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的其他儿子在做什么?

作者&投稿:廖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都在忙些什么,为何没人阻止?~

朱棣在造反的时候,朱允炆孤立无援,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都没有过来帮助他,因为朱允炆之前实行削藩制度,废了很多藩王,其它的藩王们都对他心有芥蒂,而且也不愿意用这趟浑水,还有的藩王因为年纪小,没有能力,只有一位藩王愿意帮助朱允炆,在最后关头,还倒戈到了朱棣那边。

朱元璋的一生一共有26个儿子,除了朱标被封为了太子,还有两个儿子早夭了,剩下的23个儿子都被朱元璋封了藩王,各有各的领地,后来太子朱标也死了,朱元璋就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就是建文帝,自从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开始实行削藩制度,搞得藩王们人心惶惶,当时最有实力的一个藩王就是燕王朱棣还有宁王朱权。

朱允炆最先下手的就是实力比较弱的藩王,朱元璋的五子周王朱橚是第一个被削藩的,后来代王,齐王,湘王,岷王等实力不太厉害的藩王都先后被朱允炆废了。后来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因为之前朱元璋在位的时候,为了给朱允炆扫清障碍,把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都给处死了,所以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允炆根本就没有人可以用。



而其他的藩王因为之前朱允炆削藩的事情,本身就心有芥蒂,再加上燕王朱棣来势汹汹,实力很强大,就算还有能力的藩王,也不愿意趟这趟浑水,还有几位藩王年龄太小根本就插不上手。只有一位藩王那就是谷王朱橞,带了3000人马过来帮助朱允炆,但是谷王在看到朱棣浩浩荡荡军队的时候,直接就改变了风向,打开大门,把朱棣迎接进城了。后来朱棣就成功的得到了皇位。

燕王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都在做什么?朱元璋的其他儿子大部分因为削藩自身难保,只有叔叔燕王、宁王有才干,但是两王要共同讨伐建文帝。
明太祖的太子朱标死在了朱元璋前面,但是朱元璋又不喜欢他的其他儿子,于是把皇位直接传给了他的长孙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建文帝即位没有多久,燕王朱棣就开始了造反活动,并用短短四年就夺取了天下,明朝此时的精兵强将都在燕王和宁王手中,别的都被朱元璋晚年杀得一干二净,于是建文帝就算想反击,手下也没有可用之材。所以没办法历史记载朱允炆只能从地下暗道化妆从京城逃出。
明太祖一共有二十六子,其中除了太子朱标在南京首都,别的皇子都被封王发配到各地。在建文帝的众多叔叔中,只有二皇子秦王、三皇子晋王、四皇子燕王和十七皇子宁王最有实力。但是秦王和晋王都先于朱元璋而死。所以燕王为了自己造反成功首先与宁王联盟。而朱允炆的其他叔叔呢?他们都在忙着自保,因为大家都是没有才干的人。又因为建文帝上台之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进行大肆削藩,这些人死的死,废的废,连安心做个清闲王爷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大家此时都人心惶惶。
燕王此时风头正盛,挥师自北京南下,朱允炆也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但是手下没有能打善战之人,他看朱棣有十七叔辅佐,他也想找一个叔叔帮自己,此时还真的就出现了一个乌合之众——朱元璋的第十九子朱橞,他率领三千军队来到南京帮助建文帝,与李景隆共同驻守都城南京的金川门。但是乌合之众毕竟不可靠,当年便在朱棣兵临城下时为朱棣开了城门,于是朱棣称帝。


公元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靖难之役,历经四年,最终击败了建文帝朱允炆,自己由藩王进位成为皇帝,将明朝帝系转移到自己这一脉。


朱棣的靖难之役历经四年,在当时可谓是举国皆知,那么明太祖朱元璋其他二十多个儿子当时在干什么呢,朱棣的兄弟们,为什么在当时记载中鲜少露面呢,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大作用?


也就是一个宁王比较出名,要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当年大肆分封藩王,使他们拥有兵权,以供卫中央朝廷,按说靖难之役这种内乱,其他藩王会成为举足轻重的第三方势力,但结果并非如此,这是怎么回事呢,宋安之今天来具体说说。


一、部分兄弟(含太子朱标)已经逝去或者早夭,共8人


明太祖共有二十六子,朱棣排行老四,在起靖难之役之时,已经是强藩之首,说明他前面三个哥哥已经逝去,这三个哥哥分别是大哥懿文太子朱标、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棡。


朱棣还有两个弟弟早夭,分别是九弟朱杞、二十六弟朱楠。


还有三个弟弟非正常死亡,分别是八弟潭王朱梓,十弟鲁王朱檀、十二弟湘王朱柏。



八弟潭王是因为岳父于显在胡惟庸案中被杀,他害怕牵连到自己,所以惶惶不安之下,被父亲朱元璋召见,误以为要赐死自己,害怕之下竟然与妃子自焚而死。


十弟鲁王则是年纪轻轻因为信道教,服金丹而死,朱元璋认为鲁王太过荒唐,还为其上谥号为“荒”。


十二弟湘王则是因为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以意图谋反罪来对自己下手,所以选择了自焚,来以死明志。


这么算下来,在朱棣起兵时,已经有八个兄弟逝去。


而这八个兄弟之中,太子朱标、秦王、晋王、鲁王都有后人在。


太子朱标就不用说了,继承者就是建文帝朱允炆。


二代秦王朱尚炳和二代晋王朱济熺,比较倾向于建文帝朱允炆。所以朱棣登基以后,先将朱济熺革去晋王爵位。又将朱尚炳的王府官吏都逮捕治罪,警告道:“晋侯惰玉,见讥无后,王勉之”。吓得朱尚炳连忙朝见朱棣谢罪,才是保住了王位。


至于二代鲁王朱肇煇尚且年幼,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明确立场,反而是因此落得一个好下场,朱棣登基以后对他还不错。



二、部分藩王被废,共4人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短短几个月,便是连削五王,有着朱棣的五弟周王朱橚、七弟齐王朱榑、十三弟代王朱桂、十八弟岷王朱楩,还有前文中交代的十二弟湘王朱柏,也因此自焚而死。


被废的四位藩王之中,周王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弟,肯定是支持朱棣的,只不过被废,所以也没能起到什么作用。


三、部分藩王年纪尚小,并没有就藩,共6人


朱棣起靖难之役时,有六个兄弟因为年纪太小,并没有就藩,还留在南京城。


这六位分别是:二十弟朱松、二十一弟朱模、二十二弟朱楹、二十三弟朱桱、二十四弟朱栋、二十五弟朱㰘。


这六个兄弟因为年纪尚小,没有就藩,留于南京,自然是被建文帝朱允炆给严加看管起来了,没有权力,更没有话语权,在当时属于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起不到任何作用。


四、被迫支持朱棣,共1人



明初藩王之中,实力较为强大的是边境上的九个藩王,是为九大塞王。


宁王朱权就是九大塞王之一,封地在大宁,史书记载“甲兵八万,战车六千”。


燕王朱棣起兵以后,宁王态度暧昧,朱棣去了大宁以后,趁其不备将其绑架,进而控制了他的军队,使自己兵力大增。


按史书记载来看,如果没有朱棣这出其不意的一招,说不定宁王也想掺和进来,来夺取天下,不过朱棣如此出其不意,宁王只能是被迫支持他。


宁王的下场也不太好,虽然他出力不小,但是也受到了朱棣的猜忌和不信任,所以朱棣登基以后,将朱权改封于南昌,并加以打压,朱权的后半生并不好过,最终是郁郁而终。


五、部分实权藩王,要么中立,要么支持建文帝,要么墙头草,共6人


说到这里已经交代了十九位藩王,而剩下的六位藩王则是属于有一定影响力的藩王,他们各自选择了中立,或者是支持建文帝,或者是墙头草随风倒。


朱棣的六弟楚王朱桢在当时属于实权派,坐镇武昌,选择的是中立。没有明确倾向于朱棣或者建文帝一方,不过这对朱棣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朱棣登基以后,朱桢的待遇还不错。



十一弟蜀王朱椿,身在天府之国,属于中立派。靖难以后,待遇也不错,没有受到打压。


十四弟肃王朱楧,是九大塞王之一,可以说是实权派之一。建文元年因为封地太偏远,请求移镇兰州成功,忙着搬家,并没有掺和靖难之役。


十六弟庆王朱栴,属于明初九大塞王之一,但因就藩时间晚等因素,其实并不是多么强大,在靖难时选择了中立。


以上四位藩王兄弟,属于中立派。


剩下的十五弟辽王朱植属于是明确支持建文帝朱允炆的藩王了,朱棣起靖难以后,建文帝害怕他支持朱棣,召他入京,朱植便从海路来到南京,封地被改为荆州。


靖难以后,朱棣对朱植进行打压,削其护卫,但晚景比备受打压的宁王来说好多了。


朱棣的十九弟谷王朱惠则是一个墙头草或者说是野心家,靖难之役刚开始时,支持建文帝朱允炆,听从其安排,后来朱棣一路攻至南京城下,谷王见势便开金川门迎朱棣进城,后来意图造反,被朱棣废为庶人,于宣德年间死于狱中。



最后总结来说,明太祖朱元璋大肆分封的诸王,在靖难之役时并没有成为第三方势力,这其中原因是复杂的,有着实权派藩王逝去的原因,像九大塞王中秦王和晋王当时已经逝去,不然若是他们在,无论帮朱棣或者建文帝,都足以影响整个大局。


有着很多藩王年纪尚小没来得及就藩,没有实权的原因。


更有着不少实权派藩王选择中立的原因,因为建文帝不放心他们,没用他们对付朱棣,他们自然乐得坐壁上观。


而从中也可以侧面看出明太祖朱元璋的分封制,虽然被很多人所诟病,但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堪,不然的话,燕王朱棣起兵,其他藩王肯定会响应,或者成为独立于建文帝朱允炆和燕王朱棣之外的第三方势力,进而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为汉之七王之乱、西晋八王之乱那般乱局。


但是这种乱局并没有发生,虽然原因很多,但本质上来说,有个关键原因在于明太祖朱元璋在分封制上已经限定了藩王的权力,他们只是供卫中央朝廷的定位,而非汉、晋时期那种强大到宛若国中之国的藩王。


只不过明成祖朱棣上位以后,因为害怕后世再出现效仿他的藩王,所以对藩王制度进行大改,削其兵权,使其从供卫朝廷定位,成为混吃等死的存在,发挥不出一点作用,还成为朝廷巨大的财政负担,使藩王制度成为后世诟病明朝的原因之一。




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活着的儿子就只有六个了,而其他的五个藩王已经让朱建文削藩了,他们对朱建文的行为非常不满,所以自然不会管。

朱元璋的儿子在观望,他们谁都不想帮,想看朱棣和朱允炆征争得你死我活,然后他们坐收渔翁之利。只能说身在皇家,最看重的还是自己的权力。

有三个兄弟已经逝去了,两个早夭,还有三个弟弟非正常死亡,还有两个比较倾向于建文帝朱允炆,根本没有希望,还有几个被废了。

由于朱允炆上位后实施了削藩的政策,先拿实力弱的藩王开刀,周王、代王、湘王、齐王、岷王都被朱允炆给废掉了。 后来燕王朱棣一路南下,朱元璋的第十九个儿子谷王朱橞率领着三千军士来到南京,与李景隆一同替朱允炆把守南京城的金川门,但这位来帮朱允炆的叔叔,在看见朱棣大兵压进的时候,直接和李景隆一起打开了城门,将朱棣的大军给直接迎进了城来。


朱棣夺位成功后,建文帝朱允炆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朱元璋后期估计也挺心碎的,先是送走了自己的发妻马皇后,接着又白发人送黑发人送走了自己最爱的儿子朱标。但是朱元璋错就错在不应该选择朱允炆这样一个软弱无能,又有一些刚愎自用的继承人,这个继承人没选好不说,而且他还把那些军中能打仗的重臣给清算了,结果到了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允炆无力招架只能...

朱允炆明知道朱棣起兵造反,为何在攻打他时仍不许杀他?
其次,温和善良的皇帝很容易会在一些事情上摇摆不定,特别是面对亲情的时候。温和善良的人大多数会很体贴,也很会换位思考。在面临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允炆可能会有所犹豫,认为朱棣是被削蕃逼的。所以朱允炆想要以和为贵,尽量不要伤害朱棣。等抓到朱棣再动之以情,将这个误会化解了。可以说如果朱允...

朱棣造反时,其他王爷在干什么?
1399年,朱棣起兵反叛,迅速控制了北平城。他援引《皇明祖训》,号称清君侧,指国君身边的齐泰和黄子澄为奸臣(谋害皇室亲族),需要铲除,称自己的举动是,为国“靖难”(意为“平定国难”),并上书于惠帝朱允炆。四年的靖难之役,朱允炆却一再暴露“能力”不足,...

靖难之役时燕王朱棣兵临城下,朱允炆为什么要选择议和?
三、朱允炆没有看清朱棣靖难的本质,议和只能无功而返。朱棣起兵打的旗号是清君侧,并没有明目张胆造反,朱允炆认为朱棣是因为对消藩不满,认为只要他能撤销消藩的旨意,给朱棣多些地盘就能让他撤兵。实际上朱棣一直想要夺取天下,他一路南下打到了南京,只差一步就能登基为帝,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朱允炆削藩的时候杀了那么多叔叔,为什么朱棣造反时他却下令不要杀死朱棣...
原因:第一,朱允炆心慈手软,凡是“厚黑学”不行的皇帝基本上都不得善终,简单的说心慈手软的人当不了皇帝。第二,朱允炆太过自信,了解明初历史的人都知道,那时的政治环境也包括军事实力对造反的朱棣是很不利的,正因为朝廷在起初的实力要强于藩王朱棣,盲目的乐观和过于自信导致朱允炆说下了...

朱棣难道看不出朱高煦的野心吗?朱棣为什么不把朱高煦废为庶人?_百度知 ...
朱棣作为造反起家皇帝,他看出了二儿子朱高煦野心,只是碍于血缘亲情关系,他不能对自己儿子下狠手。朱棣察觉朱高煦野心时候,也有过想要将其废为庶人想法,可是这一想法,被大儿子朱高炽阻止,在大儿子求情之下,使得朱棣打消了废掉朱高煦想法。作为最像朱棣的儿子,如果没有好圣孙朱瞻基存在,朱高煦...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他留在南京的三个儿子是什么下场?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之后,采用“削藩”的政策,加强集权,最终逼反了朱棣,朱棣起兵打着“靖难”的旗号,经过四年的征战,攻进了南京,然后,皇宫起火,朱允炆下落不明,或许就在大火中丧生。值得注意的是,在朱棣起兵造反之前,朱棣的三个儿子,王世子朱高炽及其弟朱高煦、朱高燧都在南京,而建文帝朱...

朱棣大军进入南京城时,为何建文帝朱允炆却离奇失踪了?
朱元璋让自己的儿子在远地方当王爷,就是为了不让他们离南京太近,怕朱允炆控制不住。但不记亲情的反而是朱允炆,在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就开始对自己几个叔叔下手,朱棣也是不想死,然后就造反了。还有一种比较小众的说法是朱棣进南京城的时候就把朱允炆杀死了,但靠杀自己的侄子当皇帝,这肯定不会让...

朱棣篡位后悔了吗
这份圣旨里面的内容令人意外,朱棣看到后当场就哭了。面对自己的侄子,朱棣有点后悔,不该篡夺他侄子的位子。这份圣旨是在朱棣刚刚造反时,朱允_特地写给带兵的将军,圣旨的内容是让朝廷的大将不要刁难朱允_的叔叔,他本意不是想造反。靖难之役过后,朱棣十分后悔,痛恨自己的父亲朱元璋给了他造反的机会...

朱棣攻进皇宫时,如果朱允炆没失踪,朱棣敢杀他吗?
03、朱棣从一开始摇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大旗 朱棣想要拉朱允炆下台的时候,他找了一个光明正大理由,就是“清君侧、靖国难”的大旗。简单说就是想要让帝王明白他身边是有奸臣,他是来帮帝王清除奸臣的,国家会变成这样都是奸臣的问题。因此朱棣根本就没有理由杀朱允炆,要是...

涟源市19659467709: 朱元璋之后谁是皇帝? -
点管冬凌: 是建文帝朱允炆,朱元璋大儿子朱标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孙子.朱棣(朱元璋的四子)靖难之役(朱允炆要削藩,朱棣被逼的造了反,但是不能说造反,对外宣称“靖难”,就是朝中有小人,老子要进京铲除奸邪.)朱允炆当了四年皇帝,被叔叔朱棣造反成功.

涟源市19659467709: 有谁知道朱元璋有过兵权的子孙都有哪些吗(成祖朱棣除外) -
点管冬凌: 最起码一点朱元璋在北方沿线封的晋王,秦王,燕王,宁王都有兵权,因为他们都需要抗击蒙古的骚扰.而这几个分别是是朱元璋的2子,3子,4子和16子,可见朱元璋对北方边疆的重视.而且根据明朝规定,诸王的亲军按例可有3000人.

涟源市19659467709: 历史上建文帝朱允炆是什么人
点管冬凌: 朱允文,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孙,太子朱标的长子.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皇位的继承问题,在此期间,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为朱棣又...

涟源市19659467709: 朱元璋的三儿子叫什么名字?
点管冬凌: 朱棡,三子,晋恭王:晋恭王家族: 皇族第3房是晋藩家族,大概是诸藩之中繁衍最盛的一支 明皇族第3房始祖朱棡(公元1358--1398年),是朱元璋与马皇后所生的第3...

涟源市19659467709: 朱元璋的第十四个儿子叫什么 -
点管冬凌: 是朱植.1子朱标,太子. 2子朱樉,秦王. 3子朱棡,晋王. 4子朱棣,燕王(明成祖). 5子朱橚,周王. 6子朱桢,楚王. 7子朱榑,齐王. 8子朱梓,潭王. 9子 朱杞,赵王(幼殇) 10子朱檀,鲁王. 11子 朱椿,蜀王. 12子朱柏,湘王. 13子朱桂,代王. 14子朱柍,肃王. 15子 朱植,辽王. 16子朱栴,庆王. 17子朱权,宁王. 18子 朱楩,岷王. 19子 朱橞,谷王. 20子 朱松,韩王. 21子 朱模,沈王. 22子 朱楹,安王. 23子 朱桱,唐王. 24子 朱栋,郢王. 25子 朱(木彝)伊王. 26子 朱楠(幼殇)

涟源市19659467709: 朱元璋有几个孩子? -
点管冬凌: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分别是: 朱标,长子,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后出) 朱樉,次子,秦愍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棡,三子,晋恭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棣,四子,明成祖(硕妃出,但自称孝慈高皇后出) 朱橚,五子,周定王(孝慈高皇后...

涟源市19659467709: 朱元璋与他的接班人?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是谁? -
点管冬凌: 第1任 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 1368年-1398年 年号洪武 第2任 受逼宫皇帝建文帝朱允炆 1398年-1402年 惠帝(朱允炆) 年号建文第3任1402年-1424年 成祖(朱棣) 年号永

涟源市19659467709: 荆州朱元璋儿子 -
点管冬凌: 26个儿子,分别是:朱标,长子,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后出) 朱樉,次子,秦愍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棡,三子,晋恭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棣,四子,明成祖(硕妃出,但自称孝慈高皇后出) 朱橚,五子,周定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桢,...

涟源市19659467709: 朱元璋有多少个儿子?分别是谁 -
点管冬凌: 朱元璋有4个儿子,其中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早逝,朱标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建文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小儿子)叫朱棣,就是后来的永乐皇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