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

作者&投稿:阚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0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亲们帮帮我吧!!....................要速度...........~

头悬梁,锥刺骨——苏秦
凿壁偷光——匡衡
退避三舍——晋文公
围魏救赵——孙膑
纸上谈兵——赵括
焚书坑儒——秦始皇
韦编三绝——孔子
卧薪尝胆——勾践
商鞅变法——商鞅
逝者如斯夫——孔子
班门弄斧——鲁班
一鼓作气——曹刿
不食周粟——伯夷叔齐
东施效颦——西施
掩耳盗铃、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叶公好龙、杯弓蛇影等等
纸上谈兵——赵括
围魏救赵——孙膑
焚书坑儒——秦始皇
唇亡齿寒
这个故事讲的是晋国兴灭掉虞国,晋国给虢国国君千里马和玉璧想借道,宫之奇极力劝阻,可虢君却一口答应,结果被晋国把虞国和虢国都灭掉了。
这个成语比喻关细密切,利害相关。
纸上谈兵——赵括
围魏救赵——孙膑
焚书坑儒——秦始皇
凿壁偷光——匡衡
退避三舍——晋文公
卧薪尝胆——勾践
班门弄斧——鲁班
一鼓作气——曹刿
东施效颦——西施
围魏救赵
唇亡齿寒
纸上谈兵
围魏救赵
焚书坑儒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


1、纸上谈兵——赵括(战国赵):形容只会按照书本生搬硬套,不能联系实际。

2、老马识途——管仲(春秋):比喻做事很有经验

3、围魏救赵——孙膑

4、负荆请罪——廉颇(战国赵):比喻诚心诚意地承认错误

5、完壁归赵——蔺相如

6、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7、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8、三令五申——孙 武

9、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10、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11、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12、暗箭伤人(春秋郑):比喻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用不正当的手段害人。

13、朝秦暮楚: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14、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回答者: 马天游 - 门吏 三级 10-30 18:54
背城一战--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并肩作战--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背水一战--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不宣而战--指不宣布开战,就突然发起进攻。
兵凶战危--指战事凶险可怕。
百战百败--指每战必败。
百战不殆--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不战而溃--溃:溃败。没有开战就自行崩溃。形容毫无战斗力。
百战无前--所向无敌,形容人英勇善战。
罢战息兵--停止或结束战争。
决一死战
回答者: 阮思宁 - 初入江湖 三级 10-30 19:41
6、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7、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8、三令五申——孙 武

9、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10、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11、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12、暗箭伤人(春秋郑):比喻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用不正当的手段害人。

13、朝秦暮楚: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14、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春秋时期,社会政治动荡,战争兵戎不断,但是由此也产生了很多风云人物,军事、外交、政治、管理上的谋略也是前所未有的被孕育,而成语典故就是那一时期的历史文化结晶。今天为大家摘选了18个,一起来欣赏!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这18个成语典故就能体会到。
1,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然在城中上演了一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时,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追问九个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3,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4,一鸣惊人



相传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日,臣下对他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齐威王一时语塞,大臣又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齐威王后来终于明白大臣们的用心,于是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5,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6,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7,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8,三令五申



名将孙武流落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却一阵哄笑。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再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头悬梁,锥刺骨——苏秦
凿壁偷光——匡衡
退避三舍——晋文公
围魏救赵——孙膑
纸上谈兵——赵括
焚书坑儒——秦始皇
韦编三绝——孔子
卧薪尝胆——勾践
商鞅变法——商鞅
逝者如斯夫——孔子
班门弄斧——鲁班
一鼓作气——曹刿
不食周粟——伯夷叔齐
东施效颦——西施
掩耳盗铃、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叶公好龙、杯弓蛇影等等
纸上谈兵——赵括
围魏救赵——孙膑
焚书坑儒——秦始皇
唇亡齿寒
这个故事讲的是晋国兴灭掉虞国,晋国给虢国国君千里马和玉璧想借道,宫之奇极力劝阻,可虢君却一口答应,结果被晋国把虞国和虢国都灭掉了。
这个成语比喻关细密切,利害相关。
纸上谈兵——赵括
围魏救赵——孙膑
焚书坑儒——秦始皇
凿壁偷光——匡衡
退避三舍——晋文公
卧薪尝胆——勾践
班门弄斧——鲁班
一鼓作气——曹刿
东施效颦——西施
围魏救赵
唇亡齿寒
纸上谈兵
围魏救赵
焚书坑儒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

1、纸上谈兵——赵括(战国赵):形容只会按照书本生搬硬套,不能联系实际。

2、老马识途——管仲(春秋):比喻做事很有经验

3、围魏救赵——孙膑

4、负荆请罪——廉颇(战国赵):比喻诚心诚意地承认错误

5、完壁归赵——蔺相如

6、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7、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8、三令五申——孙 武

9、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10、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11、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12、暗箭伤人(春秋郑):比喻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用不正当的手段害人。

13、朝秦暮楚: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14、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回答者: 马天游 - 门吏 三级 10-30 18:54
背城一战--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并肩作战--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背水一战--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不宣而战--指不宣布开战,就突然发起进攻。
兵凶战危--指战事凶险可怕。
百战百败--指每战必败。
百战不殆--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不战而溃--溃:溃败。没有开战就自行崩溃。形容毫无战斗力。
百战无前--所向无敌,形容人英勇善战。
罢战息兵--停止或结束战争。
决一死战
回答者: 阮思宁 - 初入江湖 三级 10-30 19:41
6、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7、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8、三令五申——孙 武

9、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10、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11、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12、暗箭伤人(春秋郑):比喻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用不正当的手段害人。

13、朝秦暮楚: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14、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

1、纸上谈兵——赵括(战国赵):形容只会按照书本生搬硬套,不能联系实际。

2、老马识途——管仲(春秋):比喻做事很有经验

3、围魏救赵——孙膑

4、负荆请罪——廉颇(战国赵):比喻诚心诚意地承认错误

5、完壁归赵——蔺相如

6、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7、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8、三令五申——孙 武

9、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10、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11、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12、暗箭伤人(春秋郑):比喻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用不正当的手段害人。

13、朝秦暮楚: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14、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6、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7、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8、三令五申——孙 武

9、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10、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11、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12、暗箭伤人(春秋郑):比喻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用不正当的手段害人。

13、朝秦暮楚: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14、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背城一战--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并肩作战--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背水一战--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不宣而战--指不宣布开战,就突然发起进攻。
兵凶战危--指战事凶险可怕。
百战百败--指每战必败。
百战不殆--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不战而溃--溃:溃败。没有开战就自行崩溃。形容毫无战斗力。
百战无前--所向无敌,形容人英勇善战。
罢战息兵--停止或结束战争。
决一死战

头悬梁,锥刺骨——苏秦
凿壁偷光——匡衡
退避三舍——晋文公
围魏救赵——孙膑
纸上谈兵——赵括
焚书坑儒——秦始皇
韦编三绝——孔子
卧薪尝胆——勾践
商鞅变法——商鞅
逝者如斯夫——孔子
班门弄斧——鲁班
一鼓作气——曹刿
不食周粟——伯夷叔齐
东施效颦——西施
掩耳盗铃、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叶公好龙、杯弓蛇影等等


20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鲁国与齐国发生战争。齐军连续两次擂响战鼓发起冲锋,鲁军都按兵不动。齐军第三次击鼓发起进攻,将军曹刿才下令:“击鼓,进攻!”结果鲁军大胜。曹刿告诉鲁庄公,敌军擂鼓三遍时士兵已乏力,而我军一鼓作气,所以能取胜。20、邯郸学步 战国时,赵国都城邯郸的人以走路姿势优美而著称。有个燕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都有哪些?
1、郑国(公元前806年—公元前375年),是中国历史上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以商业发达、法制健全、民主政治和诗乐文化闻名于世,是中国法制和法家思想的重要起源地。国君为姬姓,伯爵。2、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都有谁?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主要观点:仁、义、礼、智、圣(信)、恕、忠、孝、悌等。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主要观点: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3、墨家代表人物:墨...

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12、 朝三暮四:《庄子。齐物论》载寓言故事:养猕猴的老人在分给猕猴栗子时,说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众猕猴都生气发怒;老人改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众猕猴都高兴起来。后以“朝...

10个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相关的历史人物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 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 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

春秋战国哪七个国家
1. 春秋战国时期的七个国家包括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和韩国。2. 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这些国家在春秋时期的长期争霸战争中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的权威也逐渐削弱。3.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成为强国之一。田氏代齐后,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4. 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共有多少个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共有以百零九个国家,大国八个:秦、楚、赵、魏、韩、燕、齐、越,于公元前306年为楚国所灭,春秋战国时期始于平王东迁,他得名于鲁史《春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是中华古代文明逐渐递嬗...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1、烽火戏诸侯 严格来说,这个不算春秋时期的故事,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2、尊王...

春秋战国时期是哪几个国家?
七国是: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春秋末期,韩赵魏灭掉智氏后,进而瓜分晋国建立赵国、魏国、韩国,三晋与秦国、齐国、楚国、燕国七个国家亦称战国七雄,持续时间是前403年—前221年。除战国七雄外,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小国尚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30个有哪些?
\\x0d\\x0a\\x0d\\x0a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x0d\\x0a\\x0d\\x0a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

铜官山区13819967829: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 -
马明欣能:[答案] 退避三舍,围魏救赵,卧薪尝胆,纸上谈兵,负荆请罪,邯郸学步,暗渡陈仓,破釜沉舟,孟母三迁,买椟还珠,一鸣惊人,狐假虎威,上下其手,杞人忧天, 亡羊补牢,一暴十寒,三人成虎 ,老马识途,三令五申,围魏救赵,胡服骑射,窃符救...

铜官山区13819967829: 关于春秋战国时的成语要40个 -
马明欣能:[答案] 退避三舍 一鸣惊人 卧薪尝胆 老马识途 纸上谈兵 负荆请罪 三令五申 围魏救赵 胡服骑射 窃符救赵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呆若木鸡 毛遂自荐 上下其手 买椟还珠 狐假虎威 杞人忧天亡羊补牢 一暴十...

铜官山区13819967829: 春秋时期的成语至少15个 -
马明欣能: 有关《春秋》的成语 伯玉知非 彩衣娱亲 吹箫乞食 春花秋月 董狐直笔 匪夷匪惠 割臂之盟 管鲍之交 九原可作 轮扁斫轮 暮虢朝虞 前目后凡 秦晋之好 杀妻求将 若敖鬼馁 事齐事楚 四书五经 唐突西子 吴头楚尾 五羖大夫 吴市吹箫 夏五郭公 相惊伯有 研桑心计 叶公好龙 衣裳之会 易子而食 优孟衣冠 郢书燕说 郑卫之音

铜官山区13819967829: 求春秋时期的成语10条希望大家多多帮助,谢谢
马明欣能: 春秋战国相关的成语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

铜官山区13819967829: 有关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成语10个左右,多了更好,最好有出处 -
马明欣能:[答案] 退避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卧薪尝胆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围魏救赵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老马识途 ...

铜官山区13819967829: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有哪些? -
马明欣能:[答案] 可以去翻翻成语词典,基本上超过一半的成语典故都发生在春秋战国~楼上的二位都有错,破釜沉舟是说项羽的,是在秦末!暗度陈仓是说楚汉之争韩信献计的事情,也不是春秋战国了!

铜官山区13819967829: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有哪些??(帮下忙) -
马明欣能: 退避三舍,围魏救赵,卧薪尝胆,纸上谈兵,负荆请罪,邯郸学步,暗渡陈仓,破釜沉舟,孟母三迁,买椟还珠,一鸣惊人,狐假虎威,上下其手,杞人忧天, 亡羊补牢,一暴十寒,三人成虎 ,老马识途, 三令五申,围魏救赵,胡服骑射,窃符救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抱薪救火,毛遂自荐,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鹬蚌相争

铜官山区13819967829: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有哪些?希望又准确,又多 -
马明欣能:[答案] 孟母三迁 买椟还珠 一鸣惊人 狐假虎威 上下其手 杞人忧天 亡羊...

铜官山区13819967829: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
马明欣能:[答案] 纸上谈兵 围魏救赵 韦编三绝 卧薪尝胆 邯郸学步 螳臂当车 问鼎中原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楼下的,历史上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其中东周分为两个阶段就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所以问鼎中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春秋时期的,和楚庄王有关的成...

铜官山区13819967829: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要简洁一些 -
马明欣能:[答案] 退避三舍-----晋文公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