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部电影是用长镜头理论拍摄的?

作者&投稿:范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头到尾只用一个长镜头拍的电影是哪一部?~

片名:《俄罗斯方舟》
外文名:Russian Ark
其它译名:Russkij kovcheg
制片地区:德国、俄罗斯
导 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类 型:剧情片
对白语言:俄语
剧情简介:《俄罗斯方舟》是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执导,Sergei Dontsov 领衔主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一位男性讲述他经历的一场事故,当他恢复意识时,突然发现自己置身于1700年前圣彼得堡的一座古老宫殿里,同时周围的人都无法看到他。
在这里,他能任意穿行不同的世纪。银幕上出现了一群士兵小姐,身处18世纪圣彼得堡,正要参加一场舞会。叙述者不知自己为何会来到18世纪的俄国,正当他处于迷茫中,他遇到了另一位不知何故来此地的法国人,他是一名外交官,原本生活在19世纪的法国。于是,两个“迷路者”结伴同行,一同在这座宫殿里漫游了。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法国外交官 演员 Sergei Dontsov
一名外交官。原本生活在19世纪的法国,却突然来到1700年前圣彼得堡的一座古老宫殿里,开始了一场历史的漫游,整个旅程横跨了1800到2100四个世纪,见证了地球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兴盛与衰败。
2、彼得大帝 演员 Maksim Sergeyev
俄罗斯沙皇,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之子,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在法国外交官来到的时候,彼得正在训斥自己的部下,他的残暴是出了名的,并且命人处死他自己的儿子,却教俄罗斯人要享受生活,所以人们不断参加派对。
3、凯萨琳女皇 演员 Mariya Kuznetsova
俄罗斯帝国的女沙皇,她在看俄罗斯乐团的演奏,显然她是个迷人的女人,她或许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注重艺术的皇帝。演奏结束后,她急急忙忙的边往外跑边说,她要去上厕所,显然她还是位不拘小节的皇帝。

——蒙太奇与长镜头の辩
鼻祖卢米埃尔
卢米埃尔创作电影时,手下一名摄影师第一次将一幕舞台剧照搬到荧幕中,于是,一种后来被称作长镜头的电影摄制方法诞生了。可以想象的是,电影在当时作为一种新鲜而有趣的事物,不论是观看一辆从荧幕尽头开到眼前的火车头还是两个不断打来打去的农夫,观众总是处于一种集探窥与喜悦的兴奋心情当中。
阶级社会里电影的最先受众总是拥有社会话语权的资本家与流淌着高级血液的贵族阶层,于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当时还处于主流地位的类似歌剧、话剧等舞台剧种因电影这种新鲜事物的诞生流失了相当一部分观众,而这些观众正是以上那些资产阶级以及贵族。在这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主流阶级的推广及影响下,电影逐步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确立了其生存下去并能够持续发展的权利,而其形式,受年代的主流文化及科技水平的影响,一种摄影师静默在板凳上“不动的拍摄”的摄制方式为标志的电影形式,“舞台剧电影”诞生了。
这种形式的电影就如只用一台摄像机拍摄一场晚会,将画面前的东西完全照搬上荧幕,没有任何艺术价值可言,其电影摄制方式名曰“长镜头”,却是指的最狭义上的长镜头,与后来巴赞理论中的长镜头理论完全不可混为一谈。在这期间,《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烧草的妇女们》等一系列当今研究电影史的人大呼快哉的短片相继拍摄。路易卢米埃尔亦将斯时的电影称作“一种可以重现生活的机器”,骄傲的区别于爱迪生的“电影视镜”那种制造动作的机器。
武断的称卢米埃尔那种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的电影没有艺术价值也太失公道,任何被称之为大师的人都经历过从幼年到其成就之前那段一无是处的时光,而被称作电影大师的理由尽管各种不同,但就如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所说,“所谓大师正是因为他们自己那种独有的风格,一种任何观众都能从一部其所作但事先不知名的作品中领略到的其独有的节奏”,或许在无意中,《火车进站》创造了景深镜头,而后续的电影人逐步将其概念化,而卢米埃尔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电影艺术里第一块里程碑上的名字。
普多夫金与爱森斯坦
有一段时期,蒙太奇基本成了前苏联国产电影的一切,这件事本身的戏剧性让人不禁联想起蒙太奇本身的特质,给予影片戏剧性的变化,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时光》中提到与蒙太奇相关的电影的戏剧性严格区别于“戏剧性”这个词汇字面上的意义。
普多夫金曾幽默的分析蒙太奇(Monter)与其相类的一个称呼,“Cutting”。他认为随着时代与电影艺术的发展,简单蒙太奇(Monter)这个词已经不能作为定义影片剪辑与嫁接这种复杂而又玄妙的手段的概念,至于找出哪个更完善的词汇来代替,笔者翻阅有限的关于普多夫金的一切资料并没有找出答案。或许可以将这个未知的词汇归结为他给蒙太奇下的一个定义,“在电影艺术作品中,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全面的展示和阐释现实生活中各个现象之间的联系。在这个意义上,决定着影片的蒙太奇的,是导演们一般文化素养的水平。蒙太奇也决定于导演观察生活,分析观察结果并对之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后,蒙太奇决定于导演作为艺术家的天资高低,这种天资使导演善于把生活现象之间的潜伏的内在联系变为仿佛昭然若揭的鲜明可见的可以直接感受而不必解释的联系”。
蒙太奇的奠基人,爱森斯坦的理论依然在当今电影理论界充当着基石的作用,或许直到下个世纪,假设没有科技超越性的帮助,依旧没有人有力将之搬走。较之于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的观点更加明确一些,其《杂耍蒙太奇》中将蒙太奇的作用归于使电影变得富有戏剧性,“蒙太奇在电影中就是有调理贯通的阐述主题、情节、动作、行为,阐述整场戏、整部影片的内部运动的任务”,作为开创者同时又是一个革新者,爱森斯坦竭力反对,电影在长镜头下合理的时间顺序,严格的因果逻辑与那种推移式的叙述式拍摄,而是主张“把无论两个什么镜头队列在一起,它们就必然会联结成一种从这个队列中作为新的质而产生出来的新的现象”。“在出色的电影大师的作品中,且不必谈什么激动人心的叙述,即便是合乎逻辑顺序的、脉络分明的叙述,都不多见……”,在爱森斯坦鲜明的理论中,我们不知该联想到一个类似毕加索般激进的现实主义者,还是一个花白胡子跳脚的老头。不熟悉这段历史的笔者不禁想起塔可夫斯基的一段话,“所有国内(指前苏联)那些被称之为大师的电影导演,其成名之时往往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许斯时爱森斯坦正是一个激进的小布尔什维克吧。
回归长镜头
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巴赞,塔可夫斯基,戈达尔……
这几个人分一下组的话,不外是前三后三,除非读者对文艺复兴的历史不知分毫。想当年前辈们冒着暴君严苛的法律与罗马教廷的酷刑打着复兴古罗马文化的旗号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现实主义文艺复兴运动,旨在艺术上回归现实,接近平民,并运用隐喻的方法揭露那个时代血淋淋的不公与统治者的暴行。正如后来人巴赞等回归长镜头一般,尽管没有那个时代如此鲜明的斗争意义,但就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中所提出的反对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观点,认为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已然过时,只有长镜头才理论才是现代电影理论来看,大有一取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而代之的豪迈。
巴赞理论体系中的长镜头已经完全区别于卢米埃尔时代的长镜头,那时候没有类似长镜头理论等上升到概念的东西,完全是技巧性,且根据需要自然而然随机产生的事物。就塔可夫斯基的观点,长镜头完全是一种独立的艺术种类,即便在电影艺术框架内,长镜头发展至巴赞的年代,已经有了三大类的区分,电影学院反复教授的推、拉、摇、移,四种摄像机操纵方法最开始也只是单独作为长镜头拍摄的专属方式。到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将电脑特技运用到长镜头摄制中,摆脱了之前由于技术所限不得已而为之的自然暗转与隐蔽剪辑的技巧,长镜头又有了质的飞跃。
作为笔者最沉迷的一部著作《雕刻时光》的著者,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其长镜头的理论依然上升到哲学的范畴,的确,哲理性的东西用长镜头拍摄是最佳的选择。但较之蒙太奇带给大众视觉的冲击与感官的洗礼,长镜头下的电影往往显得严肃,朴实,昏昏欲睡的大众一般不会接受好莱坞制片厂以外的东西,或许只因为是寻找感官上的满足,上升到艺术的精神层面,长镜头带给人的的确是更深邃的东西。也许是一种见解,也许是导演的顿悟,也许是你跟局中人瞬间的共鸣……

当巴赞遇到爱森斯坦
——浅析“长镜头”与“蒙太奇”
一只绿头大蜻蜓,嗡嗡的飞过月色下的灌木丛,偏转着翅膀转过一片被风打来的树叶,越过丛林与公路之间的铁丝网,俯冲到斑马线上空,傲慢的穿过第一辆奔驰而来的汽车,越过第二辆呼啸而过的汽车,紧接着啪的一声,撞在第三辆汽车玻璃上变成一团浆糊,一部电影从这辆汽车开始了……
这是好莱坞电影《黑衣人》富有创意的一个开场白,电脑特技合成的蜻蜓,加上一组动感十足的长镜头。本文的主角之一——长镜头,盛装登场。
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根据自己“摄影影像本体论”的观点提出了反爱森斯坦式传统的电影拍摄方法,即与蒙太奇理论相对应的电影理论。迎合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现实主义盛行的现状,现实主义电影也被深入研究,而与现实主义电影想契合的拍摄方法正是长镜头。就巴赞的观点而言,电影就是将一个照相机摄像化,其场景由单幅且一格的胶片变成一副类似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这样需要一条长长的桌子铺开,而且需要人一步一步走过观赏的连续性极具因果关系的特大号胶片,依然是单幅一格。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将镜头与镜头之间充当桥段与节点的地方称之为电影的节奏——“一条海里生长的水草,随着它缓慢优雅的摇曳摆动,我们得以知晓大海的潮汐、暗流、水压、涨落”。而他认为对胶片生硬的剪接不仅破坏了这种节奏,且引发了电影时间上的“蝴蝶效应”,当人们无法关注电影内时间的真实性而是惊讶的发现于交战双方来回切换的镜头时,他们会感觉到时间过的如此的缓慢,犹如一只来回摇动的钟摆,指针却不走一步。
当我们不从历史的原因细致的分析长镜头的起源、发展,并且不考虑其在电影摄制方法上的鼻祖地位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窥探,把它当做为了展现塔可夫斯基哲学意义上的电影内时间的推移“从复制于长镜头的生命流程”来知道的时间感而衍生的一种独立的艺术,我们便会领悟到《大国民》(又名《公民凯恩》)中为什么要通过不漏痕迹的剪辑来来展现一组在荧幕中看起来自然暗转的长镜头,就像那跟水草,随着电影内时间的流动,随着奥逊.威尔斯的节奏摇曳起伏……
于阿巴斯那跟贫瘠的土壤相称的静谧中;于安哲罗普洛斯悠悠的诗意中;于塔可夫斯基哲理的深思中……让长镜头的魅力一一在大师的影片中领略吧。
本文的第二位主人公与上着相比就如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好莱坞类型片与伍迪艾伦的独立电影的关系,前者是大众意义上的主流,而后者却是一种探索意义上的少许严肃的电影艺术。它就是那个被初学电影卖弄知识的青年用滥的词汇——蒙太奇。
与巴赞的舞台剧式长镜头理论相比,爱森斯坦作为长镜头理论二号人物塔可夫斯基的老师的老师却是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毕竟他的理论要先于巴赞。不论长镜头毕竟是卢米埃尔兄弟第一种试验使用并沿用至今的电影拍摄方法,巴赞的景深镜头理论严格来说是继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之后对学院派电影的一种冲击,正如叛逆的孩子不可避免的做出极端的举动,但是现实主义浪潮中涌现的先驱者们不都是靠着这股革故鼎新的勇气使陈旧的面貌焕然一新么。
蒙太奇,正如本文的写作一样,没有严格按照时间的顺序因果的逻辑,先从早于巴赞的爱森斯坦写起,而是将其置后。蒙太奇的魅力正是使观众在某时某刻于电影中出离,与导演的意图相契合。爱森斯坦在拍摄《十月》中完美的阐释了这一点,他运用理性电影的原则,不仅展现了1917年2-10月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并且揭示了这些事件的含义。
我们回忆爱森斯坦时一定不会忽略那部《杂耍蒙太奇》,其实辩证的看,塔可夫斯基并不能完全脱离其太老师的蒙太奇理论,就如书中所述“任何这样的因素,它能使观众受到感受上或心理上的感染……”,把“任何”去掉,正巧符合塔可夫斯基用哲思看待电影,与其电影中所展现的博大深邃的精神主题。
当我们回到文章开头那只在影片伊始飞了足足三分钟的绿头大蜻蜓,在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大片场制度下的大众电影的摄制中,蒙太奇与长镜头的争论已经不再成为问题,一切为了观众的眼球,蒙太奇是为了带给观众感官的冲击,长镜头可以用电脑特效制作,国产大片《云水谣》开场有一个非常精致的多变的长镜头,电脑将八个镜头合制而成,效果极为出色。但是就如数码相机与单反机械相机相比,胶片摄影机与数码摄影机,国产电视剧与美剧相比一样,现代化的东西用起来总是不如老旧的有质感。所以艺术层面上,长镜头与蒙太奇孰优孰劣之争从来都是未熄之火。
悠悠然,大师们已经长眠地下,但他们的思想却通过各种形式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传播,电影诞生时卢米埃尔兄弟手下一个摄影师很自然的运用长镜头将一幕舞台剧搬运到胶片内,随后是以胶片剪辑与嫁接为手段的蒙太奇理论的开创,直到类似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打着回归古罗马文化的大旗进行的文艺革新的长镜头理论的再一次勃发,从卢米埃尔兄弟到爱森斯坦到巴赞,从宙斯到普罗米修斯到达芬奇,从创世纪到文明的诞生到在文艺复兴的大旗掩护下激流勇进的革新,从舞台式长镜头到蒙太奇理论到运动的长镜头。
“小溪—骤雨—河流—瀑布—海洋”(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这句话阐释了单线发展的历史真谛,所有的事物进行时,总不会脱离时间的范畴,无论是电影内的还是电影外的,当新的大师站起来时,一场新的世纪辩论才会正式拉开序幕……

答题辛苦,帮忙点下【采纳回答】,谢谢!!

《战争之王》开篇就是一个长镜头,是电影的点睛之笔
《俄罗斯方舟》,一镜到底,中间没有动一剪子,堪称变态。
《400击》最后那个长镜头非常著名
《赎罪》太刻意了,为了长镜头而长镜头了
《人类之子》战争片,三个很长的长镜头
《蛇眼》从影片开始在长达13分钟的时间里,镜头一直跟随着尼古拉斯.凯奇移动
《不可撤消》99分钟电影只有10个长镜头
其余如《大事件》《悲情城市》 《恋恋风尘》 《海上花》 《霸王别姬》《撒旦的探戈》《夺魂索》《冬荫功》等等。

俄罗斯方舟。http://baike.baidu.com/view/222115.htm

《俄罗斯方舟》,从头到尾一气呵成

继承者们中有吧


影片长镜头的作用
长镜头在影片中具有多重作用,它能够展现完整的时空背景,深化角色的情感表达,加强叙事的连贯性,以及提升观众的沉浸感。首先,长镜头能够展现影片的完整时空背景。与短镜头相比,长镜头能够在一个连续的画面中展示更多的环境信息,从而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发生的场景。例如,在纪录片中,长镜头常常被用...

电影中使用长镜头的意义是什么?
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指的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有的长达10分钟),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地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这样命名主要是相对短镜头来对称的。

为什么大导演都喜欢用长镜头
长镜头能够连续性得叙事,能够形成画面内部的蒙太奇技巧,从而使叙事更加的完整化,更加能够连贯的接受导演的视觉信息,从而更加直接的表现故事。长镜头之所以被电影导演所喜爱,但是同时对于电影摄影师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在拍摄时一般情况下需要摄影师手持拍摄,或者用“四菜一汤”(斯坦尼康)拍摄,这两种拍摄...

经典的长镜头电影有哪些
《战争之王》开篇就是一个长镜头,是电影的点睛之笔《俄罗斯方舟》,一镜到底,中间没有动一剪子,堪称变态。《400击》最后那个长镜头非常著名《赎罪》太刻意了,为了长镜头而长镜头了《人类之子》战争片,三个很长的长镜头《蛇眼》从影片开始在长达13分钟的时间里,镜头一直跟随着尼古拉斯.凯奇移动《不可撤消》99分钟...

长镜头作为一种电影语言具有什么美学特征
长镜头作为一种电影语言,具有以下美学特征:真实感、流畅性、深度感、客观性、节奏感。1、真实感:长镜头能够保持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完整性,记录下事件的实际流程,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观众可以通过一个镜头看到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感受到真实的情境和氛围。2、流畅性:长镜头强调镜头与镜头之间...

什么叫长镜头?
长镜头是一种电影拍摄技巧,所谓的“长镜头”是指拍摄时间较长的连续镜头。这种拍摄方式能够在单个镜头内部展示相对完整的情节或角色表演,避免了频繁切换镜头的视觉打断。长镜头的运用有助于增强影片的连贯性和现实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中。它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常被用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电影长镜头为什么不拆分
什么情况下不拆分,要用长镜头【提问】表达什么【提问】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指的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有的长达10分钟),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地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

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那么什么是长镜头?
长镜头是一种电影拍摄手法,指持续时间长、连续拍摄的镜头。详细解释如下:长镜头是一种在电影拍摄中常见的技巧,它不同于常规镜头,通过连续拍摄不间断的场景,形成一个较长的镜头段落。这种手法通常用于展现角色的连续动作、场景的转换或者故事的发展。长镜头的运用可以强化电影的叙事能力,增强观众的情感...

长镜头理论长镜头
长镜头理论,如同电影中的独特视角,与蒙太奇形成鲜明对比。蒙太奇被比喻为“镜头内部的叙事魔法”,它通过时空的切割和重组,构建故事情节。相反,长镜头则追求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不施加人为干预,让观众沉浸在自然流动的场景之中。蒙太奇强调导演的个人表达,其叙事性让导演在电影中占据主导,而长镜头则...

什么是长镜头
长镜头,是一种电影和视频制作中的重要手法,它通过连续拍摄一个场景或动作,使观众能深入感受到场景的完整性与时间的流逝。这种拍摄方式最早在杜琪峰的电影《大事件》中有惊艳的体现,特别是在开篇的街头巷战场景中,长镜头的运用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紧张激烈的现场,每个细节都清晰可见,节奏紧凑,引人入胜...

南岸区15392477309: 电影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电影长镜头 -
文文双歧: 《四百几》《鲸鱼马戏团》《撒旦探戈》《我是古巴》《历劫佳人》《俄罗斯方舟》《白丝带》《周末》《夺魂索》《光荣之路》《乡愁》《冬阴功》

南岸区15392477309: 求长镜头电影 -
文文双歧: 一楼的回答让我有点疼, 《战争之王》和《大事件》开篇就是一来个长镜头,个人认为是两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最经典的是《俄罗斯方舟》,整片就是一个长自镜头,一气呵成,好像是迄今为止最长的长2113镜头,片中没有任何切换,宛如一首长歌.实在佩服导演的布局呀,看了就5261知道了! 《赎罪》中罗比在敦刻尔克海滩时的一个长镜头也很经典,就这一个镜头导演就把撤离前的气氛渲染的淋漓尽致,让人不竟4102感慨导演的鬼斧神工! (以上都是我看过的电影中的长镜头,还有很多没看过的,抱歉不能与楼1653主分享)

南岸区15392477309: 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运用长镜头的电影是? -
文文双歧: 具体是那一部电影第一个运用长镜头的我也说不太清楚.知道这个我认为也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你想见识一下什么是最牛X的长镜头,你可以买<>这部电影看看,这个电影2个多小时就用了一个镜头完成的,我相当的佩服.还有比较著名的就是<>了,其中有一个2分钟的强奸戏,是一个很著名的长镜头,电影学院课上就是用这个电影讲解的长镜头!

南岸区15392477309: 什么类型的电影使用长镜头最多 -
文文双歧: 如果论长镜头,那么电影界公认的有一部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电影《俄罗斯方舟》.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部电影只有一个镜头,也就是所谓的“一镜到底”.电影从开始到结束就是一个长镜头,中间没有一个镜头切换.恐怕电影界没有第二部电影能够打破这个纪录了,即使再出现一部一镜到底的电影,那它也只是平了《俄罗斯方舟》的纪录,而不是打破.

南岸区15392477309: 从头到尾只用一个长镜头拍的电影是哪一部? -
文文双歧: 片名:《俄罗斯方舟》 外文名:Russian Ark 其它译名:Russkij kovcheg 制片地区:德国、俄罗斯 导 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类 型:剧情片 对白语言:俄语 剧情简介:《俄罗斯方舟》是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执导,Sergei Dontsov 领衔主演的...

南岸区15392477309: 长镜头产生的主要原因 -
文文双歧: 长镜头理论自五十年代出现以来,引起了世界电影艺术家和电影理论家的广泛注意:一是它向经典的蒙太奇理论挑战,被一些西方电影理论家称做是一次“电影美学的革命”;二是它对当代电影艺术创作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已经越来...

南岸区15392477309: 长镜头电影 - 电影中"长镜头"是什么?为什么说那是电影很难拍的?都说'长镜头'
文文双歧: 嗯,一楼说的很好,不得不提到的一部电影是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苏古洛夫(AexanderSokurov)的《俄罗斯方舟》,全片一个镜头从头到尾,不停机没有任何后期剪辑...

南岸区15392477309: 有哪些一镜到底,全片只有一个镜头的电影 -
文文双歧: 「大空港2013」《俄罗斯方舟》和《夺魂索》.另外,《工厂大门》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电影,也是一个镜头,但那是由于当时还没有其他的剪辑拼接等手法,所以我觉得不能把它称为长镜头电影. 《夺魂索》虽然中间因为胶片长度问题必须停机换胶片,但下一次开机仍然是从上一个镜头的地方开始,从拍摄的用意和美学角度来讲,应该也算是一镜到底.《俄罗斯方舟》则是用了比较先进的现代拍摄工具,相当于直接拍摄于硬盘之上的.还有一个寂静的房子

南岸区15392477309: 一部长镜头的电影 -
文文双歧: 俄罗斯方舟》的轰动首先来自于它在拍摄手法和技术上的创新.这部电影创下了两个世界之最:一、它拥有着电影有史以来最长的长镜头;二、它是世界第一部只有一个镜头的电影长片资料:http://www.mtime.com/group/11817/discussion/141638/

南岸区15392477309: 法国电影理论家谁提出的长镜头理论?他的代表作是? -
文文双歧: 巴赞,《电影是什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