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会审制度的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

作者&投稿:芮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述明朝的会审制度~


明代正式确立三法司会审的体制。
三司会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它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
凡遇有重大、疑难案件时均由三法司长官即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使会同审理,最后由皇帝裁决的制度。
刑部为六部之一,掌法律刑狱;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掌刑狱案件审理。
都察院为明清两代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三司会审一般由皇帝下令,三大司法机关承命,审理结果报请皇帝批准执行。

扩展资料:
三司会审制度创立的原因主要由两方面,第一便是减少冤狱,古代处理案件时,冤狱的情形十分普遍,朱元璋十分体恤民情,因而要求审判时一定要详查案件,减少冤狱的发生。
第二是加强皇权,朱元璋在位期间,严厉打压功臣、异己,从而强化专制皇权统治,明初的四大案便是一例。
因而三司会审制度的创立,可以通过办案来让三法司互相制约,防止刑部独揽审判大权,使裁决权归于皇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司会审

明朝会审制度为:

1、三司会审

三司会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三司”是中国古代三个主要的中央司法机关,源于战国时期的太尉、司空、司徒三法官,后世也称三法司。

明代时定制,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遇有特大案件,则由三法司会同各部尚书、通政使进行“圆审”;皇帝亲自交办的案件,由三法司会同锦衣卫审理。

2、会官审录

由皇帝直接任命中央各行政机构官吏审理大案重囚的制度,定制于洪武三十年,由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六科给事中、通政司、詹事府,有时包括驸马都尉在内,共同审理大狱,死罪和冤案奏闻皇帝,其余案件依律判决。会官审录制是清代秋审制度的前身。

3、九卿圆审

九卿圆审,又称九卿会审或圆审,是明朝重要的复审制度,凡是地方上报的重大疑难案件,罪犯经过二审后仍不服判决者。

由三法司长官(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御史)会同吏、户、礼、兵、工各部尚书和通政使组成会审机构共同审理,判决结果奏请皇帝审核批准。

4、热审

热审是中国古代于夏天为疏通监狱而实行的对罪犯予以减免或保释的制度。

这种审判(也是会审)制度开始于明成祖永乐二年,即 1404 年。具体时间是每年的小满季节之后的十天开始,到农历六月底为止。

这种会审制度分中央地方几个级别分别进行。京城监狱的在押囚犯由京城的有关司法部门审理,徒罪和流罪可以减等发落,笞刑和杖刑则当场执行,然后释放。地方的在押囚犯由地方司法官会同审理、发落,地方的又分为省城、各府、州、县,各级负责自己管辖范围的囚犯审理工作。

5、朝审

朝审是明清时对于死刑案件的会审制度。始于明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在霜降后对于京师判决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由三法司及中央重要官员进行会审。清代继承了明代的朝审制度并且发展出了秋审制(专指对外省死刑案件的复核)。

朝审的结果一般分为情真、可矜、可疑、有词(明朝)或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祀(清朝)等类,情真/情实类需奏请皇帝裁决才可执行死刑,并且每年都会有不予勾决的犯人。其他犯人一般都改为流放或充军。

6、大审

大审是明朝的会审制度之一,是皇帝定期派出使者,代表皇帝重新审理在押囚犯的制度。

这种制度来自于汉唐时期皇帝的“录囚”制度,一是表示对可能存在的冤案的重视,二来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司法审判系统进行监督,维护皇帝的最高司法权。

到了明朝宪宗时期,在1481年,大审正式成为固定的制度。从此以后,每隔五年,由司礼监太监代表皇帝到大理寺,然后召集三法司即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原为御史台,明朝改名)的官员,

一同审理在押囚犯中屡次喊冤的,或者死罪囚犯中可疑、可矜(即可以怜悯的案情)的,审理完毕,有的可能被减等处罚,有的死罪囚犯因为是家中独生儿子,为了供养父母,以可矜的名义免除死罪发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司会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官审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卿圆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热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审



内容:“三司会审”制度创设于明初洪武十七年(1384年),当时的皇帝朱元璋出于为强化专制皇权、减少冤狱数量的目的,因而下旨由三法司共同处理重大案件。

“三司会审”中的三司指的是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刑部是中央一级的审判机构,是六部中惟一具有司法权的机构;大理寺是明代中央负责审核刑部以及在京各机构审判案件的机构,大理寺卿是全国掌管刑狱的最高长官;都察院由御史台,主要负有监管、弹劾等权。

特点:三法司会审的案件大多通过皇帝的谕旨安排,皇帝是发起三法司一审案件的决定者。除了决定三法司的会审外,皇帝还决定参与审理的人员。

基本信息:

汉代以来,凡遇重大案件,由主管刑狱机关会同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共同审理。隋朝由刑部、御史台会同大理寺实行三法司会审。

唐代则实行“三司推事”制度,遇有呈报中央的申冤案件,由门下省给事中、中书省中书舍人、御史台御史等小三司审理;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判;对于地方上未决、不便解决的重大案件,则派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大理评事充任“三司使”,前往当地审理。

明代时定制,由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机关组成三法司,会审重大案件;遇有特大案件,则由三法司会同各部尚书、通政使进行“圆审”;皇帝亲自交办的案件,由三法司会同锦衣卫审理。



朱明王朝建立统治后,社会经济凋残,阶级矛盾尖锐。明王朝统治者在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在吸取元朝亡国的历史教训中,形成了具有封建社会后期时代特点的“明刑弼教” 和“重典治国”及“明礼导民”原则相结合的立法指导思想。作为封建后期政治家及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继承者的朱元璋在重视“重典治国”的极端重要性的同时,也深知礼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及在灾荒或春生之际,对犯人应赦免,行刑应缓决等在“明礼导民”立法思想指导下在有明一代法制建设中得到进一步运用和体现。
建国之初,朱元璋就明确表示“礼法,国之纪纲。礼法立,则人志定,上下安。建国之初,此为先务。” ⑴治国重礼、礼法结合是朱元璋一以贯之的立法指导思想。明初统治者均礼法两手并用:“盖太祖…猛烈之诏,宽仁之治,相辅而行,未尝偏废。建文继体守文,专欲以仁义化民。” ⑵
明初“重典治吏”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官僚体系的混乱”使得“案牍积压”、“冤狱号号”,“明礼导民”立法指导思想又使得明初统治者十分注意加强司法审判和监督机制,以维持统治阶级所必需的法制秩序。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建三法司于太平门外钟山之阴,命之曰‘贯城’”。他下敕说:“贯索七星如贯珠,环而成象名‘天牢’,中虚则刑平……”。⑶“法天道置法司”的目的,就是要诸法司像“天道”一样虚而平,省刑薄罚,执法勿倾斜。明代刑部、大理寺及都察院三法司等中央司法机关的的职责设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明初宰相制度废除后,刑部地位提高成为中央主审机关、大理寺由唐宋时期的主审机关变为慎刑机关,掌驳正,审谳平反、都察院职掌纠察。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三法司职权的分工和制约的特点,同时也表明明统治者对司法审判和监督机制的重视,对案狱审理的慎重和对刑罚处置的缓决,同时也是明统治者“慎刑”思想的体现。

明代的三司会审是在唐代的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
在唐代时,每逢大案,常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首脑(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三司推事”。 唐以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和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刑部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审核大理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也参与某些案件的审判。
到了明代时会审制度进一步规范化,除在三司推事基础上完善的三司会审(由都察院替代御史台,和刑部、大理寺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外,还有九卿圆审,亦称“九卿会审”,即由九个部门的长官(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左都御使,吏、户、礼、工、兵五部尚书)参加的会审制度,还有热审(暑天来临前为疏通监狱而实行的审判制度)、大审(即由皇帝委派司礼太监一人会同三法司长官于大理寺审录囚犯的制度)等会审制度。


清代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程序后,处理结果包括
清朝会审制度的发展:除了明朝的大审制度,保留了热审制度,将朝审进一步发展为秋审和朝审两大会审制度。乾隆年间编修《秋审条款》详细规定朝审、秋审的时间、会审机关、管辖范围及处理办法等内容,表明清朝会审制度的完备化。清代主要会审制度:1、秋审 秋审是指复审各省地方判处斩、绞监候死刑案件的制度...

朝审的结构朝审的结构是什么
朝审的结构是:朝(左右结构)审(上下结构)。朝审的结构是:朝(左右结构)审(上下结构)。拼音是:cháoshěn。注音是:ㄔㄠ_ㄕㄣˇ。朝审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明清两代由朝廷派员复审死刑案件的一种制度。始于明天顺三年。每年霜降...

2014年自考《中国法制史》考试大纲:明朝的法律制度
充军;廷杖;先占原则;违禁取利;内阁制;考满与考察;一条鞭法;把持行市;朝贡贸易。2.领会:与唐律相比,明律在刑事法制方面呈现“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特点。四、明朝的司法制度 1.识记:三法司;申明亭:“厂卫”;诬告加等反坐。2.领会:明朝会审制度的内容及其特点。

古代会审制度对古代正常司法程序的影响
中国古代会审官员参与会审, 在一定意义上也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西周“三刺”定罪制度, 可以弥补“五听”断狱的缺陷。“五听”断案注重的不是证据, 而仅仅是被审讯人的外部表情和供辞, 很容易错判错杀。“三刺”定罪虽不是以侦查确凿证据为出发点, 但其已包含着调查研究的内容, 有利于防止冤狱 。...

清朝的“九卿会审”是由明朝的一种会审制度发展而来的,它是( )。
【答案】:B 依清朝规定,凡全国性重大案件,由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都御使、通政司通政使等九个重要官员组成会审机构会同审理,并将审理结果报请皇帝裁决。这种重要的会审制度称为“九卿会审”。“九卿会审'是从明代的“九卿圆审”发展而来的。

清朝的地方府衙有处决死刑犯的权力吗
会审制度体现出中国传统审判制度中的“慎刑”思想,既是清代司法审判活动中的一项大典,也是皇权在司法领域的彰显。清朝废除了明朝的大审制度,保留了热审制度,将朝审进一步发展为秋审和朝审两大会审制度。乾隆年间编修《秋审条款》,详细规定朝审、秋审的时间、会审机关、管辖范围及处理办法等内容,这...

清代秋审朝审的案件是
斩监候、绞监候的案件。清朝的会审制度有所发展?除了从明朝的“九卿圆审”发展而来的九卿会审外,还制定了朝审?热审和秋审制度?审理的案件主要是刑部判决的案件,以及京城附近发生的斩绞监候案件?热审的目的是加快笞杖刑案件的审理判决,疏通监狱,以防在暑热天气庾毙囚犯?秋审是清朝最重要的死刑复审...

明清两代的审级和审判是什么?
“厂卫”司法构成明代特务干政,司法黑暗的典型代表。“厂卫”不按照既定的司法程序审理案件。在锦衣卫下设北镇抚司,专门负责诏狱,即接受皇帝命令审理的特别案件。清代革除厂卫制度,但是清末也出现了司法弊端。(三)会审制度会审制度包括九卿会审、秋审、朝审。秋审最有代表性,它审理的是全国的死刑监候...

唐朝,明朝,元朝的治国措施
二、会审制度 为了加强皇帝对审判权的控制,有助于法律的统一适用,并对司法机关的审判活动予以监督,明朝对重案、疑案以及死刑复核案实行会审制度,包括廷审、三司会审、九卿圆审、朝审、大审、热审等。 廷审是由皇帝亲自审讯犯人的一种特别审判。明初朱元璋规定,对武臣所犯死罪案件,必须亲自审讯;遇有特别重大的案...

清朝的司法制度
1、清朝前期司法制度司法机关体系:中央三法司,地方四审级,旗人司法机构;会审制度;三司会审,九卿会审,秋审,朝审,热审;监狱提牢制度;提牢厅,《提牢备考》。2、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司法主权的丧失。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制度,会审公廨制度。;司法机关体系的改革;法行政机关法部,四级三审制,...

长泰县13950337978: 论述明朝的会审制度 -
佐吕千安: 金卡四季度和三等奖

长泰县13950337978: 试述明朝的会申制度 -
佐吕千安: 第一,三司会审和九卿会审(又称“圆审”).明继承唐朝“三司推事”制,遇有重大、疑难案件由三法司长官共同审理,称“三司会审”,最后由皇帝裁决.对于特别重大的案件或已判决但囚犯仍翻供不服之案,则由皇帝令六部尚书及通政使...

长泰县13950337978: 明代时号称“九卿圆审”的制度是什么?
佐吕千安: 明代时号称“九卿圆审”的制度是朝审.朝审是明朝的一种审判制度,在秋后处决犯人之前,召集朝廷大臣共同复审死罪囚犯.这实际上是一种会审复核制度,表示对人生命的重视.

长泰县13950337978: 司法考试法制史之明代的司法制度有哪些内容?
佐吕千安: 1.中央司法机关 明清时期,中央司法机构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一改隋唐以降... 明代的会审制度 (1)九卿会审(明代又称“圆审”).是由六部尚书及通政使司的...

长泰县13950337978: 九卿会审是什么意思???
佐吕千安: 九卿会审,明清两朝的司法制度.明朝的九卿会审,也称圆审.凡特别重大案件,二次翻供不服,根据皇帝的诏令,可由九卿会审,即由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

长泰县13950337978: 唐至清代的会审制度
佐吕千安: 会审制度主要有“三司会审”、“会官审录(1397年)”、“九卿圆审”、“热审(1404年)”、“朝审(1459年)”、“大审(1481年)”等. 清承袭明制,会审情形甚多,大多成为制度.清代基本会审制度有“三司会审”、“小三司会审...

长泰县13950337978: 朝审是明朝的一种审判制度吗?
佐吕千安: 朝审是明朝的一种审判制度,在秋后处决犯人之前,召集朝廷大臣共同复审死罪囚犯.这实际上是一种会审复核制度,表示对人生命的重视.这种制度开始于明英宗时期,他认为人命至关重要,一旦处死就无法复生,后果难以挽回.所以英宗规定,在每年的霜降以后,对于将要处决的死罪犯要重新复审,参加的大臣除了司法部门外,几乎包括了在京的所有重臣,如公、侯、伯、驸马、内阁学士、六部尚书、侍郎等.由于参与的官员级别很高,基本包括了在京的最主要官员,所以朝审也号称“九卿圆审”.一般朝审的死刑犯都是普通的死罪犯人,重犯都已经遵照“决不待时”(即不等到秋冬季节就执行死刑)的原则在平时被处决了.因此,在秋后处决的死罪犯都是一般的杀人犯、严重的盗窃犯.

长泰县13950337978: 三堂会审什么意思 -
佐吕千安: 三堂会审就是三个部门的最高长官同时、同地同场合审慧禅缺理同一件案件.按照今天的部门就是公安、检察、法院.一般为重大案件,或涉及敏感部分,如皇室内部案件.这要从我国古代审判、监察制度谈起.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制度内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