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伐魏时献出奇计,诸葛亮死后却被人亮剑的名将是谁?

作者&投稿:刀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三国里,蜀国的名将魏延是一位悲情人物,他身怀绝技、勇冠三军,是一位不可得的良将,非但在生前得不到重用,而且还死的很悲惨,死于内部的争斗。他为什么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呢?



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信阳北)人。他原是刘备在荆州时的私人部曲,后来跟随刘备进川。在西取蜀川、北定汉中的战役中屡建战功,深得刘备的赞赏,被破格提升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



魏延有武勇、有韬略,最能说明其军事才能的是他提出的智取长安的策略。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召集诸将会议,魏延献策,由他率五千精兵出子午谷直袭长安。当时镇守长安的是魏国安西将军夏侯林。魏延说:“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成阳以西可定矣。”



这一奇谋良策却被诸葛亮给拒绝了,原因只有三个字:太冒险。于是还是按部就班的从自己预定的计划“安从坦道”,西出祁山伐魏。后来许多军事家从当时敌对双方的军事实力分析,认为魏延的策略是可行的。因为蜀汉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均不及曹魏,倘不用奇谋良策实行奇袭,而“安从坦道”,依法进兵,势必旷日持久,师老淹留。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就是因为不懂应变将略,出奇制胜。



很显然,魏延是蜀汉举足轻重的人物。尤其在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名将相继谢世后,可用的名将只剩了魏延,所以诸葛亮病危之时,众将私下都以为魏延必当以代亮。可见魏延当时在才能方面,被公认为是可以成为接替诸葛亮的人。



然而魏延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性矜高。在平常生活中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有丞相长史杨仪。两人的关系“有如水火”。

杨仪是投奔刘备以后,积极为刘备出谋献策,得到刘备的信任。在刘备为汉中王时,被提拔为尚书。但这人生性狷狭,喜欢公报私仇,他借口魏延不听请発之造遗令,杀了魏延。



当时无论从资历、威望或武功谋略而言,魏延全部胜过杨仪。杨仪节督全军而要他听命于杨仪时,魏延不服了,他自特有才不服杨仪。由此而导致的魏延率军南归,烧绝阁道,充其量也只是与杨仪之间的内证,而非率军投敌的反叛。这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问题。而杨仪则把它混淆起来,把不服杨仪指挥说成是反叛朝廷。



为什么《三国演义》要把杨、魏之间的矛盾冲突演变成杨仪奉诸葛亮之遗命,以魏延脑后有反骨为由,而采用智杀的方式杀了魏延呢?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在熟读《三国志》的基础上撰写小说的。他笔下的人物,尽管有些情节是虚构的,有些细节是增添的,但大多仍能在史料来源上或人物性格的逻辑发展上,找到根据。他写魏延时为什么要让诸葛亮参与杨魏之争呢?其原因是诸葛亮确实参与了杨、魏之争,尽管他没有布置过追杀魏延的命令。

要知道杨、魏的矛盾不始于一朝一夕,作为主帅属下的两位文武大臣有了矛盾,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对于相处十数载的部下的性格不会不了解。从他对后事的安排中也可以看到,他是知道魏延不会听从杨仪的。



要知道在当时蜀汉阵营中,无论是资历、威望或武功、谋略方面,魏延都高于杨仪。他把各方面都不如魏延的杨仪放在魏延之上,不是激化魏延与杨仪的矛盾吗?

原因很简单,就是诸葛亮并不信任魏延,他信任的是杨仪。在杨、魏的权力之争中,他偏向杨仪。



诸葛亮何以厚此薄彼?史料记载虽属片言只字,却也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正是因为初出祁山时魏延献策未遂,脑后并没有反骨的魏延口出怨言因而得罪了主帅,从此被排除在领导核心之外,因此提拔重用、嘱托后事都没有他的份了。

诸葛亮会用人,但也有缺点。这缺点就是过于严格、求全责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至少在魏延的问题上,诸葛亮因为某种偏见而做了欠妥当的处理。诸葛亮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自己尸骨未寒便祸起萧墙,内部的自相残杀,毁灭了蜀中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



但公道自在人心,魏延死后,蜀国丞相蒋琬建议将魏延礼葬在汉中右马堰,并为之建基。据《南郑县志》载:墓志有“蒋琬原其本意,但欲杀杨仪,不便背叛”之语。可惜年代久远,石马之遗迹已不复存在了。



魏延,这个人虽然军事领域一直都很强,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完全相信他,最后也不得善终。

这个名将就是魏延,他曾经提出过子午谷奇谋,但被诸葛亮拒绝了。诸葛亮死后,他被杨仪诬陷,背上了谋反的的罪名,最后被杀害了。

魏延,因为诸葛亮非常的不信任他,所以在死的时候就留下了锦囊妙计,最后马岱杀了他。

当时的魏延曾经向诸葛亮献上子午谷奇谋,但诸葛亮没有采取,诸葛亮死后,因为反叛的罪名被杀死了。


三国故事:顺应时局,以变应变
处处能做到,因而能做到顺时而动,也才能做到以变应变。“克日擒孟达”就是以变应变的最好例证。> > 司马懿驻守西凉等处,诸葛亮认为他是伐魏的最大障碍,于是用马谡的反间计,使魏主将司马懿削职回乡。> > 孟达起事> > 诸葛亮计得后大喜,即兴师北伐。蜀师旗开得胜,连取三城,魏国上下...

曹魏风三国时期的名人故事
为替父报仇,随刘备东征伐吴。用丈八蛇矛,打仗勇猛,武艺高强,与关兴是当时蜀军中的优秀将领。随诸葛亮伐魏时,在战事中不慎趺落山中,头部受伤,不久死去。 关平 关平,冀州关家庄关定的儿子。关羽千里走单骑寻找刘备时收为义子。跟关羽学习武艺,深得关羽刀法,一生伴随关羽。关羽被东吴吕蒙、陆逊用计袭取荆州后败走...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是什么意思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出师:出师:出兵。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

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曹操平定北方后,已非初起兵时可比,其帐下确是猛将如雨、谋臣如云,初出茅庐的诸葛亮要想在曹操帐下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对此状况,诸葛亮是有足够认识的。当其好友孟建思乡心切,欲往中原求取功名时,诸葛亮劝阻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后来诸葛亮伐魏时获悉徐庶任御史中丞,石韬任郡守时,不由感慨道...

求《三国演义》中魏蜀吴期中一方10个主要任务,写出名字、字号、官职以...
关羽千里走单骑寻找刘备时收为义子。跟关羽学习武艺,深得关羽刀法,一生伴随关羽。关羽被东吴吕蒙、陆逊用计袭取荆州后败走麦城,关平同往,后与关羽一同被俘,遭孙权杀害。 关兴 关兴,关羽的亲生儿子。关羽遇害后,随刘备东征伐吴,英勇杀敌。诸葛亮伐魏时,关兴是主要战将,屡建战功。后杀东吴潘璋,夺回关羽的青龙偃月刀...

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当刘备病卒于白帝城(今重庆奉节县东)时,他留给诸葛亮的是内外交困的局面和一个年幼无知、扶不...“劳师以袭远”这种策略也是兵家之大忌,但诸葛亮仍坚持铤而走险,(先后六次统兵伐魏)并表现出百...“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读葛亮出师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他后半生全部活动的精神...

《出师表》全文翻译是什么?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建兴五年)决定北上伐魏,以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

帮忙把两表作个对比
《陈情表》并提;以获得“高难度”的险助而又收“高效率”奇功的,则常把李斯的《谏逐客书》和李密...“劳师以袭远”这种策略也是兵家之大忌,但诸葛亮仍坚持铤而走险,(先后六次统兵伐魏)并表现出百

三国演义中的文言文知识
【见《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 ⑥曹丕乘陆逊大胜刘备败军时,伐吴,东吴将徐盛,用火攻,打退曹丕大军,保得东吴安全【见《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 ⑦孔明南征时,第七次 ,孟获借来藤甲兵对战,孔明用计将敌军引至盘蛇谷中,大火烧死了藤甲兵,第七次擒了孟获。【见《三国演义》第九十回】 ⑧孔明第六次伐魏时,与司...

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当时,谙葛亮根据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分析,凭着自己的经验,已准确地预报出出现偏东风的时间。但为唬弄周瑜,他却设坛祭神“借东风”。 十一月的一个夜晚,果然...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

三江侗族自治县17379223878: 死诸葛走生仲达诸葛亮他的计谋 -
褚娴醋酸: 诸葛亮病危期间吩咐杨仪,死后不能发丧,做一个假诸葛亮木像放在车上,一切事务照常进行. 诸葛亮死后,遗体装在灵车上的一个龛里,由三百多精心挑选的将士护送,要运回成都. 司马懿催动大军追赶蜀兵,以为诸葛亮已死了.但是半途...

三江侗族自治县17379223878: 诸葛亮死后预测哪些事 -
褚娴醋酸: 魏延必反, 相传为诸葛亮于军中闲暇时写了一个《马前课》, 死后阴魂不散,还在定军山显灵.

三江侗族自治县17379223878: 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两个,每个300字左右)尽快回答 -
褚娴醋酸: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我死后,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到那时,你们把房拆了,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有补救的办法.” 诸葛亮死后,司马昭打下天下当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员将军是诸葛亮的后代,便想治治...

三江侗族自治县17379223878: 三国演义其中10人物介绍100字求救啊! -
褚娴醋酸:[答案] 马谡,生于公元一九○年,死于公元二二九年,马良之弟,蜀国将领.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人.得诸葛亮器重,升为参军,刘备临死前曾告诫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建兴六年(公元二二九年)违反诸葛亮的命令,未...

三江侗族自治县17379223878: 诸葛亮北伐几年? -
褚娴醋酸: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诸葛亮在228年至234年发动北伐曹魏的战役,共有五次,但未取得重大胜利;而曹魏也曾发动反击战,但不成功.最后以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终结.附带一提,北伐乃是以蜀汉为正统的观点.以曹魏...

三江侗族自治县17379223878: 诸葛亮死后, 司马懿为什么说他是天下奇才? -
褚娴醋酸: 司马懿虽然拖死了诸葛亮,但是司马懿是认可,甚至承认诸葛亮是强过自己的.司马懿和诸葛亮分别是魏国和蜀国顶级的厉害人物,能做对手,也就能做朋友.只是两人分属不同阵营,都是灭掉对方为任务,但不影响相互产生英雄相惜的感情....

三江侗族自治县17379223878: 刘备死后诸葛亮献过什么计策 -
褚娴醋酸: 欲擒故纵计(七擒孟获)、空城计(退司马懿兵)、暗渡陈仓(北伐曹军的时候)、借刀杀人(用马岱去杀魏延).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中有提到,《三国演义》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和虚构创造. 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战策略,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东汉以来,南中属于益州辖区之内,分置益州郡(即建宁郡)、牂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区.

三江侗族自治县17379223878: 描写诸葛亮出的什么计策?出自第几回?
褚娴醋酸: 出的是在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最后病死五丈原,诸葛知道他死后魏延必反,所以让马岱在魏延处做卧底,在魏延大喊:谁敢杀我.的时候,出其不意杀了他. 出自第一百零五回: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三江侗族自治县17379223878: 诸葛亮死后还对蜀国做出了哪些好处死后作出的贡献
褚娴醋酸: 一:架空刘禅.刘备死后,由于刘禅年幼,由诸葛亮执政.当刘禅长大成人后,诸葛亮理应把大权移交给刘禅. 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干,而是把军政大权进一步控制在自己的...

三江侗族自治县17379223878: 诸葛亮北伐
褚娴醋酸: 诸葛亮的确是想除掉魏延.看魏延是否有异心不能仅因为他支持北伐就说明他忠心,而是从他的为人性格及多年来的行为表现来判断,诸葛亮的智慧不用说了,他之所以说他死后魏延必反是他这么多年来对魏延的观察得出的结论,所以以诸葛亮的智慧他肯定是能判断出魏延会反的,所以他肯定想除掉魏延.(其实不应该说魏延会叛变,反不等于叛变,叛变是投靠敌国了,魏延的目的是想夺权,自己当最大的,他也反对魏,所以他支持北伐,他反是因为他知道诸葛亮死后不会把大权交给他所以他才会反.这里应该叫反,不叫叛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