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那么名人是廉洁的典范

作者&投稿:仰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有那些清正些清正廉洁的人及事迹~

1、汤斌把一生的心血都花在了河漕的治理上。他希望当朝政权永远都不要再为百姓增加赋税,一生清廉,死的时候,就连买棺材的钱都拿不出来,还是百姓们为他买了棺材,送他一程。
2、海瑞为官期间,明朝正在走下坡路,他看到贪官横行,心里十分焦急,立志一定要生活匡扶正义,严肃法纪,他铁面无私,即使是有恩于他的老丞相犯了事,也一样依律问罪。
3、包青天他一生严格要求自己,他任职期间,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把贪赃枉法的官吏们都关进了大牢,老百姓都亲切的唤他青天大老爷,他一生都是执法如山,在律法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当多大的官,只要违反了律法,他都会按律法处置,没有任何人情可讲。

4、汉代的太守刘宠,在任时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后来被皇帝调到了京师任职,在路过山阴时,当地的老百姓将他拦住,为了表达对他的感谢,非要送他百钱,面对百姓的热情,他无法拒绝,于是选了一钱留作纪念。从此以后,当地人都称他为“一钱太守”。
5、于谦是明朝的廉臣。当地老百姓都十分喜欢和敬重他,有一次他在河南巡视,要返回京师的时候,老百姓把当地的特产送给他带回去,都是当地产的一些吃的和用的,他都坚持不拿百姓一文一毫,硬是没有接受。

1、于成龙
于成龙的官阶虽越升越高,但生活却更加艰苦了。为扼止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他带头实践“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仆”。
去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在江南是“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民因而亲切地称他作“于青菜”。
总督衙门的官吏在严格的约束下,“无从得蔬茗,则日采衙后槐叶啖之,树为之秃。”他天南地北,宦海20余年,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阔别20年后才得一见。他的清操苦节享誉当时。

2、于谦
正统年初,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
到了“三杨”去世,太监王振开始掌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
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
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
3、司马光
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居所极简陋,於是另辟一地下室,读书其间。当时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阳,宅第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层,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司马光的妻子去世后,清贫的司马光无以为葬,拿不出给妻子办丧事的钱,只好把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出去,置棺理丧,尽了丈夫的责任。司马光任官近40年,而且官高权重,竟然典地葬妻。重读历史,让人深思。
俗语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封建社会,大多数人苦读寒窗,跻身仕途,无不是为了显耀门庭,荣华富贵,泽被后世,荫及子孙。在这些人面前,司马光的清廉更显可贵。
嘉祜八年三月,宋仁宗诏赐司马光金钱百余万,珍宝丝绸无数,但司马光不为所动。
司马光年老体弱时,其友刘贤良拟用50万钱买一婢女供其使唤,司马光婉言拒之,他说:“吾几十年来,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万市一婢乎” 。
4、海瑞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按照当时官场的风气,新官到任,旧友高升,总会有人来送些礼品礼金,以示祝贺。
这些礼品礼金只要数额不大,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海瑞公开贴告示说“今日做了朝廷官,便与家居之私不同”。然后把别人送的礼品一一退还,连老朋友贺邦泰、舒大猷远道送来的礼也不例外。
至于公家的便宜,更是一分也不占。海瑞临终前,兵部送来的柴金多算了七钱银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
5、姚崇
姚崇先后在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任过宰相,无论是政绩还是资历,时人几乎无人能比。然而,这位资历深厚的宰相,一生“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
即便在唐朝国力达到鼎盛、个人官位达到至极的开元时期,他依然“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
由于清廉,只拿“死工资”,没有灰色收入,所以他买不起京城市区的房子,全家人只得住在离朝廷较偏远的郊区。

“以不贪为宝”的子罕

宋国有人得了块玉,拿去献给当权的大官子罕。子罕不受。献玉的人说:“给做玉器的师傅看过,说是件宝物,才敢贡献的。”子罕道:“你的宝物是这块玉,我的宝物是‘不贪’;我若是收下你这块玉,你和我的宝物岂不都丧失了吗?还不如各人留着各自的宝物好啊!”

那人听后跪下磕头,说:“我是个小小老百姓,藏着这么贵重的宝物,实在不安全,献给您也是为了自家的平安啊!”子罕于是在本城找个地方让其住下,介绍加工买卖玉石的商行帮他把玉琢磨好,卖了个好价钱,然后让他带着钱回家做老板去了。

公仪休嗜鱼
.

公仪休很喜欢吃鱼,当了鲁国的相国后,全国各地很多人送鱼给他,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了。他的学生劝他说:“先生,这么喜欢吃鱼,别人把鱼送上门来,为何又不要了呢?”
他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随便收下别人所送的鱼。如果我经常收受别人送的鱼,就会背上徇私受贿之罪,说不定哪一天会免去我相国的职务,到那时,我这个喜欢吃鱼的人就不能常常有鱼吃了。现在我廉洁奉公,不接受别人的贿赂,鲁君就不会随随便便地免掉我相国的职务,只要不免掉我的职务,就常常有鱼吃了。”这真是懂得他人利益和自已利益关系的人啊!

刘宠

刘宠,字祖荣,东汉牟平人。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的后代。青年时期,刘宠因“明经”被举荐为孝廉,出任济南郡东平陵县令,政绩有声。后升任豫章、会稽太守,简除烦苛政令,禁察官吏的非法行为,政绩卓著。后升职入京,山阴县(会稽郡首县,今浙江绍兴)有五六位须眉皓白的老人,特意从乡下远来给他送行,每人带百文钱赠他。刘宠不肯接受,只从许多钱中挑选一个最大的收下,以作纪念,后人便称他为“一钱太守”。清代监察御史杨维乔在诗中写道:“居官莫道一钱轻,尽是苍生血作成。向使特来抛海底,莒波赢得有清名。”

无私无畏的杨震

提起东汉人杨震,不少人感到陌生,有些人只是对他的却金“四知”熟悉。这个史料,在反腐败的文章里是经常被引用的。
还是从这个史料入手,来认识杨震吧。杨震在出仕东莱太守期间,因公务途径昌邑。县令王密本是荆州的茂才,曾得到杨震的推荐。这天已夜里,王密谒见杨震时,从怀里取出金10斤相赠。杨震毅然拒绝,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还是推却不受,严肃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见他如此廉正挚诚,只好羞愧地出门而去。

海瑞
一代清官——海瑞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回族政治家。海南琼山(今海口)人,字汝贤,自号刚峰。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狱。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1569年)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竣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后被排济,革职闲居16年。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两年后病死于南京。

海端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据说听到他去世的噩耗时,当地的百姓如失亲人,悲痛万分。当他的灵柩从南京水路运回故乡时,长江两岸站满了送行的人群。很多百姓甚至制作他的遗像,供在家里。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更广为流传。后经文人墨客加工整理,编成了著名的长篇公案小说《海公大红袍》和《海公小红袍》,或编成戏剧《海瑞》、《海瑞罢官》、《海瑞上疏》等。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

  羊续悬鱼
  东汉时,南阳太守羊续,他憎恶当时官僚权贵的贪污腐败,奢侈铺张。他为人谦洁、生活朴素,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盖的是有补丁的被子,乘坐着一辆破旧马车。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饭。
  府丞焦俭,是他的下级,为人也很正派,与羊续关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级生活太清苦了,他听说羊续喜欢吃生鱼,就买一条鱼送给羊续。焦俭怕羊续拒收,就笑着说:“大人到南阳时间不长,可能不知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饷鲤鱼’所以我特意买一条送给您,平时您把我当作兄弟,所以这条鱼只是小弟对兄长的一点敬意,您知道的,我绝非阿谀逢迎之辈,因此,务请笔纳!”羊续见焦俭这么说,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于是笑着说:“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等焦俭走后,羊续便把这条鱼,挂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俭又买了一条鲤鱼,心想一年送一条总可以吧,知道买多了,羊续不会要。到羊续府上,焦俭刚说明来意。羊续便指着那条枯干了的“三月望饷鲤鱼”,说:“你去年送的还在这里呢!”焦俭愣住了,摇摇头叹口气,带着活鱼走了。
  包拯的《诫廉家训》
  北宋包拯,他为官清廉公正是妇孺皆知的,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廉洁无私,痛恨贪官污吏,到了晚年,担心后人会出不肖之徒,于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著名的《诫廉家训》以警戒后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后代子孙中有贪污受贿者,不能被称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从此训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孙。”
  马寅初拒贿
  我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马寅初解放前曾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有一天,德清县有一个想当县长的人托人将一千大洋送给马寅初,请马寅初开开后门,让他就任某县县长。马寅初勃然大怒,骂道:“不要脸的东西,这种人今天能用钱打关节,真的当了县长,一定是个贪官。凭这一条,他就不能当县长。立即吩咐来人把钱退回。
  周恩来总理的衣服
  周总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补,补了再补,已经磨得无绒了仍舍不得丢弃。一件衬衣已经旧得换了袖口领子,一件衣服补得颜色已经不一了,他在穿,当别人要求他换新的时候,他总是说:“旧的可以穿。”
  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 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 ,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 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 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 自己的操守。
  �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 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 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 三百两。
  �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 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 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 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 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历史上的山西名人
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5、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又名元宏。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

历史上的名人事例急
在新中国刚刚建成的时候,钱学森同志开始争取回归祖国,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物质生活,选择为祖国服务,他成为了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中国古今风流人物有哪些?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

历史上关于廉洁的名言
——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误了一生。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患劳苦,可以使国家兴盛;一味贪图安逸享乐,就可以葬送自身。 7.关于廉政的格言 廉政格言警句(一)1、俭以养德,廉以立身。 2、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 3、是非明...

历史上有卧薪尝胆的故事的名人有那些?
卧薪尝胆的故事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成大事者往往都要先学会忍耐,面对屈辱一定不要放弃,而是要先选择接受,然后再慢慢的寻找机会进行一番事业,那么在历史上除了勾践外,还有哪些人有着卧薪尝胆的例子呢?首先让我想到的便是韩信,韩信的胯下之辱也十分出名,这个典故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之上,男人...

古代关于勤政廉洁的名言
2.关于勤政廉洁的名人名言 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 以最廉洁的行为从事最开放的事业。 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名节源于觉悟,腐败止于正气。 做人德为本,做事民为先,做官法为上。 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朝省、夕省、朝夕自省;上廉、下廉、...

江西鹰潭的贵溪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被特赦以后,黄维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专门研究军史。1989年,黄维病逝于北京,终年85年。 江西贵溪 历史 上名人辈出,为了表示对江西老表的敬重,我抽空略写几个代表人物作答,首推抗日名将黄维,第二位少将刘亨云,3位是夏言,(内阁首辅)丞相,4位是邵元节,总领天下道教,5位是徐九思,明臣,一生官职不算高,但刚正廉洁...

历史上的名人典故有哪些?
5、将相和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应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廉颇听说后,便...

在福建历史上有没有出现什么名人啊?他们都有什么历史吗?
历官道员、按察使、布政使、东河河道总督、巡抚,以干练廉明名重于时。1838年7月,他遵旨筹议《严禁鸦片章程》六条,极力赞成黄爵滋的主张。他说:“(吸烟)论死之说,私相拟议者,未尝乏人,而毅然上陈者,独有此奏。然流毒至于已甚,断非常法之所能防,力挽颓波,非严蔑济。”林则徐在两湖地区厉行禁烟,成绩斐然。

盘点历史上重名的名人,他们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今日之冯唐,是个笔名,本叫张海鹏,一人角色横跨三界:“70后”作家、妇科博士、大企业军师。这个冯唐,是否因为两千年前冯唐而改名,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新名字对他出名是有帮助的。只要稍有点文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冯唐”的典故。历史上,因为推崇古人而改名的,不在少数。比如司马相如,之前叫...

高阳县17889904465: 廉政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
冷伟克痒: 唐朝房玄龄,杜如晦.宋朝包拯.明朝海瑞,夏元吉.清朝张廷玉

高阳县17889904465: 我国古代为官清廉的人及其事件 -
冷伟克痒:[答案] 1. 狄仁杰(公元 607-700 ),字怀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 而破例写下了《陈公弼传》. 3.包拯(公元 999-1062 ),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

高阳县17889904465: 自古以来廉洁自律的典型事例具体事例 -
冷伟克痒:[答案] 周恩来的廉洁自律 星移斗转,光阴荏苒.敬爱的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整整20个春秋了.20年前,百万首都人民肃立十里长街,顶风冒雪,哭送周恩来灵车的动人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随着时光流逝,人们对周恩来怀念和敬仰之情,不但没有淡薄,反而...

高阳县17889904465: 我国历史上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人有哪些? -
冷伟克痒: 《史记.循吏外传》公仪休拒鱼,才会永远有鱼吃. 《左传》子罕拒美玉,说你的宝是玉,我的这宝是廉,咱俩各爱各的宝吧. 《后汉书.杨震传》拒王密黄金,说“四知”. 北宋苏轼在京做大官,乡友带礼求官,还提醒说如苏轼不便,可让弟弟...

高阳县17889904465: 清政廉洁的历史人物有哪些?这些事例分别是什么?
冷伟克痒: 1.陆贽上书“防微杜渐” 唐朝宰相陆贽廉洁守法,别人送他的礼物都拒不接受.唐德宗看到他这样“苛求”自己,觉得有点过分,就劝他说:“卿清慎太过,诸送馈,一...

高阳县17889904465: 古代的官正清正,廉洁奉公的人有谁 -
冷伟克痒: 1. 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高阳县17889904465: 中国自古以来的“廉政廉洁”的例子有哪些??国家官员还是和古时候的
冷伟克痒: 关于“廉政廉洁”的故事 唐朝兴盛是因为有圣德之君 看到唐朝宰相卢怀慎清正廉洁的故事,再看看中共贪官污吏疯狂贪腐、盗窃国库的行径,真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我们...

高阳县17889904465: 历史上有哪些清廉不贪的人,像:《杨震拒贿》的 -
冷伟克痒: 1两袖清风 于谦,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进士.1449年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在这个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于谦挺身而出,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瓦剌兵逼京师,身自督战,击败瓦剌,取得北京保卫战胜利.于谦为官清正,当年宦官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