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东北民歌与陕北民歌的区别及各地民歌的特点

作者&投稿:字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东北民歌和陕北民歌的主要区别~

  编辑词条陕北民歌
  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她,便是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陕北民歌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 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她是我们黄土地的母语和家园,更是我们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
  陕北民歌她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土气、大气、美气一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这种既通俗又亮丽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坛圣殿之上,用小调小曲宣泄黄钟大吕之势。
  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实际上,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黄土高原上,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陕北民歌种类是很多的,其中有四季歌、五更调、揽工调、酒歌、秧歌、劳动号子、歌舞曲、榆林小曲、陕北套曲、二人台、风俗歌、宗教歌曲和探家调等,以小调和信天游为主。
  小调,以叙事为主,一般都有场景,有人物,有故事情节,还有细节描写。如:《害娃娃》、《探瑜姐》、《送情郎》、《四保揽工》和《下柳林》等都是篇幅较长的叙事体民歌。
  信天游(在与内蒙古接壤的地区叫“顺天游”,在神木府谷一带叫“山曲”)是广泛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篇幅比较短小,是即兴创作的产物,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自由吟唱。如村民们下地干活,上山放羊,进林子砍柴,赶毛驴拉煤炭,心有所感,便放开嗓子歌唱起来。它语言质朴,节奏明显,韵脚多变,一般为两句体结构,上下句押韵,不隔句押韵。以七字句或十字句为基础,上句主比兴或写景状物,下句多主点意,虚实结合,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节奏鲜明,韵脚和谐,抒情色彩浓。充分体现了陕北人的豪放性格。它两句一段,段与段之间可分可合,也可独立为一首,类似“散曲”。
  陕北民歌反映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现在所流行的陕北民歌,大部分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既有反映社会变革的内容,也有“长工歌”的内容,反映陕北人民对封建统洽阶级的压迫、剥削的反抗,特别是革命历史民歌,是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像著名的《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在8000余首陕北民歌中,这类作品毕竟是少数。多数作品反映的是平淡的人平淡的事。例如:小媳妇想娘家,大姑娘盼出嫁,女娃算卦,吹鼓手迎亲,出门人思念家乡,年轻人谈情说爱,夫妻吵嘴逗趣等。还有,石匠们用歌声来装饰那单调的石锤声;农民们用歌声驱逐寂寞和忧愁;赶牲灵的人将那悠扬的歌声洒满崎岖的羊肠小道;多愁善感的小媳妇用歌声倾吐心中哀怨。这些基本上是抒发感情的。此外,陕北人还用民歌形式来为日常生活服务:货郎用歌声来叫卖,农民用歌声来祈雨,逢年过节时用歌来庆祝、娱乐,男婚女嫁用歌来举行仪式,喝酒时用酒歌来猜拳,用歌来进述历史故事,用歌来搞社交,用歌来记叙重大历史事件,男女青年用歌谈情说爱,用歌来记叙新人新事,甚至上坟哭灵也以歌代哭。乃至丑闻千里,以歌传之;奇人怪事,以歌颂之。
  在8000首陕北民歌中,反映爱情生活、婚姻问题,或与这个内容有关的作品,占全部民歌的80%。被誉为劳动人民代表作的信天游,反映的几乎全是这个内容。因此,信天游又被说成是“爱的海洋”。
  陕北人平时最爱唱的民歌是情歌。旧社会青年男女恋爱、婚姻不能自主,他们只好用歌声来表达对封建婚姻的不满和对爱情的追求。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从前陕北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艰苦,男人成群结伙到外省给人揽工,即‘走西口”。丈夫临走之前,妻子多方叮咛,娓娓动听,情意绵绵,抒情色彩极浓。如脍炙人口的《走西口》:
  走路你走大路,
  莫要走小路。
  大路上人儿多,
  拉活解忧愁。
  住店你住大店,
  不要住小店。
  小店里贼娃子多,
  操心把你偷。
  睡觉你睡中间,
  不要睡两边。
  操心那挖墙贼,
  挖到你跟前。
  喝水你喝长流水,
  不要喝泉水。
  泉水里蛇摆尾,
  操心喝坏你。
  吃烟你自打火,
  不要和人家对火。
  梢林里绿林响马,
  操心那蒙汗药。
  ……
  “走西口”的人一去经年不回,家里的妻子想起丈夫时,或手摇纺车,边摇边唱,或立于门前,低吟浅唱,抒发他们对远方亲人的眷恋之情:
  豌豆开花一点红,
  拿针缝衣想哥哥。
  想哥哥想得见不上面,
  口含冰糖也像苦黄连。
  大河没水养不住鱼,
  妹子离不开哥哥你。
  一对百灵子钻天飞,
  多会儿盼得见上你。
  ……
  同是反映当地婚俗的陕北民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兰花花》、《大女子要汉》和《我给你寻个好婆家》等3首歌对嫁娶方式均有描写,但因时代不同,嫁娶的方式也不同。《兰花花》中是古老的传统嫁娶方式,买卖婚姻,新媳妇过门要坐轿,还有“三班子吹来两班子打”。到了《大女子要汉》时代,反封建的思想情绪已形成一股潮流,“大女子”敢说敢干,敢于向父母提出要求出嫁,婚礼也简单化了,骑马代替了坐花轿。而在《给你寻一个好婆家》这首歌里,女主人公已是“自己的主意自己拿”,嫁娶方式也不是头上蒙盖头,脚上穿绣鞋,而是“骑着马,戴着花”,和新郎“说说笑笑进婆家”。
  陕北民歌贴近生活,反映生活真实,感情色彩浓,情歌尤其这样。《想你实想你》中的主人公是位未出阁的大姑娘,其中有一段是这样抒发她的感情的:
  想你想你实想你,
  浑身上下都想你;
  头发梢梢想你呀,
  红毛头绳难挣呀;
  脑瓜皮皮想你呀,
  榆林梳子难梳呀;
  眼睫毛毛想你呀,
  白天黑夜难闭呀;
  眼睛仁仁想你呀,
  泪水颗颗难收呀;
  舌头尖尖想你呀,
  酸甜苦辣难尝呀;
  ……
  如果说是只是人物内在思想感情的揭示,那么这首信天游 《拉手手》却是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
  你要拉我的手,
  我要亲你的口,
  拉手手,亲口口,
  咱二人疙崂里走。
  歌子四句,通俗易懂,男女主人公虽然大大咧咧,但动作自然,情绪轻松,可谓是陕北的一首绝唱。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陕北经济落后,文化不发达,加之人口稀疏,居住分散,因而,封建意识对这里的统治,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一些边远山区从前曾流传过《三大怪》的民谣:“沙子打墙墙不倒,婆姨嫁汉汉不恼,嫖客跳墙狗不咬”。可见陕北思想意识之一斑。
  陕北民歌在陕北广泛流传,一般陕北人或多或少都能唱几首,田间地头劳作时,行路时,均可听到歌声。农闲休息,茶余饭后,人们常聚在一起轮番演唱。除了这种日常生活中群众自然流传外,还有两种流传方式:一是民间歌手和艺人们的流传;二是一些风俗活动中集体或个人的流传。如“过事情”、迎送嫁娶、祭奠、祈时、秧歌等活动,都得唱歌。又如《迎亲歌》中就有“落脚歌”、“走红毡”、“拜天地”、“撒帐”、“上头歌”、“送儿女歌”等。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1485605.html

陕北民歌高亢,激荡。
东北民歌欢快,婉转。

  内容有些多,题主要仔细看好了!想学习就认真读哦!呵呵....

  首先给你说说我国民歌的总体性质和特点吧:

  同世界上其他古老民族一样,中国民歌也是在先民们的原始狩猎、祭祀、婚恋、放牧等活动中萌生并逐步流传起来的。大约公元前六世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便是以歌唱的形式不断流传,其中的“四言体”句式,为以后中国民歌唱词句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民歌在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播、流变、创新、积累之后,一方面是为适应不同社会阶层,以及不同的民俗场景而形成的题材范围和体裁类别的丰富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它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特定环境下,所积蓄起来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
  民歌作为地域文化的直接产物,不仅受地貌条件的影响,更与不同的语言、方言音调相融合,因此,其民族的、地域的特征和风格几乎与生俱来,异常突出。如今大多数民歌的研究学者喜欢按照地域分布来区分民歌的风格,如以江南小调为代表的“江南水乡风格”,以“信天游”“花儿”为代表的“西北高原风格”,以东北小调、“二人转”为代表的“东北平原风格”等。
  太行山以西的山西高原、黄土高原、青海高原统称西北高原。西北民歌是指流行于此一地区的民歌体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陕北的“信天游”。而东北民歌是指流传于东北三省汉族小调的统称,它的歌词是东北人民生活语言的诗化,其中比较典型的形式就是“二人转”。

  二、情深谊长的“信天游”和泼辣、粗犷的“二人转”

  1、西北民歌的代表—“信天游”
  “信天游”,又叫“顺天游”,是陕北民歌中一种特别的体裁,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陕北民歌受到地域和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尤其是受到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活方式的影响,“信天游”的个性特点十分明显。
  情歌是信天游的精华,民间叫酸曲儿。其中比较著名的歌曲如《兰花花》、《走西口》等,这些歌曲体现出“信天游”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即多用比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曲调优美,琅琅上口。“信天游”的音乐特征主要表现在其节奏自由,纯朴大方,高亢悠长。句式结构非常特别,一般每节两句,两句一韵,下一节可换韵,亦可不换。短歌可能只有一节,长的可连续数十节乃至成百上千节。
  “信天游”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中国民歌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独特而优美的旋律经由以后一代代艺术家的创新,成为中国民歌的经典之作,比如李季创作的《王贵和李香香》、贺敬之的《回延安》等,都是经由“信天游”这种格式创作并传唱一时的。
  2、东北民歌的代表—“二人转“
  “二人转”又称“蹦蹦”,是东北地区喜闻乐见、独具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二人转”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
  “二人转”的音乐特征主要表现在它的音乐唱腔丰富多彩,其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海”之称。其结构为曲牌连缀体,积累的曲牌约有三百多支,比较常见的有五十六支。“二人转”在表演时因其歌词和旋律的诸多特性,还需要靠演唱者来发挥。例如在表演中,男女二人对唱讲求男女同腔同调,歌唱的同时舞动扇子和3手绢等道具。女演员在参加演出之后,男女声同度演唱,但女演员要以本嗓演唱,声音比男演员高八度。“二人转”的伴奏比较丰富,以音色个性很强的唢呐、板胡来拖腔保调,配以音色清脆的竹板做击节乐器。由于这些各具个性的声器乐合作,再加上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表演氛围,突现出东北民歌那种朴实、泼辣、爽朗、明快、火爆、粗犷的艺术个性之美。

  西北民歌和东北民歌的差异之美

  1,演唱形式
  西北民歌“信天游”的演唱形式多以独唱为主,而东北民歌“二人转”的表现多由两人以上参与。“信天游”在演唱过程中对乐器的要求不高,采用徒歌形式,或采用简单的旋律乐器,而“二人转”由于是两个以上的表演者表演,有时需要采用多声部,表演中有独唱、对唱、重唱、齐唱、领唱结合等形式,同时,在伴奏乐器上也有更多需求,为突出其特征,还增加了手持道具,如花伞、纱巾等。
  2,节拍、调式
  “信天游”和“二人转”的节拍都属于规整节拍,都有一定的曲调,但由于地域的差异,两者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同之处。在调式方面,“信天游”采用了比较独特的、具有陕北地区民间音乐风格的特殊音阶,如以清角音和清羽音构成的七声音阶(当地艺人称为“苦音”调式)。而在“二人转”的调式里,徴调式最多,宫调式、羽调式次之,角调式最少。
  3,曲式和衬词、衬腔
  “信天游”的曲调大多数为单乐段结构,篇幅较短小,乐句与唱词句式大多相符。乐段内各结构部分大多以对称关系为基础,功能清晰。而“二人转”这种表演性较强的小调,是将几个不同的曲牌曲缀演唱,构成二乐段的或多乐段的套曲,这也使“二人转”的表演带有了曲艺音乐的表现特点。衬词和衬腔是中国民歌最常用的一种特殊的歌曲表现手段。衬词最初来自语气词、感叹词或象声词等,本身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表达感情的作用。当民歌的曲调发展到一般唱词陈述的束缚时,便往往利用衬词使旋律得到更大的发挥。配唱衬词的片段叫做衬腔,衬腔有大有小,构成完整乐句的衬腔,称为“衬句”。这一特征在“二人转”的演唱中表现的十分明显,所谓“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海”,其实正是说明“二人转”的衬词和衬腔上的灵活使用,相反“信天游”在这方面要弱一些。
  综上所述,同是传自民间的西北民歌和东北民歌,虽然都有了深厚的民间色彩,但它们在曲调、唱词和表演上都有很大差别,这一方面受到西北和东北两地的地域、民俗和劳动生产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两地人民内在性格、内心需求的差异,而这些差异造就了中国民歌中的奇葩。正如一位艺术家所说的,差异是一种美。我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就是强调地域差异在艺术形式多样性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
  民歌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条件、经济变化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新的世纪里,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对民歌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而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寻找西北民歌与东北民歌的差异,其意义十分重大。


“中国民歌知多少”观后感
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又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增强了它们的认同感。“走西口”这一移民浪潮,大大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还有很多可以查一查,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东北民歌《...

常山县15749565099: 举例说明东北民歌与陕北民歌的区别及各地民歌的特点 -
乔盆复方: 内容有些多,题主要仔细看好了!想学习就认真读哦!呵呵.... 首先给你说说我国民歌的总体性质和特点吧: 同世界上其他古老民族一样,中国民歌也是在先民们的原始狩猎、祭祀、婚恋、放牧等活动中萌生并逐步流传起来的.大约公元前六...

常山县15749565099: 东北民歌有哪些特点?
乔盆复方: 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在漫长的年代里共同创作的一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之光的艺术形式,也是我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东北民歌的形成与...

常山县15749565099: 民歌的风格,特点及理解 -
乔盆复方: 江苏的《茉莉花》,其旋法以五声音阶曲折的级进为主,旋律婉转流畅,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歌词一般只有开始关于茉莉花的几段,不唱《西厢记》的故事.民歌手往往采用吴语演唱这首歌曲,其风格...

常山县15749565099: 民歌的分类和各自的特征? -
乔盆复方: 民歌的分类为高原山歌、劳动号子、稻区‌田歌、城镇‌小调、云岭‌双声. 1、高原山歌 山歌是中国民歌的代表体裁之一.是人们在野外放牧、砍柴、采摘、除草、行山中自由歌唱的一种短曲.那位歌手完全不受他所从事的劳动节奏的限制....

常山县15749565099: 南方民歌与西北,中原,少数民族民歌作比较,探索各地民歌的特征和风格的成因 -
乔盆复方: 中国民歌的分布 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风格色彩,中国民歌大体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风格色彩区.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2.

常山县15749565099: 试举例说明民歌与自然地理,风土人情之间的关系 -
乔盆复方: 陕北民歌多采用信天游这种形式. 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 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

常山县15749565099: 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分别是什么?如果给中国民歌对应一种颜色你认为
乔盆复方: 江南民歌:旋律修饰细腻华丽,曲风柔宛妩媚 ——翠绿; 绿色拥有同样多的蓝色与黄色,带着欣欣向荣、健康的气息.就像大自然里的花朵,可强化任一场景,并创造多...

常山县15749565099: 关于我国北方民歌的种类和介绍(告我有哪些也行)
乔盆复方: 1.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 这个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