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章 和光同尘

作者&投稿:荤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是虚无的,但它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它是那样的幽深莫测,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归。它消磨了锋角,排解了纠纷,柔和了光芒,浑同于尘俗。它无形无迹呵,像是很不确定的存在。我不知道在它之上还能有什么更本源的存在,只觉得它存在于天帝之前。

解析:

这一章是对“道”这个宇宙万物本体的描述,老子认为道体是虚无的,佛家认为性体是空寂的!这说明道家和佛家在宇宙本体上的认知是一致的,正因为道体的虚无空寂,才让人觉得它是那样的幽深莫测,看不见,摸不着,甚至连语言都无法描述清楚,那么我们该怎么认识它呢?其实“道”无所不在,体现在我们自己身上呢,就像电影《达摩祖师传》里一段经典的对话,是达摩的侄儿和达摩的徒弟的一段对话:

什么是佛?见性是佛。性在何处?性在作用。若作用时何处出现?若现于世,当有其八。何谓其八?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若见,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足,在足奔行,遍见时却如微尘信息,知者知是佛,不知者唤作精魂。

在和光同尘这一章里,我不得不提到历史上两个伟大的圣人,老子李耳和释迦牟尼佛乔达摩.悉达多,自古便有佛道不分家的说法,我通过很长时间的学习,觉得佛道不分家的说法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呢?因为两位伟大的圣人在宇宙真相的认知上是一致的!

这时许多不了解的人会说,佛家是佛家,道家是道家,这怎么能是一家呢?简单做个解释,前面说有体必有用,有用必现相,我们的古大德做过一个比喻:把宇宙万物的本体比作黄金,一个黄金不管怎么样弄,它都会现出一个相来,本体是无限的,黄金就是无限的,现出来的相也是无限的,这就是以金喻器,器器皆金!我们普通人只见相不见性(本体),意思就是只看到器,看不到器的本体是黄金,而圣人能见到本体,器就是金,金就是器,可以说在圣人眼里没有佛家道家之分的,圣人眼里一律平等的,我们的知见执着在相上,可相却是千差万别的,这也是你不同意佛家道家是一家的原因!

若不是尹喜崇尚老子,这部道德经我们可能就拜读不上了,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尹喜诚恳请老子写下了这流传千古的《道德经》,若不是这样,老子可能就会隐迹于山林,又或是隐于闹市之中,老子会将和光同尘发挥到极致,就像道一样,时刻在你身边,你也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因为道隐迹于无形,得道的圣人也是一样,无人请问,也是隐迹于无形,不露一点锋芒,即使是有人请问,圣人也是随众生心而答!圣人和凡夫的心区别在哪里呢?圣人的心与道体相应,道体都是平等一样的,是不生不灭的,圣人的心也是清净平等的,不生不灭的,凡夫的心永远在变化中,一念不停地变化着,是有生灭的!做个比喻更好理解:

圣人的心就像是平静无波纹的水面,能够看清楚宇宙万物的一切,凡夫的心就像是波纹不断的水面,因为有波纹,我们不管怎么看,都只是看的很片面,看不到事实的真相!

我们再来说一下另一个圣人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说四十九年,有二十二年都在讲般若,而般若经里《金刚经》第一品讲到释迦牟尼佛平日里的起居生活,穿衣乞食,为什么要提到这一品呢?因为这一品把释迦牟尼佛和光同尘的功夫描述出来了!同样是吃饭穿衣,圣人吃饭穿衣样样是功德圆满,我们却不是!这是佛表演给我们看的,当年跟随佛的常随众有一千五百五十五人,跟随佛也有一二十年了吧!那么多人,那么长时间,也没人看出其中的问道,经历了那么长时间被须菩提尊者看出来,于是便有了《金刚经》,这说明佛陀和光同尘的功夫怎么样呢?大家可不能误会佛陀,觉得佛陀不想说,还是道德经那句话,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无人请问,圣人是不会说的,如果不是这样,圣人就不是和光同尘了!跟道体也就不相应了!《金刚经》第一品原文及译文如下: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弟子阿难说: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我亲自听到如来佛说的。在说此经的时候,佛是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与有德性的高僧及各弟子,约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等共同生活。那时候已经是快到吃饭的时刻。大伙儿穿上了架裟,拿著盛饭的钵,由祇树给孤独园走进舍卫大城去乞食。在城中依次乞食完了,便回到原处吃饭。佛吃过了饭,就将衣钵收拾干净,也洗净了脚,亲自在地上铺好座位坐下来。

佛陀当时是受人人尊敬的佛陀了,可佛陀每天还要去乞食,因为佛陀的心是清净平等的,所以佛陀就是吃饭穿衣也是功德圆满,成佛不著成佛的相,穿衣不著穿衣的相,吃饭不著吃饭的相!凡夫就不一样了,穿衣会著穿衣的相,吃饭会著吃饭的相,何以见得呢?衣服你会辨别这个好看,那个难看,食物你会执着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圣人的心不著,和凡夫的心著,也有一个比喻:

凡夫的心就像照相机,好看的,不好看的,好吃的,不好吃的,都会留下底片,那个相是著在底片上的,而圣人的心像一面镜子,照外面相的时候,镜子里有相,但不会著在里面,不照的时候,物去镜空!里面干干净净!扪心自问,你能做的到吗?

跟和光同尘相反的就是争,《大染坊》里,陈六子这样说:人人相处最怕的是什么?最怕是一个争字,就一个争字不知道毁了多少事儿啊!

《大染坊》是一部经典的电视剧,读过道德经后,你再看,会有更深的理解,整部剧虽然陈六子是主角,表面看陈六子是相当厉害了,但陈六子也说了,真正的高人不是他这样的,真正的高人是心甘情愿为他上窜下跳的,卢家驹就有那么一点意思!卢老爷子曾经送陈六子一幅字,是藏匿两个字,六嫂让他表起来,他不听,觉得像是做贼似的,大家觉得和光同尘与藏匿是不是一个意思呢?其实卢老爷子是提醒陈六子锋芒太露了,陈六子最后的结局不是太好!


武安市19375988385: 女的发朋友圈和光同尘什么意思? -
笪梅八珍: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女朋友发的这个和光同成是一个成语,他的意思就是:掩盖自身的光芒让自己归于平凡.之所以发这个可能是女的感觉自己需要舍弃在外的光华,而探究事物的本质. 和光同尘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章,原文如下:...

武安市19375988385: 光而不耀,和光同尘是什么意思
笪梅八珍: 光而不耀,和光同尘意思是光明而不耀眼,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要与尘世同光,与他人同彩.它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言外有意对他人要多包容,有宽恕之心,对他人的言语要多加容纳,同时也要收敛自己的锋芒,减少与他人之间的纷争,与他人和谐相处.出自《道德经》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本意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挫其锐,解其纷意为用虚柔不盈的方式来化解纷扰.指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

武安市19375988385: 随烟散播 和光同尘 具体解释 -
笪梅八珍: 随烟散播,我想是很容易理解的吧.烟雾的散播,随风飘逝,顺其自然.和光同尘的意思:收敛光芒,混同尘世.来自道德经:“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佛教也有类似的词汇,大约指佛菩萨为救度众生,须隐藏菩提之智慧光,生于充满烦恼之尘世,与众生结缘.我觉得这两句话,似乎更多的是给了我们一种意境,清净淡然,与世无争,自然而然.不知我的理解能有几分,愿能给你点滴帮助.

武安市19375988385: 和其尘 同其光怎么理解? -
笪梅八珍: “和其光,同其尘”,语出《老子·第五篇道章 [王弼本四章]》、《第十九篇德章 [王弼本五十六章]》,后来变为成语“和光同尘”,王弼注:“无所特显,则物无所偏争也;无所特贱,则物无所偏耻也.”没有特别推崇的,物(生命体)的竞...

武安市19375988385: 老子的话老子说过一句话"和其光同其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笪梅八珍: 《老子》:“和其光,同其尘.” 即与光同光,与尘同尘,融为一体,没有冲突和对立. 随俗而处,不露锋芒,

武安市19375988385: 合光同尘 何解 -
笪梅八珍: 和光同尘 【拼音】:hé guāng tóng chén 【解释】: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用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也有比喻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本意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武安市19375988385: 霁月清风,和光同尘出自哪里? -
笪梅八珍: 霁月清风,和光同尘出自我国古代道家李耳的《道德经》.

武安市19375988385: 历史和光同尘的典故出处来源,OO想知道 -
笪梅八珍: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解释为 挫去锋芒,解脱纷争,收敛光芒,混同尘世,这就是深奥玄妙的“同一”境界.泛指合于“道”的智者所采取的韬光养晦的做法.

武安市19375988385: “和光同尘”是什么意思? -
笪梅八珍: 和光同尘 【读音】 he(2声)guang(1声)tong(2声)chen(2声) 【解释】 和光:演抑自己的锋芒. 同尘:与世俗相混同. 【意喻】比喻同世俗混同,不露锋芒.多指随波逐流. 【运用】 1)《老子·五十六章》:“和其光,同其尘.” 2)《后汉书·张奂传》:“吾前后仕进,十要银艾,不能和光同尘,为谗邪所忌” 3)《警世通言》卷三十一:“是一是二,说的明白,还有个商量;休要欺三瞒四,我赵某不是与你和光同尘的!” 4)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自己也明知道违了'和光同尘'的古训了,但我就是这样,并不想骑墙或阴柔来买人尊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