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诸葛亮

作者&投稿:缑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眼中的诸葛亮谈自己的感受~

个人觉得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烧赤壁”、 “空城计”这些神话般的故事和他一起在历史长河里闪着耀眼的光芒.他是成功的象征,“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但他偏偏遇上了一位扶不起的阿斗,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慨叹和唏嘘.
他原本只是个隐士,他念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躬耕于南阳,一心只想过着“俭以养德,静以修身”的生活.可是,他这样的智者,历史是不会让他如蜉蝣一般消失,于是演绎了“三顾茅庐”的佳话.
他足智多谋.初出茅庐就火烧新野,即使是曹操手下“八虎骑”之首的夏侯惇也落得狼狈而逃.他巧借大雾,草船借箭,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周瑜陷害他的美梦破灭,同时还大大挫伤了曹军的锐气.他六出歧山,屡战屡胜,使魏军中首出一指的司马懿也闻风丧胆.
他大智大勇.面对兵临城下的15万大军,依然笑容满面地在一座空城上悠闲地弹琴.为了孙刘联盟,他泰然入吴,虽然他知道那里有周瑜的百般刁难,甚至是生命危险.萌葭关下,为了刘备的事业,他毅然 决定冒刀光剑影,前去说服马超投降.虽然最后去的不是他,但我仍然不得不佩服他勇气可嘉.
但他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犯错的时候.一个马谡,一个魏延.前者言过其实,他却委以重用,只因为马谡读了一肚子的兵书,谈论起来滔滔不绝;后者是难得的将才,他却固执地认为“延脑后有反骨”,总是不能用人不疑.恐怕在这一点上,比起刘备和曹操,他要稍逊了一筹.他太谨慎,偏偏他又遇到了那位“安乐公”,纵然他是“两朝开济老臣心”,仍不免使天下英雄常有“泪满襟”的慨叹.
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一个无奈的隐士,一个有超人胆略和杰出军事才能的英雄,一个不免留有遗憾的悲壮之士.
希望·帮助到你~~

政治
诸葛亮作为蜀国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21]
经济

诸葛亮画像(25张)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时各地在继承和学习古代开发利用水利资源经验的基础上,又不断增修了大批塘、库、陂池等水利设施。仅勉县就增修了能蓄十万立方水的水库三十七个;塘与陂池达三百多个;冬水田至今仍有五万多亩。
上述实事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21]
军事

八阵图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22]
发明创造

孔明灯

木牛流马



八阵图

诸葛连弩



木兽

孔明锁



地雷

——

诸葛亮的智慧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不贪权势他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努役。以他的才能智慧和崇高威望,拿掉昏聩无能缺德无才的阿斗,自己称王称帝,可以说上合天理,下顺民心。但是,他对后主坚持执君臣之礼,决不摆相父架子。在一系列问题上都是以礼规劝、得后主同意才进行的。
二、不谋私利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在《诫子书》中,他提出了自己严格的要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以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处世。他对后主说:“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他死时确实如其所言。他择妇摆脱了郎才女貌的陋习,选择了黄承彦的丑女。黄承彦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关于这桩婚事和黄氏的才美,《三国演义》在描述诸葛瞻战死绵竹时曾有简要的介绍,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位丑女给予了热情的赞美。
三、严于律己 街亭之役,马谡违节,造成败局,但他主动承担责任:“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他几次发布鼓励将士直言极谏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评自己过失和缺漏。在他执政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他都决不委过他人,而自省自律。来敏、李严等人罪责虽然深重,但他都引咎自责,检讨自己的失损。
四、知人善任他从蜀汉大业出发,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心灵,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他取士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对那引起忠于蜀汉政权,又有真正才学的人,他不讲门第、资历,破格用人,大胆地授以要职,委以重任。何祗原为蜀郡太守杨洪手下的一个书佐小吏,杨洪亦是犍为郡太守李严之功曹小吏,何、杨都先后被诸葛亮擢为太守与李严同列。因此事他被誉为“是以西士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也。”诸葛亮任蜀相时,为了广揽俊才,曾在成都南郊筑招贤台。刘备死后,他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重用了一批德才俱佳的卓越人才。如蒋琬、李邵、马勋、宗预、杜微、马忠、秦宓、董允等,这次用人之举被时人赞为“德举”。在《前出师表》中,他从“亲贤臣,远小人”的原则出发,向后主郑重推荐了董允、向宠等,其心之公明纯正实所罕见。诸葛亮所重用的文武大员中,既有荆楚之士,又有蜀地人材,既有刘璋旧部,也有魏降将,却无任何山头圈子之弊,大有“五湖四海”包容一切之襟怀,团结了绝大多数人。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政治家,他心胸开阔,容人容物的雅量,摆脱个人好恶从事业出发选人的精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受过诸葛亮严厉处罚被削职为民的廖立、李严听到诸葛亮病故的消息,竟痛哭失声,他们被罢黜官职,不但不怨恨反而寄予希望,对他的死十分悲伤。这说明诸葛亮用人多么公正。
五、谦恭待人若把诸葛亮同当时的孔融、祢衡等人相比,显然后者的声望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和才智过人的周瑜、鲁肃、司马懿相比也略高一筹。与他同齐名的庞统相比,更能看出二人高下。虽然,水镜先生说:“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他说的重点仍在诸葛亮。诸葛亮高于庞统之处,不单在智谋才华,更重要的还在于品德胸怀。庞统心怀私念,妒忌孔明,骄兵轻放,急于求成,铸成大错,终身抱憾。诸葛亮无私无畏,谦虚谨慎,深思熟虑,卓识远见,善于博采众长,融化于胆识之中。他多次表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在《与杜微书》中说:“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在《又教与军师名史与参军掾属》中称:“任重才轻,故多阙漏。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功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以谏止;虽资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子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诸葛亮不仅自谦,而且以深受教益的事例说明愿得别人诲教之诚心。平定南中,他采纳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言,并作为命令颁布全军,强调南征,不能单靠武力镇压,还要靠智胜和从思想上瓦解叛军,从而制定了对少数民族部落实行和抚政策。
六、治蜀有方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孔明治蜀刑法颇重,与法正还有过争论:
法正曰:“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孔明说:“君知其一,不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法正拜服。
他召集法正等人制定法典《蜀科》,还拟出,《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科条。
孔明治蜀重要业绩之一,是促进了蜀地农业的发展。诸葛亮对关系成都平原农业丰收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非常重视,他以此堰为农本,创设“堰官”专职管理,他还抽调1200名兵士,常驻堰旁,负责都江堰的检修、维护。在征战中他也不忘农业,采用以农养战、耕战结合的政策,解决军粮问题。诸葛亮对手工业也非常关注,恢复盐铁专营,并亲到现场视察利用天然气煮盐的情况。为了发展蜀锦织造业,诸葛亮把织锦工匠集中起来,筑城居住进行集体操作,并于城内设置“锦官”,专门管理。后世称成都为“锦官城”,即源此。蜀锦不仅作为上等礼品常在与吴、魏交往中使用,而且销往中原和江东,成为汉重要的经济支柱。诸葛亮说:“今民困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由于诸葛亮不仅是从征战的角度推动生产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从稳定人民生活着眼制定政策发展生产的,其结果蜀地是“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一片繁荣安定景象。
在平定南中过程中,诸葛亮坚持和抚政策,他“不留人”、“不留兵”,大量任用当地上层人士,并吸取反对蜀汉的南中头领到蜀汉中央任职。与此同时,他非常重视引进内地的先进生活技能,给少数民族带来牛耕、织绵等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
七、勤政为民诸葛亮是位知其不可为之的英雄。他相信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在《草庐对》中即提出“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这种信念贯穿于诸葛亮的一生,他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事必躬亲,受命以后,夙夜忧虑,振兴蜀汉,统一中国。他“察之务明”,亲身校阅各种文书,处理各种事务,无论其大小,只要利国利民,他都不辞辛劳,亲自处理。他处事谨慎,叮咛周至,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公诚之心,贯通生命。他“好治官府、次舍、桥梁、道路”等等。他为国家操劳达到了“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地步。他是一位既有政治远见的战略家,又是勤勤恳恳具有超群能力的务实政治家。
八、高风亮节诸葛亮不居功自傲,不追求过公的名位与特权。李严为名利驱使一心想封王,曾怂恿诸葛亮加九锡,加爵称王。诸葛亮不为所动,严词拒绝:
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庭,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其高风亮节,堪称典范。国家兴衰高于个人荣辱,志高品洁,不为权欲所惑,不为名利所累,超凡脱俗。其忠心不二,效死知己,人格之崇高,品德之纯正,堪称历代忠臣良吏之典范。
综上所述,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殚精竭虑,辅佐刘备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了“跨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抗拒曹操”的治国方略。他儒法并用,以法治国,执法必严,赏罚分明;他重用人才,任人以贤;他审时度势,不断的调整内政外交政策,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他重视农业生活,打击豪强,安抚流亡,轻徭薄赋,发展社会经济;他亲率大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革新武器装备,全力北伐。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他也成为智慧的化身,他的智慧是宝贵的财富,成为振兴中华民族不竭的动力源泉之一。

诸葛亮的智慧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不贪权势他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努役。以他的才能智慧和崇高威望,拿掉昏聩无能缺德无才的阿斗,自己称王称帝,可以说上合天理,下顺民心。但是,他对后主坚持执君臣之礼,决不摆相父架子。在一系列问题上都是以礼规劝、得后主同意才进行的。
二、不谋私利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在《诫子书》中,他提出了自己严格的要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以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处世。他对后主说:“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他死时确实如其所言。他择妇摆脱了郎才女貌的陋习,选择了黄承彦的丑女。黄承彦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关于这桩婚事和黄氏的才美,《三国演义》在描述诸葛瞻战死绵竹时曾有简要的介绍,其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位丑女给予了热情的赞美。
三、严于律己 街亭之役,马谡违节,造成败局,但他主动承担责任:“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他几次发布鼓励将士直言极谏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评自己过失和缺漏。在他执政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他都决不委过他人,而自省自律。来敏、李严等人罪责虽然深重,但他都引咎自责,检讨自己的失损。
四、知人善任他从蜀汉大业出发,以宽广的胸怀,纯正的心灵,选拔重用了一大批人才。他取士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对那引起忠于蜀汉政权,又有真正才学的人,他不讲门第、资历,破格用人,大胆地授以要职,委以重任。何祗原为蜀郡太守杨洪手下的一个书佐小吏,杨洪亦是犍为郡太守李严之功曹小吏,何、杨都先后被诸葛亮擢为太守与李严同列。因此事他被誉为“是以西士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也。”诸葛亮任蜀相时,为了广揽俊才,曾在成都南郊筑招贤台。刘备死后,他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重用了一批德才俱佳的卓越人才。如蒋琬、李邵、马勋、宗预、杜微、马忠、秦宓、董允等,这次用人之举被时人赞为“德举”。在《前出师表》中,他从“亲贤臣,远小人”的原则出发,向后主郑重推荐了董允、向宠等,其心之公明纯正实所罕见。诸葛亮所重用的文武大员中,既有荆楚之士,又有蜀地人材,既有刘璋旧部,也有魏降将,却无任何山头圈子之弊,大有“五湖四海”包容一切之襟怀,团结了绝大多数人。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政治家,他心胸开阔,容人容物的雅量,摆脱个人好恶从事业出发选人的精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受过诸葛亮严厉处罚被削职为民的廖立、李严听到诸葛亮病故的消息,竟痛哭失声,他们被罢黜官职,不但不怨恨反而寄予希望,对他的死十分悲伤。这说明诸葛亮用人多么公正。
五、谦恭待人若把诸葛亮同当时的孔融、祢衡等人相比,显然后者的声望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和才智过人的周瑜、鲁肃、司马懿相比也略高一筹。与他同齐名的庞统相比,更能看出二人高下。虽然,水镜先生说:“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他说的重点仍在诸葛亮。诸葛亮高于庞统之处,不单在智谋才华,更重要的还在于品德胸怀。庞统心怀私念,妒忌孔明,骄兵轻放,急于求成,铸成大错,终身抱憾。诸葛亮无私无畏,谦虚谨慎,深思熟虑,卓识远见,善于博采众长,融化于胆识之中。他多次表白:“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在《与杜微书》中说:“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在《又教与军师名史与参军掾属》中称:“任重才轻,故多阙漏。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功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以谏止;虽资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子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诸葛亮不仅自谦,而且以深受教益的事例说明愿得别人诲教之诚心。平定南中,他采纳了马谡“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言,并作为命令颁布全军,强调南征,不能单靠武力镇压,还要靠智胜和从思想上瓦解叛军,从而制定了对少数民族部落实行和抚政策。
六、治蜀有方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孔明治蜀刑法颇重,与法正还有过争论:
法正曰:“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孔明说:“君知其一,不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法正拜服。
他召集法正等人制定法典《蜀科》,还拟出,《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科条。
孔明治蜀重要业绩之一,是促进了蜀地农业的发展。诸葛亮对关系成都平原农业丰收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非常重视,他以此堰为农本,创设“堰官”专职管理,他还抽调1200名兵士,常驻堰旁,负责都江堰的检修、维护。在征战中他也不忘农业,采用以农养战、耕战结合的政策,解决军粮问题。诸葛亮对手工业也非常关注,恢复盐铁专营,并亲到现场视察利用天然气煮盐的情况。为了发展蜀锦织造业,诸葛亮把织锦工匠集中起来,筑城居住进行集体操作,并于城内设置“锦官”,专门管理。后世称成都为“锦官城”,即源此。蜀锦不仅作为上等礼品常在与吴、魏交往中使用,而且销往中原和江东,成为汉重要的经济支柱。诸葛亮说:“今民困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由于诸葛亮不仅是从征战的角度推动生产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从稳定人民生活着眼制定政策发展生产的,其结果蜀地是“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一片繁荣安定景象。
在平定南中过程中,诸葛亮坚持和抚政策,他“不留人”、“不留兵”,大量任用当地上层人士,并吸取反对蜀汉的南中头领到蜀汉中央任职。与此同时,他非常重视引进内地的先进生活技能,给少数民族带来牛耕、织绵等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
七、勤政为民诸葛亮是位知其不可为之的英雄。他相信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在《草庐对》中即提出“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这种信念贯穿于诸葛亮的一生,他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事必躬亲,受命以后,夙夜忧虑,振兴蜀汉,统一中国。他“察之务明”,亲身校阅各种文书,处理各种事务,无论其大小,只要利国利民,他都不辞辛劳,亲自处理。他处事谨慎,叮咛周至,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公诚之心,贯通生命。他“好治官府、次舍、桥梁、道路”等等。他为国家操劳达到了“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地步。他是一位既有政治远见的战略家,又是勤勤恳恳具有超群能力的务实政治家。
八、高风亮节诸葛亮不居功自傲,不追求过公的名位与特权。李严为名利驱使一心想封王,曾怂恿诸葛亮加九锡,加爵称王。诸葛亮不为所动,严词拒绝:
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庭,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其高风亮节,堪称典范。国家兴衰高于个人荣辱,志高品洁,不为权欲所惑,不为名利所累,超凡脱俗。其忠心不二,效死知己,人格之崇高,品德之纯正,堪称历代忠臣良吏之典范。
综上所述,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殚精竭虑,辅佐刘备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了“跨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抗拒曹操”的治国方略。他儒法并用,以法治国,执法必严,赏罚分明;他重用人才,任人以贤;他审时度势,不断的调整内政外交政策,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他重视农业生活,打击豪强,安抚流亡,轻徭薄赋,发展社会经济;他亲率大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革新武器装备,全力北伐。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他也成为智慧的化身,他的智慧是宝贵的财富,成为振兴中华民族不竭的动力源泉之一。
诸葛亮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之神。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人不少,但象他这样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可谓绝无仅有。他所张扬、实践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为历代所推崇备致。他尽瘁国事,忠心辅政,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任人唯贤,清正廉明,坚韧一成都武侯祠一联云: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而杜甫的《蜀相》一诗,更可谓是诸葛亮的千古知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之神。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人不少,但象他这样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可谓绝无仅有。他所张扬、实践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为历代所推崇备致。他尽瘁国事,忠心辅政,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任人唯贤,清正廉明,坚韧一成都武侯祠一联云: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而杜甫的《蜀相》一诗,更可谓是诸葛亮的千古知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是个好人

智慧的人


诸葛亮的别称是什么
诸葛亮的别称有:1、孔明(诸葛亮字孔明)2、卧龙(诸葛亮号卧龙)3、伏龙(卧龙也作伏龙)4、武乡侯(诸葛亮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5、忠武侯(诸葛亮死后追谥忠武侯)6、武兴王(东晋政权特追封诸葛亮为武兴王)7、蜀相(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8、丞相(诸葛亮任蜀汉丞相)9、军师(三顾茅庐...

诸葛亮的生活背景是什么
诸葛亮,字孔明,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是中国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和军事家。著作有《诸葛亮集》。 诸葛亮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诸葛硅曾做过太山郡郡丞(郡守的助手)。诸葛亮幼小时,母亲章氏病故,7岁时父亲猝然离世。从此,诸葛亮兄弟成了孤儿,全靠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

《三国志·诸葛亮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 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 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

诸葛亮在真实的历史中真的有那么神吗?
诸葛亮被称为料事如神的神人,还是千古第一相,还有成都专门的祠堂,他的光辉事迹在《三国演义》中有记载,实际上的他是不是这样一个完美的人呢?首先就应该知道《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就有演绎的成份,其中的一些事迹不是他的,作者为了凸显他的厉害移植到他身上而已。例如:赤壁之战,当仁不让的...

诸葛亮的优缺点?
【诸葛亮的优点】1.诸葛亮勤于思考,注重革新军械、装具。研制了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等作战工具。并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扬。2.在治军方面,诸葛亮重视部队的节制和训练,主张以法治军,讲究为将之道。3.作战时,诸葛亮用兵力主审...

三国演义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是三国时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字孔明,人称卧龙,东[汉末]年徐州琅邪郡阳都县(在今山东沂南县)人。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他出生的第四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就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军阀割据,战乱不休,诸葛亮又失去了双亲,依随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亮十五岁跟随...

诸葛亮被称为
诸葛亮被世人称作卧龙先生。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被世人称作卧龙先生。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

什么的诸葛亮,如何填空?
1、(聪明)的诸葛亮。2、(机智)的诸葛亮。3、(忠心)的诸葛亮。4、(神机妙算)的诸葛亮。5、(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填空词语解释:1、聪明,是汉语词语,拼音是cōng míng,意思是用来表达对待人事物有着好的想法和正确的逻辑,一般是用来赞美的词语。2、机智,指聪明灵活;能随机应变,机智是...

你知道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著名典故?
1、祭七星坛借东风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2、...

诸葛亮是个怎么样的人?
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知识渊博、忠心为国的人。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知识渊博...对他的形容有很多,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就能看出他有多么厉害。他曾经发明出木牛流马、八阵图、诸葛连弩、孔明灯、馒头等,没有足够的知识是很难发明出这些东西,其中有些东西一直流传...

荔城区17649705570: 对诸葛亮的评价100 -
邰奖杞枣: 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殚精竭虑,辅佐刘备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不贪权势,不谋私利,严于律己,知人善任,谦恭待人,治蜀有方,勤政为民,高风亮节.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他也成为智慧的化身.

荔城区17649705570: 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事迹、传说、俗语还有很多.收集资料,以“千秋诸葛亮我评说”为 -
邰奖杞枣:[答案]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年,南阳人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留给后人了“智慧”、“节操高尚“的光辉形象,是东亚地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留下了不少流传千古的故事和脍炙人口的名言.这里,就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

荔城区17649705570: 对诸葛亮,有人认为他是一代贤相,他是智慧,忠诚的化身.也有人认为他不能审时度对于《出师表》一文》. -
邰奖杞枣:[答案] 古董点评诸葛亮之一----事必亲躬,用人不当 说到诸葛亮,在中国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羽扇轻摇,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隆中对、空城计、赤壁之战等一个又一个的锦囊妙计,令多少世人拜倒在诸葛亮的聪明睿智下.可以说他在中国完全成为...

荔城区17649705570: 怎样评价诸葛亮?人们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评价诸葛亮的一生,但有人也说诸葛亮的“忠”是“愚忠”,你是怎样认为的,谈谈你的看法 -
邰奖杞枣:[答案] 《三国志》中一段话写诸葛亮: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

荔城区17649705570: 谈谈诸葛亮这个人吧! -
邰奖杞枣: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民间,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鞠躬尽粹、死而后已”这句历史名言,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成为多少仁人志士的座右铭!对诸葛亮的评价,在历朝历代,朝...

荔城区17649705570: 诸葛亮舌战群儒中对于诸葛亮的人物分析写一篇关于 诸葛亮在舌战群儒中的对于诸葛亮的分析 -
邰奖杞枣:[答案] 楼主,这个分析起来很吃力啊,毕竟谋士很多,辩论的内容也很复杂,不过我帮你找了一篇来自“心山月岭”网友写的文章《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论辩艺术 》,这篇文章全文都在论述诸葛亮的智辩与外交才能,里面对孙吴的谋士和诸葛亮的分析都很详...

荔城区17649705570: 请全面评价一下蜀汉丞相诸葛亮.
邰奖杞枣: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三国时期蜀国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早年生平 181年诸葛亮出生...

荔城区17649705570: 对诸葛亮的评价50字左右 -
邰奖杞枣: 诸葛亮的人物特征: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荔城区17649705570: 对诸葛亮的评价2000字 -
邰奖杞枣: 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而且还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鞠躬报国的典范.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这位贤与能浑然一体的偶像身上,也并非没有人生败笔可寻,比如他的连年北伐. 诸葛亮自27岁隆中决策走出卧龙岗,全面主持刘汉集团27年,...

荔城区17649705570: 联系实际谈诸葛亮
邰奖杞枣: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