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

作者&投稿:兆昆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太极拳 是在我国广为流传的,适合不同年龄段和人群健身的优秀拳种之一,也是我国全民 健身运动 的首选推广运动项目之一。下面就是我整理的: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供您阅读!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1、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

  不动为无极,已动为太极,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由阴阳演为变化万象也。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2、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

  凡练太极,心意一动则分发四肢。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九宫,即堋捋挤按采挒肘靠中定也。静则返本还元,复归无极,心神合一,满身空空洞洞,稍有接触即能知觉。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3、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

  不论练拳对敌,毋过毋不及,过与不及皆失重心点。如敌来攻我顺化为曲,曲者弯也。如敌来攻不逞欲退,我随彼退时就伸,伸者出手发劲也。过有顶之弊,不及有丢之弊。不能随曲谓之抗,不能就伸谓之离。谨记丢顶抗离四病而去之。功到不即不离,方能随手凑巧,运用自如。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4、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 ,

  与人对敌,如对方出力刚直,则我用柔软之手搭上,如皮鞭鞭物,紧紧缠搭在彼劲上。能放能长,对方纵欲摔开甚难。譬如彼出大力,我随粘其手腕往后坐身,但手仍紧搭不离,往怀收转半个圈谓之走。走为化,以化其力。向其左方伸手使敌身侧不得力,则我为顺,人为背。粘之使不能走脱也。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5、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

  今者习拳同志多知柔化,不知急应之法,不易与外功对敌,如敌来势缓则柔化跟随。此理甚明显,如敌来势急则柔化焉能应付哉?需用太极截劲之法,不后不先之理以应之。何谓截劲?如行兵埋伏突出截击也。何谓不后不先?于敌手已发未到之际,我手于敌膊未直时截入,一发即去,此为迎头痛击法。然欲能动急则急应者,非得真传不可。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6、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

  与人对敌,推手或散手,无论何着法,有大圈、小圈、半个圈之巧。有阴阳之奥妙,有步法之虚实,有太极阴阳鱼不丢顶之理。循环不息,变化虽有千万,太极之理则一也。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7、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

  着者拳式也,先学姿势正确,次要熟练,方能懂劲。今之练拳者专谈懂劲,忽视练拳功夫,舍本逐末,安能懂劲?更何能有发人之劲?古语云:“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故欲阶及神明,必先求懂劲;欲求懂劲,必先求着熟。功夫由下而上,由低而高,不能跨越也。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8、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

  拳愈练愈精,功夫既到,则如水到渠成,一旦豁然贯通。然非久练久熟,只尚空谈,不能达此境也。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9、虚灵顶劲,气沉丹田 ,

  顶者头顶也。此处道家称为泥丸宫,素呼天门。顶劲非用力往上顶,乃空虚而头容正直,精神上提。但不可气贯于顶。练久眼目光明,无头疼之病。丹田在脐下寸余,即小腹处,一身元气总聚于此。气归丹田,以意行之,通流四肢。气不能沉于丹田,则滞塞于一处,不能分运于四肢也。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10、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

  不偏者守中土也。不论偏向何方,即易失重心。偏前则易拉到,偏后则易推到,偏左偏右,其弊相同。不倚者亦守中土也。例如用手按人,对方突然缩后或闪避,己身即踉跄前仆,失去重心,予人以可乘之机。此倚之弊也。行功论云:“立身须正中安舒,支撑八面,”即不偏不倚之意。隐者藏也,现者露也。设敌向我身击来,我身收缩为隐,使敌不能施其力。如敌手往后回抽时,我随之跟进为现。敌不知我式之高低上下,无法挡卸我手。例如河中小艇,人步践其上,必略低沉为隐,又裹步必随起为现。又犹龙之变化,能升能降,降则隐而藏形,现则飞升太虚兴云布雾。此理言太极能高能低,忽隐忽现,有神机莫测之妙。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11、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

  重者不动也。试思与人对敌而不动可乎?用拳必须身体活动,手脚敏捷,方能应敌。敌如击我左方,我身略偏虚使彼不能得逞;如敌击我右方,我右肩往后收缩,使其拳来无所着。我体灵活,不可捉摸,即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也。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12、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

  仰位上,俯为下,敌欲高攻,我即因而高之,使不可及。敌欲压我下,我即因而降之,使敌失其重心。此守法也。设自己主动进攻,仰之弥高则眼上看,心想将敌人掷上屋顶。俯之弥深,则心想将敌人打入地内。昔班侯老师夏日在村外场(场即北方收粮场地)内乘凉,突来一人。拱手问班侯老师居处,答曰吾即杨某也。其人突出大食中三指袭击,老师见场内有草房高七八尺,招手曰:“朋友请上去”,遂将其人击上屋顶。又曰:“请速下回家觅医”,其人狼狈逃去。乡人问何能击之使上,曰仰之弥高也。有洛万子曾从班侯老师习技数年。欲试师技,班侯老师曰,将汝掷出元宝形好否。万笑曰且试之。及交手,果如所言,万手脚朝天,右胯着地如元宝形,将胯摔脱矣。医疗数月方愈。万功夫甚好,至今尚健在,常曰俯之弥深利害极矣。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13、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向敌进攻或追击时,我进身跟步,步步逼之,使不能逃脱,故我手能愈进愈长也。如不跟步,则手短不能及矣。退让敌人时,或虚身以化之,或退步以避之,随机应变,以其力不能及为度。故我能退而愈促也。总言之,即粘连粘随之妙,去丢顶离抗之病也。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14、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练功既久,感觉灵敏,稍有接触,即能感觉而应之。一羽毛之轻,我亦不驼,蝇虫之小,亦不能落我身。蝇虫附我身,如着落琉璃瓶,光滑而不能立足。盖我以微妙之化力将蝇虫足分蹉也。能如此则太极之功成矣。昔班侯老师於夏日行功时,常卧树荫下休息。偶或风吹叶落其身上,随落随脱滑落地,不能停留。又常试己功,解襟仰卧榻上,捻金米(即小米)少许置脐上,但呼一声,小米犹弹弓射弹丸,飞射屋顶瓦面。班侯老师之功诚不可及,同志宜勉之。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15、人不知我,我独 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与人对敌,不用固定方式。如诸葛用兵,或守或攻,敌莫能预测。谚云不知我葫芦买什么药。此人不知我也。自己能懂劲,则感觉灵敏。敌手稍动,我即知觉,随手凑巧应之。如非近身搭手,亦可离远审察敌之意图,此我独知人也。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16、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呼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慢,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拳术种类甚多,各门姿势不同。注重力大手快以取胜则一。然此只应用天赋之本能,与所学之技艺无关也。太极之理,则精微巧妙,非徒恃力大手快取胜,异与凡技也。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17、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

  太极功深,有引进落空之妙,千斤无所施用,所谓四两拨千斤也。昔京西有富翁,壮宅如城,人称小府张宅。其人好武,家有镖师三十余人。慕广平府杨露禅之名,托友武禄青往聘。及至,张见杨太师身躯瘦小,衣服朴素,貌不惊人,心轻之。因执理不恭,设宴亦不丰。杨太师知其意,遂自酌自饮,略不旁顾。张不悦曰:“常闻武兄言先生盛名,但不知太极果能打人乎?”杨太师曰:“有三种人不可打”。张问为何三种,答曰:“铜铸者、铁打者、木作者,此外无足论。”张曰:“敝舍镖师三十余人,为首者刘教师,力能举五百斤,与战可乎?”答曰:“无妨”。及起试,刘发式猛如虎,拳风有声。临近,杨太师以右手引其落空,以左手轻拍之,刘跌出三丈外。张抚掌笑曰:“真神技也”。遂使厨人从新换满汉盛宴,敬奉如师。刘力大如牛而不能胜,盖无巧也。由此可知显非力胜矣。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18、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七八十岁为耄耋。耄耋能御众人,指练拳者言。不练拳,虽在壮年,欲敌一二人难矣。战定军山之老黄忠言,人老马不老,马老刀不老,其言甚壮。练太极者,筋骨内壮,血气充足,功夫至老不脱。人老而精神不老,故能御众人也。昔建侯老师与八九人较,众一拥而前围攻之,但见老师数个转身,众人俱已跌出。有八九尺者,亦有远至丈余者。老师时年近八十,耄耋御众,非妄言也。快何能为之快字。指无着数之快,此忙乱耳,非真快也。焉能应用?快而不失法度为真快,斯可应用矣。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19、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立如平准,即立身中正,支撑四方八面,不偏不倚也。活似车轮,言气循环不息,环行全身,不稍迟滞,如车轮之转动也。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20、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何谓偏沉,前说车轮之譬。犹用一只脚偏踏车轮,自然随之而下。何谓双重,犹右脚踏右上方,左脚踏左上方,两方力量均衡,则滞而不能转动。其理甚明。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21、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语耳。

  常有数人练太极拳,勤习不懈。用功五六年,与人较,则平日所学,全不能运用,不能制敌。有旁观者曰,汝用功五六年,可谓纯功矣,何以不能胜?请演十三势观之。见其练法怒目切齿,奋力如牛,筋络尽露。旁观者笑曰,此为双重练法,尊驾未悟双重之病耳。另一人曰,我不用力练五六年,为何连十岁顽童亦不能打倒。又请演十三势观之,见其练法毫不着力,如风吹杨柳,飘摇浮荡。旁观者笑曰,此为双浮练法,尊驾为双浮误矣。双重为病,双浮亦为病也。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22、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欲避双重双浮之病,须明阴阳之理,阴阳即虚实也。总言之,粘连走化,懂敌人之劲也。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23、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能懂敌之来劲后,不断练习,即久练久熟,愈练愈精。常默识老师所授用法,揣摩其身手动作,极熟后,则意到手到,心手合一,渐至从心所欲也。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24、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与敌对手,要随人所动,不可自动。吾师澄甫先生常言:“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便得落空之妙,由己反不能由己,能从人便能由己。理虽奥妙而确切,惟功夫未到,则不易领略其意耳。常人与敌对手,多不用近而用远,须知以静待动,机到即发为近。出手慌忙,上下寻机击敌为远,此多误舍近而求远也。

  董英杰太极拳老论注解25、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太极拳精微巧妙,分寸毫厘,不可差也。如差毫厘,等隔千里,不能应用矣。学者於此,不可不注意焉。




太极拳的口诀
起势:马步开立,双臂平举,曲膝按掌。金刚倒坠:左朋右捋,推掌提膝,开步,双手向右画圆,上步撩掌,扎拳,顿脚扎拳。懒扎衣:出手,双臂画圆,抬腿,合手铲步,右掌左摆,移重心摆掌。六封四闭:朋,捋,并步推掌。单鞭:下引画圆,勾手提膝,开步,移重心摆掌。白鹤亮翅:按掌,画圆,双手画圆,移重心...

太极拳的育人启示?
杨澄甫在论太极拳刚劲与柔劲关系时说:“刚劲以强为胜,遇强则折势所必然;柔劲以伸缩性为主要,柔与刚劲较量犹活劲与死劲较胜,胜败之数不卜为知。”在人生实践中,做人应该堂堂正正,一身正气,不欺人,也不要被别人欺。在逆境中不自卑,不气馁,奋发图强;在春风得意的顺境中不自满,不...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口诀是什么?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3、...

拳经总歌的全文翻译
综上所解《拳经总歌》概括论述了陈氏太极拳法的战略、战术和基本规律。看来它与目前流传的各式太极在渊源和脉络上确有其一脉相承之处。但陈氏《拳经总歌》是太极拳较为古老的拳论,所叙述的古拳法技击性较强,是从实战中来,攻击的部位与战术的目的和当今“体育竞技”是大不相同的,研究者不可不知。 已赞过...

太极拳的含义是什么?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简述太极拳的健身原理?
简述太极拳的健身原理? 一、概念题1.太极拳:2.上步:3.“体松”:4.“心静”:5.缓慢柔和:6.搬拦捶:7.搂膝拗步:二、填空1.太极拳最早起源于明末清初河南温县---,由陈王廷所创,故称为陈式太极拳,迄今已有近... 一、概念题1.太极拳:2. 上步:3. “体松”:4. “心静”:5. 缓慢柔和:6. 搬拦...

太极拳的源流观
《中国武术拳械录》(中国武术协会审定)中的〈太极拳•源流〉说:“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创编人是陈王廷。陈文武兼备,谙熟黄老之学,他在练武实践中结合古代导引吐纳术和古典哲学《易经》的阴阳学说及中医经络学说理论,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博采众家之长,...

48式太极拳口诀
由于有无王宗岳此人,研究者迄今尚无定论,近十余年来有人还提出《太极拳论》是武禹襄(1812年-1880年)的化名之作。不管上述议论谁是谁非,有一点可以肯定:王宗岳《太极拳论》的.原件,谁也没有看到过。武禹襄的长甥李亦畲(1832年-1892年)于光绪七年(1881年)将王宗岳武禹囊的拳论和自身体会...

太极拳传承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
传至十四世陈长兴 ,字云亭,著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他在祖传老架套路的基础上将太极拳套路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 (又名炮捶)。后人称为太极拳老架 (大架)。当时人称 “牌位大王”,教有名弟子陈耕耘、杨露禅...

请教太极拳的基本知识?
武当张三丰太极拳(武当赵堡三合一太极拳)基本知识介绍 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是有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祖师王宗岳传蒋法。蒋法又传邢喜怀,传张楚臣,传陈敬伯,传张宗禹,传张彦,传陈清萍等历代传人经数百年的辨理、习技传下来的赵堡太极拳,赵堡太极拳无论拳架或理论、著作都是有师傅口传和身教。理论...

永昌县19414335315: 太极拳的折叠劲是指什么? -
生肥导赤: 太极拳之“折叠”太极拳“折叠”说法首先见于武禹襄的《十三势行功心解》,“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在转换,所谓'因敌变化是神奇也'”.此后,对于“折叠”涵义的诠释渐多,试摘典型几例:姚馥春、姜容樵于1929年写的《...

永昌县19414335315: 太极拳有哪些经典书籍? -
生肥导赤: 太极拳诞生至今有不少书被推为经典?说说我认为的几本不错的太极拳书籍1,首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这个最早是在老三谱里披露的,那么古文基础好的同学可以直接阅读郝和藏本的《王宗岳太极拳论》. 2,太极拳各家藏本的汇编沈寿...

永昌县19414335315: 太极拳如何练气 -
生肥导赤: 武术中讲“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怎么练?首先要正确认识“气”.气最初是中国哲学里的一个概念,内涵很丰富,很复杂,后来在中医里被广泛应用.其实不仅在中医里,在中国古代文化、科学的很多领域都使用这个概念.在养生方面...

永昌县19414335315: 内气怎样运行 -
生肥导赤: 1 .通过架子导引内气运行太极拳有一系列的动作,俗称架子.架子是前人锻炼经验在姿势上的表现.一个架子,总是要经过多方面的反复实践与总结才能创造出来,它是锻炼者的入门阶梯,因为有形的要比无形的好学.架子除了有技击作用外...

永昌县19414335315: 打太极拳怎样才能不出凹凸 -
生肥导赤: 按照太极拳的理论练习,就能打出无凹凸处.张三丰太极拳经: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心法)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

永昌县19414335315: 太极拳前脚转动应该是实脚还是虚脚 -
生肥导赤: ?这在现代太极拳界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有主张实脚转的与主张虚脚转的两种不同意见,两种不同意见者中都各有杨澄甫先生的后人亲属、都各能说出充分的理由.主张实脚转的人认为实脚转既符合实战又有强健身体的作用,因此太极拳前...

永昌县19414335315: 太极如何练气 -
生肥导赤: 气对于人是很重要的,中国的拳术五花八门,都以练气为方法.练气不外有三种: 用气,就是要把全身的气练的很大,就是外家拳. 运气,就是把周身之气练成完整一气,运化于四肢百骸,练成之后可以借力打人,用的是功法,这就是太极拳...

永昌县19414335315: 想了解董式太极拳? -
生肥导赤: 其实严格的说没有董式太极,现在叫这个名字是直董英杰前辈传授的杨式太极. 董英杰太极拳大师简介 杨氏太极拳名家.河北任县人.祖上务农,自幼聪慧,体弱而好武.曾师从李增魁学习“十三式”,又向太极拳家李香远学艺.后成为杨澄...

永昌县19414335315: 太极拳以什么速度为好? -
生肥导赤: 太极拳原本有快拳,在1982年国家体委发掘武术的功法时,马岳梁就献出了快拳套路.据说董英杰也传有快拳,其中步法有碾步,蹬脚出腿也快,都是以技击为主的.然而慢练是太极拳的特色,慢练才能运劲如抽丝、理顺内在气息,“表里精微无不至",也就是以心行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至于对习练拳架的速度并无太机械的规定,根据实际情况以适度为原则,一般的如一趟吴式八十三式以1 5分钟、吴式三十七式以七八分钟为宜. 查看更多太极拳信息欢迎访问太极中国www.taijicn.net

永昌县19414335315: 杨式太极拳中的大架与小架有什么区别? -
生肥导赤: 三种不同类型拳架的划分特点和结论:第一是将杨禄禅成拳和传拳的那个年代(大约在1800~1900),拳架的风格特点归为一类.比如杨班侯传老架十三势108个动作,其特点是快慢相间,高低相错,刚柔相济,动若江河,静若山岳.整个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