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在文言文

作者&投稿:江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古文中“国”的意思有哪些,如何区分

〈名〉

1.

(会意。从“囗”( 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state]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论语·微子》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3.

又如:齐国;晋国;郑国

4.

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capital]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注:“城内也。”

三曰国禁。——《周礼·士师》。注:“城中也。”

在国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谓都邑也。”

土国地漕。——《诗·邶风·击鼓》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国中(王城之内;国内);国人(国都中的人);国迁(国都迁徙);国阴(都城北郊);国郊(国都周围地名);国禁(古代国都中的禁令);国邑(城邑);国刑(城中施行的刑罚)

6.

国家 [country;state;nation]

聊以行国。——《诗·魏风·园有桃》

国无有残。——《诗·大雅·民劳》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序》

7.

又如:国纪(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国帑(国库中的钱币);国禄(国家的俸禄);国课(国税;国家税收);国器(可主持国政的人才)

8.

古代王、侯的封地 [feud]

汉王之国,良送至 褒中。——《史记·留侯之家》

孟尝君就国于 薛。——《战国策·齐策》

9.

又如:国租(封地的田赋)

10.

帝王 [emperor's]。如:国孝(为皇帝、后妃或皇帝父母服丧);国丈(帝王的岳父);国太(帝王之母的俗称);国姻(帝王的姻亲)

11.

部落 [tribe]

[韩]凡七十八国。 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后汉书》

12.

地方 [place]

荆州北据 汉沔,利尽南海,东连 吴会,西通 巴蜀,此用武之国。—— 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魏风·硕鼠》

13.

家乡 [hometown]

[侃]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晋书》

14.

2. 文言文中“国”是什么意思

国的意思:

【本义】:

1)形声。字从囗从或,或亦声。“囗”指“四境”、“范围”。“或”义为“边境巡逻”。“囗”与“或”联合起来表示“边防军守卫的范围”。本义:领土。领域。封土。封域。封建邦国。古代王、侯的封地;王的领地或诸侯国的封地称为国(或邦)。古代的国(汉代以后是郡国)在建制上相当于省、直辖市;而古代的天下相当于国家。古代的国除了具有财政的意义,同时还具有世系的专权,王公侯之嫡长子叫做世子。

国,邦也。——东汉·许慎《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论语·微子》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2)又如:齐国;晋国;郑国。

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史记·留侯之家》

孟尝君就国于薛。—《战国策·齐策》

3)又如:国租(封地的田赋)。

【衍生义】:

1)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capital]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注:“城内也。”

三曰国禁。——《周礼·士师》。注:“城中也。”

在国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谓都邑也。”

土国城漕。——《诗·邶风·击鼓》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国中(王城之内;国内);国人(国都中的人);国迁(国都迁徙);国阴(都城北郊);国郊(国都周围地名);国禁(古代国都中的禁令);国邑(城邑);国刑(城中施行的刑罚)。

2)帝王。

如:国孝(为皇帝、后妃或皇帝父母服丧);国丈(帝王的岳父);国太(帝王之母的俗称);国姻(帝王的姻亲)。

3)部落。

《后汉书》:[韩]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

4)地方。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魏风·硕鼠》

5)家乡。

《晋书》:[侃]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

【现代义】:

1)国家。

聊以行国。——《诗·魏风·园有桃》

国无有残。——《诗·大雅·民劳》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又如袁司马(袁可立)之起废谠论,李司农之裕国宏谟。——《睢州志·艺文》

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序》

3)又如:国纪(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国帑(国库中的钱币);国禄(国家的俸禄);国课(国税;国家税收);国器(可主持国政的人才)。

3. 在文言文中“国”被解释为“国家”最早在什么书中出现

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说文》中解释说:“邑,国也。”邑就是国。

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 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

后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曰:“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一以戈,一为守,其义尚不明。盖口为国土意,若以兵器之戈而卫之,则其一为表示领土之境界意,一为有时如亘之有二线,亦犹表示田地境界之畺字。”

“或”字的“口”,指的是一个有栅栏围着的重要地方,从早期的“或”字看来,“口”的四方都有一横,这一横很可能是“止”字的简化,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而“或”字的“戈”便是古代的兵器,字意是用武器保卫人口、保卫土地。 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域”字。

周代晚期

到周代晚期(亦有秦汉以后之说)在“或”的外面加了个“囗”,繁体字为“国”。

“国”字的大“囗” 表示疆土地域的境界和范围,并表示国家周边应该有防;小“口”为国境线里的人口;“戈”作为古代的兵器,对外抵御侵略,对内维持治安(所以,“戈”部署在国境线和人口之间);“或”字下方的 “一”表示土地,表明国家与土地、农业之密切关联。

《说文》说:“国,邦也;从囗从或”。按照古人的理解,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土地,以“-”代表;三是军队组织,以“戈”代表;四是范围,以大“囗”代表。把这四个条件组合起来,便成了一个“国”字。显然,此乃极富哲理的造字创意。

后汉武周

后汉时简化的“囯”,“囗”中从“王”,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封建色彩很浓。武则天即位后曾以“囗”中加“武”及“囶”、“圀”取代“国”字。还出现“囻”,以及“囗”中加“众”、加“戈”、加“土”、加“主”字等和三个“秦”代表“国”字等。

4. 文言文中的"国"有那些意思

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说文》中解释说:“邑,国也。”

邑就是国。 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

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后汉许慎于《说文解字》中曰:“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一以戈,一为守,其义尚不明。

盖口为国土意,若以兵器之戈而卫之,则其一为表示领土之境界意,一为有时如亘之有二线,亦犹表示田地境界之畺字。”“或”字的“口”,指的是一个有栅栏围着的重要地方,从早期的“或”字看来,“口”的四方都有一横,这一横很可能是“止”字的简化,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

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而“或”字的“戈”便是古代的兵器,字意是用武器保卫人口、保卫土地。 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域”字。

5. 古文中的“国”

(1)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类似于现在说的“全国” 。

国,邦也。——《说文》

(3) 又如:齐国;晋国;郑国。

(4) 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capital]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注:“城内也。”

三曰国禁。——《周礼·士师》。注:“城中也。”

在国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谓都邑也。”

(5) 又如:国中(王城之内;国内);国人(国都中的人);国迁(国都迁徙);国阴(都城北郊);国郊(国都周围地名);国禁(古代国都中的禁令);国邑(城邑);国刑(城中施行的刑罚)

(6) 国家 [country;state;nation]

聊以行国。——《诗·魏风·园有桃》

国无有残。——《诗·大雅·民劳》

(7) 又如:国纪(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国帑(国库中的钱币);国禄(国家的俸禄);国课(国税;国家税收);国器(可主持国政的人才)

(8) 古代王、侯的封地 [feud]

(9) 又如:国租(封地的田赋)

(10) 帝王 [emperor's]。如:国孝(为皇帝、后妃或皇帝父母服丧);国丈(帝王的岳父);国太(帝王之母的俗称);国姻(帝王的姻亲)

(11) 部落 [tribe]

[韩]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后汉书》

(12) 地方 [place]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魏风·硕鼠》

(13) 家乡 [hometown]

[侃]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晋书》

(14) 姓




居家在古文中的意思
居家 居 《百度文言文翻译》居家 :词面含义:居住在家里.例:他居家多年,忽然出走,再无音信.居:居的本义是“土著”,引申义为“永住”。可组词为居俭(居家俭约);居恒(安闲度日);居移气,养移体(人的所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供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住宅。第,门第 居第当传子孙。古...

一些描写家的文言文
2. 关于写家乡的赋(用文言文写) 家乡赋 常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精辟,偶感:村不在大小,人杰则地灵。家不在远近,朋高则生辉。黄崖口,一户之村,四面环山,静卧山腰,山高路陡,人车难行,少有人住,却常有文儒雅士到访,观田园风光,品山乡秀色。 矗立庭院,西北仰望,“孔子问礼”...

一个孩子说:“李明,你的家在哪里?”翻译文言文
要翻译“一个小孩说:李明,你的家在哪里”为文言文,先来了解一下句子里面的词语可以用哪些文言词语来表示。“一个小孩说”文言词语可以翻译为“童一曰”。“李明”文言词语一般用“李氏明”。“你的家”文言词语可以用“汝之居”。“在那里”文言词语可以翻译成“于何”。“一个小孩说:李明,你...

我在家中没有事做文言文怎么说
我在家中没有事做文言文怎么说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吗?探赜索隐而成 2015-10-11 · TA获得超过965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44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8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

“她”或“女孩”在古文中可以用什么词表示?
译文:谁能载酒开金盏,唤来佳人舞华筵。二、红袖:[ hóng xiù ]释义:是指古代女子襦裙长袖,后来就成了女子的代名词。出自:唐杜牧 《书情》诗:“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译文:摘莲花红袖湿,看渌翠蛾频繁。三、碧玉 [ bì yù ]释义:指年轻貌美的婢妾或小家女。出自:唐·白居易...

家文言文阅读答案
(2分) 充满亲情的地方是我的家,因为我能感受到关怀;有关心我的人在的地方是我的家,因为在这个世界我不孤独。 (6)填空。 (2分) 读了这篇短文,我最想对那位洛杉矶的富翁说:多分点爱心给别人吧,多做点善事吧,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7. 求10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

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户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有单扇的门,泛指门;住户,人家;酒量;阻止等。户的释义:1、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出处: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字书》。2、住户,人家。一家称一户。出处:户裁及万。——清,邵长蘅《青门剩稿》。3、屋...

文言文 中"家累"怎么解释
” 清 刘大櫆 《胡母谢太孺人传》:“当是时,室中空无,有家累不减十馀口,太孺人拮据操作,独任其艰辛。”3、家庭生活负担。鲁迅 《书信集·致周茨石》:“不过商量办报和看文章,我恐怕无此时间及能力,因为我年纪大起来,家累亦重,没有这功夫了。” 廖仲恺 《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

如何用文言文表达我在家
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离奇,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女主人翁把至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 2. 【杨氏之子以自己的理解写出古文的主要意思,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带家的文言文谦辞
家~。 4.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汉语意思 谦敬副词 谦敬副词是文言文中用来表示自谦或尊人的副词。这类副词往往由动词或形容词演变而来。当它们是动词或形容词时,词义具体、实在;当它们成为表谦敬的副词时,实际意义弱化或消失,仅仅表示一种客气或委婉。 表示尊敬别人的谦敬副词常见的有“请”、“敬”、“幸”...

崇信县19337407161: 古文中表示国家的有哪些词 -
察种司迈:[答案] “华夏”、“中土”、“中原”、“中夏”、“九州”、“神州”、“中华”

崇信县19337407161: 在文言文中 "国" 都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 -
察种司迈: 汉字 国 释义 guó ①国家.《察今》:“故治~无法则乱.” ②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寡人之于国也》:“察邻~之政,无如寡人用心者.” ③国都;京都.《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岳阳楼记》:“则有去~怀乡,忧谗畏讥.” ④地方;地域.《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华易算命网提供

崇信县19337407161: 古文中表示国家的有哪些词 -
察种司迈: “华夏”、“中土”、“中原”、“中夏”、“九州”、“神州”、“中华”

崇信县19337407161: 国家 古文意思 -
察种司迈: 《说文解字》国,邦也.指的是诸侯国,也就是诸侯的封地.也有国都的意思. 《说文解字》家,居也.就是今天的家的意思,另外又指大夫封地.所以《孟子》中有"大夫曰:'何以利吾家?'"的句子.

崇信县19337407161: 文言文中的"国"有那些意思? -
察种司迈: 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说文》中解释说:“邑,国也.”邑就是国. 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 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后汉许慎于《说文解字》中曰:“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一以戈,一...

崇信县19337407161: 文言词语常有一词多义现象.找一例带有国字的文言文.文言词语常有一词多义现象.如文中“国恒亡”中的“国”,在此意为“国家”,但也有解释“国都、都... -
察种司迈:[答案] ①解释为“国都、都城“的句子: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国:国都. ②解释为”疆域“的句子: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国:地方.

崇信县19337407161: 文言文国家无事中的国家意思 -
察种司迈: 根据《说文》“国 ,邦也”, 国在古代指诸侯国 “家 ,居也” ,“士大夫之邑曰家” ,家指士大夫的领地

崇信县19337407161: 古文中的国和家是什么意思?是国家分开来解释的, -
察种司迈:[答案] 中国古代采取的是嫡长子世袭制. 天子为了管理天下,就派自己的嫡长子即天子来管理. 天子把土地分给自己的叔伯兄弟等亲戚,叫诸侯,诸侯在自己分得的土地上建立起国. 然后诸侯又把国土分给他们的叔伯兄弟等亲戚,叫大夫,大夫的土地即为家.

崇信县19337407161: 求关于国家的文言文 -
察种司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崇信县19337407161: 文言文中 “国” 字 有的表示国家 有的表示国都 搞不清楚 -
察种司迈: 看年代啊,汉朝之前的表示国都的多一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