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建筑的蒙古包的特性

作者&投稿:甫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蒙古包建筑的蒙古包内布局~

内部摆设,将蒙古包内部平面化分为九个方位。正对顶圈的中位为火位﹐置有供煮食﹑取暖的火炉﹔火位前面的正前方为包门﹐包门左侧﹐是置放马鞍﹑奶桶的地方﹐右侧则放置案桌﹑橱柜等。火位周围的五五方位﹐沿着木栅整齐地摆放着绘有民族特色的花纹安析木柜木箱。箱柜前面﹐铺著厚厚的毛毯﹐其优点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除天窗外,编壁墙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可掀开通风,冬天放下保暖),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半圆形包顶,风雪来临时,包顶不积雪,大雨冲刷包顶不存水,圆形的结构还可以抵御风暴袭击。蒙古包的包门开向东南,既可避开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也沿袭着以日出方向为吉祥的古老传统。而帐内的中央部位,安放着高约二尺的火炉。火炉的东侧放着堆放炊具的碗橱,火炉上方的帐顶开有一个天窗。火炉西边铺着地毡,地毡上摆放矮腿的雕花木桌。包门的两侧悬挂着牧人的马鞭、弓箭、猎枪以及嚼辔之类的用具。帐内的西侧摆放着红漆彩绘木柜,木柜的北角上敬放着佛龛和佛像,佛像前供放着香炉及祭品。蒙古包各部分之间连接精巧,方便、易建造和拆卸,运输很容易,不易损坏。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蒙古包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观与高超的技能。蒙古包有着不可替代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

从对蒙古包建筑的研究中提升出的知识和技术内容,我们发现有以下方面:
(1)迁徙与草场恢复。游牧民族的食品主要是肉食,如何能让牛羊生长的草地及时得到恢复,牧民通过春夏秋冬不断迁徙,使各处草场得到休养,下一年再继续使用。游牧的生活方式是对大草原的选择,也不是哪草场好就去哪,而是根据季节、气候、草场、牲畜和人的情况,有规律的迁徙的生产、生活方式。
(2)关于蒙古包的稳定性的知识。人们逐渐认识这种菱形的结构却比以往的正方形结构更为稳定,且可以伸缩。这种发现使建筑的动态性,即房屋的结构需要满足可移动、轻便和便于拆卸的要求有了实现的可能。
(3)保证蒙古包的冬暖夏凉的知识。蒙古包搭建在向阳背坡处,以避风雪;夏季则搭建在视野开阔、凉爽通风处,以防暑热。蒙古包外围春冬用毡子,而夏秋就因地而异多用草覆盖。
(4)材料有效利用的知识。不同地区的游牧民族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体现了地域性。这是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发生变化的认识的直接体现。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的自然植被不同,所以在哈那的用料方面也有不同。土默特地区哈纳墙选用红柳或者竹木,新疆及阿拉善哈纳墙也多用红柳,而黑龙江毡帐则用桦树或柳,而外围包裹物所用材料各地也不同,春冬用毡子,而夏秋就因地而异多用草覆盖。新疆地区盛产岌岌草,黑龙江地区多用桦皮,呼伦贝尔等东部地区因盛产芦苇,夏秋包芦苇。所以芨芨草、桦皮和芦苇等就成为这些不同地区夏季围墙的材料。另一方面,搭建蒙古包材料,是把建造房屋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到了最底点。修建是不用挖土夯地,拆卸时不会留下废墟,当蒙古包从一个地方搬迁之后,过不久,那里又是绿草如茵,生态很快得到恢复。
(5)圆型对风的承受力和抵御能力要比其他任何形状都优越;墙围成圆形,包顶是半圆形。风雪来临时,包顶不积雪,大雨冲刷包顶不存水。
(6)蒙古包结构的比例关系,哈那高度和椽子长度之比等于天窗直径与椽子长度之比等于0.615;柱高与基底直径比是0。6112;哈那斜高与椽子长度比是0。616。其比例非常接近黄金比例。这种认识的获得是最为神奇。
(7)蒙古包还承载着游牧民族关于力学的知识。图格吉扎布在研究中分析了蒙古包的扣碗形结构及其功能。他认为天窗形成蛋壳结构,相当于大梁,而它本身没什么自重,所以虽然强度不大,却可以稳固地支撑起蒙古包,而且,风无论从哪个方向来,都会在蒙古包上空形成一个低压区,所以蒙古包的炉子特别好烧。由于天窗的作用,乌尼杆受的是顺长轴的压力,而不是剪力,所以蒙古包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8)制毡技术和行业。蒙古包的产生、发展与其它技术如木工、制毡、制铁,防漏防潮等技术是分不开的,但围绕着蒙古包建筑派生出的技术和行业当属制毡技术。由于该建筑的哈那外围主要是毛毡,所以,推动这一技术和行业的发展和兴起。“元朝政府中设有制毡的专门机构,工匠达数千人,制造毡房,地毯和各类不同花色品种的毡,据记载有入药白毡、剪绒花毡、脱罗毡、半入白矾毡、无矾百战、雀毛毡、半青红芽毡、红毡、染青毡、白袜站、白毡胎、回回兼容站、白厚毡等十三种之多。”“覆盖在烟囱上的毛毡他们饰以各种各样的美丽图画。在门口,他们也悬挂绣着多种颜色的图案的毛毡;他们把着色的毛毡缝在其他毛毡上,制成葡萄藤、树、鸟、兽等各种图案”。




蒙古包的建筑特点有什么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顶部用“乌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蒙古包的建筑特点吧!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家”、“屋”的意思。

蒙古包的建筑材料是什么?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泥水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蒙古包(Mongolianyurts)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普通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高约50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

关于蒙古包的资料
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

关于蒙古包的资料
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栅、撑杆、包门、顶圈、衬毡、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构成。木栅蒙语称“哈纳”,是用长约2米的细木杆相互交叉编扎而成的网片,可以伸缩,几张网片和包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圆形的墙架,大约60根被称作“乌尼”的撑杆和顶圈插结则构成了蒙古包顶...

蒙古包的建筑材料是什么?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泥水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谓建筑史上的奇观,游牧民族的一大贡献。1.蒙古包的架木: 蒙古包的架木包括套瑙、乌尼、哈那、门槛。(1) 套瑙 蒙古包的套瑙分联结式和插椽式两种。要求木质要好,一般用檀木或榆木制作。两种套瑙的区别...

有谁知道蒙古包的资料?!!!~
蒙古包以圆形为总风格,无棱无角,呈流线形。包顶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包身近似圆柱形,上下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因此,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不会使蒙古包陷于灭顶之灾。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由于包顶是圆的存不住水,下雨落雪的时候,把蒙古包的顶毡盖上,它就形成了一个球状封闭体。因此...

怎样介绍蒙古包的具体情况?
蒙古包以圆形为总风格,无棱无角,呈流线形。包顶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包身近似圆柱形,上下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因此,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不会使蒙古包陷于灭顶之灾。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经受冬春的十级大风,由于包顶是圆的存不住水,下雨落雪的时候,把蒙古包的顶毡盖上,它就形成了一个球状封闭体。因此它...

蒙古族的民俗有哪些及其特点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祭敖包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

怎么制作蒙古包?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 (覆盖物)、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泥水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谓建筑上奇观,游牧民族的一大贡献。 1、架木 架木包括套脑、乌尼、哈那、门槛。 甲、套脑 套脑为架木的首脑。现代蒙古包的套脑分联结式和插椽式两种。作套脑的木料要求木质好,一般以檀木或榆木为之。 套脑长短...

皖南,蒙古包,土家族吊脚楼分别在哪里
皖南:安徽南部,包括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太平府、广德州, 指的是现在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面积约3.6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97万。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590181758: 蒙古包的特点 -
揣肿复方: 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由木栅 撑杆 包门 顶圈 衬毡 套毡及皮绳,鬃绳等部件构成. 木栅蒙语称“哈纳”,是用长约2米的细木杆相互交叉编扎而成的网片,可以伸缩,几张网片和包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圆形的墙架,大约60根被...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590181758: 蒙古包的特点是什么 -
揣肿复方: 蒙古包的特点: (1)适合自然环境 蒙古包以圆形为总风格,无棱无角,呈流线形.包顶为拱形,其承受力最强,包身近似圆柱形,上下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因此,草原上的沙暴和风雪,不会使蒙古包陷于灭顶之灾.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590181758: 蒙古包的结构特点 -
揣肿复方: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制作不用泥水土坯砖瓦,原料非木即毛,可谓建筑史上的奇观,游牧民族的一大贡献. 1、蒙古包的架木: 蒙古包的架木包括陶脑、乌尼、哈那、门槛. (1) 陶脑 蒙古包的陶脑分联结式和插椽...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590181758: 蒙古包的特点是什么?
揣肿复方: 如果说草原是绿色的大海,蒙古包则是大海中的点点白帆.蒙古包作为草原上特有的建筑,既美观又实用,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拆运.蒙古包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迁组装,就地取材,自产自用等特点,非常适于游牧生活,蒙古包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的聪明才智.在大海般的绿色草原上,星罗棋布的蒙古包白帆点点,会使人感悟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蒙古包其形呈天幕式,圆形尖顶,外用一层或二层羊毛毡围裹,里面用“哈那”和“乌尼杆”支撑.“哈那”是数十根同样粗细、抛光后的木棍,用牛皮绳连接,构成可以伸缩的网状支架.“乌尼杆”是用木棍支撑的伞状包顶支架.蒙古包顶端还有“陶脑”――天窗,既可通气又可采光.整个蒙古包用数根毛绳牢牢固定,抵御风的侵害.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590181758: 介绍蒙古包的建筑和特色300 -
揣肿复方: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2113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 “哈那”(蒙5261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耐4102”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 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1653建,又内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1] 蒙古包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观与高超的技能.蒙古包有着容不可替代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590181758: 内蒙古的蒙古包具有哪些特点?
揣肿复方: 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古代称为“穹庐”、“毡包”或“毡帐”.蒙古包呈圆形尖顶,一般以柳木杆组合编制的若干个(4、6、8、10个)篱笆状“哈那”(围墙支架)和伞状顶篷内许多椽子为骨架,顶上及四周以一至两层白色的厚羊毛毡覆盖,顶中央开有天窗,木框门朝南或东南方开设.12个哈那的大型蒙古包,包内总面积达60多平方米,在草原上是罕见的,仅出现于1990年锡林郭勒盟第七届那达慕大会以来,堪称内蒙古蒙古包之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590181758: 蒙古包的建筑特点 -
揣肿复方: 基本特点1.性价比高采用钢架蒙古包 ,首先在价格上面比较来说,同样直径大小的蒙古包,用木质的价格要比我们用钢架的蒙古包 贵3倍以上.我们采用钢管全是国家标准钢管经过镀锌处理,永不生锈.2.搭建和拆卸在搭建安装键漏方面 ,以往任何蒙古包都不可比拟的 ,最小的钢架蒙古包,两个人15分钟就可以搭建起来 .这个特点极大的吸引御饥了 做夜市烧烤的商家 ,方便,快捷.3.保暖效果好蒙古包采用四层保温处理,第一层是防雨大化纤帆布,这个布是最好的防雨帆布 ,抗老化,寿命长,第二层和第三次分别是白色保温羊毛毡和隔热层,这样可以是蒙古包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 ,最后则是金黄稿拆烂色的里子布,进去之后让人感觉进了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般.感觉舒畅.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590181758: 蒙古包的建筑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揣肿复方: 蒙古包,也被称为“包子房”或“蒙古包房”,是改指带蒙古族传统的移动式圆顶帐篷.简单的圆顶形状使得它能够更好地抵御自然环境中的风雨和寒冷.同时,蒙古包的结构也使得它易于搭建和拆卸,适应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需要.2. 保温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590181758: 关于蒙古包的特点 -
揣肿复方: http://baike.baidu.com/view/24592.htm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590181758: 蒙古包的特色,具体说一说蒙古包的结构、位置、作用、特点、文化内涵、材料等 -
揣肿复方: 2、蒙古包是东南向而设的.这与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崇尚太阳,有朝日之俗有关.但这种东南向习惯不仅是一种信仰,更多的是为抵御严寒和风雪,包含着草原人民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和创造,因为他们居住在高寒地带,冬季又多西北风. 3...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