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急需 心理学注意的三个模型理论,比较和区别

作者&投稿:干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分求《认知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几道简答及论述题答案~

组织行为学严格来说属于管理学。
组织行为学是在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管理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它是人类社会有序发展组织行为学书籍的推动力。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尽管管理活动自古就有,但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对象,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便成为管理学的重要内容。社会的进步促使组织中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对人的管理,组织管理学、人事管理学这些管理学的分支越来越显示出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组织行为学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教育学心理学学习方法
在教师考录的大纲中,基本上包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以及教育法律法规这几门主要的课程,同时这几门课程也将占用广大考生相当多的时间去复习,主要是因为很多的地方在大纲中是泛泛的说明考试的科目和方向,都没有很细致的出现具体学科的考核内容。一方面说明教师考试中相关部门希望考生全面复习,系统的掌握相关的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另一方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考生拿到书都会无从下手,在不知道复习重点和复习方式的时候,总会感觉到会有事倍功半的感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些考试的基本科目,招教考试辅导专家将从总体和分科目的对这些课程的复习进行梳理。

一、全面把握,系统复习
从总体上说,从教师招考四个考核学科的整体来看,四个部分的内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学是我们以后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只有掌握了教育的基础规律、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才能使得教师对教育有最基础的积淀。而心理学则是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主体关于人的心理基础理论,只有知道了教育活动的主体的心理,才能更好的发展老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老师也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或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给与适当的教育。而联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一门学科就是教育心理学,正向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一样,它主要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以及发展促进这一过程的方法。这就很好的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很好的融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而教育法律法规则是从政策上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在教育过程中有法可依,任何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教育现象都将会受到相应的制裁和惩罚。所以,要真正理解教育,就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四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各学科的内容之间有很多的相通点,如果能相互融合起来,就能触类旁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如果深入理解了《教育心理学》中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道德发展理论等部分的知识,就能加深对于《教育学原理》中德育过程的规律的认识。把握了“德育过程的规律”之后,再来理解《教育心理学》关于道德认知、情感、行为的形成与培养就易如反掌了。因此,要杜绝“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复习方式,而要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理论。

二、模块拆分,逐个击破
模块的划分首先为我们系统全面的复习打好基础,理论很多,重点很多,但是只要我们分模块,分类型,逐个的对我们所分的模块进行击破,那么当各个模块汇集起来就是我们的大系统。我们对于理论的学习完全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对所要复习的学科和知识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教育学模块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逐步形成各学科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网”。但知识体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积累和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因此,同学们首先要把相关的参考书看上两到三遍,从整体上把握每门学科的整体框架结构,而不要急于背诵各个的知识点。教育学原理这个学科,同学们在复习中要逐渐形成一本“谱”:教育学原理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学科的发展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主要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功能以及教育的本质
和起源等问题;第二部分,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主要包括教育的基本社会功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学校教育的作用;第三大部分是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教育目的的理论、我国的教育目的、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等;第四部分主要是关于课程和教学,这个部分是重点中的重点;第五部分重点掌握德育和师生关系,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另外在此过程中或穿插中小学具体相关的知识以及教育技能。如果我们按照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模块复习,哪里是自己的薄弱点或是考试的重点就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这样既可以将知识分类,又可以最后能够形成一个“谱”。 (二)普通心理学模块
普通心理的重点无外乎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相对繁琐,包括了大量的零散知识点及零散的理论,但是每个章节都有统一的模式,大部分都是从概念、分类、功能三个方面来讲述的。第二部分是相应的理论。其中知觉,记忆,思维和情绪是历年来命题的热点。这四章最好列成一个提纲来复习,其中动机大约8个理论,情绪6个,能力7个,人格两大类型理论。第三部分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具体心理特点及相应的培养方式。总之,这门课的复习原则可以用两个词说明:细致和准确。 (三) 教育心理学模块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并不是一般的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根据学习规律而产生的教学规律,因此,它有其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比如,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与条件、学习动机、学习的监控、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品德的形成等,这些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与此相联系,教育心理学要以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为基础,来研究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问题,即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这是对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过程与方式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比如如何设计教学,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如何培养学生熟练的技能,如何组织学生这间的合作学习等,在这些方面,教育心理学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与教育科学中的其它学科不同,教育心理学着重从受教育者的学习规律的角度来为教育改革提供建议,而这对课程与教学的设计者、教育技术工作者、教师和学生等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对于教育科学的这几门课程来说,我们既要系统把握教育科学中这几门课程的内在联系及交叉,同时在复习时我们也要能够分开层次、分开主次,对知识能够重点把握。由于各个知识点的是组成整门课程的关键,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具体的知识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概念性知识:教材中一些基本概念的东西;
2.类别性知识:例如想象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3.程序性知识:如基本过程和程序性的知识;
4.方法性知识;着重考查对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5.关于要求、特点、作用、功能、原则出一些简答题;
6.背景性知识:发展历程和历史渊源。不同的知识类型有不同的掌握要求及常出的题目类型,这就需要考上在复习时多多分类,多多总结。在复习时我们要本着立足基础重点突破的方法,对知识进行分阶段分类型的复习,在复习时要时刻牢记结合实际更好的掌握理论,最后才能达到化整为零,化繁为简的目的。
更多教师招聘考试相关信息请访问辽宁教师考试网
http://ln.zgjsks.com/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1、过滤器模型,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D.E.Broadbent)提出。他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感觉通道接受信息的能力以及高级中枢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因而对外界大量的信息需要进行过滤和调节。

过滤按照“全或”的原则,只允许一条通道上的信息经过并进行加工,其余通道则全部关闭。 

2、衰减模型,由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Treisman)提出。她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信息在通路上并不完全被阻断,而只是被减弱,其中重要的信息可以得到高级的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

双耳听音实验发现,被试能觉察出追随耳中87%的词以及非追随耳中8%的词。这表明,被试可以同时注意两个通道的信息,但信息有不同程度的衰减。目前,人们倾向于把上述两个模型合并,称为过滤器—衰减模型。 

3、容量分配模型,由心理学家卡里曼(Kahneman)提出。他把注意看成资源和容量,而这种资源和容量是有限的。这些资源可以灵活地分配去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甚至同时做多件事情,但完成任务的前提是所要求的资源和容量不超过所能提供的资源和容量。

扩展资料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

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实际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心理学符号的含义:符号在希腊语里是灵魂的意思,后来变成英文psyche。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心理学



一、模型提出人不同

1、过滤器模型,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提出。

2、衰减理论模型由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基于日常生活和实验研究的结果提出。

3、有限资源模型,由美国心理学家诺曼提出。

二、模型内容不同

1、过滤器模型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感觉通道接受信息的能力以及高级中枢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过滤按照“全或”的原则,只允许一条通道上的信息经过并进行加工,其余通道则全部关闭。

2、衰减模型,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信息在通路上并不完全被阻断,而只是被减弱,其中重要的信息可以得到高级的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

3、有限资源模型,把注意看成资源和容量,而这种资源和容量是有限的。这些资源可以灵活地分配去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甚至同时做多件事情,但完成任务的前提是所要求的资源和容量不超过所能提供的资源和容量。

三、模型例证不同

1、过滤器理论模型,应用追随程序实验,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追随从一耳(追随耳)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另一耳(非追随耳)所获得的信息量。被试能很好地报告追随耳的项目,非追随耳获得的信息很少,说明追随耳的信息由于被选择而受到注意,因而得到了进一步加工、处理、编码,进而进入了记忆系统;而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没有被选择而未受到注意,不能有效地发现信息的变化。

2、衰减模型,双耳听音实验发现,被试能觉察出追随耳中87%的词以及非追随耳中8%的词。表明被试可以同时注意两个通道的信息,但信息有不同程度的衰减。

3、有限资源模型, 例如,在无人的高速公路上,熟练的汽车司机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和车内的人说话,能够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所要求的注意容量没有超出司机所能提供的容量。若在行人拥挤的街道上开车,大量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占用了司机的注意容量,也就不能再与同伴聊天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过滤器模型

百度百科——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

百度百科——有限资源模型



注意的选择理论有四个,一般以前三个为主:
(1)过滤器理论
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Broadbent,1958)根据双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了解释注意的选择作用的一种理论:过滤器理论(filter theory)。布罗德本特认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人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布罗德本特把这种过滤机制比喻为一个狭长的瓶口,当人们往瓶内灌水时,一部分水通过瓶颈进人瓶内,而另一部分水由于瓶颈狭小,通道容量有限,而留在瓶外了。这种理论有时也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2)衰减理论
过滤器理论得到了某些实验事实的支持,但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理论并不完善。例如,在双耳分听的研究中,有研究发现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仍然受到了加工(Gray,1960)。
基于日常生活观察和实验研究的结果,特瑞斯曼(Trels。an,1964)提出了衰减理论。衰减理论主张,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特瑞斯曼指出,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有些刺激对人有重要意义,如自己的名字、火警信号等,它们的激活阈限低,容易激活。当它们出现在非追随的通道时,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特瑞斯曼的理论与布罗德本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具体作用有不同的看法,但两种理论又有共同的地方:①两种理论有相同的出发点,即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因此,对外来的信息必须经过过滤或衰减装置加以调节;②两种理论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只有经过选择以后的信息,才能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3)后期选择理论
多伊奇等人(Deutsch et al,1963)提出了选择性注意的另外一种观点:后期选择理论,后由诺尔曼(Norman,1968)加以完善。这种理论认为,所有输人的信息在进人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人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后期选择理论有时也叫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或记忆选择理论。

(4)多阶段选择理论
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及后期选择理论都假设,注意的选择过程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某个特定阶段上,这意味着信息加工系统是非常刻板的。约翰斯顿等人(Johnston&Heinz,1978)提出了一个较灵活的模型,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这就是多阶段选择理论。这一理论的两个主要假设是:①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②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多阶段选择理论看起来更有弹性,由于强调任务要求对选择阶段的影响,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假设所带来的难题。

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有两个
(1)认知资源分配理论
由心理学家卡里曼(Kahneman)提出。他认为注意资源和容量是有限的。这些资源可以灵活地分配去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甚至同时做多件事情,但完成任务的前提是所要求的资源和容量不超过所能提供的资源和容量。
认知资源理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注意,即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或认知活动的.不同的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不相同.认知资源理论认为,与其把注意看承一个容量有限的加工通道,不如看做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
例如,在无人的高速公路上,熟练的汽车司机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和车内的人说话。他之所以能够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是因为这些活动所要求的注意容量没有超出他所能提供的容量。若在行人拥挤的街道上开车,大量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占用了他的注意容量,他也就不能再与同伴聊天了。

(2)认知资源双加工理论
在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的基础上,谢夫林等人(1977)进一步提出了双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双加工理论可以解释很多注意的现象。我们通常能够同时做好几件事,如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或是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等。在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其中一项或多项已变成自动化的过程(如维持自行车平衡和织毛衣),不需要个体再消耗认知资源,因此个体可以将注意集中在其他的认知过程上。
意识控制的加工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有可能转变为自动化加工。例如,初学一种动作技能(如骑自行车)时,需要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当经过不断练习,已经熟练掌握这一技能时,就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注意了。

不知你要的是哪三个?~

过滤器模型,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D.E.Broadbent)提出。他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感觉通道接受信息的能力以及高级中枢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因而对外界大量的信息需要进行过滤和调节。过滤按照“全或”的原则,只允许一条通道上的信息经过并进行加工,其余通道则全部关闭。

衰减模型,由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Treisman)提出。她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的,信息在通路上并不完全被阻断,而只是被减弱,其中重要的信息可以得到高级的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双耳听音实验发现,被试能觉察出追随耳中87%的词以及非追随耳中8%的词。这表明,被试可以同时注意两个通道的信息,但信息有不同程度的衰减。目前,人们倾向于把上述两个模型合并,称为过滤器—衰减模型。

容量分配模型,由心理学家卡里曼(Kahneman)提出。他把注意看成资源和容量,而这种资源和容量是有限的。这些资源可以灵活地分配去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甚至同时做多件事情,但完成任务的前提是所要求的资源和容量不超过所能提供的资源和容量。
例如,在无人的高速公路上,熟练的汽车司机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和车内的人说话。他之所以能够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是因为这些活动所要求的注意容量没有超出他所能提供的容量。若在行人拥挤的街道上开车,大量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占用了他的注意容量,他也就不能再与同伴聊天了。

过滤器模型,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D.E.Broadbent)提出。

衰减模型,由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Treisman)提出。
容量分配模型,由心理学家卡里曼(Kahneman)提出。


白塔区15111794077: 认知心理学的三个基本模型指的是? -
赧奇腰痹: 注意有四大功能即分配、信号检测、搜索和选择,大师Broadbent、Colin Cherry等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重要贡献.最基本的3个经典理论是以下3种:一、过滤器理论 Broadbent在1958年提出,他认为同一时间可以被注意到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白塔区15111794077: 关于临床心理学三个理论模型,动力学模型和行为模型的侧重区分问题
赧奇腰痹: 前者是注意力,是意识状态,后者是记忆,不矛盾.

白塔区15111794077: 心理学三种注意之间关系是什么? -
赧奇腰痹: 心理学的三种注意是:无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 这三者的关系是: 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有无预定目的以及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两种.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

白塔区15111794077: 什么是注意?举例说明,注意的品质! -
赧奇腰痹: 注意 : zhù yì [编辑本段]一、注意的概念注意,通常是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它是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和知觉(意识、思维等)同时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对其他因素的...

白塔区15111794077: 谁能告诉我联结主义,认识主义,建构主义三种心里学理论的大概内容以及关系吗? -
赧奇腰痹:[答案] 联结主义(eonneetionism)(1)亦称 “联结主义心理学”,20世纪初美国 心理学家E .L.桑代克在对动物实验研 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学习心理学理 论.认为情境感觉和动作冲动反应之 间形成的联结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心 理行为的基本单位.主张:...

白塔区15111794077: 心理学中的定式的解释,并举例子说明. -
赧奇腰痹: 定式有好多种,举个例子“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的固定倾向. 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都会使人们...

白塔区15111794077: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可以一心二用吗? -
赧奇腰痹: 可以,甚至更多,但是,那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分心".....

白塔区15111794077: 心理学,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
赧奇腰痹: 信息加工心理学是指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确切地说,信息加工心理学侧重研究人接收、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信息的过程,即感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等.它强调人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

白塔区15111794077: 心理学考研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
赧奇腰痹: 1、注意 注意的认知理论及其实验支持;注意现象在实际生活的应用(鸡尾酒会效应应支持哪种模型);返回抑制的经典范式. 2、知觉与表象 知觉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识别理论;特征鬼模型;表象的认知理论及经典实验.(减法法的...

白塔区15111794077: 由加涅等人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型包括哪些成分 -
赧奇腰痹: 由加涅等人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型包括哪些成分? 答: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习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人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心理学家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有关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的一些模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