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苏轼随笔

作者&投稿:栋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写一篇有关苏轼的随笔~

首先推荐你一本书~如果有时间的话建议看一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另外我个人觉得就是可以从他的不羁:
比如说他对王安石新政的看法,以及之后与司马光的矛盾之类的政治上的“人格独立”

或者是潇洒(或者说豪放)
比如说被贬后的所作所为啊,包括享受和造福~网上还是蛮多的~

或者是幽默之类的角度去写。
其实苏轼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哦~比如说他的“神智体”~还有他和佛印啦~~等等


切入口最好小一点,比如从他的字号入手,或者和他兄弟的对比等等

这是我的建议,你自己看咯~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沉沦了几百年的苏轼,拖着疲乏的身躯,从书中缓缓地向我走来。

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孤独的身影:苏轼他一袭布衣,头戴斗笠,脚踏木屐,手持竹节,躬耕于东边的山坡上,难怪号东坡居士。可这么一位叱咤文坛的风云人物,命运却是如此的坎坷凄凉,不由让读着苏轼诗词长大的我内心涌出阵阵心酸。

我眼中苏轼是仕途失意之人。这一组数据足以说明一切:36岁他上书神宗,论朝政得失,忏怒王安石,被贬杭州。39岁被贬密州。42岁被贬徐州。44岁受奸人谗言所害,罪名作诗讽刺朝廷,差点惨遭杀害,被贬黄州,黄洲那可是个令人自生自灭的地方------我真为苏轼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难道他无与伦比的才气,也成为了被祸害的理由?

我想苏轼也是不明白的:为什么自己一心为国为民,仍免不了被流放黄州的命运,于是他才会用登山临水、凭吊古迹来逃避现实,表达不满。其实他内心多么渴望能和周瑜一样,“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扭转这人生不得志的现状,然而在当时,纵有多少豪情壮志,又能与谁诉说呢?只能寄情于诗表达情怀,“乱石穿空,惊涛怕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今天读来我感受到一种别样的伤感豪迈。

我眼中的苏轼是伤心寂寞之人。在他34岁那年,他一生中最信任的人——妻子离他而去,妻子的病逝,对他是多么大的打击。在他被贬密州,孤独苦闷的日子里,他只能在梦中见到久别的妻子,梦中相见,也只能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十年风雨,历尽艰辛,独自飘零,无人读懂他受伤的心灵,我可以想象出当时苏轼是何等的哀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于苏轼只能是奢侈的梦想而已。

我眼中的苏轼是浪沙淘不尽的词人。也许他坎坷的经历,成就了他文学的伟大。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我无法想象中国文学史少了苏东坡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一定会黯然失色的。

我们将读不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美句;我们也欣赏不到“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言名句……那将是怎样的遗憾哪!

读着读着,苏东坡在我的眼里成了一个孩子,一个饱经沧桑依然不改赤子之心的孩子。我想也许正是这份纯真,造就了他的成就,让我们今天依然深深记着并永远怀念着。

在我隐隐的泪水中,我看到了他身影渐渐地远去,远去……

东坡几次贬谪生涯当中,最早一次是被贬到黄州,居5年;最后一次贬昌化军(海南省儋州市),居3年。元丰二年(1079)贬黄时,东坡44岁,正当状年大有可为之时;绍圣四年(1097)贬儋时,东坡62岁,已是风烛残年,离儋后一年便病殁常州。由于年龄阶段的差异,也由于人生遭际的不同,东坡居黄与谪儋期间诗词的风格差别很大,从中也可以看到东坡谪居两地时不同的心境.

  东坡几次贬谪生涯当中,最早一次是被贬到黄州,居5年;最后一次贬昌化军(海南省儋州市),居3年。元丰二年(1079)贬黄时,东坡44岁,正当状年大有可为之时;绍圣四年(1097)贬儋时,东坡62岁,已是风烛残年,离儋后一年便病殁常州。由于年龄阶段的差异,也由于人生遭际的不同,东坡居黄与谪儋期间诗词的风格差别很大,从中也可以看到东坡谪居两地时不同的心境。
  最能反映东坡谪居黄州心境的,莫过于那首叫《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词中,眼前景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颇有气吞长虹之势;心中事是公瑾当年“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仍有重整河之志。然而奇怪的是,刚刚还有救世之心,转眼却又感叹“人生如梦”,只有靠樽酒酹江月来自我开解。同时,在黄州,东坡内心有种很深的寂寞感,是那种世人皆醉我独醒,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寂寞,是世无同道唯他“幽人独往来”的寂寞。
  这种寂寞感,东坡在黄州时期另外的诗中也有表现,如“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虽是写海棠,诗中何尝不见诗人自已的影子?一枝幽独的海棠,处身于漫山粗俗的桃李之间,这正是东坡寂寞的原因。在黄州,他总忍不住拿自己与世人相比,一比之下,就显示了满世界的粗俗。抵儋之后,不论在人格还是才华上,东坡当然仍是世人望尘莫及的巨人,因此他有诗道:“空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余。”虽然仍是“他山总不如”,但不再鄙夷当世,也不再有由此而来的无可掩饰的寂寞,他只是在叙述事实。两地心境之所以有此不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有段话大约可作解释:到儋州之后,东坡就和默默无名的读书人、匹夫匹妇相往还;和这些“老实人”在一起,他可以完全自由。在居黄和贬儋期间,东坡有许多题材相近的诗,两相比较更能体察他两地心境的细微差别。
  关于食物。在黄州时,苏东坡似乎也生活艰难,他说“一饱未敢期,飘饮已可必”;但另外的诗中又说“先生饱食无一事,散步消遥自扪腹”。两诗喜忧形之于色:饥时不敢求饱,饱时扪腹自乐。在儋州时东坡确实有挨饿的危险,但他的态度是,“ 一饱便终日,高眠忘百须”.全一付任凭造化安排的淡泊超然的姿态:饥时我自饥之,若得一饱,也无他求。
  关于居所。 黄州:东坡数间屋,巢子谁与邻?空床敛败絮,破灶郁生薪。……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 儋州:如今破茅屋,一夕或三迁。风雨睡不知,黄叶满枕前。……但恨不早悟,犹推渊明贤。同样是面对破屋,黄州的东坡期待着命运的好转,而且也坚信命运会好转;儋州的东坡却在推想遇此情景陶渊明会如何处理,希望自己能有更为超然物外的心态。
  关于节令。在黄州过寒食节时,东坡描绘的情景是: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在儋州的上巳日(相当于寒食),东坡却写道:老鸦衔肉纸飞灰,万里家山安在哉。……管宁投老归终去,王式当年本不来。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同样的景色,黄州的东坡满心伤感,儋州东坡的眼里却能欣赏到木棉花落刺桐花开的异域美景。
  关于别去。在离别黄州时,东坡心中想着的是:“病疮老马不任羁鞿,犹向君王得敝玮。……投老江湖终不失,来时莫遣故人非。”他盼望自已仍能为君王所用,希望有朝一日重回黄州故人不会有所改变;而在离开儋州时,东坡却感悟到:“平生生死梦,三者无优劣。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虽有稍许留恋,他却心情平静,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感觉到生、死与梦之间都没有什么差别了。
  在第一次被贬时,身处黄州的东坡内心非常复杂:他既看不起世上一般庸碌粗俗之辈的蝇营狗苟,却又放心不下为民请愿报效朝廷的初衷。因而他显得矛盾,悲时大悲,喜则狂喜。而最后一次被贬儋州时,虽是垂老投荒身处死地,年过花甲的东坡却显得心境平和。儋州远离京城,人心古朴,彼此只有相助之心,而无害人之意,这与中原地区官场倾轧勾心斗角绝然不同。也许正是这一点使东坡找到了故乡的感觉。东坡告诉世人:“他年谁做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火”加“鸟”)舌倘可学,化为黎母民。”看来他真有将海南当作故乡的想法。
  据说,东坡贬儋前几年住在京师时,有位朋友从岭南贬所归来,在赠这位朋友的侍女的词中,东坡写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个在黄州时还满腹牢骚的诗人,在海南更荒僻的地方却找到了平和,找到了心安之 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于是,海南便成了他心灵的故乡,在这里,他写下了最平和的文字,形成了另一种更成熟的风格。


同样都是失眠,苏东坡为何就能玩出新花样?
同样都是失眠,而苏东坡玩出了新的花样,我想是在看了苏东坡的《记承天夜游》这篇文章发起的感叹,同样都是失眠,苏东坡却写出了一个不同的意境,虽然每个人对于这个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但是如果真的理解到了苏东坡在写《记承天夜游》这个随笔当时的意境之后,就会不由得去称赞一下苏东坡。首先苏东坡...

读尽床头几卷书,占得人间一味愚(《安石留白随笔》20190106)
        宋朝大诗人苏轼曾经做了一首《南乡子·自述》: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这首词是苏轼奉调入京、即将...

苏轼有什么作品?
第三,苏轼以其丰富的阅历和渊博的知识,创作出大量“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散文,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文章风格。一是苏轼的政论文,如《策略》、《策别》、《策断》等,从儒家的政治理想出发,广引 历史 事实加以论证,阐述他的政治主张。二是他留下的书札、杂记、杂说、小赋等,夹叙夹议,随笔挥洒,表现了作者坦率的...

苏轼与二郎侄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勤于翰墨,书札文字颇多。他的简易疏达,待人热情,“与人无亲疏,辄输写府藏,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出乃已”的性格,在这篇书札中生动地表现出来。一句“并议论可喜”,一句“止有一事与汝说”,一句“善思吾言”,便把他那对后生晚辈的殷切希望抒写出来。苏轼随笔挥洒、深湛的文学思想...

苏轼散文特色
以上所述及的,以性质而言不属文学散文,但从中可以感受到苏轼的个性与才华。而更能代表其散文成就的是随笔、游记、杂记、赋等感情色彩较浓厚的文体。 这一类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写作手法比前人更自由,常打破各种文体习惯上的界限,把抒情、状物、写景、说理、叙事等多种成分糅合起来,以胸中的感受、联想为主,信...

苏轼的《游兰溪》
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诗借“黄鸡催晓”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苏轼却反其意而用之唱《浣溪沙》词,这是一种多么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怪不得他与庞医生那么高兴,畅饮而后归。这种人生情怀也使本文具有了一种超然洒脱的韵致。现代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论苏轼随笔小品,称其“不刻意为...

2019.11.25 读书随笔21 读林语堂先生《苏轼传》第十九章太后恩宠_百 ...
      因几位皇后的缘故,苏轼总能化险为夷,而此次又因太后的原因他再次靠近权利的中心,于他而言未必是快乐的事。      苏轼在论“苦与乐”的短文提及“乐事可慕,苦事可畏,皆是未至时心尔”,通俗地说,你未企及之时总是钦羡拥有之人;拥有之人...

苏轼记与欧阳公语原文赏析鉴赏
其次是文章“章法”上的“字眼”,两句“句眼”中,最吃劲的字,是“末”字,构成了全文的“字眼”,一字化成一篇文,才演化出苏轼生花妙笔的风趣文字。正是这个“末”字,统领全盘,成为这篇随笔的“文眼”。苏轼巧设全文“句眼”、“字眼”后,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的类似“句...

苏轼不同时期词(诗)的风格
数量大,艺术成就也很高,它包括随笔、序跋、书信、杂著等,此类文章大都是随手拈来,信笔写成,展现作者的襟怀和个性,且极富神韵和情趣。如《日喻》等。 苏轼的赋作,以前后《赤壁赋》名声最著。《前赤壁赋》写名月秋夜,与友人泛舟赤壁,在水光月色之中,借景抒怀,探索人生与宇宙的哲理,虽有一定的消极情绪,但主要...

苏轼书生入官库原文赏析鉴赏
”乃知俗传信而有征。使瓶有储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马后纪》,夫人见大练,以为异物。晋惠帝问饥民何不食肉糜,细思之皆一理也。聊为好事者一笑。永叔常言:孟郊诗“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纵使堪织,能得多少?东坡一生中,“闲来无事”的时光颇有几许,随笔所记...

集宁区15284226452: 随笔 我眼中的苏轼 -
畅类升血: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沉沦了几百年的苏轼,拖着疲乏的身躯,从书中缓缓地向我走来. 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孤独的身影:苏轼他一袭布衣,头戴斗笠,脚踏木屐,手持竹节,躬耕于东边的山坡上,难...

集宁区15284226452: 求一篇关于苏轼的散文 -
畅类升血: 与苏轼相遇 假如有时间隧道,让我与苏轼相遇,我愿意选择——在秋天. ——题记 日落西山,暮色苍茫,秋风卷来丝丝凉意,在空气中肆意蔓延.我站在他必经的城门外,看城楼的轮廓一点点稀释在秋色寒霜中.遥望远处,古道西头,一个身...

集宁区15284226452: 春在堂随笔 译文 急求答案,谢谢帮助!! -
畅类升血: 《春在堂随笔》 原文: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1],下钟...

集宁区15284226452: 急求苏轼的《游沙湖》的鉴赏!!!!! -
畅类升血: 苏轼《游沙湖》赏析 就散文的解读而言,对散文格调的把握,也就是要能够"读其文而想见其为人",具体说来,我们要能够通过那些充分显示散文的"个人性"的因素??如文本独特的选材和叙写角度、作家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深刻见解、作...

集宁区15284226452: 求一篇 《苏东坡,我想对你说》 300~400字左右的短文 -
畅类升血: 苏轼你曾为亡妻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惨语句,曾在农舍记下“簌簌衣巾落枣花”的轻松随笔,你曾用笔墨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曾用“老夫聊发少年狂”写出自己的心境…… 苏轼,你的心到底是怎样的豪放与豁...

集宁区15284226452: 求苏轼《浣溪沙》100字左右散文 -
畅类升血: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布谷...

集宁区15284226452: 求一篇以读了苏轼而感悟的文章题目是《走进苏轼》急用!
畅类升血: 走进苏轼“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里的三两句,诗意盎然,也道出了人生几多风雨,一切浮云罢的人生观.苏轼,莫说儿时,就是现...

集宁区15284226452: 有关苏轼的一生事迹和作品??
畅类升血: 苏轼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祐元年(1056)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

集宁区15284226452: 求一篇600字随笔 -
畅类升血: 以下5篇你可以任意选一篇,希望你满意我的回答第一篇:《树的联想》我相信,世间最平凡的物品也有它的美.如不起眼的小草有它的坚强之美;凋落的枯叶有它的奉献之美;玫瑰花下的泥土也有它的滋润之美…… 我喜欢木棉树,喜欢它的自...

集宁区15284226452: 咏苏轼的散文 -
畅类升血: 风雨任平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