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孤独者》,我想请教大家几个问题,1.文章前面的解题里说体现鲁迅作品的“托尼思想”的特点

作者&投稿:淳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鲁迅的小说《孤独者》在那里可以下载?~

http://read.anhuinews.com/system/2004/10/19/001020236.shtml

孙伏园在《鲁迅先生逝世五周年杂感二则》里说过:从前刘半农先生赠给鲁迅先生一副联语,是“托尼思想,魏晋文章”。当时的朋友认为这副联语很恰当,鲁迅先生自己也不反对。
托指托尔斯泰,尼指尼采。托尔斯泰代表了人道主义,而尼采代表的是个人主义。这副联语,换成白话说就是:思想来自托尼,文章师法魏晋。也可说成:托尼式的思想,魏晋式的文章。
鲁迅在早期尚未正式出道前(一九零七年,清第退位前五年)写的雄文《摩罗诗力说》有云:今且置古事不道,别求新声于异邦——窜改一下就是,今且徐徐道古事,亦求新声于异邦。王国维先生在《国学丛刊序》里说:“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也是此意。

魏连殳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乐于接待失业、失意的人,认为孩子总是好的,将老屋无限期地租给女工住,爱发没有顾忌的议论,可见不乏进化论、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思想及民主、自由的新观念,是个敢于独战多数的具有五四新时代精神的新青年,对于闭塞、停滞、守旧、自私、愚昧而且容不得异类的一般大众而言,他确乎是个异类。魏连殳的思想、个性与强大而守旧的环境的冲突,决定了他孤独者的悲剧的命运。通过魏连殳的故事,鲁迅在小说中展开了“现代”受到传统中国围困的主题,其提出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与道路”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小说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送殓”一场表现了魏连殳独战多数的丰采。族人排好了阵势,村人们兴奋地等待两面的争斗,可是魏连殳一句“都可以的”,便以无戏可看向看客们复了仇。虽然复仇,被那些呆滞、冷漠、麻木的“群”包围着,其内心是痛苦、孤独的。鲁迅小说中曾经反复写过孤独的个体被麻木的“群”围困的场面:路人向“狂人”射出吃人的目光,黑暗中看客们伸长了如同鸭颈般的脖子品味夏瑜的就义,咸享酒店的长衫客与短衣帮合力赏鉴孔乙己的尴尬、颓唐,鲁镇的人们用研究的眼色盯着祥林嫂额上“耻辱的记号”的伤疤,(它们都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幻灯片事件”经验的纷繁多样的表现,参见《呐喊•自序》、《朝花夕拾•藤野先生》)。这些眼睛对于被围困个体意味着什么?鲁迅在小说中曾写过懵懵懂懂的阿Q和复仇者眉间尺对于看客们眼睛的感受。在阿Q,它比“又凶又怯”“远远地穿透了他的皮肉”的“狼的眼睛”更可怕,“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远不近地跟他走。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对于眉间尺,“遇到这样的敌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置身于此的魏连殳的感受则二者兼而有之,如同置身无物之阵、荒原,“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孤独导致悲伤,却并不必然就失败。他有所希望(“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我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只在这一点。”),有所眷顾(“还有人愿意我活几天”),“有所为”(“喜欢发表文章”,“发些没有顾忌的议论”)。他有韧的精神,他“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然而,不久,愿意他活几天的“已被敌人诱杀了”,对于孩子的信心也动摇(“一个很小的小孩,…指着我道:杀!他还不很能走路…”),而且他被解职了。活的意义、的价值、的条件均已失去,这是内外双重的压迫。生命已经没有意义。“我自己也觉得不配活下去;别人呢?也不配的。”为爱、为希望而活既不可得,乃为恨而活。“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以自己的生命向社会进行复仇。魏连殳的悲剧不在于他的死,也不在于他的失业,他的悲剧在于生命意义的丧失。生命已经无处立足,死亡就不是悲哀,死亡只是他自由地使用生命进行复仇的盛典――为了恨!然而这样的复仇除了啃啮自己的心――目睹自己的腐烂――之外,于大众的愚昧、于社会的守旧、于旧势力无损丝毫。
悲剧起因:人物与时代错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但因为利益的不一致,两者之间总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矛盾冲突。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人与自然的矛盾的主导的地位逐渐被人与社会的矛盾取代。又因为社会关系就是实践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最一般的物质形态扩大为相应的意识形态关系。故人与社会、时代的冲突、错位,具体则表现为人与人的矛盾。悲剧往往发生在历史转折时期,因为时代的变更常造成人们的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人与时代的严重错位。在时代更替、矛盾急剧膨胀的情况下,往往会产生史诗式的悲剧英雄人物。但这毕竟是少数,时代的变换更多的是带来“因社会关系中人的思想意识和观念的对抗而产生的一种被社会重压、毁灭了的有价值的精神的悲剧”[1],而魏晋时代的诸如刘伶、阮籍等人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正是这样有价值的个体精神力量的毁灭。

孤独者是鲁迅在某段时间的自况


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孤独者》的读后感、、
被使用。 鲁迅“彷徨和孤独:”房子以前也经常在中间的圆桌周围的抑郁症和慷慨的青年,怀才不遇新奇士和腌臜吵闹的孩子们的,惊讶地发现很贤景。 “

求鲁迅写的孤独者(四)
在我的记忆中,他的面貌也不再时常出现。但得信之后不到十天,S城的学理七日报社忽然接续着邮寄他们的《学理七日报》来了。我是不大看这些东西的,不过既经寄到,也就随手翻翻。这却使我记起连殳来,因为里面常有关于他的诗文,如《雪夜谒连殳先生》,《连殳顾问高斋雅集》等等;有一回,《学理闲...

孤独者原唱
孤独者原唱是树泽。《孤独者》是繁星互娱歌手树泽演唱的歌曲,发行于2023年4月6日,收录于同名专辑《孤独者》中。树泽,00后校园原创歌手,擅长流行民谣。作为新晋民谣歌手的树泽,温暖治愈的声线让他得以完美演绎伤感情歌,凭借一首《后来的你在哪》,树泽唤醒了无数人心中关于爱情的遥远往事。在酷狗音乐...

鲁迅一生用了多少笔名,分别是什么?
”鲁迅先生用过的笔名包括鲁迅、自树、庚辰、索子、索士、树人、令飞、迅行、树、黄棘、周豫才、周树、唐俟、俟、神飞、迅哥儿、风声、尊古、巴人、某生者、小孩子、学之、敖者、俟堂、宴之敖者等。在创作上,鲁迅先生不断探索,力求在小说中融入主体渗入的形式。《在酒楼上》和《孤独者》就...

作家 上百个笔名
鲁迅的著名作品 1、《呐喊》:这是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14篇作品。2、《彷徨》:这是鲁迅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的小说集。包括如《孤独者》《伤逝》《兄弟》《阿Q正传》等在内的多...

著名作家写的书有哪些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

鲁迅一生用了多少笔名,分别是什么?
- 迅行 - 树 - 黄棘 - 周豫才 - 周树 - 唐俟 - 俟 - 神飞 - 迅哥儿 - 风声 - 尊古 - 巴人 - 某生者 - 小孩子 - 学之 - 敖者 - 俟堂 - 宴之敖者 在创作上,鲁迅先生不仅探索了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还在小说《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通过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的对比,...

鲁迅珍惜时间的名言(最多十句)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呐喊》2、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鲁迅《呐喊》3、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使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彷徨》4、失掉了现在就等于没有了未来。——鲁迅《...

绍兴文化对鲁迅的影响
(《孤独者》) 一天是阴沉的下午,太阳还不能从云里面挣扎出来,连空气都疲乏着。(《伤逝》) 不难看出,鲁迅似乎已将他所要讲述的故事背景定格:要么是黑漆漆的暗夜,要么是阴沉沉的冬日,最关键的词语就是寂寥与昏暗,从里到外都透着森森的寒意,让人惊悚甚至不寒而栗。这些风景描写无一例外都指向鲁迅生活的故乡—...

鲁迅笔名是什么 鲁迅先生的笔名有哪些
鲁迅的笔名有鲁迅、自树、庚辰、索子、子明、树人、令飞、曼雪、树、梦文、周豫才、周树、唐俟、俟、神飞、迅哥儿、风声、尊古、东华、某生者、长庚、学之、敖者、俟堂、宴之敖者等。鲁迅的介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

洞口县18684518154: 鲁迅《孤独者》表现的中心思想 -
当涂蒋乳酸: 在《孤独者》里,鲁迅就是通过两种声音,叙事者“我”的声音和主人公魏连殳的声音互相对峙、互相辩驳,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所以小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孤独者命运的考察,但在更深层面上展开的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希望,以及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驳难,而且我们可以发现,这种讨论是极其彻底的,因为本来为爱我者活着已经是生存意义的底线了,还要追问在底线之后还有没有可能性,就出现了为敌人而活着这样的残酷选择.“

洞口县18684518154: 求鲁迅《孤独者》句段赏析 -
当涂蒋乳酸: 很长的哦,这是开头的一部分“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那时我在S城,就时时听到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有些古怪: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堂去做历史教员;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

洞口县18684518154: 鲁迅一生不能忘怀的三个人 -
当涂蒋乳酸: 藤野先生、章太炎、范爱农.这三位鲁迅都单独写过回忆文章.《藤野先生》大家都学过,我就不说了.对于章太炎,鲁迅在去世前还在写《关于太炎先生的二三事》.范爱农,是鲁迅先生的同学兼好友,小说《在酒楼上》、《孤独者》中的主人公,原型就是范爱农,此外,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回忆过他,还为他写过《哀范君三章》.由此可见,这三人应该是鲁迅一生不能忘怀的人.

洞口县18684518154: 《彷徨》鲁迅 -
当涂蒋乳酸:[答案] 《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

洞口县18684518154: 我想读鲁迅,请老师们指教该读哪些,不要太多,要最有代表性的即可. -
当涂蒋乳酸: 鲁迅是一个太丰富的存在.根据你要求的最有代表性,我想《狂人日记》是鲁迅文学与思想的总纲,但是要真正读懂比较难一些.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剖析,可以参看《灯下漫笔》《忽然想到》,以及《故事新编》,关于底层民众的,可以参看《故乡》《阿Q正传》《祝福》,还有《无常》《女吊》等,关于知识分子的,如《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关于鲁迅自身心灵搏斗的,如《野草》,《写在〈坟〉后面》等

洞口县18684518154: 求《彷徨》中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
当涂蒋乳酸: 祝福——作者讲述了一个在江南农村随处可见的故事,一个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的女人"祥林嫂",丈夫祥林去世后,婆婆却行使"家长"的权利,逼她改嫁.经中人介绍,祥林嫂逃到鲁四老爷家做帮工,可还是被婆婆卖到了贺家.然而,她第二...

洞口县18684518154: 速求鲁迅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名字~! -
当涂蒋乳酸: 狂人日记,藤野先生,朝花夕拾,阿Q正传,孔乙己 藤野先生系鲁迅在日本学医的老师,为人正直,待人真诚,无分国界种族,是鲁迅在日本唯一依靠的人 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上开的花直至傍晚才摘,寓意鲁迅在晚年回忆童年的事,虽然是写鲁迅的事,但因那正直社会动荡时期,书中的事的发生都跟社会 民生有关 阿Q正传讲的是一个秀才落榜之后傻了,一直不知到自己的姓名,后来遭杀身之祸,临刑画押时就随便写上一个Q字便了结了 孔乙己也是一个因名落孙山受不了打击的颇有才气的秀才,喜欢喝酒和吃花生,常欠人钱,最后就在一间破庙的角落里美梦中死去……

洞口县18684518154: 有没有鲁迅《在酒楼上》的看法 -
当涂蒋乳酸: 北大文学院钱理群教授作为鲁迅先生的精深研究者之一,在他的讲学录里专门有关于鲁迅先生的小说《在酒楼上》、《孤独者》的阐述,颇有见地,绝对是对这两篇小说的经典解析.建议你一读. 我个人感觉鲁迅先生《彷徨》中的《在酒楼上》同鲁迅先生在前期的一贯文风,深沉犀利.深读之后,压抑得甚至有些难以喘息. 但是请不要将这么沉重的笔墨脱离鲁迅先生所处的那个时代来孤立的看待.

洞口县18684518154: 鲁迅出了哪些书? -
当涂蒋乳酸: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 散文诗集:《野草》《故乡》 ...

洞口县18684518154: 鲁迅先生写过那些作品? -
当涂蒋乳酸: 小说集《呐喊》、《彷徨》 伤逝--《彷徨》 祝福--《彷徨》 孤独者--《彷徨》 长明灯--《彷徨》 离婚--《彷徨》 弟兄--《彷徨》 《呐喊》自序 药--《呐喊》 社戏--《呐喊》 白光--《呐喊》 风波--《呐喊》 狂人日记--《呐喊》 散文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