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你所知,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作者&投稿:伊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历史上有很多值得尊重的小人物,但要说我最熟悉的就是北宋时期岳飞的手下,隗顺。可能有很多人不认识他是一个狱卒,非常普通的小人物,之所以能名留青史,值得后人尊重,是因为当年做了件非常大义的事。

他做的事就是当年岳飞被冤杀于风波亭,岳飞尸首卧在临安监狱冰冷的地面上,因畏惧秦桧的权威,无人敢去收尸,临安狱卒隗顺正好在监狱当狱卒,他为人正直,非常仰慕岳飞,但私藏尸体被发现会引来杀身之祸。他冒着危险背负岳飞遗体出城,将岳飞遗体草草地埋葬于九曲丛祠旁,又把岳飞身上玉环系在其遗体腰下,还在坟前栽了两棵树,方便以后辨认。后来隗顺在临死前告诉了儿子这个秘密,并叮嘱儿子要保密和看护好岳飞的坟墓。岳飞沉冤昭雪后,岳飞的遗体被迁葬于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是为“宋岳鄂王墓”。

也许隗顺一生并无多大功绩,但他大义的举动和民族精神,着实让人敬佩,来讲另外一个,他虽是一个落难外乡的书生,但他却是一个真正的抗日英雄。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一个伟大的小人物。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完璧归赵”是蔺相如的成名作。此前作为宦官门客的他,地位可谓极低,正常途径想要做官是绝无可能的,可他偏偏就等来了一个不是机会的机会。
当时赵国朝堂对于是否交易玉璧犹豫不决,他把握住“秦强赵弱”的现实,用“曲直”的标准来取舍。说明他看问题肯深刻,政治头脑敏锐。
到了秦国朝堂,他的口才、勇气、智谋、演技俱佳,成功夺回了玉璧。
再基于对秦王祖上六代都不守信用的判断,他决定让从者变装带着玉璧从小路逃回国,自己留下来等死。
最终成就了一世英名,从门客一跃成为赵国上大夫。
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玉璧没能回到赵王手里,那么蔺相如不仅不会加官进爵,还很可能白死。
所以这个从者,是送出关键助攻,成就蔺相如的贵人!
当他衣褐怀璧,走在通往赵国的径道上会不会产生贪念,带着玉璧逃跑?会不会转身献给秦王换取金钱地位?会不会逃到其他国家靠玉璧谋求官职?
就算他忠心耿耿,从秦都咸阳回到赵都邯郸,今天走国道也要将近800公里。而这位从者恐怕无法大摇大摆地通关、走官道。如果他一路穿山越岭,将会面临多少虎豹豺狼、追捕的官兵和劫道的响马?毕竟蔺相如只争取到五天时间(秦王斋五日后),秦王一定要追击未必捉不到。
但他就这么“神奇”地回到了赵国。
“完璧归赵”的功劳分一半给他,恐怕也不过分。
但是,他在历史长河中却连名字也没留下。
我们只知道,他叫“从者”。
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人物。

隗顺:
南宋首都临安的狱卒。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也就是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遇害的那一年,隗顺正好在监狱当狱座,也就是狱卒,他为人忠义,对岳飞一向仰慕,岳飞被害前,在狱中写下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在岳飞无辜被害后,他冒着生命危险将遗体连夜背出城外,偷埋在九曲丛祠旁。为了日后辩识,隗顺又把岳飞身上佩带过的玉环系在其遗体腰下,还在坟前栽了两棵桔树。隗顺死前,又将此事告诉其儿,并说:岳帅精忠报国,今后必有给他昭雪冤案的一天!
20年后,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准备北伐,为顺应民意,特降旨为岳飞澄冤昭雪,谥武穆,并以500贯白银的高价征寻岳飞的遗体。隗顺的儿子把其父藏尸的真相告知官府,岳飞的遗骨才得以迁葬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即杭州西湖畔“宋岳鄂王墓”,并立庙祀于湖北武昌,额名忠烈,修宋史列志传记,让后世之人络绎不绝地于墓前凭吊。要不是隗顺,我们今天凭吊的恐怕就不是民族英雄的真正遗体了。
我始终佩服这个在当时高压政治环境下,没有人云亦云,心中永怀一股正气的国家普通公务员。。。

太史季
背景:
公元前548年,齐庄公与崔杼之妻东郭姜通奸,多次去崔杼家,还把崔杼的帽子赏给别人。所以崔杼就把庄公砍了。。。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齐国太史公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崔杼大怒,杀了太史。太史的两个弟弟太史仲和太史叔也如实记载,都被崔杼杀了。崔杼告诉太史第三个弟弟太史季说“你三个哥哥都死了啊,你难道不怕死吗?你还是按我的要求:把庄公之死写成得暴病而死来写吧”,太史季正色回答“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这件事,迟早会被大家知道的,我即使不写,也掩盖不了你的罪责,反而成为千古笑柄”。崔杼无话可说,只得放了他。太史季走出来,正遇到南史氏执简而来,南史氏以为他也被杀了,是来继续实写这事的。
最为钦佩的就是这些史官对于自己信念的追求。他们完全可以为了荣华富贵、身家太平而迎合当权者的意愿.历史长河浩浩荡荡,数之不尽的民族强势崛起,雄霸一方,而又走向衰弱和灭亡,不留一丝雪泥鸿爪,而唯有中华文明能延续五千年而不绝。正是因为我们有这么一批傲骨铮铮的人们,才能一次又一次浴火重生。史笔如铁。

隗顺: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也就是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遇害的那一年,隗顺正好在监狱当狱座,也就是狱卒,他为人忠义,对岳飞一向仰慕,岳飞被害前,在狱中写下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在岳飞无辜被害后,他冒着生命危险将遗体连夜背出城外,偷埋在九曲丛祠旁。为了日后辩识,隗顺又把岳飞身上佩带过的玉环系在其遗体腰下,还在坟前栽了两棵桔树。隗顺死前,又将此事告诉其儿,并说:岳帅精忠报国,今后必有给他昭雪冤案的一天!

南宋首都临安的狱卒。

作者:马伯庸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683668/answer/1228775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说个抗日战争的故事吧。

公元一五九一年、大明万历十九年、日本天正十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叫丰臣秀吉的日本老头,在朝鲜半岛附近画了一个圈。

他刚刚将全日本纳入自己的控制下,又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一海之隔的李朝,以及李朝背后的大明。于是在秀吉的命令下,整个日本都开始动员起来,厉兵秣马,准备对半岛发动一次前所未有的大侵攻。

这场在一年之后爆发的战争,被称为壬辰战争,前后持续了足足七年,规模巨大,伤亡惨重,将中、朝、日三方都卷了进去,对东亚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为了筹备战争,提前一年在距离朝鲜最近的九州地区开始囤积大量物资、士兵,修建名护屋、打造火器、兵器和战船,蓄势待发。至于李朝和大明,他们对此全无觉察,没人注意到即将飘过来的战争阴云。

但也不是完全没人觉察。

日本人在九州的频繁活动,引起了一位中国人的注意。

这个人叫做许仪后,又名许三官,大明江西吉安人,行商为生。许仪后在隆庆五年外出作生意,结果在广州附近海域陷入倭寇之手。因为他擅长医术,便幸运地活了下来,几经辗转被卖到了日本本土。

当时被倭寇掳掠到日本的中国人很多,在官方分类里,被称为“逋逃之种”。在“逋逃之种”里,许仪后算是运气比较好的,他精通医术,没怎么受到虐待。一次偶尔的机会,他凭借医术救了萨摩藩岛津家的小孩,大为感激的藩主岛津义久把他留在了身边,担任御用医师。于是许仪后便定居在萨摩,娶妻生子。

许仪后这个人,天生古道热肠。虽然他已经脱离了倭寇的威胁,但每次看到自己同胞受到倭寇欺凌,他都恨得咬牙切齿,一心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秀吉进攻九州之时,岛津义久见无法抵挡兵威,便身披僧衣开城投降。他去觐见秀吉时,许仪后也随侍左右。见到秀吉之后,许仪后作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咕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把自己的经历讲述了一遍,恳求秀吉下重手惩治倭寇。

秀吉对许仪后的这种胆量十分欣赏,正好他有意为日本海商扫平海道,便做了个顺水人情,下达倭寇取缔令,发兵剿灭海贼。从此岛津义久对许仪后刮目相看,愈加重视,觉得这家伙有胆识有魄力,视为心腹。

进入万历十九年(1591年)以后,许仪后发现最近萨摩藩变得十分热闹,出现了大量外藩武士与足轻。从这些人的穿着与旗号判断,应该是属于本州、四国等地的诸家大名。他久居岛津家,接触的都是藩内高层,政治嗅觉十分灵敏。日本在形式上已经统一,再无战事。如此大规模地厉兵秣马,唯一的解释就是对海外用兵。

日本列岛孤悬海外,对海外用兵唯一的可能,就是攻打朝鲜。

朝鲜是大明的藩国,倘若朝鲜被攻击,大明势必要出手相助。而如果大明与日本发生碰撞,那将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许保仪虽只是个医师,却拥有不凡的政治眼光。他意识到,一场大规模战争迫在眉睫。许仪后对大明很了解,傲慢自大又迟钝,不能指望朝廷主动对日本的举动有所警惕,自己必须得做点什么。于是,许保仪利用自己在岛津藩的地位,不动声色地开始展开调查。

调查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秀吉的目标不是朝鲜,而是大明。

许仪后虽已定居日本,娶妻生子,可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却从未冷,对故国仍旧心怀眷顾。加上许仪后自己也是倭乱的受害者之一,无论从公从私,他都不能对这一异动坐视不理。

他知道,大明对于日本的了解近乎于零,如果只是简单地把秀吉的计划传递过去,未必会引起重视。因此,许仪后决定要准备一份务求详细的报告,要把日本国情原原本本地详述,以便祖国参考。

于是,他开始不动声色地收集情报,利用御医的身份四处探听,并完成了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大约五千多字,里面分成了六部分:一陈日本国之详;一陈日本入寇之由;一陈御寇之策;一陈日本关白之由;一陈日本六十六国之名;复陈未尽之事。林林总总,涵盖了日本国的方方面面,内容极之详尽。报告里甚至推算出了日本出兵的详细日期——壬辰年三月一日,比真正爆发战争的日期只差一个月——以及日本的侵攻路线图:“翌春渡高丽,征辽东,取北京城”。

报告是写完了,但怎么送到大明手里,却是一个问题。许仪后本来打算“亲奔告陈”可他身为岛津藩御用医生,家里又有老婆孩子,根本无法脱身,只能从来日本做生意的明商身上打主意。

万历十九年九月三日和九月九日,许仪后先后找了两批商人,让他们代为传达。可这两批人都不太靠谱儿,他们离开以后,许仪后生怕自己的心血白费,天天晚上睡不着觉,夙夜忧叹,这时候,他的一位弟子挺身而出,拍着胸脯说我可再去送一次信。

这个人是许仪后的江西同乡,名字叫朱均旺,江西抚州人。他本在南海贩卖布匹,结果遭遇了倭寇,被掳至萨摩藩福昌寺替人抄写经文。恰好许仪后去寺里烧香,听到朱均旺说家乡话,大为欣喜,通过岛津义久的关系把朱均旺解救出来,收为弟子,留在身边抄写药方。

朱均旺对许仪后感激涕零,看到他这么忧愁,便毅然站出来,主动要求当信使。

这一趟差使可不容易,且不说海外风高浪急,单是政治上的风险,就相当之大。秀吉那时候已经采取了一定的管制措施,所有往来明商都不许下船,生怕泄露情报,一般人很难混上船去。就算一切顺利上了船,等回到大明,也可能被官府以通倭之罪抓起来——总之是趟九死一生的差使。

但朱均旺为报许之恩,对这些毫不畏惧,许仪后大为欣喜。信使的问题解决以后,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把朱均旺弄出日本国。

许仪后经过奔走联络,找到了一位漳州商人林绍歧,他表示可以把朱均旺偷偷带走,但是得等这船货物在日本卖完,才能拔锚启程。许仪后没奈何,只能耐心等候。这一等,却等出了一桩大祸事。

他之前四处奔走搜集情报的举动,背着日本人,却没瞒着中国人。这些旅居萨摩的中国人中,偏偏有那么几个人,不知出于什么动机,把这件事捅到了秀吉的亲信浅野长政那里。

浅野长政一听还有这样的事,不敢怠慢,立刻汇报给了秀吉。秀吉正做着征服大明的春秋大梦,陡闻有人要坏他的事,还是自己施过恩的许仪后,不禁勃然大怒,声称要狠狠地整治一下这个忘恩负义的混账东西。

这一场祸事,当真不小。许仪后被关到监狱里,知道自己这次必然无幸,但他一口咬定全是自己筹划,没有吐露出郭国安、朱均旺或者林绍歧任何一人的名字。

对于许保仪的罪名,浅野长政本来裁定为“越度”之罪——就是非法出境——可秀吉不甘心,放出了狠话:“咱们不是新铸了几口大锅吗?就把许三官那小子搁锅里煎死算了!”

许仪后出事以后,急坏了岛津义久。他跟这位御医感情十分深厚,又是自家救命恩人。往大处说,岁久本人对于秀吉这场战争毫无兴趣,许仪后投书大明之事,其实正合乎他的心意。

可是这事出在萨摩藩,岛津家不能找秀吉直接求情,说不定人没救出来,反被扣了顶“失察”的帽子。思忖再三,义久搬出了一位大人物——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是秀吉最头疼的也最看重的大名,他从未在战场上被秀吉打败过,坐拥关东二百万石,是日本丰臣氏之后的第二大政治力量。他的面子,秀吉不会不卖。

而德川家康自己也有盘算,打算借这个机会市恩于岛津氏,为以后的争夺天下埋下一点伏笔。

于是,德川家康给秀吉写了一封求情信,这封信写的很艺术,充分显示了家康的情商。他没正面为许仪后辩解,而是先批评了一通许仪后通敌之罪,然后话锋一转,说现在不光是许仪后,在日的中国人都对政府不满,如果把他处罚,反显得咱们小肚鸡肠。如果太阁你把他赦免了,显出宽阔的胸襟,大家就会感佩您的度量,说您是仁德之人。

家康是最了解秀吉的人,这封信完全号住了太阁大人的脉:秀吉内心最想要的,是别人对他的尊重。果然不出家康所料,秀吉接到这封信,深以为然,加上家康面子大,便不再追究许仪后泄密之罪,只是象征性地申饬了一下,赶回了萨摩藩。

许仪后死里逃生回到萨摩,却一点也没被吓到,依然不改前志,继续为朱均旺的出行奔走。一直到了万历二十年年初,林邵歧终于要扬帆回国了——这时候,偏偏又节外生枝。

那时候距离开战已不足三个月,日本的备战进入最紧张的时刻。时任藩主的岛津义弘下令封锁港口,不许闲杂人等进出。林绍歧的船也被扣了下来,藏身船中的朱均旺束手无策。

在危急时刻,许仪后又一次不避嫌疑,挺身而出。他利用自己在岛津家的地位,去见义弘,说商船是用来做买卖的,如果擅自扣留,以后怕没人肯来做生意了。义弘想想有理,便应允了,放林绍歧离开。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许仪后如释重负,临别之前,他写了首诗赠别朱均旺,把臂相泣。两个人知道,这辈子他们没什么机会再相逢了。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难域萍逢几度周,一朝分首作遐游。
殷勤嘱咐忠君事, 尽意叮咛灭寇仇。
知汝归成苏子景, 岂宜还作李陵秋。
霜台若问尘中事, 惟道斯民苦尚忧。

诗句情真意切,其中“殷勤嘱咐”、“尽意叮咛”等语,无不浸透许仪后拳拳爱国之心。他以苏武自况,即便身险蛮夷之地,志向不改,他不求名亦不求利,唯一的心愿,正是诗中最后一句“惟道斯民苦尚忧”。

许仪后一辈子没取得过任何大明的功名,也没被授予过任何大明官职,羁旅海外的他却拥有令许多大明官员汗颜的爱国情怀。他对大明所付出的一切,都是自发的,是对故国朴素真挚的热爱,没有指望过会有任何回报。谈及壬辰战争,各路史家都会摆出汗牛充栋的史料,津津乐道于战事攻伐,或是政治上的折樽冲俎;但我们不该忘记,在战争前夕,曾经有这么一位中国人,以布衣之身,当国难之前,默默地为他的祖国立下了一份绝大的功劳。

万历二十年一月十六日,林绍歧离开萨摩藩。朱均旺怀揣报告,藏在船舱底部,生怕被人发现。这一路风高浪急,朱均旺苦不堪言,这种生活他一过就是四十多天。一直到了二月二十八日,这条船终于抵达福建大岞湾。

这时距离距离日本向朝鲜正式开战,还有四十四天。

朱均旺登陆之后,顾不得身体虚弱,径直去找福建军门张汝济,把许仪后的报告递交给大明官方。

这份报告对大明朝廷来说,极其重要。报告里不仅介绍了秀吉意图吞并朝鲜、入侵大明的计划,而且给出了详细的出兵路线图、动员兵力、战争起因与日本诸藩对战争的态度。更可贵的是,许仪后还专门提及了日军的作战方式和应对策略。

报告里说对付倭寇,应该用“水陆互攻, 日夜并杀。斯时也, 倭不及饱食, 丽不及为应, 途分主客, 后无援兵, 不习水战, 不敌火攻。”这个建议,对大明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与后来朝鲜战局的进展惊人地相似。日军的失败,正是由于“不习水战”,后勤补给困难,才在中朝联军“水陆互攻”的攻势下一路溃败。

这份报告获得了大明官员的盛赞,说“预说今日之事, 合如契卷内中所云” 。这份报告传到朝鲜后,朝鲜人也说“所论倭贼用兵之事,验之多重。” 还一直追问大明使者,问许仪后有没有继续更新。

甚至朝鲜国王和臣下聊天,都把许仪后挂在嘴边:

《宣祖实录》二十六年二月四日。上曰:“贼有添兵之势乎?”忠谦曰:“观许仪后书,则言日本之地六十六州,而来寇我国者,只六州云。若六十州有馀丁,则秀吉凶狡有馀,岂不继援乎?许议后言六十六州,不如中原之一州,

《宣祖实录》二十八年二月六日。上曰:“然。倭贼本是禽兽,其於天朝求封,有何关乎?”经世曰:“倭贼通书于中朝曰:‘日出处天子,寄书日没处天子’云。自为一方天子,此乃犯顺之意也。”上曰:“以许仪后上书见之,则可知矣。”

当时还是兵部尚书的石星,仔细地研读了朱均旺带来的许仪后报告,又综合了朝鲜以及明军搜集来的各路情报,惊奇地发现,日军开战前后的动向,与许仪后的报告惊人地吻合。

石星心想,这是一个重要的人才,他应该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于是他提笔给福建巡抚许孚远写了封信,让他派精干的人前往日本九州,去会一会这位许仪后。许孚远接到石星的请求以后,很快召见了两个锦衣卫的指挥使,一个叫沈秉懿,一个叫史世用。沈秉懿老不堪用,很快被淘汰,许孚远见史世用这个人器宇轩昂,谈吐不凡,就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

万历二十一年六月,史世用把自己化妆成商人,和另外两位同伴张一学、郑士元乘坐海商许豫之船前往日本。他一路飘洋过海,最后在七月四日登陆于九州平户川的内浦港——顺便提一句,三十一年以后,一个叫做郑成功的中日混血,是在这里降生。

史世用登陆之后打听了一下,发现自己下船下早了。内浦和萨摩虽然同属九州,距离还是差的有点远。他再一打听,得知岛津义久和许仪后去名护屋去见秀吉了。他胆子不小,直奔名护屋而去。到了名护屋以后,他与张一学兵分连两路,史世用去找许仪后,张一学、郑士元负责去把名护屋的地理形势偷偷画下来。

名护屋是日军的侵朝大本营,军队补给俱从这里发出。有朝一日万一明军打过来,这些情报便有了用武之地。

专业的情报人员,素质就是不一样。史世用没费多大力气,就联络上了许仪后。许仪后对史世用的到来喜出望外,他万万没想到大明居然会派人来主动联络,这对于一个寂寞的海外赤子来说,该是多么大的安慰。

不过许仪后没有被喜悦冲昏了头。名护屋是秀吉的地盘,耳目众多,他让史世用先返回内浦,稍微联络。

八月十三日,秀吉跟岛津义久谈完了事,让他返回萨摩。许仪后找了个机会开小差,溜到了内浦,并于八月二十七日见到了史世用、张一学、郑士元和许豫。史世用向他提出来,听说岛津家对秀吉一直不满,能不能见一下。

岛津家当初在岛津义久的带领下,于户次川之战打败丰臣军,种下了祸根。后来秀吉亲自率大军讨伐九州,为了保全岛津家,义久不得不宣布出家归隐,把家督之位让给弟弟岛津义弘,投降秀吉。

在去年六月份的梅北一揆中,岛津义久在秀吉的逼迫下,不得不要求自己的三弟岛津岁久剖腹自尽。所以要说岛津义久对秀吉没有怨恨,是不可能的。

许仪后说,要见藩主不易,不如先亲近他身边的重臣。内浦港恰好属于岛津家重臣伊集院忠栋的领地,应该先去拜会一下他。

九月初三,许仪后带着许豫、史世用前往伊集院忠栋的府邸,名义上是作为客商拜访,由许仪后做翻译。伊集院忠栋老奸巨猾,一见许豫就眯着眼睛说:“我看你不像是商人嘛。”许仪后赶紧说:“也算是大明的一位武士吧。”两边都试探着说了几句客套话,没谈出什么实质内容。伊集院忠栋倒没细究,还送了一副铠甲给许豫。

没想到这次会面,不知为何被泄露出去了。到了九月十九日,有个叫玄龙的和尚跑来找许豫,说“你是不是大明福建官府派来侦查情报的呀?”许豫也是个有胆识的人,也不否认:“没错!你们侵略高丽,胡作非为。我们万历皇帝不愿意杀戮太重,派了沈惟敬来讲和。许军门派我过来调查你们的虚实,看你们有没有诚意。”这一番话半真半假,玄龙和尚也怕自己担上破坏和谈的罪名,只得悻悻离开。

在此之后,史世用感觉到有些危险,放弃了面见藩主的想法,一心一意搜集各类情报。

时间推移到十月份。当时岛津义弘驻扎在巨济岛,瘟疫流行,义久派了许仪后前往高丽去当医生。许仪后走了以后,史世用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的差不多了,也乘船离开归国。可惜他运气不好,中途碰到了台风,不得不返回九州。

很快岛津义久和伊集院忠栋派人来调查许豫,许豫坦坦荡荡地把自己对玄龙和尚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岛津义久点点头,没有扭送他去见秀吉,反而拿出一封信和一些礼物,请他转交给许孚远,算是官方答复。

这封信里没提及任何战事,只是说无论两国关系如何,贸易还是要开展云云。这是岛津义久留下的一点心眼,希望万一日军在朝鲜不利,也不至于波及岛津家的生意。

许豫得了岛津义久的批准,在万历二十三年一月二十四日离开日本,史世用也在他出发前后不久乘坐另外一条船离开。他们前往日本的任务,算是顺利完成。

许豫于同年三月一日顺利返回福建,回来以后,他问许孚远,说史世用回来没有?许孚远一楞,我还正要问你呢。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同样是今年一月份出海的史世用,居然到现在都没动静,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答案是,他还在九州……

史世用出海以后,满心以为可以尽快返回福建,上报情报。可他万万没想到,船还没走多远,居然又遭遇了强台风,真是太倒霉了。在大自然的暴虐天灾之下,船队全都沉没,张一学在海难中丧生,只剩下他跟郑士元两个人幸免于难,被海浪推送回了九州。

两个人身无分文,语言又不通。此时许仪后已经离开日本,许豫也不在了。举目无亲的两位间谍,在日本渡过了无比凄惨的七个月。

到了这一年的八月底,两位琉球的使者到日本拜访秀吉,顺便侦查情报。他们走到萨摩的时候,忽然被两个乞丐拦住。这两个乞丐穿着破烂不堪,口称是大明指挥史世用与承差郑士元,希望能得到帮助返回福建。

比起日本,琉球毕竟还是亲近大明。使者当即把两人藏匿起来,带上船返回琉球。琉球人对史世用颇为照顾,特意派遣了朝贡船给他送回国。史世用长舒了一口气,心想这回总算他娘的可以回家了。

然后,然后他又遭遇了风暴……

朝贡船快接近福州的时候,遭遇了风暴,把船只一口气吹到了泉州泉州府平湖山附近海域,吹的是人仰马翻,几乎全船罹难。史世用福大命大,硬生生熬过了这一劫,被大明官府救援下来。

九死一生的史世用回到国内以后,振作精神,把搜集来的日本情报汇篡成《倭情备览》一书。这本书是大明第一次主动派员前往日本搜集的专业书籍,里面论及日本情势,相当精辟,还附带了许多重要的原始文件,比起许仪后报告更加专业。

此书甫一刊行,即被视为对日研究第一手资料,无论是大明御史还是朝鲜国王,对此都赞叹不已。言官上书要引用,兵部决策要参考,甚至杨镐给秀吉写信预言日本国内形势,都是拿着这本书现学现卖。

说回到许仪后。

战争持续到了万历二十一年,中朝联军与日本停战,双方坐下来和谈。日方的小西行长和大明方面的沈惟敬,两人联手搞了一个惊天大骗局,试图把两边都瞒住。(这是另外一个大故事了)

当时许仪后就在巨济岛,对前线动静很了解。虽然他对小西行长和沈惟敬的骗局细节不清楚,但他了解秀吉,知道秀吉绝不可能放弃战争。他送了一封密信给当时的大明援朝总经略宋应昌,里面直截了当地说:“关白虽求贡,其实欲明年窥狭大明”,一句就道破了实情。

宋应昌接到许仪后的密信以后,很是赞叹,称赞他“具仰妙算”,恰好这时候大明使团打算前往名护屋,宋应昌特意安排使团里一个姓郑的官员,让他到日本后设法联系到许仪后。

可惜这个使团出使很不成功,没几天就灰溜溜地回来了,那位姓郑的官员没时间去找。

没时间去找,不要紧,我会主动说。

万历二十一年十月份,一个叫做吴景禧的朝鲜人找到全罗道防御使李时言,向他汇报了一件事。吴景禧自称是万历二十一年被俘去日本的奴隶,他在萨摩碰到一个中国人,叫许仪后。在他的安排下吴景禧被送回朝鲜。吴景禧说许仪后让我给大明带一句话:“众贼候天使信来, 当于八月中尽欲回还等因。”

那么万历二十一年八月到底发生了什么?

秀吉老年得子秀赖,欣喜若狂,日军主力开始从朝鲜按部就班地渡海回国。由此可见,许仪后的洞察力十分惊人,他敏锐地预见到秀吉得子与日军撤退之间的必然联系,特意安排了朝鲜俘虏回国,希望大明能够提前对日军这一动向有所准备。

虽然他传递的这份情报送到大明时,已经过时了,但许仪后这无时无刻不强烈跃动着的爱国之心,实在值得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赞叹。

请允许我再贴一次许仪后在万历二十年送别朱均旺的诗作。我想无论古今,正是有无数这样几乎湮没于史料的义士的存在,才能扛过一次又一次危难。

难域萍逢几度周,一朝分首作遐游。
殷勤嘱咐忠君事, 尽意叮咛灭寇仇。
知汝归成苏子景, 岂宜还作李陵秋。
霜台若问尘中事, 惟道斯民苦尚忧。

马相伯老先生。如果你去了解这位老先生的故事,你一定会对马相伯老先生心声敬佩的。虽说这位绝对不能算是小人物,但是有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位先生。不过我相信复旦大学的同学们肯定知道。
我就挑简单点讲吧,1840至1939,老先生活了整整一百年,而他的这一百年,也正是中国最屈辱的100年。老先生的一生可谓充满传奇,从年少时独自从家乡徒步来到上海求学。到精通8门外语。到后来创办复旦大学。再到后来民国成立成为南京市首任市长。再到90岁高龄为支援国民党在前线抗日的将领,走上街头卖字攒钱并将钱捐给前线将士,据说捐了有近10万。最后因为南京陷入战乱,一家人一路向西逃亡,最后好像都出了中国了。所以老先生最后其实是死在了国外。
老先生临终前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在中国并不是什么伟人,我在中国就是一条狗,我叫了100年,都没把中国叫醒。
这句话有多重的分量,大家应该都能体会到吧。

作者:马伯庸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683668/answer/12287750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元一五九一年、大明万历十九年、日本天正十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叫丰臣秀吉的日本老头,在朝鲜半岛附近画了一个圈。

他刚刚将全日本纳入自己的控制下,又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一海之隔的李朝,以及李朝背后的大明。于是在秀吉的命令下,整个日本都开始动员起来,厉兵秣马,准备对半岛发动一次前所未有的大侵攻。

这场在一年之后爆发的战争,被称为壬辰战争,前后持续了足足七年,规模巨大,伤亡惨重,将中、朝、日三方都卷了进去,对东亚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为了筹备战争,提前一年在距离朝鲜最近的九州地区开始囤积大量物资、士兵,修建名护屋、打造火器、兵器和战船,蓄势待发。至于李朝和大明,他们对此全无觉察,没人注意到即将飘过来的战争阴云。

但也不是完全没人觉察。

日本人在九州的频繁活动,引起了一位中国人的注意。

这个人叫做许仪后,又名许三官,大明江西吉安人,行商为生。许仪后在隆庆五年外出作生意,结果在广州附近海域陷入倭寇之手。因为他擅长医术,便幸运地活了下来,几经辗转被卖到了日本本土。

当时被倭寇掳掠到日本的中国人很多,在官方分类里,被称为“逋逃之种”。在“逋逃之种”里,许仪后算是运气比较好的,他精通医术,没怎么受到虐待。一次偶尔的机会,他凭借医术救了萨摩藩岛津家的小孩,大为感激的藩主岛津义久把他留在了身边,担任御用医师。于是许仪后便定居在萨摩,娶妻生子。

许仪后这个人,天生古道热肠。虽然他已经脱离了倭寇的威胁,但每次看到自己同胞受到倭寇欺凌,他都恨得咬牙切齿,一心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秀吉进攻九州之时,岛津义久见无法抵挡兵威,便身披僧衣开城投降。他去觐见秀吉时,许仪后也随侍左右。见到秀吉之后,许仪后作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咕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把自己的经历讲述了一遍,恳求秀吉下重手惩治倭寇。

秀吉对许仪后的这种胆量十分欣赏,正好他有意为日本海商扫平海道,便做了个顺水人情,下达倭寇取缔令,发兵剿灭海贼。从此岛津义久对许仪后刮目相看,愈加重视,觉得这家伙有胆识有魄力,视为心腹。

进入万历十九年(1591年)以后,许仪后发现最近萨摩藩变得十分热闹,出现了大量外藩武士与足轻。从这些人的穿着与旗号判断,应该是属于本州、四国等地的诸家大名。他久居岛津家,接触的都是藩内高层,政治嗅觉十分灵敏。日本在形式上已经统一,再无战事。如此大规模地厉兵秣马,唯一的解释就是对海外用兵。

日本列岛孤悬海外,对海外用兵唯一的可能,就是攻打朝鲜。

朝鲜是大明的藩国,倘若朝鲜被攻击,大明势必要出手相助。而如果大明与日本发生碰撞,那将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许保仪虽只是个医师,却拥有不凡的政治眼光。他意识到,一场大规模战争迫在眉睫。许仪后对大明很了解,傲慢自大又迟钝,不能指望朝廷主动对日本的举动有所警惕,自己必须得做点什么。于是,许保仪利用自己在岛津藩的地位,不动声色地开始展开调查。

调查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秀吉的目标不是朝鲜,而是大明。

许仪后虽已定居日本,娶妻生子,可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却从未冷,对故国仍旧心怀眷顾。加上许仪后自己也是倭乱的受害者之一,无论从公从私,他都不能对这一异动坐视不理。

他知道,大明对于日本的了解近乎于零,如果只是简单地把秀吉的计划传递过去,未必会引起重视。因此,许仪后决定要准备一份务求详细的报告,要把日本国情原原本本地详述,以便祖国参考。

于是,他开始不动声色地收集情报,利用御医的身份四处探听,并完成了一份报告。

这份报告大约五千多字,里面分成了六部分:一陈日本国之详;一陈日本入寇之由;一陈御寇之策;一陈日本关白之由;一陈日本六十六国之名;复陈未尽之事。林林总总,涵盖了日本国的方方面面,内容极之详尽。报告里甚至推算出了日本出兵的详细日期——壬辰年三月一日,比真正爆发战争的日期只差一个月——以及日本的侵攻路线图:“翌春渡高丽,征辽东,取北京城”。

报告是写完了,但怎么送到大明手里,却是一个问题。许仪后本来打算“亲奔告陈”可他身为岛津藩御用医生,家里又有老婆孩子,根本无法脱身,只能从来日本做生意的明商身上打主意。

万历十九年九月三日和九月九日,许仪后先后找了两批商人,让他们代为传达。可这两批人都不太靠谱儿,他们离开以后,许仪后生怕自己的心血白费,天天晚上睡不着觉,夙夜忧叹,这时候,他的一位弟子挺身而出,拍着胸脯说我可再去送一次信。

这个人是许仪后的江西同乡,名字叫朱均旺,江西抚州人。他本在南海贩卖布匹,结果遭遇了倭寇,被掳至萨摩藩福昌寺替人抄写经文。恰好许仪后去寺里烧香,听到朱均旺说家乡话,大为欣喜,通过岛津义久的关系把朱均旺解救出来,收为弟子,留在身边抄写药方。

朱均旺对许仪后感激涕零,看到他这么忧愁,便毅然站出来,主动要求当信使。

这一趟差使可不容易,且不说海外风高浪急,单是政治上的风险,就相当之大。秀吉那时候已经采取了一定的管制措施,所有往来明商都不许下船,生怕泄露情报,一般人很难混上船去。就算一切顺利上了船,等回到大明,也可能被官府以通倭之罪抓起来——总之是趟九死一生的差使。

但朱均旺为报许之恩,对这些毫不畏惧,许仪后大为欣喜。信使的问题解决以后,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把朱均旺弄出日本国。

许仪后经过奔走联络,找到了一位漳州商人林绍歧,他表示可以把朱均旺偷偷带走,但是得等这船货物在日本卖完,才能拔锚启程。许仪后没奈何,只能耐心等候。这一等,却等出了一桩大祸事。

他之前四处奔走搜集情报的举动,背着日本人,却没瞒着中国人。这些旅居萨摩的中国人中,偏偏有那么几个人,不知出于什么动机,把这件事捅到了秀吉的亲信浅野长政那里。

浅野长政一听还有这样的事,不敢怠慢,立刻汇报给了秀吉。秀吉正做着征服大明的春秋大梦,陡闻有人要坏他的事,还是自己施过恩的许仪后,不禁勃然大怒,声称要狠狠地整治一下这个忘恩负义的混账东西。

这一场祸事,当真不小。许仪后被关到监狱里,知道自己这次必然无幸,但他一口咬定全是自己筹划,没有吐露出郭国安、朱均旺或者林绍歧任何一人的名字。

对于许保仪的罪名,浅野长政本来裁定为“越度”之罪——就是非法出境——可秀吉不甘心,放出了狠话:“咱们不是新铸了几口大锅吗?就把许三官那小子搁锅里煎死算了!”

许仪后出事以后,急坏了岛津义久。他跟这位御医感情十分深厚,又是自家救命恩人。往大处说,岁久本人对于秀吉这场战争毫无兴趣,许仪后投书大明之事,其实正合乎他的心意。

可是这事出在萨摩藩,岛津家不能找秀吉直接求情,说不定人没救出来,反被扣了顶“失察”的帽子。思忖再三,义久搬出了一位大人物——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是秀吉最头疼的也最看重的大名,他从未在战场上被秀吉打败过,坐拥关东二百万石,是日本丰臣氏之后的第二大政治力量。他的面子,秀吉不会不卖。

而德川家康自己也有盘算,打算借这个机会市恩于岛津氏,为以后的争夺天下埋下一点伏笔。

于是,德川家康给秀吉写了一封求情信,这封信写的很艺术,充分显示了家康的情商。他没正面为许仪后辩解,而是先批评了一通许仪后通敌之罪,然后话锋一转,说现在不光是许仪后,在日的中国人都对政府不满,如果把他处罚,反显得咱们小肚鸡肠。如果太阁你把他赦免了,显出宽阔的胸襟,大家就会感佩您的度量,说您是仁德之人。

家康是最了解秀吉的人,这封信完全号住了太阁大人的脉:秀吉内心最想要的,是别人对他的尊重。果然不出家康所料,秀吉接到这封信,深以为然,加上家康面子大,便不再追究许仪后泄密之罪,只是象征性地申饬了一下,赶回了萨摩藩。

许仪后死里逃生回到萨摩,却一点也没被吓到,依然不改前志,继续为朱均旺的出行奔走。一直到了万历二十年年初,林邵歧终于要扬帆回国了——这时候,偏偏又节外生枝。

那时候距离开战已不足三个月,日本的备战进入最紧张的时刻。时任藩主的岛津义弘下令封锁港口,不许闲杂人等进出。林绍歧的船也被扣了下来,藏身船中的朱均旺束手无策。

在危急时刻,许仪后又一次不避嫌疑,挺身而出。他利用自己在岛津家的地位,去见义弘,说商船是用来做买卖的,如果擅自扣留,以后怕没人肯来做生意了。义弘想想有理,便应允了,放林绍歧离开。

做完这些事情之后,许仪后如释重负,临别之前,他写了首诗赠别朱均旺,把臂相泣。两个人知道,这辈子他们没什么机会再相逢了。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难域萍逢几度周,一朝分首作遐游。
殷勤嘱咐忠君事, 尽意叮咛灭寇仇。
知汝归成苏子景, 岂宜还作李陵秋。
霜台若问尘中事, 惟道斯民苦尚忧。

诗句情真意切,其中“殷勤嘱咐”、“尽意叮咛”等语,无不浸透许仪后拳拳爱国之心。他以苏武自况,即便身险蛮夷之地,志向不改,他不求名亦不求利,唯一的心愿,正是诗中最后一句“惟道斯民苦尚忧”。

许仪后一辈子没取得过任何大明的功名,也没被授予过任何大明官职,羁旅海外的他却拥有令许多大明官员汗颜的爱国情怀。他对大明所付出的一切,都是自发的,是对故国朴素真挚的热爱,没有指望过会有任何回报。谈及壬辰战争,各路史家都会摆出汗牛充栋的史料,津津乐道于战事攻伐,或是政治上的折樽冲俎;但我们不该忘记,在战争前夕,曾经有这么一位中国人,以布衣之身,当国难之前,默默地为他的祖国立下了一份绝大的功劳。

万历二十年一月十六日,林绍歧离开萨摩藩。朱均旺怀揣报告,藏在船舱底部,生怕被人发现。这一路风高浪急,朱均旺苦不堪言,这种生活他一过就是四十多天。一直到了二月二十八日,这条船终于抵达福建大岞湾。

这时距离距离日本向朝鲜正式开战,还有四十四天。

朱均旺登陆之后,顾不得身体虚弱,径直去找福建军门张汝济,把许仪后的报告递交给大明官方。

这份报告对大明朝廷来说,极其重要。报告里不仅介绍了秀吉意图吞并朝鲜、入侵大明的计划,而且给出了详细的出兵路线图、动员兵力、战争起因与日本诸藩对战争的态度。更可贵的是,许仪后还专门提及了日军的作战方式和应对策略。

报告里说对付倭寇,应该用“水陆互攻, 日夜并杀。斯时也, 倭不及饱食, 丽不及为应, 途分主客, 后无援兵, 不习水战, 不敌火攻。”这个建议,对大明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与后来朝鲜战局的进展惊人地相似。日军的失败,正是由于“不习水战”,后勤补给困难,才在中朝联军“水陆互攻”的攻势下一路溃败。

这份报告获得了大明官员的盛赞,说“预说今日之事, 合如契卷内中所云” 。这份报告传到朝鲜后,朝鲜人也说“所论倭贼用兵之事,验之多重。” 还一直追问大明使者,问许仪后有没有继续更新。

甚至朝鲜国王和臣下聊天,都把许仪后挂在嘴边:

《宣祖实录》二十六年二月四日。上曰:“贼有添兵之势乎?”忠谦曰:“观许仪后书,则言日本之地六十六州,而来寇我国者,只六州云。若六十州有馀丁,则秀吉凶狡有馀,岂不继援乎?许议后言六十六州,不如中原之一州,

《宣祖实录》二十八年二月六日。上曰:“然。倭贼本是禽兽,其於天朝求封,有何关乎?”经世曰:“倭贼通书于中朝曰:‘日出处天子,寄书日没处天子’云。自为一方天子,此乃犯顺之意也。”上曰:“以许仪后上书见之,则可知矣。”

当时还是兵部尚书的石星,仔细地研读了朱均旺带来的许仪后报告,又综合了朝鲜以及明军搜集来的各路情报,惊奇地发现,日军开战前后的动向,与许仪后的报告惊人地吻合。

石星心想,这是一个重要的人才,他应该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于是他提笔给福建巡抚许孚远写了封信,让他派精干的人前往日本九州,去会一会这位许仪后。许孚远接到石星的请求以后,很快召见了两个锦衣卫的指挥使,一个叫沈秉懿,一个叫史世用。沈秉懿老不堪用,很快被淘汰,许孚远见史世用这个人器宇轩昂,谈吐不凡,就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

万历二十一年六月,史世用把自己化妆成商人,和另外两位同伴张一学、郑士元乘坐海商许豫之船前往日本。他一路飘洋过海,最后在七月四日登陆于九州平户川的内浦港——顺便提一句,三十一年以后,一个叫做郑成功的中日混血,是在这里降生。

史世用登陆之后打听了一下,发现自己下船下早了。内浦和萨摩虽然同属九州,距离还是差的有点远。他再一打听,得知岛津义久和许仪后去名护屋去见秀吉了。他胆子不小,直奔名护屋而去。到了名护屋以后,他与张一学兵分连两路,史世用去找许仪后,张一学、郑士元负责去把名护屋的地理形势偷偷画下来。

名护屋是日军的侵朝大本营,军队补给俱从这里发出。有朝一日万一明军打过来,这些情报便有了用武之地。

专业的情报人员,素质就是不一样。史世用没费多大力气,就联络上了许仪后。许仪后对史世用的到来喜出望外,他万万没想到大明居然会派人来主动联络,这对于一个寂寞的海外赤子来说,该是多么大的安慰。

不过许仪后没有被喜悦冲昏了头。名护屋是秀吉的地盘,耳目众多,他让史世用先返回内浦,稍微联络。

八月十三日,秀吉跟岛津义久谈完了事,让他返回萨摩。许仪后找了个机会开小差,溜到了内浦,并于八月二十七日见到了史世用、张一学、郑士元和许豫。史世用向他提出来,听说岛津家对秀吉一直不满,能不能见一下。

岛津家当初在岛津义久的带领下,于户次川之战打败丰臣军,种下了祸根。后来秀吉亲自率大军讨伐九州,为了保全岛津家,义久不得不宣布出家归隐,把家督之位让给弟弟岛津义弘,投降秀吉。

在去年六月份的梅北一揆中,岛津义久在秀吉的逼迫下,不得不要求自己的三弟岛津岁久剖腹自尽。所以要说岛津义久对秀吉没有怨恨,是不可能的。

许仪后说,要见藩主不易,不如先亲近他身边的重臣。内浦港恰好属于岛津家重臣伊集院忠栋的领地,应该先去拜会一下他。

九月初三,许仪后带着许豫、史世用前往伊集院忠栋的府邸,名义上是作为客商拜访,由许仪后做翻译。伊集院忠栋老奸巨猾,一见许豫就眯着眼睛说:“我看你不像是商人嘛。”许仪后赶紧说:“也算是大明的一位武士吧。”两边都试探着说了几句客套话,没谈出什么实质内容。伊集院忠栋倒没细究,还送了一副铠甲给许豫。

没想到这次会面,不知为何被泄露出去了。到了九月十九日,有个叫玄龙的和尚跑来找许豫,说“你是不是大明福建官府派来侦查情报的呀?”许豫也是个有胆识的人,也不否认:“没错!你们侵略高丽,胡作非为。我们万历皇帝不愿意杀戮太重,派了沈惟敬来讲和。许军门派我过来调查你们的虚实,看你们有没有诚意。”这一番话半真半假,玄龙和尚也怕自己担上破坏和谈的罪名,只得悻悻离开。

在此之后,史世用感觉到有些危险,放弃了面见藩主的想法,一心一意搜集各类情报。

时间推移到十月份。当时岛津义弘驻扎在巨济岛,瘟疫流行,义久派了许仪后前往高丽去当医生。许仪后走了以后,史世用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的差不多了,也乘船离开归国。可惜他运气不好,中途碰到了台风,不得不返回九州。

很快岛津义久和伊集院忠栋派人来调查许豫,许豫坦坦荡荡地把自己对玄龙和尚说的话重复了一遍。岛津义久点点头,没有扭送他去见秀吉,反而拿出一封信和一些礼物,请他转交给许孚远,算是官方答复。

这封信里没提及任何战事,只是说无论两国关系如何,贸易还是要开展云云。这是岛津义久留下的一点心眼,希望万一日军在朝鲜不利,也不至于波及岛津家的生意。

许豫得了岛津义久的批准,在万历二十三年一月二十四日离开日本,史世用也在他出发前后不久乘坐另外一条船离开。他们前往日本的任务,算是顺利完成。

许豫于同年三月一日顺利返回福建,回来以后,他问许孚远,说史世用回来没有?许孚远一楞,我还正要问你呢。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同样是今年一月份出海的史世用,居然到现在都没动静,到底跑到哪里去了?

答案是,他还在九州……

史世用出海以后,满心以为可以尽快返回福建,上报情报。可他万万没想到,船还没走多远,居然又遭遇了强台风,真是太倒霉了。在大自然的暴虐天灾之下,船队全都沉没,张一学在海难中丧生,只剩下他跟郑士元两个人幸免于难,被海浪推送回了九州。

两个人身无分文,语言又不通。此时许仪后已经离开日本,许豫也不在了。举目无亲的两位间谍,在日本渡过了无比凄惨的七个月。

到了这一年的八月底,两位琉球的使者到日本拜访秀吉,顺便侦查情报。他们走到萨摩的时候,忽然被两个乞丐拦住。这两个乞丐穿着破烂不堪,口称是大明指挥史世用与承差郑士元,希望能得到帮助返回福建。

比起日本,琉球毕竟还是亲近大明。使者当即把两人藏匿起来,带上船返回琉球。琉球人对史世用颇为照顾,特意派遣了朝贡船给他送回国。史世用长舒了一口气,心想这回总算他娘的可以回家了。

然后,然后他又遭遇了风暴……

朝贡船快接近福州的时候,遭遇了风暴,把船只一口气吹到了泉州泉州府平湖山附近海域,吹的是人仰马翻,几乎全船罹难。史世用福大命大,硬生生熬过了这一劫,被大明官府救援下来。

九死一生的史世用回到国内以后,振作精神,把搜集来的日本情报汇篡成《倭情备览》一书。这本书是大明第一次主动派员前往日本搜集的专业书籍,里面论及日本情势,相当精辟,还附带了许多重要的原始文件,比起许仪后报告更加专业。

此书甫一刊行,即被视为对日研究第一手资料,无论是大明御史还是朝鲜国王,对此都赞叹不已。言官上书要引用,兵部决策要参考,甚至杨镐给秀吉写信预言日本国内形势,都是拿着这本书现学现卖。

说回到许仪后。

战争持续到了万历二十一年,中朝联军与日本停战,双方坐下来和谈。日方的小西行长和大明方面的沈惟敬,两人联手搞了一个惊天大骗局,试图把两边都瞒住。(这是另外一个大故事了)

当时许仪后就在巨济岛,对前线动静很了解。虽然他对小西行长和沈惟敬的骗局细节不清楚,但他了解秀吉,知道秀吉绝不可能放弃战争。他送了一封密信给当时的大明援朝总经略宋应昌,里面直截了当地说:“关白虽求贡,其实欲明年窥狭大明”,一句就道破了实情。

宋应昌接到许仪后的密信以后,很是赞叹,称赞他“具仰妙算”,恰好这时候大明使团打算前往名护屋,宋应昌特意安排使团里一个姓郑的官员,让他到日本后设法联系到许仪后。

可惜这个使团出使很不成功,没几天就灰溜溜地回来了,那位姓郑的官员没时间去找。

没时间去找,不要紧,我会主动说。

万历二十一年十月份,一个叫做吴景禧的朝鲜人找到全罗道防御使李时言,向他汇报了一件事。吴景禧自称是万历二十一年被俘去日本的奴隶,他在萨摩碰到一个中国人,叫许仪后。在他的安排下吴景禧被送回朝鲜。吴景禧说许仪后让我给大明带一句话:“众贼候天使信来, 当于八月中尽欲回还等因。”

那么万历二十一年八月到底发生了什么?

秀吉老年得子秀赖,欣喜若狂,日军主力开始从朝鲜按部就班地渡海回国。由此可见,许仪后的洞察力十分惊人,他敏锐地预见到秀吉得子与日军撤退之间的必然联系,特意安排了朝鲜俘虏回国,希望大明能够提前对日军这一动向有所准备。

虽然他传递的这份情报送到大明时,已经过时了,但许仪后这无时无刻不强烈跃动着的爱国之心,实在值得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赞叹。

请允许我再贴一次许仪后在万历二十年送别朱均旺的诗作。我想无论古今,正是有无数这样几乎湮没于史料的义士的存在,才能扛过一次又一次危难。

难域萍逢几度周,一朝分首作遐游。
殷勤嘱咐忠君事, 尽意叮咛灭寇仇。
知汝归成苏子景, 岂宜还作李陵秋。
霜台若问尘中事, 惟道斯民苦尚忧。


历史上有哪些让我们惊掉下巴的冷知识?
03 宋朝廷针对这一恶俗所采取的制止措施对于这种恶俗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宋朝廷不但清楚地看到,而且也曾采取多种措施,企图加以制止。一是严禁弃婴,制定法规进行制约。北宋时规定:“故杀子孙,徒二年”。宋徽宗大观年间又下诏令,认为不举子之俗“残忍薄恶,莫比之甚,有害风教,当行禁止”。其余有...

历史上有哪些知人善用的人
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オ开创了名垂史册的“贞观之治”。3、刘备 刘备能成功,主要靠识人,且知人善用。从田豫、到邓芝、马忠,再到马谡,无不如此,刘备只要和他们聊几句,就看得出其才能,这些都是早年的人生经历赋予刘备的技能。4、曾国藩 曾国藩有一个用人秘诀就是知人善用,在日常相处中,...

你所知道哪些搞笑的历史人名?
杨大眼(生卒年不详),原名不详,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时名将。杨大眼是武都(今属甘肃)的仇池首领杨难当之孙,为侧室所生。杨大眼擅长奔跑,勇猛善战,眼睛比较大,因为眼睛大,而被称为“大眼”,敌人都非常怕他,南朝人传说其“眼如车轮”。杨大眼跟从孝文帝征战,军功显赫,被封为...

...说说你所知道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哪几次会?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会议有八七会议,古田会议,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等。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儿童?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流传千古的有名儿童,他们大多天赋异禀,迥越伦萃,“识洞于未萌,智表于先见,心计足以成务,口辨足以解纷”(《册府元龟·总录部·幼敏》),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不亚于成年人的机智成熟,堪称少年天才。除了我们所熟知的四岁能让梨的孔融、五六岁会称象的曹冲、六岁通音律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过哪几个有远见的清官?
我所知道的有狄仁杰,包拯,诸葛亮等。历史上虽然出现了很多让人印象深刻,很有治理国家政治手段的能臣将相。但是最让人感到感动,能够至今流芳百世为人称赞的还是数那些为百姓伸张正义的清官。他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体察底层人民的疾苦,是贫苦大众的父母官。他们廉洁奉公,为了自己心中的大义即便需要拼上...

历史上有那些人能够微笑着面对失败,最终走向成功的例子,要三个大家常...
有一天,大仲马的一位好友前来拜访他,见他正独自坐在书桌前,双手抚摸着稿纸,低声抽泣着。朋友就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等,可等了好长一段时间,还不见他的情绪有所好转。就决定去劝劝自己的朋友。他拍了拍大仲马的肩膀,关心地问:“亲爱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令你如此伤心?”大仲马回头一看,见是...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人物是史书上记载说长得很帅的?
可惜功名心太重,躁急干进,不知满足,终落得身首分离。 二、宋玉 宋玉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安齐名的最著名的两大帅哥之一,但是这位先生的帅名却又多少来得有些蹊跷。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从来就没有哪部正经的史书甚至野史笔记里说过他是如何如何的帅,唯一的佐证便只有他写的那篇《登徒子好色赋》了。在那篇赋里,...

举出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
单于又把他弄到北海(今苏联贝加尔湖),苏武更是不为所动,依旧手持汉朝符节,牧羊为生,表现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气节。后来,昭帝即位后,汉朝和匈奴和亲,汉朝要匈奴送还苏武等使臣,但单于却慌称苏武等人已经死去。后来,汉朝使者有到了匈奴地区,终于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于是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

历史上有哪些经典的情侣?
张生和柳莺莺 张生和柳莺莺是在那个封建礼教甚严的社会中敢于打破枷锁的先驱,他们的故事有两个版本,一个《西厢记》,一个是《莺莺传》。2.牛郎和织女 这个应该是家喻户晓了,从小就听过他们的神话故事,现在看来有点像那些被拐卖到深山的女孩,被逼无赖下嫁还生了两个小孩,后来被解救出去了。

黄龙县18899807529: 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
守阅托普: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完璧归赵”是蔺相如的成名作.此前作为宦官门客的他,地位可谓极低,正常途径想要做官是绝无可能的,可他偏偏就等来了一个不是机会的机会. 当时...

黄龙县18899807529: 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
守阅托普: 春秋时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吞炭毁容,三次刺杀赵襄子,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历代称为义士,明朝的方孝孺还写文章评论他,虽然评价不高,但是好歹说明小人物也是可以千古留名的.

黄龙县18899807529: 历史上有哪些不出名,但是让人非常尊敬的小人物 -
守阅托普: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第19回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第20回

黄龙县18899807529: 历史上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小人物 -
守阅托普: 比如,战国时曾在江边救了伍子胥的渔父,假如没有他,伍子胥不可能逃脱楚兵的追杀,倘如此,吴国的历史要改写,楚国的历史也要改写;还比如南宋隗顺,杭州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狱卒,在岳飞就义后,他冒着生命危险将岳飞遗骸偷偷抱出...

黄龙县18899807529: 写一位你熟悉的历史人物,写一写他有什么值得你敬佩的地方,选择一两件典型的事例写一写. -
守阅托普: 如果是我,我会选三人. 一:唐太宗李世民.他的事迹不用说,太多了也说不过来. 二:武则天.光凭她是中国的唯一一个女皇帝这一点已经就让人很敬佩,很崇拜了.你想想,他们那个时代可是绝对的重男轻女的时代呀,在那种时代存活下...

黄龙县18899807529: 在历史上.有那些人是真正值得去尊敬的
守阅托普: 这个有很多,比如说,赵云啊,一生廉洁,所受封赏全都分给将士,土地分给百姓.身上值钱的东西除了一枪一马一铠甲外,几乎没有什么好东西了 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子,不贪图荣华富贵,能够坚守本心, 除二人外还有许多人,多看看历史方面的书籍,你会发现的.

黄龙县18899807529: 历史十大英雄历史上都有哪些英雄呢值得我们去称赞!!!请大家说出
守阅托普: 怎么说呢,中国历史人物太多了,值得讴歌的也很多,英雄的标准也很模糊,诸葛亮很伟大,但好像称英雄也不合适,关羽么?好像也不算,说说我心目中的英雄吧,我的...

黄龙县18899807529: 历史上的名人事迹小故事有那些? -
守阅托普: 曹操从小就老干坏事,和当时位列三公之一的袁氏的传人袁绍一起曾经偷过人家的新娘子. 有一次,二人偶然看到别人家办喜事,发现新娘子长的是千娇百媚,就设计要偷出来玩玩.在宾客宴请的时候,新娘子 独坐洞房,俩人大喊:着火啦!...

黄龙县18899807529: 历史上你最敬重哪个人? -
守阅托普: 我最喜欢的一位历史人物——赵云 谈起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时,我一定会说:“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赵云!” 自古以来,赵云就以一个英勇善战、忠心耿耿、智勇双全的人物出现. 作为一个“三国迷”,就不能不了解你喜欢的人物.下面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