑的发现,才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像王玄策这样的人的存在,也能够让后人铭记这位千年前的英雄,并且将他的事迹很好地传承下去。所以这块石碑...

圆明园的资料 要详细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秦人是东夷人和戎人的后裔?一块石碑和战国竹简揭示秦人来历
3. 最终,周孝王依从申候之言,秦非子被封于秦地,专注于为周王朝养马,从而成为秦国始祖。4. 然而,考古发现证明秦人实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与东夷人和戎人并无直接联系。2008年,清华大学获得校友赵卫国捐赠的战国竹简,研究显示秦国为商末战乱期间西迁的华夏族一支。5. 清华简上的铭文进一步证实了秦人...

关于颐和园的资料
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

清朝枣园村挖出一块石碑,上写五个“字”当地县令说:可找到你了_百度知...
本村的父老为了不让古迹如此被淹没,于1911年筹集乡银,重新立了一块孔子闻韶处石碑。在1982年时,国家特意拨款将孔子闻韶处石碑,嵌刻在韶院村学校内墙壁上,并增置乐舞图与孔子在齐闻韶石刻,用以歌颂孔子教育世人。孔子号称先贤,他的思想影响了华夏2000多年,是历代君王承认的正统思想观念。可能很多...

求一篇关于圆明园的论文
圆明园的园林杰作和艺术宝藏无一不是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既体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暴露了封建帝王的挥霍无度。由于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遣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192806915: 求一篇形势与政策的论文2000字 -
长兴党刻迪: 形势与政策论文 纵观当今世界想,形式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形势与政策贯穿我们的历史,国情科技,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放眼当今...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192806915: 中国的皇帝. -
长兴党刻迪: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赵氏[1][2],名政,秦庄襄王之子.汉族(原称华夏族)[4],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公元...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192806915: 李氏朝鲜后宫妃嫔所住的宫殿名 -
长兴党刻迪: 景福宫(韩国景福宫)编辑景福宫(朝鲜语:경복궁)是朝鲜王朝(1392年~1910年)时期韩国首尔(旧名汉城,朝鲜语한성)的五大宫之一,也是朝鲜王朝的正宫,占地12.6万坪(57.75公顷),由330栋建筑组成,共计5792个间(古代以4个...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192806915: 此字是清朝时期碑记上的字,请问是什么字.求大神解答! -
长兴党刻迪: 这是女真文字,不是圈点满文.两个推测:一,这石碑建于清之前.那时候满州族人叫女真人,使用女真文字.1644年之后才改为满州族.才发明的圈点满文.二,石碑建于金代,女真人建立的王朝.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192806915: 历史人物刘基是怎么死的?他和诸葛亮哪个更厉害(总体才能)求大神帮助 -
长兴党刻迪: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有人称为再世孔明,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192806915: 北京和河南分别是哪几个朝代的都城 -
长兴党刻迪: 河南是一个省,不是一座城市啊,河南的开封是北宋的都城,而洛阳则是:东周、东汉、曹魏、北魏(后期)、金(后期)的都城.北京是辽(陪都)、金(前期)、元、明、清的都城..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192806915: 张之洞有什么国民观? -
长兴党刻迪: 张之洞的国民观大体可以用“同心”、“教忠”、“民纲”(22)六个字来概括,即在封建人伦的基础上建构“人人与国为体”的国民观.面对甲午战争后中国国内莫衷一是的纷争局面,张之洞以“中学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192806915: 为何“张”姓是“天下第一大姓”? -
长兴党刻迪: 张姓是中国最大的姓之一,得姓历史悠久,族大支繁.张姓曾有43个望族,在所有姓氏中无与匹敌. 张姓,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张氏族人;三是人才辈出,不可胜数,从古至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