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而”的用法

作者&投稿:郁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你知道文言虚词“而”的主要用法吗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以 ==========有3种用法......
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剑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93046.html

“之”的用法的方法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
其实,只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总结,文言文的学习并不难。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7415371.html?fr=qrl


一、ér
一颊毛,象毛之形。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译]:“凡是捕杀他物持物而咬这一类的,一定深雕它的爪,突出它的眼睛,振起它的鳞与颊毛。”

二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译]:“这儿,你的母亲曾经站立过”。

三连词。
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吗?”

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译]:“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知道新的道理”。

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译]:“学了知识而且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

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译]:“河曲有个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

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译]:“后面跟他的狼停住了,可是前面的那只狼又追上来了”。

⒍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译]:“假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译]:“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润泽,深水潭生长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

⒏ 如果。例如:《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如果说管仲懂得礼,那还有谁不懂得礼呢?”

四助词,跟“上”、“下”、“来”、“往”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或范围等,可译为“以”。例如:《图画》:“故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构。” [译]:“所以中国的画,在肖像画以外,多半用想象构成图画的内容”。

⒈相当于“之”。例如:《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译]:“君子以说的多做的少为耻。”注:“言而”即“言之”。

⒉表语气。略近于“兮”。例如:《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译]:“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党政的那些人危险极了!”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译]:“那些都城的人士,衣带下垂飘左右,那些贵族的女儿,发如蝎尾翅在首。”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够。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译]:“桀、纣、幽、厉,……不能够改正他声色的欲望。”

⒉能力。例如:《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译]:“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

两个读音,十六种用法,十六个例句和翻译,全打完了,你参考吧。我的水平只能如此。

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或需要哪方面的例句,你可再发问,我知道的再做解答。

我在《汉语大字典》中又查到了几个《辞源》没有收的“而”的解释。 补充出来,你参考吧。

即,就是。常与“非”对用,构成“非……而……”。《战国策·楚策一》:“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译]:“大凡天下的强国,不是秦国就是楚国;不是楚国,就是秦国。”

代词
表示指示,相当于“此”。《战国策·赵策一》:“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译]:“豫让拔出宝剑,三次跳起来,挥剑击刺襄子的衣服,喊着:‘天啊!这样,我可以报答知伯之恩了。’”

副词。⒈表示时间,相当于“才”。《左传·襄公九年》:“有四德者,《随》而无咎。”[译]:“具有上述四种德性的人,占到‘随’卦才没有灾祸。”

⒉表示范围,相当于“只”、“唯独”。《论语·季氏》:“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不担心(财物)少,而担心(分配)不均匀;不担心贫困,而担心(人心)不安定。”

⒊表示继续,相当于“犹”、“还”。《论语·阳货》:“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活到四十岁还被人厌恶,他这一生也就没有希望了。”
《孟子·告子下》:“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译]:“舜该算最孝的人了吧,五十岁还怀恋(父母)。”

(二)néng 《集韵》奴登切,平登泥,蒸部。
⒊安。《集韵·登韵》:“而,安也。”

一共二十二个意思和用法。


连词 表并列:又,或不译 余因笑而不信也
表递进:并且,而且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表承接:就、才、然后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表转折:但是、却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表假设: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表修饰:着、地、来或不译 则又超急而跃
代词 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动词 如,好象 军惊而坏都舍




在文言文中“而”的作用有哪些,最好举一些例子
一连词 1 蟹六跪 而 二螯《劝学》--- 译为 又 或不译 表并列 2 君子博学 而 日参省乎己《劝学》--- ---译为 并且 而且 表递进 3 余方心动欲还,而 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译为 就 接着 表承接 4 青出于蓝 而 胜于蓝《劝学》--- 译为 但是 却 表转折。 5 诸君 而 有...

文言文中的而有几种用法
“而”在文言文中的几种用法参考如下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叉”。①蟹六跪而二整,非蛇鳍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峰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启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

语文文言文中的而古义有哪几种用法,应该怎么区别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2) 另见 néng 常用词组 而后 而或 而今 而况 而立 而且 而外 而已 基本词义 ◎ 而 néng 通“能”。〈名〉才能 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戒之戒之,微而异之。——《管子·枢言》。

初中文言文里“而”字的用法有哪些?
而(1) 第二人称代词, 一般作定语某所,而母立于兹。( 2 ) 副词,译为“就,才”。然则何时而乐耶?(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泉香而酒洌。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温故而知新。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

而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2、表示偏正...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如下: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7、表示因果关...

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有哪些?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文言文中虚词之和而的用法有哪些
而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

而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而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如下:而用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连接状语。而用作代词,表示你;你的。这样此。用作助词,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用作动词,表示如,好象...

初中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而 (1) 第二人称代词,(2) 一般作定语 某所,而母立于兹。( 2 ) 副词,译为“就,才”。然则何时而乐耶?(3)连词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蟹六跪而二螯。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

金牛区14734701072: 古代汉语中“而”字的用法 -
丑真六味: 1、相当于“之”. 《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君子以说的多做的少为耻. 2、表语气.略近于“兮”. 《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译文: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党政的那些人危险极了! 3、...

金牛区14734701072: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有几种 -
丑真六味:[答案] 一、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3.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4. 表示转折关系 青,...

金牛区14734701072: 文言文中"而"的几个用法 -
丑真六味: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

金牛区14734701072: 文言文“而”字用法 -
丑真六味: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

金牛区14734701072: 文言文中,"而"字有4种用法:1.表并列;2.表转折;3.表承接;4.表修饰.那么带"而"字的文言句子在这4种不同的情况下是怎样划分朗读停顿的呢?请指教. -
丑真六味:[答案]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一般情况下你只要放开自己的感觉,用一种自己觉得最顺口的节奏去读,就能体会到停顿了,然后在根据详细的用词结构仔细的划分一下就ok可,我举个例子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个划分的方法,凭感...

金牛区14734701072: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以下各举例三个,从初中课本里找最好1,表示并列2,表示承接3,表示转折4,表示修饰 -
丑真六味:[答案] 而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和分句,可表示多种关系.如:①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且,又”等.如: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过秦论》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等,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

金牛区14734701072: 文言文论语中而字的用法 -
丑真六味: 1,连词:表示顺承,相当於「就」、「才」.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连词:表示转折,相当於「却」、「但是」. 例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连词:表示假设,相当於「如果」. 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4, 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 例如: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5,助词:表示语气,相当於「啊」或「吧」. 例如:唐棣之华,偏其反而.6,助词:相当於「之」. 例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自己对着电子检索系统一个一个找出来的,绝非抄袭,若有缺漏错讹,望方家补正.

金牛区14734701072: 古文中而的用法我知道一共有四种,请列出来并分析下怎么区别用法. -
丑真六味:[答案] .【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

金牛区14734701072: “而”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指出下面句中“而”的用法(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执策而... -
丑真六味:[答案] 1.表转折 2.连接前后两部分陈述与被陈述关系 3.表修饰 4.表转折

金牛区14734701072: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有那些? -
丑真六味: 而得用法有这几种,(一)表示承接:先天下之忧而忧,得而就是表承接(二)表转折,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得而就是表示转折,(三)表并列的,这个用的比较少,所以LZ是问而得用法想必是初中的吧,所以前两种初中用的多,并列的高一才会接触,谢谢.麻烦给最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