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军事改革:新军变革第一步剪掉脑后的辫子

作者&投稿:崔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晚清的军事变革,第一波其实是从淮军开始的。最大的机缘,是淮军开到了上海,遭遇了上海洋人的自愿兵洋枪队。最开始是洋人组织的洋枪队隶属淮军,后来则整个淮军洋枪队化,不仅使用洋枪洋炮,而且全部操典概用西式,连立正稍息向右转的口令,都袭用英语。来自两淮山里的泥腿子,经过洋人教官训练,一听turnright,就知道向右转。但是,最初的西化尝试,却忽略了关键的一个环节,只练兵不练官。士兵们学会了步兵方阵阵形以及变化,但军官不知道。所以,真的打起来,士兵们在什么也不懂的军官指挥下,还是一窝蜂地上或者退。所以,全副西洋武器的淮军,现代化对于他们,只是学会了怎样装药放枪,以及几个操令的英文单词,其他的都不甚了了。好在淮军的对手,从太平军到捻军以及其他零散的土匪,武器都差得远,多数还在冷兵器时代,所以只消几百根洋枪一起轰,大抵可以占上风。甲午战争,都说海军打得不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其实陆军战绩更差。一向牛哄哄的淮军,被小日本从汉江一直赶到山海关,连一个小便宜都没占过。换上湘军,战绩更差,简直一塌糊涂。吃了大亏的中国人,终于明白了,要学西方,必须老老实实像日本那样,官兵都学才行。小站练兵,揭开了新建陆军的序幕,到1904年,以北洋军为榜样,全国编练新军,请洋教官,整个学西方,连军医、军乐队都照搬过来。但是,中国人学洋人,跟日本人不一样,有一点小小的障碍,那就是人人脑后的那根辫子。淮军时代,学洋操,用的是前装枪,比较简单,还好办;到后来,机枪也有了,大炮也复杂了,也就是说,军人手里的家伙,机械装置零件多了,结构复杂了,摆弄起来,一根长长的大辫子,就有点碍事了。弄不好,绞进机器里,不仅尴尬,而且容易受伤,或者弄坏了枪械。但是,满人统治,辫子的有无,属于政治正确与否的问题,不好商量。最简单的办法,是把辫子盘起来。所以,那时候的官兵,头上的西式军帽都像鲁迅说的那样,隆起一座富士山。弄得不好,操练演习动作大了,辫子也还是容易掉下来。况且,是军人就免不了紧急 *** ,总不能穿好了衣服,打上绑腿,还得花上半小时像女人一样打理辫子。再说,新军是有军医的,西方的卫生观念,也随着军事制度、技术、装备的引进而引了进来。有条辫子,无论如何,都对卫生是种妨碍,至少,比较爱长虱子。所以,洋人一看就挠头。因此,剪辫子对于新军而言,实在有充分的理由。加上新军问世那些年,不仅西学东渐,而且西俗也东渐,社会上层,跟着西人走。脑后有根辫子,怎么都让人家看不起。租界里红头阿三拿人,揪住辫子一拖拖一串,让国人很没面子。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军士兵--还净是些文化人,不少受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对脑后的辫子,开始看不顺眼了,一喝点酒,喝大了就会把它给剪了。好在那时候,满人也没有了当年的豪气,动辄把没辫子的 *** 脑袋割下来。所以,军营里出了没辫子的,也就是惩罚一下了事。碰上开明一点的长官,连罚都不罚。碰上刁钻的士兵,先写了文章发在报纸上,论证剪辫子的正确性,长官想罚也罚不了。士兵这样,军官也好不了多少。清朝最后一年,也就是1911年,保定军校招生,当时叫陆军速成学堂,招生对象,大多为新学堂的学生。这些学生进了军校,过不了多久,大家就都感到脑后的辫子麻烦(当然在洋教官面前还丢人)。于是有人提议,干脆大家一起剪了,一千多人,法不责众,总不能都给我们开了。于是,一夜间,所有学生,除了少数几个旗人之外,都没了辫子。消息传开,陆军部大惊失色。旗人学生打小报告,说是剪辫子是由于革命党的缘故,学生想造反。于是,陆军部马上电令驻扎保定的北洋第二镇统制(师长)马龙标,要他兵围保定军校,抓捕革命党。北洋军士兵相对保守,比较能忍,对脑后的辫子虽然也感到不便,但尽量将就,所以,可以请他们来镇压。当时保定军校的督办(校长)是段祺瑞,此公办学,一向马虎,但关键时刻却很明白。听闻消息,马上打电话给马龙标,说你不要轻举妄动。学生们剪辫子是为了出操方便,跟革命党有什么关系。我可以用身家性命担保,他们没事。如果你非要派兵来,学生也有武器,可能比你的部队还精良,如果起冲突,结果还不知怎样。马龙标也是北洋老人,哪有为难段督办的道理,按兵没动。段祺瑞又马上给陆军部发电,解释了学生剪辫的缘由,如果有革命党混进来,他会查办的。这样,陆军部才收回成命。不过,从此保定军校第一届的学生,也就此没了辫子,光着脑袋,毕了业。这届学生,出了几个特别有名的大人物,有后来 *** 的大佬张群,还有 *** 的军事奇才杨杰,还有一个最出名,他就是蒋介石。其实,此时的陆军部尚书荫昌,虽然是个旗人,但留过洋的他,脑后也没有了辫子,只是上朝的时候?弄根假的,糊弄糊弄小皇帝和太后。日后就是没有革命,剪辫子,也是大势所趋。道理很简单,人家都没有,独我们有,就算是特色,也长不了。




新军新军军制
清政府实施新政后,军队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采用常备军制,以镇、协、标、营、队、排、棚为新编制,军官名衔改为统制、协统等。每个镇的编制为一万二千五百一十二人,包括步兵、马兵、炮兵等多种兵种。军官多由军事留学生和武备学堂毕业生担任,士兵招募标准严格,对年龄、体格和文化程度有明确要求。...

清末新政内容
一、行政改革:1、推行地方自治:清政府试图通过在各省设立自治局,推广地方自治,以加强地方管理和提高行政效率。2、改革官制:清政府撤销了一些无用的衙门,对一些原有机构进行了重组和改组,以提高行政效率。二、军事改革:1、建立新军:清政府试图通过建立新军,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素质。新军采用西方的...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清廷力图在军事、官制、法律、商业、教育和社会方面进行一系列系统性改革,改革也波及了内地和东北、蒙古、西北和西藏各地,由于改革政策的“支离、拖沓”和一些官员的“敷衍”,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但“新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也为辛亥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准备条件。 编练“新军” 编练“新军”是清政府...

清末新政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军事改革:清末新政推行了军事改革,编练了“新军”,旨在替换传统的八旗军和绿营军,以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和现代化水平。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实力,但也为后来的军阀割据埋下了伏笔。2. 官制调整:在政治体制方面,新政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增设新机构和裁撤冗官冗衙。这些改革打击了封建...

简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军事、政治、教育、经济等领域的改革。具体如下:1. 军事改革:新政期间,清政府着手编练“新军”,以取代旧式军队,提高军队素质和战斗力。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实力,但也为后来的军阀割据埋下了伏笔。2. 政治体制改革:清政府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

清朝末年新军编制单位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强化陆军实力,下令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提督聂士成、温处道、袁世凯等人创建新式陆军,即新军,以学习西方军事技术。1894年年末,清政府根据德国军事顾问汉纳根的建议,在天津小站(原马厂)由长芦盐运使胡燏棻编练新式陆军,定名为“定武军”,共10营4750人。其中,步兵3000人...

清未巡防营与新军的区别
巡防营起源于1907年的清政府军事改革,该改革将军队分为国防军和省防军。国防军负责对外作战,属于野战军;而省防军则负责各省治安,类似现代的武警部队。清政府规定,各省需编练新军一至二镇,同时组建巡防营。新军属于国防军,一个镇相当于一个师,拥有多兵种,包括步兵、骑兵、炮兵等。然而,由于...

清朝八旗、绿营、巡防营、新军之间的演变?
新军是清朝末期改革的产物,旨在强化中央集权,但最终未能挽救王朝的颓势。新军在编练过程中,曾试图巩固统治,但实际效果有限。其中,湘淮军和新军的厚饷制度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成为军事改革的重要部分。清朝军队规模庞大,但实际作战兵力有限,如康熙、乾隆时期的战役,兵力并不如表面那样众多。鸦片战争后...

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清末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改革军制,编练新军、改革教育、改革经济、改革法律。1、改革军制,编练新军。1901年,清政府废除武科举,各省设立武备学堂,在全国范围内编练新军;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军事学堂,以培养新军军官;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事;1906年,改兵部为陆军部。清政府的军事改革,客观上有...

清朝兵制的新军
新军1894年,清廷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湘军、淮军、防军、练军又相继腐败不堪用,于是又有“新建陆军”、“自强军”代之而起。因其武器装备全用洋枪洋炮,编制和训练尽仿西方军队,故称新军。《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决定进行军事制度改革,在中央设练兵处,在各省设督练公所,并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17096784139: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邓购吉法: 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17096784139: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进行的军事改革是什么
邓购吉法: 问题不在这,清帝国的发展随时间的发展,一开始能打的,能办事的,和研究事的人... 所以,那个时候,军事改革成效并不大. 甲午战争后,因为,中国失了朝鲜全境的控...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17096784139: 清朝经济,军事简介 -
邓购吉法: 军事: 采用八旗制度,包括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蒙古八旗.采用居重驭轻的重点配置政策,重点防御北京的叫“禁旅八旗”,又叫“京旗',驻防地方的叫“驻防八旗”. 军力:乾隆年间京旗...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17096784139: 晚清政治体制改革的得失和启示是什?晚清政治体制改革的得失和启示是
邓购吉法: 一、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从狭义上讲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从广义上讲... 法制变革则使中国进入了近代法制的门槛. 晚清政治体制的改革,是清王朝在内外交...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17096784139: 在中国历史上,从建城初始至今,不仅城址从未发生大的变迁,且城名也为...
邓购吉法: 光绪皇帝要求裁撤腐败无能的绿营兵,改练采用西式兵器、战法、操典的新军.但是出于维护满族统治的需要,对于形同虚设的八旗军也要求进行整顿编练.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17096784139: 如何评价中国向现代社会过渡评价清末三次改革 -
邓购吉法: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新政、戊戌变法和清新政作为近代史上三次改革事件依次出现.从三次新的主要内容来看,它们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四个方面的改革,...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17096784139: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的选项 -
邓购吉法: 严格意义上,两个选项都是错的,戊戌变法是改革君主专制,辛亥革命是变革准主专制.戊戌变法的目的是实现君主立宪制,如果成功,我们现在还都留着大辫子.而辛亥革命是要完全打破君主制,实现共和制国家.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 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③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 ④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