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州郡有哪些?

作者&投稿:靳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南阳郡:治宛城。
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
荥阳郡:曹魏时始设置,讨董卓时尚未有荥阳郡,更无荥阳太守的称呼。
赵郡: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治邯郸。
临川郡: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临渝: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幽州: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
信都郡:又称广川国,治信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济南郡: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指挥部。
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胶东郡: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为建宁郡。
凉州:辖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毕稿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济南郡: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指挥部。
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胶东郡: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为建宁郡。
凉州:辖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毕稿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济南郡: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指挥部。
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胶东郡: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为建宁郡。
凉州:辖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毕稿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济南郡: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指挥部。
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胶东郡: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为建宁郡。
凉州:辖今宁夏、甘肃及


三国时期地图和各州名称及分布如何?
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扬州。2、蜀汉疆域 蜀汉为刘备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战后才在诸葛亮协助下,由荆州南部开始发展。其势力一度涵盖荆州、益州及汉中。立国前后与孙吴发生...

跪求东汉末年到三国的州郡名和郡县
建议你翻翻南朝·范晔的《后汉书·郡国志》。虽然《三国志》距离汉末三国更近,但其中没有与地理相关的部分。ps,楼上灌水塞私货的,你信么?我手里的《后汉书》版本有很多生僻字,而且也有不少错漏。志第十九·郡国一 ○司隶 河南 河内 河东 弘农 京兆 冯翊 扶风 ……右司隶校尉部,郡七,县...

三国时期州郡名称
东汉十三部州(三国行政区域)司隶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阳市东) 辖区 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称为“司州”。豫州: 治所 谯(安徽亳县) 辖区 今河南南部、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兖州: 治所 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北) 辖区 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和江苏西北角...

三国时期的州郡是现在的哪些城市?
三国时期州郡共有十三个: 1、凉州,现甘肃; 2、益州,现川滇黔,西蜀; 3、交州,现粤桂; 4、扬州,现蘇浙闽赣皖,江南; 5、徐州,现蘇北鲁南,淮海; 6、青州,现山东; 7、冀州,现河北; 8、幽州 ,现冀辽; 9、兖州,现豫北、鲁西; 10、豫州 ,现河南; 11、荆州,现鄂湘,汉中; 12、并州,现山西,河套; 13...

三国的州郡问题
东汉及三国时期的州郡划分大致如下:(天下分为十三州,另有洛阳一地称为司州或司隶。三国时期,各国为方便管理,对部分郡县又做了重新划分,下有叙述。因此“州”是大于“郡”的,至于“八十一州”和“四十一州”的说法,可能是演义的作者将三国时期的州与后世所谓的州搞混了,因为后来诸朝开始设“道...

三国的冀州、青州、幽州、在现在哪里?
青州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山东地区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青州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在三国时期,青州是曹魏的重要州郡之一,也是曹操平定北方的重要战场。青州地处交通枢纽,北接冀州,南连徐州,东濒黄海,西依泰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幽州地处华北北部,北接辽东,西靠并州,南邻...

中国行政区划的州郡时期
但是其州郡越分越多,辖区缩小。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晋室南迁,偏安江左,宋、齐、梁、陈先后承袭,社会局势一直不安宁,正如《宋书·州郡志》所说的:“境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等。”北方在十六国统治之下更是兵戈扰攘,各国在统治所及的较小区域中分置了许多...

三国有那些州郡
三国有哪些州郡: 京兆尹 治长安(今陕西长安三桥)。 领10县:长安、长陵、阳唆、霸陵、杜陵、新丰、蓝田、郑县、上雒、商县。 右扶风 治槐里(今陕西兴平)。 领15县:槐里、茂陵、平陵、鄠县、武功、美阳、郿县、雍县、杜阳、陈仓、渝麇、汧县、漆县、旬邑、安陵。 左冯翎 治高陵(今陕西高陵)。 领13县:高...

三国时期的南中在哪里?
1. 在三国时期,南中地区涵盖了蜀汉南部的重要州郡,包括益州、永昌、牂柯和越巂。2. 这些州郡的治所分别位于今天的云南晋宁县东、保山市、贵州福泉县以及四川西昌市东南。3. 南中是多种民族共居的地区,其中包括叟、青羌、僚、濮等少数民族与汉族。4. 这些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共同构成了南中...

求三国时期各州郡县建制
州的划分,以东汉十三州为基础,但是又有少数拆分州郡的情况。194年,东汉将凉州东部与司隶西部合成雍州,213年,凉州被并入雍州,但到220年曹魏又恢复凉州。荆州、扬州长期被曹魏与东吴分占,而且由于其本来面积广大,所以增设了大量郡置。226年,东吴从交州中分出广州,后取消,后又复设,总计三国共有...

汤旺河区17338496540: 三国时期一共多少个州?哪些是魏的地盘?蜀的地盘?吴的地盘? -
茅彭再克: 东汉末年全国十三个州:司隶、豫州、冀州、兖州、徐州、青州、荆州、扬州、益州、凉州、并州、交州,幽州. 这13个州是一级地方行政区,州下面是县,县下面是乡,乡下面是亭. (三国时期又出来很多州,例如交州太大,东吴分出块广...

汤旺河区17338496540: 求三国时期各州郡县建制 -
茅彭再克: 东汉及三国时期的州郡划分大致如下:(天下分为十三州,另有洛阳一地称为司州或司隶.三国时期,各国为方便管理,对部分郡县又做了重新划分,下有叙述. 因此“州”是大于“郡”的,至于“八十一州”和“四十一州”的说法,可能是演...

汤旺河区17338496540: 三国时期州郡名称三国时期分哪些州,州下面包含哪些郡国
茅彭再克: 东汉十三部州(三国行政区域) 司隶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阳市东) 辖区 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称为“司州”. 豫州: 治所 谯(安徽亳县) 辖区 今河...

汤旺河区17338496540: 三国时期的各个州郡,指的是现在的哪些地方? -
茅彭再克: 三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一、冀州,起自黄河壶口,涉及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地为白壤. 二、兖州,起自黄河下游、济水,涉及河北、河南、山东,地为黑壤. 三、青州,起...

汤旺河区17338496540: 三国时期有几个州 -
茅彭再克: 魏有司、豫、兖、青、 徐、凉、雍、冀、幽、并十州全竟以及荆州的南阳、南乡、江夏、襄阳、等四郡65县.扬州的九江、庐江等二郡十四县. 吴国有荆州的南郡、武陵、长沙、零陵、贵阳等五郡102县.扬州的丹阳、会稽、建安、吴郡、豫...

汤旺河区17338496540: 三国时期有几州 -
茅彭再克: 三国共有12州和一部(司隶校尉部) 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

汤旺河区17338496540: 三国时期的东吴的州郡! -
茅彭再克: 所谓八十一州是明朝时的地域划分了..罗老夫子写书时没有注意到时代差别,所以造成了这个错误.按照东汉末年的划分应该是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豫章郡、庐陵郡这六郡. 你问是否是郡下辖州,可以肯定告诉你不是.在东汉时分十三州,各有州牧刺史,而州下有郡,郡下有县,这是先秦以来的定制,郡县制阁下总该知道.所以实际上江东是六郡,郡下有九十二县而已. 自汉以后慢慢州就多了起来,不像原本只有十三刺史部.而三国后期孙权又把交州分为了交,广两部.这样就又多出一州.至于唐朝之时州就更是数不胜数了,往往一州只相当与汉时一郡而已,徒有其名.而汉时一州则覆盖地域甚广,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诸侯州牧刺史等等会有很大的势力了.

汤旺河区17338496540: 三国时期中国分为多少州? -
茅彭再克: 尊敬的提问者您好,很乐意为你排忧解难.准确点,根据易中天先生分析共分为13州,还是延续汉武帝时期的分法,并不是16州或是81州.13州分别为:冀州、幽州、并州、雍州、益州、交州、扬州、豫州、青州、徐州、兖州、荆州和一个司隶部(也就是司州),还有汉献帝于兴平元年分凉州两周和三辅地区设置雍州,所以凉州改为雍州.

汤旺河区17338496540: 三国里的,,六郡八十一州,有多大地方? -
茅彭再克: 东汉及三国时期的州郡划分 “州”是大于“郡” 的,譬如说“荆襄九郡” 大致可以理解为荆州有九个郡,所以“六郡八十一州”的“州”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市”的行政单位.也就是说“六郡八十一州”其实是““六州八十一郡”的意思,可其实东吴顶多也就两个州多一点点,包括交州的大部分、扬州、荆州小部分. 不过那也很大了,当时天下划为十三个州,而扬州、交州、荆州是很大的,只是人口少,所以,实际上东吴的国土面积并不比曹魏小,只是因为当时就算兵祸,人口也并没有大举南迁.而六郡八十一州应该指的是孙策打下来的扬州,相当于现在的江苏南部、上海、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的大部分地区.

汤旺河区17338496540: 九州(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在三国时期分别有哪些大?
茅彭再克: 九州是中州,澜州,越州,宛州,雷州,云州,殇州,瀚州,宁州.其中殇州,瀚州,宁州位北方大陆,简称北陆,与中州隔天拓海峡相望.殇州是一片冰雪之地,气候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