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规矩知礼仪立志报国文言文

作者&投稿:裘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杀人有礼仪 文言文原文、翻译

杀人之中,又有礼焉

工尹商阳.与陈弃疾.追吴师.及之.陈弃疾谓工尹商阳曰.王事也.子手弓而可.手弓.子射诸.射之.毙一人.韔弓.又及.谓之.又毙二人.每毙一人.揜其目.止其御曰.朝不坐.燕不与.杀三人.亦足以反命矣.孔子曰.杀人之中.又有礼焉.

——《礼记.檀弓》

这里面讲了一个礼与杀人的故事。春秋时楚国的两位官员,与吴国作战,追赶撤退的吴军。追上后,陈弃疾对工尹商阳说:“这是国君(国家)的事情呀,不能怠慢,您怎么不亲自张弓?”工尹商阳只好亲自张弓,陈弃疾又说:“你射呀。”工尹商阳就放箭射死了一个人。同样又这样对话,又射死了两个人。每射死一个人,工尹商阳就去亲自把死者的眼睛合上。射死三个人后,工尹商阳让他的车夫(司机)停下,说:“上朝不能坐下,宴会不能参与(他当时级别不够),杀了三个人,已经足够回去交差了。”孔子对这件事的评价是:杀人之中又有礼。

1.不可能,上阵杀人,讲究的就是有效杀伤敌方有生力量,这要求稳准狠,还要快。如果到处讲礼,贻误时机,那么很可能就不是你杀人,而是人杀你了。就好像宋襄公那个例子,宋襄公处处不合时宜地讲仁义,结果贻误战机,导致己方惨败,自己身受重伤。另外,杀了三个人,已经足够回去交差,如果人人抱有这样凑数就好的想法,是不可能有足够的士气的。当然,战争中也要讲礼,比方,优待俘虏,保护平民等,但是讲礼也有一定的度,过度的讲礼就不是讲礼,而是愚行了。

2.礼仪的重要性。这个到处都搜得到,我就懒得自己写了,搜一段吧。

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是个人、组织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对于个人来说,适当的礼仪既尊重别人同时也是尊重自己的体现,在个人事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提升人的涵养,增进了解沟通,细微之处显真情。对内可融洽关系,对外可树立形象,营造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礼仪包括仪容仪表、待人接物、礼节等各方面,它贯穿于日常工作及生活交往中的点滴之中,打招呼、握手、递名片、入座等斯空见惯的行为也有很多的学问与规矩。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不经意间在稀松平常的事情上做出的动作可能正是不符合礼仪要求的,但正是这些被人们认为稀松平常的事却体现出一个人的涵养来。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懂礼节,尊礼节不仅不会被别人厌烦,相反还会使别人尊敬你,认同你,亲近你,无形之中拉近了同他人的心理距离,也为日后合作共事创造的宽松的环境,会使事情向好的方面发展,也会有个好的结果。相反,若不注重这些细节问题,犯了“规矩”就可能使人反感,甚至会使关系恶化,导致事情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把握原则问题的前提下还应注重礼节,并尽可能地遵守这些礼节,才能确保事物的正常发展。

具体到工作的应用来讲,首先应该注重问候语及口头语的使用,由于在一起工作时间久了,人们之间不再象刚相识时那么严谨,变得有些随意,见面不再问候了,谈话中还有可能不经意间带出一些粗话或口头禅,同事之间不再那么拘束了,这时候从礼节上讲就是不对的,不管是陌生的人还是熟人,都应保持一定的礼节,一定程度的客气还是需要的。另外,人们在情绪激动时会口不择言,违背礼仪规范,忘记了客人与同事、上司与下属的区别,这些都违背了礼仪的要求,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及后果。

正是因为礼仪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有时甚至决定事情的最终结果。所以,在现代社会,任何人都不能轻视礼仪,都应学习礼仪、讲究礼仪 。

2. 强调规矩制度的重要性的文言文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原文】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 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 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诗经》 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圣 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 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 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 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

不 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 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故曰 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 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

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 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 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孟子·离娄上》)【译文】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 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 旷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 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现在有些诸侯, 虽然有仁爱的心和仁爱的名声,但老百姓却受不到他的恩泽,不 能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这是因为他没有实施前代圣王的仁政的 缘故。

所以说,只有好心,不足以治理政治;只有好办法,好办 法不能够自己实行起来。《诗经》说:‘不要偏高啊不要遗忘,一 切遵循原来的规章。

’遵循前代圣王的法度而犯错误的,是从来 没有过的。圣人既用尽了目力,又用圆规、曲尺、水准、绳墨等 来制作方的、圆的、平的、直的东西,那些东西便用之不尽了;圣 人既用尽了听力,又用六律来校正五音,各种音阶也就运用无穷 了;圣人既用尽了脑力,又施行不忍人的仁政,他的仁爱之德便 覆盖于天下了。

所以说,筑高台一定要凭借山陵;挖深池一定要 凭借山沟沼泽;如果执政不凭借前代圣王的办法,能够说是明智 吗?所以只有仁慈的人才应该居于统治地位。如果不仁慈的人占 据了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恶行败德传播给老百姓。

在上的没 有道德规范,在下的人没有法规制度;朝廷不信道义,工匠不信 尺度,官吏触犯义理,百姓触犯刑律。如此下去,国家还能生存 就真是太侥幸了。

所以说,城墙不坚固,武器不充足,这不是国 家的灾难;田野没开辟,物资不富裕,这不是国家的祸害;如果 在上位的人没有礼义,在下位的人没有教育,违法乱纪的人越来 越多,国家的灭亡也就快了。《诗经》说:‘上天正在降骚乱,不 要多嘴又多言。

’多嘴多言就是拖沓啰嗦。侍奉君主不讲忠义,行 为进退不讲礼仪,说话便诋毁前代圣王之道,这就是拖沓啰嗦。

所 以说,用高标准来要求君王就叫做‘恭’,向君王出好主意而堵塞 坏主意就叫做‘敬’,认为自己的君王不能行仁政就叫做‘贼’。”。

3. 关于立志的古文

为学---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4. 有关于“礼仪”的古文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65646262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

礼从宜,使从俗。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礼闻取於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使人以有礼,知自别於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

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

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

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百年曰期,颐。 大夫七十而致事。

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安车。

自称曰老夫,於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 谋於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

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

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

……。




八大文明礼仪
八大文明礼仪 八大文明礼仪,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在生活中是非常注重礼仪的,特别是一些文明礼仪,八礼是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面详细了解八大文明礼仪内容 八大文明礼仪1 1、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表情状态、身体姿态、面容发型、穿着打扮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面容整洁、...

关于八礼四仪的诗句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八礼四仪·仪表篇小娃儿,爱仪表,干净整洁勤洗澡。 衣着得体不花哨,发型自然又美妙。举止大方懂礼貌,人人都夸好宝宝。 家里家外都知道,仪表之礼记得牢。八礼四仪·餐饮篇小朋友,懂礼貌,吃饭喝水讲门道。 之前...

八礼四仪是什么内容
“八礼”为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四仪”主要是在学生7岁、10岁、14岁、18岁时,学校要为其组织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八礼四仪主题班会教案
由故事的启示引入对礼仪的解读。 二、 文明礼仪知多少?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你知道应遵守哪些文明礼仪?学生七嘴八舌话礼仪。 三、八礼四仪 1.仪表之...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五、文明,让你举止文雅;让你受到尊重;为你赢得掌声...

四仪的意思是什么?
18岁成人仪式 重点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希望采纳 八礼四仪的现实意义 八个方面的礼仪教育中,仪表之礼,包括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餐饮之礼,包括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言谈之礼,包括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

关于四礼八仪的诗句(古诗文中有关八礼四仪的句子有哪些)
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八礼四仪·仪表篇 小娃儿,爱仪表, 干净整洁勤洗澡。 衣着得体不花哨, 发型自然又美妙。 举止大方懂礼貌, 人人都夸好宝宝。 家里家外都知道, 仪表之礼记得牢。 八礼四仪·餐饮篇 小朋友,懂礼貌, 吃饭...

您好,可不可以帮我写一篇以立报国之志,做时代有为青年为主题的征文演...
励志报国,扬我中华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浩荡中华,礼仪之邦在此繁衍生息。历史的长河中,这个民族在激流下荡出雄伟的浪花,构成了滔天的巨浪,奏出了壮丽的乐章,随时间这条大河朝远方流去。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它向前,也被后人歌颂与继承,那就是中华之魂。何谓中华之魂?无数人用生命诠释着,...

“八礼四仪”指哪些礼仪呢?
成长仪式,让小学三到四年级的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分享,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14岁:青春仪式,让中学生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18岁: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担起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六礼三仪”主要有什么内容
让刚入园(学)的孩子感受学习乐趣,接触校园生活,感知礼仪规范。青春仪式:让14岁少年摘掉红领巾,告别金色童年,唱着团歌,步入青春大门,学会交往沟通,控制情绪,包容他人,迈好青春第一步。成人仪式:让年满18周岁的学生懂得成人之责,做守法公民,尝试完善自我,立志成才报国。

求一篇中学生演讲稿(题目:规范在我心中)
针对当前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大力宣传文明上网、文明就餐、文明驾车、文明乘车、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礼仪,着重纠正违章行使、违章停车、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绿化、损坏公物等不文明行为,引导人们做一个懂礼仪规矩、讲文明语言、守公共秩序的好公民,努力形成共同崇尚文明礼仪的社会氛围,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大力...

垣曲县15955933259: 有没有古诗词 是关于“守纪律,讲规矩,树形象”主题的? -
从韩丁那: 无规矩不成方圆

垣曲县15955933259: 关于知书懂礼的名言警句 -
从韩丁那: ·礼之用,和为贵.〖春秋〗孔丘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报摘 ·礼所以防淫,节其侈靡也.〖汉〗班固 ·略知孔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尺条.〖明〗汤显祖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春秋〗孔丘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易经》 ·君子笃于礼而薄于利.〖春秋〗公羊高 ·凡事廉恭,不得盛气凌人,自取其辱.〖宋〗朱熹 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佳信与义. ---- 张九龄

垣曲县15955933259: 《论语》七则 -
从韩丁那: 下面是翻译,刚刚翻阅了下资料,应该没有错误. 1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

垣曲县15955933259: 讲励志的古诗词 -
从韩丁那: 励志古诗词1、《浪淘沙》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3、《赠萧瑀》李世民疾风知劲草,...

垣曲县15955933259: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本文讲了什么内容 -
从韩丁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全文意思是: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

垣曲县15955933259: 秘书的古文修养 -
从韩丁那: 秘书的古文修养至关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古文修养高了,作为就会更大. 首先,古文修养可助修“心”.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又云:“天下根本,人心而已”.古文中有许多关于修身养性的篇章,作为...

垣曲县15955933259: 家风家训家规手抄报内容 -
从韩丁那: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2、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4、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6、少年不知勤学苦...

垣曲县15955933259: 讲述关于法律或规矩的古话 -
从韩丁那: 你好,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离娄上》,希望能帮到你.

垣曲县15955933259: 形容清晰的词语 -
从韩丁那: 形容清晰的词语 比较常见的有一目了然 - 泾渭分明 - 白黑分明 - 班班可考 - 清清楚楚 - 炳如观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