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捐官”入仕,一路高升,雍正去世后下场如何?

作者&投稿:油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风起云涌之间,时代更迭、皇权争夺是一件不可端倪的事情。时过境迁,由于封建统治者要防止老臣架空皇权、维护个人统治的绝对地位,所以很少有人可以依旧"盛宠不衰"。

然而,清代的李卫却似乎有一些"与众不同"。身为一介白身,李卫却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雍正帝的心腹爱臣,在乾隆帝继位之后仍然担任重臣。其中缘由,离不开李卫自身的努力。

家境殷实,捐资做官

关于李卫家乡何处,学界众说纷纭。《清史稿·李卫传》中记载:"李卫,清江南铜山人。"

而《浙江通志》里却称是"江南徐州人",也有记载称是槎山人或是丰县人······无论如何,对于李卫这个名垂青史的"先人",各地都争相抢夺。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李卫家境十分殷实。李卫祖上是锦衣卫千户,殷实的家底一直都在,所以李卫从小过的是"富N代"的舒适生活。

依照惯例,李卫应该是抱着"光耀门楣"和"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踏实学习,考取功名而一朝入仕。可李卫不一样,他学习并不好,而且不走"正道"——一心练武,并且还研究出了一些门道。

实行了捐官制度是康熙时期平定"三藩"时,因为缺少军费,所用以银两换取官职,后来此制度就沿袭下来,这也给了家境殷实的家族一条为官的道路。

家境殷实的李家,在康熙五十六年,先是为李卫捐了监生,然后又捐了一个五品兵部员外郎的职务。

在清代,一个兵部员外郎的职位高达9600两白银。要知道,这些银子并不是一个小地主家庭可以承担得起的。

"捐官"一事也足以证明李卫的家境情况。就这样,李卫踏上了官途,开始了他辉煌的官场生涯。

或许,李卫后来能够成为雍正帝的"宠臣"并且得以善终,正因为他的背景相相对而言更加“干净”。

迅速升迁,平步青云

康熙晚年,腐败泛滥。雍正即位后深切体会到这股腐败之风,想要提任一批操守廉洁、克己奉公的官吏进行改革,改变官场风气。

李卫为官两年时任户部郎中。为官清廉、不畏权贵的李卫,很快成为了当时党羽林立、吏治腐败局面中的一股清流,雍正皇帝对他很是欣赏,即位后便加以重用。

雍正元年,李卫被任命为云南盐驿道。上任伊始,李卫针对盐政进行治理,改革旧有盐课,清理积欠十一万余两,拔除盐枭势力,同时查办不少官商勾结的案件。

不到一年时间,云南买卖私盐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他,用了三年时间被提拔做云南布政使。

雍正三年,李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浙江是清朝的海上门户,也是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李卫知道这个职务责任重大,曾以"无巡抚之才"婉谢,但并未获雍正应允。

两年后,李卫又升任浙江的总督,管理巡抚事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李卫任职期间造福一方,百姓深受其恩惠,李卫也深得百姓爱戴。继任浙江总督的李灿在奏报李卫离任情景时,描述道:道路上挤满了当地的百姓,脸上全都挂满了不舍的表情。

还有记载显示,李卫到浙江查看海塘时"远近村氓以为公复来抚浙也,额手迎者蚁屯数十里,欢声应天",足以见李卫在浙江就任时能力突出,深得民心。

李卫在得到雍正皇帝的赏识后可谓是平步青云。十年之间,李卫从五品兵部员外郎,到担任浙江云南要职,并最终官居一省总督,居朝廷一品官员,其升迁之路可谓之快。

清朝时,盐属于官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雍正帝一开始便把李卫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信任之深。

有优有缺的为臣之道

尽管李卫是个"学渣",但他却深谙"为臣之道"。作为一个臣子,首先要是个"能臣",也要是个能让君主放心的"家奴"。

李卫任户部郎中时,管理银库事务,即便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吏,但他为官刚正不阿。

屡次谏阻一位亲王收缴额外白银的行为。他在走廊上放置一柜子,写上"某王赢钱",连写数日,表明这是非法收入,使得这位亲王十分难堪,只好停止多收白银。

被提拔后后的李卫,依旧不畏权贵,敢于当众弹劾满族政要,不怕报复。

有一次,他直接上书雍正,弹劾心腹大臣的鄂尔泰的弟弟结党营私,最终由于涉及到皇权和"利益禁区",只是撤掉了其弟的职务,并没有受到其他惩罚。

在浙江为官,李卫兢兢业业,不仅盐政管理方面业绩突出,还自筹资金修筑海塘,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

正是李卫这种操守廉洁、克己奉公、忠于职守的为官风格,与当时官吏明哲保身、沽名钓誉之风形成鲜明对比,这才得到雍正皇帝的赏识。

而让帝王真正的信任,却是因为主动把自己的"把柄"交到皇帝。

李卫为官之后,有不少大臣弹劾他恃才傲物,仗着皇帝的恩宠为所欲为,不把上司放在眼里;他还收下属送给他的礼物······这样的"臣子"绝对是"不完美的"。

相比于同期的年羹尧,尽管战功赫赫,但却不留一点瑕疵在皇帝手中,让皇帝用得一点都不安心。

地位越高,恩宠越大,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要牢记着"保驾护航"而不是"功高盖主"。李卫无疑是有一种大智慧。

三朝元老,终得善终

李卫在康熙时期捐官进入仕途,雍正时期得到赏识,一路平步青云。等到乾隆帝继位后,他依旧可以深得恩宠吗?

到了乾隆皇帝继位,虽然不如雍正皇帝对其赏识和重用之多,但由于年迈的李卫仍然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在朝政中秉公执法,他依旧是那个被委以重用的臣子。

然而,乾隆却看不惯李卫的行为和脾气,批评他狂妄自大。后来,乾隆皇帝在杭州西湖庙内看到李卫塑像。

乾隆皇帝认为李卫身为一介白身,全仰仗着皇帝的恩宠才走到今日,不配被世人供奉,所以就把百姓供奉的李卫和他妻子的塑像给撤掉了。

尽管如此,乾隆帝还是对李卫十分看重的,对他评价也是功大于过,入京师贤良祠就是例子。

此外,由于李卫一生兢兢业业,常常废寝忘食,以至于晚年积劳成疾,在他病重之时乾隆还专门派遣了御医为他治病,对他颇为照料。

然而不过是回天乏力,在五十一岁时孑然长逝。乾隆帝称:"今闻殁逝,深为悼念,实心办事,宣力封疆"。遂按总督的规格给予李卫厚葬。

旧时为官者,首先学会为"臣",才能为"官"。斗字不识的李卫,凭借着一身大智慧,游刃于帝王与百姓之间。

他成为了地方百姓心目中的"大善人",也成为了皇帝心中忠实的"家臣"。少时鲜衣怒马是上天赋予的,而一生荣华恩宠与得以善终全是靠李卫自身努力争取来。



后头他受了委屈之后进了监狱,后来也没有洗清冤假错案。他希望他爱的人相信他,所以他没有洗刷自己的委屈。

李卫的下场与其他人比较还是不错的,李卫的家族本来就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捐官之后,他一直受到重用。但是乾隆一上台就迫不及待的将他贬官。

雍正去世之后,乾隆即位。根据《清史稿·李卫传》记载,乾隆元年,兼管直隶总河,裁营田观察使。乾隆二年,上命治库克罪,嘉卫执法秉公,赐四团龙补服。乾隆三年,疏劾总河朱藻贪劣。上命尚书讷亲、孙嘉淦按治,夺朱藻官,并如律治罪朱蘅。李卫病疾发作,乾隆帝派遣御医到府诊治。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李卫因病去世,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乾隆帝评价李卫:“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

李卫在雍正去世后依旧在官场上活跃,过得风生水起。李卫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为百姓办实事,为百姓服务,做官为民为国。


雍正留下的宠臣李卫,他在乾隆时期的下场如何?
李卫虽说是在康熙年间入仕,但是真正得到赏识,却是在雍正年间。在雍正年间,他先后出任过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等职务。虽说他最后一路担任各种要职,但是从背景看,他并不出生于显赫世家,没有家族扶持,但是他最后却成了一品大员,不得不说他的确有为官才干。雍正 雍正刚刚继位的时候,曾经派遣李卫去缉...

封建王朝历朝历代都有捐官,究竟是什么?
如果想提前被选,还要接着捐各类花样,这笔钱比捐官的还贵。古代捐官行为由来以久,各朝代都开有捐官的口子,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国家财政问题,朝廷各部院,各地方政府缺钱,于是允许各部门拿出一些官职,有虚衔,有实职的,让富人花钱买官做。清朝也不例外,清朝入仕主要有科举、荐举、荫封、捐纳等,科举...

傻子捐了一个从九品的官,做一件傻事却意外逆袭,最终成为布政使
所以,自此以后捐纳就成了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每年收入有几百万两之巨。由于买官的人良莠不齐,所以官员的整体素质大大下降。清朝的捐纳制度规定,捐官的人不能担任四品以上的职位,而且也明确规定重要部门是不能任用这些人的。这项规定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与落实,整个清代,通过捐纳入仕的人都是获得极低...

和珅为何想要朝服?乾隆为何不给?
在清朝的乾隆年间,最受宠的就要属大臣和珅了。和珅从入仕开始一直到一品大员,总共花费了12年的时间。最初只是个公里的三等侍卫,到十二年后成为了轻车督尉并且兼任吏部尚书,可以说是位极人臣的权贵了。和珅每接受一项官职或者立一次功,乾隆就会赏赐他一件黄马褂作为嘉奖,前后和珅一共领了二十多件...

明清时除了科举还有什么渠道可以做官
1、旗人顶职取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旗人,最著名的就是和珅,他当初科举不中。但等到他到年龄的时候,便顶替了他祖上留下来的“八等轻车尉侯”的称号,去皇家仪仗队当了卫士,吃上了皇粮 2、捐纳 清代很多是靠花钱捐官入仕的。捐纳泛滥的结果,是官员腐败,贿赂公行,贪污成风。说起来,周恩来的祖父...

清朝有捐官,那是怎么捐的呢?
自古以来卖官鬻爵都被视为一个政权腐败的象征,但自秦汉开始,捐纳官爵就已出现。到了明清,捐纳已趋制度化,明码标价的捐官现象成了朝廷补贴财政的重要手段。但买官卖官又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清代捐纳制度还是很有特色的。清代入仕的正途、异途之分 “凡满、汉入仕,有科甲、贡生、监生、荫生、...

卞孝萱:从《上虞罗氏枝分谱》看罗振玉
”罗树勋开当铺,捐官入仕,无科名。罗振玉之曾祖父、祖父、父均无科名。他兄弟八人,《谱》中述长兄罗振望事稍详:“予同母兄弟五人。弱弟振銮早天。仲兄出嗣。家道中否。时季弟尚幼,惟与伯兄佩南先生实同患难。光绪辛巳,兄与予同受知于学使者太和张公法卿,为县学弟子员。兄意非致身科...

雍正君王的亲信李卫不识字,电视剧里面讲的是不是真的?
李卫虽然说在历史上称不上是文盲但是也差不多了,李卫认只能够认识一些平常经常用到的词语,李卫之所以被我们所知道,是因为当初《李卫当官》这一部电视剧的火爆,这一部电视剧在当初因为过于火爆甚至出了4部,李卫这一个官员经历了三朝帝王,但是影视剧毕竟是给人观赏的,为了增加戏剧性自然是改变...

探索黄景仁短暂的一生,他为什么会在困顿飘零中黯然离世?
得到巨款的黄景仁,却一心想要买官入仕,清朝有制,此举名为“捐官”,在“捐官”之前需要先除现职,后来的黄景仁竹篮打水一场空,没等来新职位,旧岗也掉了,早前欠下的巨款已然无力偿还。被逼无奈下,黄景仁落魄离京,狼狈出走。一首《杂感》诉说了他满腔愤懑和怒吼: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

晋商在历史上如此著名,是什么导致了八大晋商的消亡?
但随着官位可供买卖之后,这些商人趋之若鹜,开始钻营官场、捐官买爵,这种好不容易搭建的等级塔轻而易举倒塌,掀起了一股“能争名于朝即争名于朝,不能争名于朝即争利于肆,既能争名夺利,不妨二者兼顾”的风潮,商场精英们在“入仕”道路上乐此不疲,放在商场上的精力减少,而在宦海浮沉中又...

额济纳旗19412674441: 历史上真实的李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寿之鬼臼: 1.历史上的确有李卫这个人. 2.李卫(1687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字又玠,江南铜山(今江苏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清代名臣.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入朝为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3.李卫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不论所任何职,在位时能体察民间疾苦,深受百姓爱戴.李卫于乾隆三年(1738年)病逝,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

额济纳旗19412674441: 李卫为什么被雍正重用,一路提拔的原因原来是这三个
寿之鬼臼: 李卫是雍正皇帝的大红人,说起雍正,咱们能够联想到的几个人,差不多就是李卫、十三爷胤祥、年羹尧他们几个了.那么雍正为什么会那么看重李卫呢? 其一,李卫的机遇很好,实力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机遇的话,他是很难受到一路提拔的...

额济纳旗19412674441: 清朝有李卫这人吗?有他又是怎么死的 -
寿之鬼臼: 有.李卫是江苏徐州人,他生于康熙26年(1687),死于乾隆3年(1738)年.李卫家庭富有,为此他出钱捐了个监生资格.在康熙56年(1717),李卫出任了兵部员外郎,两年后又任户部郎中.到了雍正即位后,也就是康熙61年(1722)底他被任命为云南盐驿道,因为政绩显著,在雍正2年(1724)超擢云南布政使,3年(1725)任浙江巡抚,4年(1726)兼理两浙盐政,5年(1727)任浙江总督.10年(1732),任直隶总督,直至辞世.

额济纳旗19412674441: 历史上真的有李卫这个人吗,他的真实故事是什么样的? -
寿之鬼臼: 李卫其人———读《清史稿·李卫传》历史上真实的李卫 字又玠,1686—1788 并不是出身于市井的小混混,而是江南铜山 今徐州市 一家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李卫花钱捐了一个官.《清史稿·李卫传》载:李卫“...

额济纳旗19412674441: 清朝李卫是哪里人 -
寿之鬼臼: 李卫是江南铜山(今江苏徐州丰县大沙河镇李寨)人.康熙二十六年正月初一(1687年2月2日),李卫出生于江苏丰县一户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员外郎一职.康熙五十八...

额济纳旗19412674441: 李卫是不是雍正家奴 -
寿之鬼臼: 李卫出生于江苏丰县一户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卫捐资员外郎,随后不久便入朝廷任兵部员外郎一职.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李卫任户部郎中一职.

额济纳旗19412674441: 历史上有李卫这个人吗?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
寿之鬼臼: 李卫,(1687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安徽砀山县唐寨镇小李寨人(一说江苏铜山县人),1687年正月初一(2月2日)生,1738年十月二十二日(12月3日)卒.康熙捐资员外郎,雍正朝署刑部尚书,授直隶总督.李卫同鄂尔泰、张廷玉、田文镜均系雍正帝心腹.

额济纳旗19412674441: 李卫的功绩那么多,为什么死后的神像被乾隆帝给烧毁? -
寿之鬼臼: 《李卫当官》这部影视剧,让这位曾经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任职的官员,晋升清朝名臣之列.李卫初入仕途本是一个户部小吏,由于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呕心沥血、勤于政事,从而得到雍正帝的赏识.随后,他又凭借着自己显赫的名声,得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