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社有哪些风俗

作者&投稿:倚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无锡人安家有哪些风俗习惯~

无锡的风俗文化 一、春 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年初一,这是传统节日中最大的一个节。春节也兼指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一段时间,俗称新年里。年初一,每家晨起开门,放开门炮仗2响或3响,取开门大发之意。男女老幼却穿戴全新。小辈向长辈拜年,解放前行跪拜礼或鞠躬,年龄大的一般口头叫一声“拜年”,解放后通行叫一声“拜年”;长辈发给孩童红纸包压岁钱(有的预先在大除夕发给)。解放前,有些人家还在堂前挂有祖先神影(神影,或称神子,即神像画铀,在大除夕悬挂),家主率子弟依次瞻拜。早餐吃糕团,取团团圆圆、高高兴兴之意;也有吃面的,取长寿之意。中餐素食,或吃面,或吃饭,晚餐荤食,吃饭。米饭都是大除夕留下的“年夜饭”,意为有吃有剩,素菜有长梗菜(即青菜)、百叶炒菠莱和黄豆芽,象征长庚(长寿)、波波键键和称心如意。这一天,禁扫地,不倒垃圾,据说不让财气出门;上了年岁的人,上茶馆吃早茶,吃的是橄榄茶,称“元宝茶”,以取吉利;晚上忌点灯,父母哄骗孩童早睡,说是听老虫(老鼠)做亲,有的预先在枕头边暗藏几个红鸡蛋,让孩童明晨醒来摸到,信以为真。春节期间,出门首次近见熟人,作揖道贺,口称“恭喜”、“新年好”、“拜年”。年初二起,亲友间互吃“年昼饭”(解放前要过年初五)。解放前,从年初一到年初四,街上商店不开门。年初五,俗称“路头生日”,各家要祭路头神,以祈求发财,叫做“接路头”,商店接路头尤为隆重,并争先取早于年初四下午或晚上祭祀,然后于年初五开门营业。春节期间盛行的群众娱乐活动,有闹元宵和掉龙灯。年初一,村庄上大人小孩被锣打鼓取乐,称“闹元宵”,到处锣鼓声喧。掉龙灯是由一个村庄20人左右的青壮年组成一个龙灯队,扎条龙灯,到邻近村镇去掉,算是“压邪”,祈求人口太平、五谷丰登,故有“太平龙灯”之称。一般从年初二掉到年初五为止,掉一次龙灯所募集到的钱大多用于举办本地公益事业。洛社地区解放前的龙灯,有洛社上塘的小龙,中陶巷的青龙,大树庵(花渡)的鸡毛龙,吴巷(花镀)的青龙,浒泗桥的青龙,南蒋巷(徐贵桥)的黄龙,杭水渠(徐贵桥)的黄龙,小徐巷(正明)的青龙,彭村(双庙)的黄龙等。大树庵的鸡毛龙已于1986年恢复,更名为风羽龙,并参加首届“洛社之春艺术节”表演。春节的习俗在演变,解放后,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礼节、习惯逐渐废止(如跪拜,祭神、禁忌等)。由于人民生活日益改善,走亲访友的风气更盛,几乎每家却请吃“年昼饭”,主人都以丰盛的酒肴殷勤待客。春节因物资充足,各行各业又休假欢度节日,比较空闲,人们举办喜事一般已集中在春节期间,成了新兴的习俗。 二、元 宵正月十五(正月半)为元宵节,俗称灯节。早晨吃熯糕(煎年糕),考究的吃荠菜熯糕。从早到晚人们破锣打鼓“闹元宵”。有句歌谣,“五月半,龙灯、马灯齐来看。”这说明掉龙灯、马灯是灯节的主要活动,日夜都掉。解放前,杭水渠的龙灯和花渡吴巷、葛巷的马灯于元宵节晚上都曾到洛社镇上去掉,并到店家穿堂,店家赏给红纸包。上塘的大寺场(开利寺门前)和下塘西沿河的聋坊场(今无锡县通用机械厂所在地),均为聚观掉演的场地。杭水渠的一条龙灯是 “打柴龙灯”,共9节,每节竹柄上用竹篾扎成长方形的龙骨,中空,形如打柴榔头,掉夜龙时里面装上蜡烛,掉起来宛如火龙飞舞,颇为壮观。 三、清 明清明,在公历4月5日前后,即从隔年均冬至起共106天。清早,家家折杨柳枝条,插上门桶,叫做“催燕”,儿童嬉戏,将杨柳技条的皮剥开,捋成杨球,取其谐音,叫做“娘舅”。清明时节,人们结伴而行到郊外,欣货田园风光,称为“踏青”,现已发展为春游活动,到外地游览名胜。春节以后,到清明为止,本地原有放风筝的活动(清明,田里麦苗已长起来,放风筝停止,以免踏坏麦苗)。风等俗名鹞子,有蜈蚣鹞、蝴蝶鹞、八角鹞等,还有儿童放的瓦爿鹤。民国时期,叶巷村上的放风等是有名的。村人制作了三、四面大的风等,在晚上,用长长的麻绳拉着,趁着风势把它们驮起来放,绳上系着几十盏灯笼,带上夜空,似串成星斗,这叫做“鹞灯”,煞是好看。解放前,清明和冬至,同姓宗族有祠堂(祭祀祖先的场所)的都要祭祀祖先,以示慎终追远。凡年满16岁的男丁都到祠堂内,由族长(俗称老长辈)、房长带领祭奠。祭祀礼毕,合族宴饮,叫做“吃清朋”、“吃冬至”,统称吃公堂。然后议事:清帐理财,整顿族规,谓解家庭纠纷(如夫妻不和、兄弟分家、忤逆不孝等)。各家在清明节或清明的前一天(寒食节)要扫墓,人们携酒馔、香烛至祖坟祭拜,同时飘红、白、黄、绿彩纸,叫做“飘白纸”。有些客居异乡的游子,也要特地赶回扫墓,以表孝心。有的人家还对祖坟整修,植树培土。解放后,扫墓增添了新的内容。清明到来,机关、学校及群众团体开展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以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一般前往无锡市革命烈士凌园(在惠山),敬献花圈凭吊,瞻仰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四、立夏立夏,在公历5月6日前后。这天能尝到三鲜,有“立夏见三鲜”的谚语,主要指苋莱、蚕豆、蒜苗。解放前,有称人的习俗。午后,村前树上挂着一杆大秤,男女老少都去称体重。也有在家中称的。洛杜开利寺前的石牌楼,曾是立夏称人悬挂大秤之处。立夏称人有个传说:三国魏蜀吴棺继灭亡,晋朗开国之君司马炎(晋武帝)统一中国。当时在南方边疆,曾被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孟获,闻知蜀汉后主刘阿斗(即刘禅)被幽禁在都城洛阳,他为了报答诸葛亮的宽容之恩,就请求司马炎在生活上优待阿斗,并在每年立夏这一天,特地前往洛阳,亲自给阿斗称体重,若钵重减轻,他就要起来反晋。可叹亡国昏君刘阿斗竟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话来。 五、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俗称端午节。家家门上插菖蒲剑(即菖蒲叶,俗称蒲郎,削剑形),孩童手上系菖蒲根做的葫芦,都有驱瘟逐疫的作用。早晨吃棕子,相传是纪念战国时期投泊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旧有“瑞阳勿吃棕,死则呒人送”的谚语。在隔日下午,家家户户就忙着裹棕子,品种有米棕、赤豆棕、豌豆棕、豆瓣棕;家境好的还裹火腿棕、鲜内棕。式样有小脚棕、菱角棕、三角棕。午餐,饮雄黄酒,并喷洒墙角、床下,可祛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菜肴有黄鱼、黄鳞烧肉两样传统菜。大人用手指蘸雄黄酒给孩童额上写个 “王”字,以示压邪。有的还在脚背上写“王”字,防蛇虫百脚(蜈蚣)咬。午后,室内烟熏蓬艾(俗称煤蓬头),以消毒杀蚊。解放后,插菖蒲剑、饮雄黄酒、烟熏蓬艾等习俗已废止。 六、夏至夏至,在公历6月22日前后。中午吃馄饨。 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多数人家在这天或超前儿天要祭祖,谓之“过七月半”,祭品中有西瓜、茄饼(用茄子做馅的米粉饼)。有些人家还请亲戚吃昼饭,亲戚离去时送些茄饼,有句歌谣:“七月半,做了茄饼送亲眷。”解放后,这一习俗基本废止。 八、七月三十农历七月三十晚上,人们都要点燃棒香及蜡烛,插在家门前的阶石间和场地上,谓之“插棒香”。棒香,是用细的竹梗或木梗做芯子的一种香。插棒香的风俗有两种说法。一说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菩萨诞辰,焚香燃烛插于地上,是“插地藏香”,带有迷信色彩。另一说,也是比较流行的说法,称插棒香为“插狗屎香”,这有个由来:元末张士诚举兵起义,据姑苏称吴王,深得民心,后被朱元璋击败,城破被俘而死,时为七月三十日。百姓为感激他的功德,于是每年在他死期的晚上,用焚烧棒香的方式来纪念他。因张士诚小名“九四”,特取名为“九思香”,又恐怕触犯明王朝,就托名“狗屎香”插棒香这一风俗,解放前在本地盛行,似乎成为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每逢农历七月三十晚上,村村庄庄,男女老少,都不约而同地手捧点燃的棒香,一炷炷地插到家门前的地上,这时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星火点点,光彩闪耀,宛如一条条火龙,煞是壮观!爱玩的大孩子,还在场中心把棒香插成正方、长方、圆圈、多角等图形;有的把一炷炷棒香遍插在几个大南瓜上面,安放在春凳上,好象一盏盏彩灯。 九、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这天要吃糖芋头(早晨吃)、麦饼(家家户户在当天下午做)和月饼。有句歌谣:”八月半,糖烧芋头吃吃看。“也有说”八月半,做了麦饼锅里熯"。晚上,各家团聚欢宴。解放前,洛社镇上一些店家还于门前或天井中烧斗香(用线香编成升箩形的香斗,中放檀香、末香,插上线香)斋月。中秋月明之夜,有些居民往往约三五友好,出门散步,连走大小3座桥(如洛社大桥、南小桥、北小桥),别有雅趣,谓之“走三桥”。 十、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按照古代的说法,九为阳数,九月初九,因日月均属阳数,故称重阳,也称重九。登高与吃糕是重阳节的两个习俗。重阳登高的由来是:东汉时侯,有个桓景,跟随方士(指通晓追道术的人)费长房学道。一次,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将有灾疫,应急令家中人缝制纬(深红色)囊,盛放茱萸(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这里指它的果实),每人结在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灾可避。”桓景依费长房所嘱,到了九月九日,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见鸡犬暴死,而人免于灾。本地因无山可登,故重阳无登高之举。惟解放后兴秋游活动,也有人于重阳节去惠山登高眺览的。吃重阳糕,解放前较盛行,“校”和“高”谐音,寓登高避灾之意。 十一、冬至冬至,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先一日晚叫做冬至夜,有“先有冬至夜,慢有冬至朝”的谚语。人们重视吃冬至夜饭,旧时还有“有末冬至夜,呒末冻一夜”的谚语,意为有钱、人家吃冬至夜饭,无钱人家只得挨饿受冻。解放前,冬至和清明一样,同姓宗族有祠堂的都要祭祖(见前“清明”记述)。 十二、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中午,吃腊八粥,粥里有八样食物,各家大同小异,一般用青菜、黄豆、赤豆、蚕豆(发芽豆)、油豆腐、百叶、芋头、山芋合煮而成;考究的有枣子、莲心、白果等物。 十三、除 夕(包括除夕前)除夕为农历一岁之最后一天(大月为十二月三十,小月为十二月廿九),俗称大年夜。其前一日称小除夕(相对而言,除夕亦称大除夕),俗称小年夜。从农历十二月中旬起到除夕,人们忙于送旧岁、迎新春的过年活动,分述如下: (一)掸檐尘俗说“若要发,掸十八”,“十七、十八,越掸越发”。家家户户都要在农历十二月十七、十八这两天内,束扎稻草帚系在长竹竿上,掸除四壁、屋枯的灰尘,并用秆稞或竹筏通灶间烟囱,谓之“掸檐尘”。实际上这是进行一次大扫除,准备干干净净迎新年。 (二)送灶农历十二月廿四,据说是灶神(俗称灶家菩萨)上天的日期,傍晚,各家做脚跟团子(团子半个白,半个黄,成椭圆形),送灶神上天,并在神龛上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析求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时多说好话,少说坏话,以保合家平安、到了正月半再接灶,迎接灶神下界。此风现末绝迹。 (三)蒸糕做团子等十二月廿四送灶后,蒸糕做团子。事先“牵淘磨”(即淘米后用人力牵石磨磨粉),邻居互助协作。现在牵淘磨已发展为用钢磨机械轧粉(各村都有粮饲加工厂),节省了不少人力。条件好的人家杀猪宰禽,有的还在十二月初就酿了年酒,有的村上车水干河,捉鱼、分鱼。家家采办年货,市场繁荣、热闹,一派过年景象。 (四)祭记敬神祭祖,俗称过年,早者在十二月廿六、廿七左右举行,晚者在大小年夜举行。解放前,过年比较隆重,先祭天地,后祭祖先,祭把过程俗称祝饷。祭祀时,燃香点烛,敬酒接羹饭,供鱼肉荤素(有荤汤萝卜)和年糕年团子等,全家行跪拜礼。解放后,禁祀过年曾大为城少,近年来又逐步恢复,但禁礼已简化,许多人家仅祭祖先。 (五)画弓箭、贴春联到了除夕傍晚,家家要画弓箭、贴春联。画弓箭,是用草帚蘸石灰水在门前场上画张弓射箭的图形(有的把箭头画成戟头),以示镇邪。有些人家画在大门、后门内外场地,并在场上书写“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秦民安”等吉利话。抗战前,曾有人家画飞机、大炮的。此俗解放后已废止。春联,解放前称门对(包括大门对、二重门对、房门对等,一般指大门对),贴春联是喜迎新春。解放前的传统联语有“运转三阳泰,时来万事通”(通用);“种田千倍利,养蚕十分财”(用于农家);“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用于经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用于读书人家)之类。解放后,春联的内容大为革新,并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有变化,同时不拘泥于平仄。例如:“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解放初期较为普遍);“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60、70年代较为普遍);“九州生气逢春旺,四化新潮逐日高”(1978年以来,下同),"万众一心创大业,五讲四美立新风”;“春回大地喜盈门,国展宏图民致富”。 (六)吃年夜饭除夕晚上,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有些人家趁这天祭祖之后吃年夜饭),酒肴丰盛,在外地工作的也都赶回家,探亲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寄母家还要请寄子(在开始三年内)吃年夜饭。解放前,一到农历十二月下旬,便有人到附近村庄喊火烛:“寒冬腊月,火烛小心,水缸挑挑满,柴仓掳掳清。”同时提防盗贼,兼喊:“前门撑撑,后门闩闩。”到了除夕,就挨户索取年夜饭米或年糕年团子。现在有的村在除夕前还有人喊火烛,由村委给予报酬。 (七)守岁吃过年夜饭,家庭主妇炒长生果(花生)、南爪子,准备年初一的食物和穿的新衣。一切事毕,全家团坐,吃茶和瓜子、长生果等,谈天说地,直到深夜,叫做“守岁”。睡觉前,放关门炮仗2响或3响。1980年以后,有电视机的人家逐渐增多,除夕之夜全家在荧屏前欣赏春节文艺联欢节目。解放前,穷人欠租、负债,过年如过关,故称年底为年关。有句歌谣:“十二月半,拔掉锅子剩个烟囱管。”这就是形容诸债毕集的穷人一贫如洗。他们还不起债,往往在除夕这一天外出躲避,到年初一才敢回家(按规矩,债主不得在年初一索债)。这种现象解放后已绝迹。

一、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年初一,这是传统节日中最大的一个节。春节也兼指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一段时间,俗称新年里。
年初一,每家晨起开门,放开门炮仗2响或3响,取开门大发之意。男女老幼却穿戴全新。小辈向长辈拜年,解放前行跪拜礼或鞠躬,年龄大的一般口头叫一声“拜年”,解放后通行叫一声“拜年”;长辈发给孩童红纸包压岁钱(有的预先在大除夕发给)。解放前,有些人家还在堂前挂有祖先神影(神影,或称神子,即神像画铀,在大除夕悬挂),家主率子弟依次瞻拜。早餐吃糕团,取团团圆圆、高高兴兴之意;也有吃面的,取长寿之意。中餐素食,或吃面,或吃饭,晚餐荤食,吃饭。米饭都是大除夕留下的“年夜饭”,意为有吃有剩,素菜有长梗菜(即青菜)、百叶炒菠莱和黄豆芽,象征长庚(长寿)、波波键键和称心如意。这一天,禁扫地,不倒垃圾,据说不让财气出门;上了年岁的人,上茶馆吃早茶,吃的是橄榄茶,称“元宝茶”,以取吉利;晚上忌点灯,父母哄骗孩童早睡,说是听老虫(老鼠)做亲,有的预先在枕头边暗藏几个红鸡蛋,让孩童明晨醒来摸到,信以为真。
春节期间,出门首次近见熟人,作揖道贺,口称“恭喜”、“新年好”、“拜年”。年初二起,亲友间互吃“年昼饭”(解放前要过年初五)。解放前,从年初一到年初四,街上商店不开门。年初五,俗称“路头生日”,各家要祭路头神,以祈求发财,叫做“接路头”,商店接路头尤为隆重,并争先取早于年初四下午或晚上祭祀,然后于年初五开门营业。
春节期间盛行的群众娱乐活动,有闹元宵和掉龙灯。年初一,村庄上大人小孩被锣打鼓取乐,称“闹元宵”,到处锣鼓声喧。掉龙灯是由一个村庄20人左右的青壮年组成一个龙灯队,扎条龙灯,到邻近村镇去掉,算是“压邪”,祈求人口太平、五谷丰登,故有“太平龙灯”之称。一般从年初二掉到年初五为止,掉一次龙灯所募集到的钱大多用于举办本地公益事业。洛社地区解放前的龙灯,有洛社上塘的小龙,中陶巷的青龙,大树庵(花渡)的鸡毛龙,吴巷(花镀)的青龙,浒泗桥的青龙,南蒋巷(徐贵桥)的黄龙,杭水渠(徐贵桥)的黄龙,小徐巷(正明)的青龙,彭村(双庙)的黄龙等。大树庵的鸡毛龙已于1986年恢复,更名为风羽龙,并参加首届“洛社之春艺术节”表演。
春节的习俗在演变,解放后,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礼节、习惯逐渐废止(如跪拜,祭神、禁忌等)。由于人民生活日益改善,走亲访友的风气更盛,几乎每家却请吃“年昼饭”,主人都以丰盛的酒肴殷勤待客。春节因物资充足,各行各业又休假欢度节日,比较空闲,人们举办喜事一般已集中在春节期间,成了新兴的习俗。

二、元 宵

正月十五(正月半)为元宵节,俗称灯节。早晨吃熯糕(煎年糕),考究的吃荠菜熯糕。从早到晚人们破锣打鼓“闹元宵”。有句歌谣,“五月半,龙灯、马灯齐来看。”这说明掉龙灯、马灯是灯节的主要活动,日夜都掉。解放前,杭水渠的龙灯和花渡吴巷、葛巷的马灯于元宵节晚上都曾到洛社镇上去掉,并到店家穿堂,店家赏给红纸包。上塘的大寺场(开利寺门前)和下塘西沿河的聋坊场(今无锡县通用机械厂所在地),均为聚观掉演的场地。杭水渠的一条龙灯是 “打柴龙灯”,共9节,每节竹柄上用竹篾扎成长方形的龙骨,中空,形如打柴榔头,掉夜龙时里面装上蜡烛,掉起来宛如火龙飞舞,颇为壮观。

三、清 明

清明,在公历4月5日前后,即从隔年均冬至起共106天。清早,家家折杨柳枝条,插上门桶,叫做“催燕”,儿童嬉戏,将杨柳技条的皮剥开,捋成杨球,取其谐音,叫做“娘舅”。清明时节,人们结伴而行到郊外,欣货田园风光,称为“踏青”,现已发展为春游活动,到外地游览名胜。春节以后,到清明为止,本地原有放风筝的活动(清明,田里麦苗已长起来,放风筝停止,以免踏坏麦苗)。风等俗名鹞子,有蜈蚣鹞、蝴蝶鹞、八角鹞等,还有儿童放的瓦爿鹤。民国时期,叶巷村上的放风等是有名的。村人制作了三、四面大的风等,在晚上,用长长的麻绳拉着,趁着风势把它们驮起来放,绳上系着几十盏灯笼,带上夜空,似串成星斗,这叫做“鹞灯”,煞是好看。
解放前,清明和冬至,同姓宗族有祠堂(祭祀祖先的场所)的都要祭祀祖先,以示慎终追远。凡年满16岁的男丁都到祠堂内,由族长(俗称老长辈)、房长带领祭奠。祭祀礼毕,合族宴饮,叫做“吃清朋”、“吃冬至”,统称吃公堂。然后议事:清帐理财,整顿族规,谓解家庭纠纷(如夫妻不和、兄弟分家、忤逆不孝等)。各家在清明节或清明的前一天(寒食节)要扫墓,人们携酒馔、香烛至祖坟祭拜,同时飘红、白、黄、绿彩纸,叫做“飘白纸”。有些客居异乡的游子,也要特地赶回扫墓,以表孝心。有的人家还对祖坟整修,植树培土。解放后,扫墓增添了新的内容。清明到来,机关、学校及群众团体开展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以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一般前往无锡市革命烈士凌园(在惠山),敬献花圈凭吊,瞻仰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四、立 夏

立夏,在公历5月6日前后。这天能尝到三鲜,有“立夏见三鲜”的谚语,主要指苋莱、蚕豆、蒜苗。解放前,有称人的习俗。午后,村前树上挂着一杆大秤,男女老少都去称体重。也有在家中称的。洛杜开利寺前的石牌楼,曾是立夏称人悬挂大秤之处。立夏称人有个传说:
三国魏蜀吴棺继灭亡,晋朗开国之君司马炎(晋武帝)统一中国。当时在南方边疆,曾被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孟获,闻知蜀汉后主刘阿斗(即刘禅)被幽禁在都城洛阳,他为了报答诸葛亮的宽容之恩,就请求司马炎在生活上优待阿斗,并在每年立夏这一天,特地前往洛阳,亲自给阿斗称体重,若钵重减轻,他就要起来反晋。可叹亡国昏君刘阿斗竟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话来。

五、端 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俗称端午节。家家门上插菖蒲剑(即菖蒲叶,俗称蒲郎,削剑形),孩童手上系菖蒲根做的葫芦,都有驱瘟逐疫的作用。
早晨吃棕子,相传是纪念战国时期投泊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旧有“瑞阳勿吃棕,死则呒人送”的谚语。在隔日下午,家家户户就忙着裹棕子,品种有米棕、赤豆棕、豌豆棕、豆瓣棕;家境好的还裹火腿棕、鲜内棕。式样有小脚棕、菱角棕、三角棕。午餐,饮雄黄酒,并喷洒墙角、床下,可祛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菜肴有黄鱼、黄鳞烧肉两样传统菜。大人用手指蘸雄黄酒给孩童额上写个 “王”字,以示压邪。有的还在脚背上写“王”字,防蛇虫百脚(蜈蚣)咬。午后,室内烟熏蓬艾(俗称煤蓬头),以消毒杀蚊。解放后,插菖蒲剑、饮雄黄酒、烟熏蓬艾等习俗已废止。

六、夏 至

夏至,在公历6月22日前后。中午吃馄饨。

七、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多数人家在这天或超前儿天要祭祖,谓之“过七月半”,祭品中有西瓜、茄饼(用茄子做馅的米粉饼)。有些人家还请亲戚吃昼饭,亲戚离去时送些茄饼,有句歌谣:“七月半,做了茄饼送亲眷。”解放后,这一习俗基本废止。

八、七月三十

农历七月三十晚上,人们都要点燃棒香及蜡烛,插在家门前的阶石间和场地上,谓之“插棒香”。棒香,是用细的竹梗或木梗做芯子的一种香。插棒香的风俗有两种说法。一说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菩萨诞辰,焚香燃烛插于地上,是“插地藏香”,带有迷信色彩。另一说,也是比较流行的说法,称插棒香为“插狗屎香”,这有个由来:
元末张士诚举兵起义,据姑苏称吴王,深得民心,后被朱元璋击败,城破被俘而死,时为七月三十日。百姓为感激他的功德,于是每年在他死期的晚上,用焚烧棒香的方式来纪念他。因张士诚小名“九四”,特取名为“九思香”,又恐怕触犯明王朝,就托名“狗屎香”
插棒香这一风俗,解放前在本地盛行,似乎成为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每逢农历七月三十晚上,村村庄庄,男女老少,都不约而同地手捧点燃的棒香,一炷炷地插到家门前的地上,这时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星火点点,光彩闪耀,宛如一条条火龙,煞是壮观!爱玩的大孩子,还在场中心把棒香插成正方、长方、圆圈、多角等图形;有的把一炷炷棒香遍插在几个大南瓜上面,安放在春凳上,好象一盏盏彩灯。

九、中 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这天要吃糖芋头(早晨吃)、麦饼(家家户户在当天下午做)和月饼。有句歌谣:”八月半,糖烧芋头吃吃看。“也有说”八月半,做了麦饼锅里熯"。
晚上,各家团聚欢宴。解放前,洛社镇上一些店家还于门前或天井中烧斗香(用线香编成升箩形的香斗,中放檀香、末香,插上线香)斋月。中秋月明之夜,有些居民往往约三五友好,出门散步,连走大小3座桥(如洛社大桥、南小桥、北小桥),别有雅趣,谓之“走三桥”。

十、重 阳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按照古代的说法,九为阳数,九月初九,因日月均属阳数,故称重阳,也称重九。
登高与吃糕是重阳节的两个习俗。重阳登高的由来是:
东汉时侯,有个桓景,跟随方士(指通晓追道术的人)费长房学道。一次,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将有灾疫,应急令家中人缝制纬(深红色)囊,盛放茱萸(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这里指它的果实),每人结在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灾可避。”桓景依费长房所嘱,到了九月九日,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见鸡犬暴死,而人免于灾。
本地因无山可登,故重阳无登高之举。惟解放后兴秋游活动,也有人于重阳节去惠山登高眺览的。吃重阳糕,解放前较盛行,“校”和“高”谐音,寓登高避灾之意。

十一、冬 至

冬至,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先一日晚叫做冬至夜,有“先有冬至夜,慢有冬至朝”的谚语。人们重视吃冬至夜饭,旧时还有“有末冬至夜,呒末冻一夜”的谚语,意为有钱、人家吃冬至夜饭,无钱人家只得挨饿受冻。解放前,冬至和清明一样,同姓宗族有祠堂的都要祭祖(见前“清明”记述)。

十二、腊 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中午,吃腊八粥,粥里有八样食物,各家大同小异,一般用青菜、黄豆、赤豆、蚕豆(发芽豆)、油豆腐、百叶、芋头、山芋合煮而成;考究的有枣子、莲心、白果等物。

十三、除 夕(包括除夕前)

除夕为农历一岁之最后一天(大月为十二月三十,小月为十二月廿九),俗称大年夜。其前一日称小除夕(相对而言,除夕亦称大除夕),俗称小年夜。从农历十二月中旬起到除夕,人们忙于送旧岁、迎新春的过年活动,分述如下:

(一)掸檐尘

俗说“若要发,掸十八”,“十七、十八,越掸越发”。家家户户都要在农历十二月十七、十八这两天内,束扎稻草帚系在长竹竿上,掸除四壁、屋枯的灰尘,并用秆稞或竹筏通灶间烟囱,谓之“掸檐尘”。实际上这是进行一次大扫除,准备干干净净迎新年。

(二)送灶

农历十二月廿四,据说是灶神(俗称灶家菩萨)上天的日期,傍晚,各家做脚跟团子(团子半个白,半个黄,成椭圆形),送灶神上天,并在神龛上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析求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时多说好话,少说坏话,以保合家平安、到了正月半再接灶,迎接灶神下界。此风现末绝迹。

(三)蒸糕做团子等

十二月廿四送灶后,蒸糕做团子。事先“牵淘磨”(即淘米后用人力牵石磨磨粉),邻居互助协作。现在牵淘磨已发展为用钢磨机械轧粉(各村都有粮饲加工厂),节省了不少人力。条件好的人家杀猪宰禽,有的还在十二月初就酿了年酒,有的村上车水干河,捉鱼、分鱼。家家采办年货,市场繁荣、热闹,一派过年景象。

(四)祭记

敬神祭祖,俗称过年,早者在十二月廿六、廿七左右举行,晚者在大小年夜举行。解放前,过年比较隆重,先祭天地,后祭祖先,祭把过程俗称祝饷。祭祀时,燃香点烛,敬酒接羹饭,供鱼肉荤素(有荤汤萝卜)和年糕年团子等,全家行跪拜礼。解放后,禁祀过年曾大为城少,近年来又逐步恢复,但禁礼已简化,许多人家仅祭祖先。

(五)画弓箭、贴春联

到了除夕傍晚,家家要画弓箭、贴春联。画弓箭,是用草帚蘸石灰水在门前场上画张弓射箭的图形(有的把箭头画成戟头),以示镇邪。有些人家画在大门、后门内外场地,并在场上书写“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秦民安”等吉利话。抗战前,曾有人家画飞机、大炮的。此俗解放后已废止。春联,解放前称门对(包括大门对、二重门对、房门对等,一般指大门对),贴春联是喜迎新春。解放前的传统联语有“运转三阳泰,时来万事通”(通用);“种田千倍利,养蚕十分财”(用于农家);“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用于经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用于读书人家)之类。解放后,春联的内容大为革新,并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有变化,同时不拘泥于平仄。例如:“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解放初期较为普遍);“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60、70年代较为普遍);“九州生气逢春旺,四化新潮逐日高”(1978年以来,下同),"万众一心创大业,五讲四美立新风”;“春回大地喜盈门,国展宏图民致富”。

(六)吃年夜饭

除夕晚上,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有些人家趁这天祭祖之后吃年夜饭),酒肴丰盛,在外地工作的也都赶回家,探亲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寄母家还要请寄子(在开始三年内)吃年夜饭。
解放前,一到农历十二月下旬,便有人到附近村庄喊火烛:“寒冬腊月,火烛小心,水缸挑挑满,柴仓掳掳清。”同时提防盗贼,兼喊:“前门撑撑,后门闩闩。”到了除夕,就挨户索取年夜饭米或年糕年团子。现在有的村在除夕前还有人喊火烛,由村委给予报酬。

(七)守岁

吃过年夜饭,家庭主妇炒长生果(花生)、南爪子,准备年初一的食物和穿的新衣。一切事毕,全家团坐,吃茶和瓜子、长生果等,谈天说地,直到深夜,叫做“守岁”。睡觉前,放关门炮仗2响或3响。1980年以后,有电视机的人家逐渐增多,除夕之夜全家在荧屏前欣赏春节文艺联欢节目。
解放前,穷人欠租、负债,过年如过关,故称年底为年关。有句歌谣:“十二月半,拔掉锅子剩个烟囱管。”这就是形容诸债毕集的穷人一贫如洗。他们还不起债,往往在除夕这一天外出躲避,到年初一才敢回家(按规矩,债主不得在年初一索债)。这种现象解放后已绝迹。

  一、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年初一,这是传统节日中最大的一个节。春节也兼指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一段时间,俗称新年里。
  年初一,每家晨起开门,放开门炮仗2响或3响,取开门大发之意。男女老幼却穿戴全新。小辈向长辈拜年,解放前行跪拜礼或鞠躬,年龄大的一般口头叫一声“拜年”,解放后通行叫一声“拜年”;长辈发给孩童红纸包压岁钱(有的预先在大除夕发给)。解放前,有些人家还在堂前挂有祖先神影(神影,或称神子,即神像画铀,在大除夕悬挂),家主率子弟依次瞻拜。早餐吃糕团,取团团圆圆、高高兴兴之意;也有吃面的,取长寿之意。中餐素食,或吃面,或吃饭,晚餐荤食,吃饭。米饭都是大除夕留下的“年夜饭”,意为有吃有剩,素菜有长梗菜(即青菜)、百叶炒菠莱和黄豆芽,象征长庚(长寿)、波波键键和称心如意。这一天,禁扫地,不倒垃圾,据说不让财气出门;上了年岁的人,上茶馆吃早茶,吃的是橄榄茶,称“元宝茶”,以取吉利;晚上忌点灯,父母哄骗孩童早睡,说是听老虫(老鼠)做亲,有的预先在枕头边暗藏几个红鸡蛋,让孩童明晨醒来摸到,信以为真。
  春节期间,出门首次近见熟人,作揖道贺,口称“恭喜”、“新年好”、“拜年”。年初二起,亲友间互吃“年昼饭”(解放前要过年初五)。解放前,从年初一到年初四,街上商店不开门。年初五,俗称“路头生日”,各家要祭路头神,以祈求发财,叫做“接路头”,商店接路头尤为隆重,并争先取早于年初四下午或晚上祭祀,然后于年初五开门营业。
  春节期间盛行的群众娱乐活动,有闹元宵和掉龙灯。年初一,村庄上大人小孩被锣打鼓取乐,称“闹元宵”,到处锣鼓声喧。掉龙灯是由一个村庄20人左右的青壮年组成一个龙灯队,扎条龙灯,到邻近村镇去掉,算是“压邪”,祈求人口太平、五谷丰登,故有“太平龙灯”之称。一般从年初二掉到年初五为止,掉一次龙灯所募集到的钱大多用于举办本地公益事业。洛社地区解放前的龙灯,有洛社上塘的小龙,中陶巷的青龙,大树庵(花渡)的鸡毛龙,吴巷(花镀)的青龙,浒泗桥的青龙,南蒋巷(徐贵桥)的黄龙,杭水渠(徐贵桥)的黄龙,小徐巷(正明)的青龙,彭村(双庙)的黄龙等。大树庵的鸡毛龙已于1986年恢复,更名为风羽龙,并参加首届“洛社之春艺术节”表演。
  春节的习俗在演变,解放后,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礼节、习惯逐渐废止(如跪拜,祭神、禁忌等)。由于人民生活日益改善,走亲访友的风气更盛,几乎每家却请吃“年昼饭”,主人都以丰盛的酒肴殷勤待客。春节因物资充足,各行各业又休假欢度节日,比较空闲,人们举办喜事一般已集中在春节期间,成了新兴的习俗。

  二、元 宵

  正月十五(正月半)为元宵节,俗称灯节。早晨吃熯糕(煎年糕),考究的吃荠菜熯糕。从早到晚人们破锣打鼓“闹元宵”。有句歌谣,“五月半,龙灯、马灯齐来看。”这说明掉龙灯、马灯是灯节的主要活动,日夜都掉。解放前,杭水渠的龙灯和花渡吴巷、葛巷的马灯于元宵节晚上都曾到洛社镇上去掉,并到店家穿堂,店家赏给红纸包。上塘的大寺场(开利寺门前)和下塘西沿河的聋坊场(今无锡县通用机械厂所在地),均为聚观掉演的场地。杭水渠的一条龙灯是 “打柴龙灯”,共9节,每节竹柄上用竹篾扎成长方形的龙骨,中空,形如打柴榔头,掉夜龙时里面装上蜡烛,掉起来宛如火龙飞舞,颇为壮观。

  三、清 明

  清明,在公历4月5日前后,即从隔年均冬至起共106天。清早,家家折杨柳枝条,插上门桶,叫做“催燕”,儿童嬉戏,将杨柳技条的皮剥开,捋成杨球,取其谐音,叫做“娘舅”。清明时节,人们结伴而行到郊外,欣货田园风光,称为“踏青”,现已发展为春游活动,到外地游览名胜。春节以后,到清明为止,本地原有放风筝的活动(清明,田里麦苗已长起来,放风筝停止,以免踏坏麦苗)。风等俗名鹞子,有蜈蚣鹞、蝴蝶鹞、八角鹞等,还有儿童放的瓦爿鹤。民国时期,叶巷村上的放风等是有名的。村人制作了三、四面大的风等,在晚上,用长长的麻绳拉着,趁着风势把它们驮起来放,绳上系着几十盏灯笼,带上夜空,似串成星斗,这叫做“鹞灯”,煞是好看。
  解放前,清明和冬至,同姓宗族有祠堂(祭祀祖先的场所)的都要祭祀祖先,以示慎终追远。凡年满16岁的男丁都到祠堂内,由族长(俗称老长辈)、房长带领祭奠。祭祀礼毕,合族宴饮,叫做“吃清朋”、“吃冬至”,统称吃公堂。然后议事:清帐理财,整顿族规,谓解家庭纠纷(如夫妻不和、兄弟分家、忤逆不孝等)。各家在清明节或清明的前一天(寒食节)要扫墓,人们携酒馔、香烛至祖坟祭拜,同时飘红、白、黄、绿彩纸,叫做“飘白纸”。有些客居异乡的游子,也要特地赶回扫墓,以表孝心。有的人家还对祖坟整修,植树培土。解放后,扫墓增添了新的内容。清明到来,机关、学校及群众团体开展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以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一般前往无锡市革命烈士凌园(在惠山),敬献花圈凭吊,瞻仰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四、立 夏

  立夏,在公历5月6日前后。这天能尝到三鲜,有“立夏见三鲜”的谚语,主要指苋莱、蚕豆、蒜苗。解放前,有称人的习俗。午后,村前树上挂着一杆大秤,男女老少都去称体重。也有在家中称的。洛杜开利寺前的石牌楼,曾是立夏称人悬挂大秤之处。立夏称人有个传说:
  三国魏蜀吴棺继灭亡,晋朗开国之君司马炎(晋武帝)统一中国。当时在南方边疆,曾被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孟获,闻知蜀汉后主刘阿斗(即刘禅)被幽禁在都城洛阳,他为了报答诸葛亮的宽容之恩,就请求司马炎在生活上优待阿斗,并在每年立夏这一天,特地前往洛阳,亲自给阿斗称体重,若钵重减轻,他就要起来反晋。可叹亡国昏君刘阿斗竟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话来。

  五、端 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俗称端午节。家家门上插菖蒲剑(即菖蒲叶,俗称蒲郎,削剑形),孩童手上系菖蒲根做的葫芦,都有驱瘟逐疫的作用。
  早晨吃棕子,相传是纪念战国时期投泊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旧有“瑞阳勿吃棕,死则呒人送”的谚语。在隔日下午,家家户户就忙着裹棕子,品种有米棕、赤豆棕、豌豆棕、豆瓣棕;家境好的还裹火腿棕、鲜内棕。式样有小脚棕、菱角棕、三角棕。午餐,饮雄黄酒,并喷洒墙角、床下,可祛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菜肴有黄鱼、黄鳞烧肉两样传统菜。大人用手指蘸雄黄酒给孩童额上写个 “王”字,以示压邪。有的还在脚背上写“王”字,防蛇虫百脚(蜈蚣)咬。午后,室内烟熏蓬艾(俗称煤蓬头),以消毒杀蚊。解放后,插菖蒲剑、饮雄黄酒、烟熏蓬艾等习俗已废止。

  六、夏 至

  夏至,在公历6月22日前后。中午吃馄饨。

  七、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多数人家在这天或超前儿天要祭祖,谓之“过七月半”,祭品中有西瓜、茄饼(用茄子做馅的米粉饼)。有些人家还请亲戚吃昼饭,亲戚离去时送些茄饼,有句歌谣:“七月半,做了茄饼送亲眷。”解放后,这一习俗基本废止。

  八、七月三十

  农历七月三十晚上,人们都要点燃棒香及蜡烛,插在家门前的阶石间和场地上,谓之“插棒香”。棒香,是用细的竹梗或木梗做芯子的一种香。插棒香的风俗有两种说法。一说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菩萨诞辰,焚香燃烛插于地上,是“插地藏香”,带有迷信色彩。另一说,也是比较流行的说法,称插棒香为“插狗屎香”,这有个由来:
  元末张士诚举兵起义,据姑苏称吴王,深得民心,后被朱元璋击败,城破被俘而死,时为七月三十日。百姓为感激他的功德,于是每年在他死期的晚上,用焚烧棒香的方式来纪念他。因张士诚小名“九四”,特取名为“九思香”,又恐怕触犯明王朝,就托名“狗屎香”
  插棒香这一风俗,解放前在本地盛行,似乎成为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每逢农历七月三十晚上,村村庄庄,男女老少,都不约而同地手捧点燃的棒香,一炷炷地插到家门前的地上,这时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星火点点,光彩闪耀,宛如一条条火龙,煞是壮观!爱玩的大孩子,还在场中心把棒香插成正方、长方、圆圈、多角等图形;有的把一炷炷棒香遍插在几个大南瓜上面,安放在春凳上,好象一盏盏彩灯。

  九、中 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这天要吃糖芋头(早晨吃)、麦饼(家家户户在当天下午做)和月饼。有句歌谣:”八月半,糖烧芋头吃吃看。“也有说”八月半,做了麦饼锅里熯"。
  晚上,各家团聚欢宴。解放前,洛社镇上一些店家还于门前或天井中烧斗香(用线香编成升箩形的香斗,中放檀香、末香,插上线香)斋月。中秋月明之夜,有些居民往往约三五友好,出门散步,连走大小3座桥(如洛社大桥、南小桥、北小桥),别有雅趣,谓之“走三桥”。

  十、重 阳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按照古代的说法,九为阳数,九月初九,因日月均属阳数,故称重阳,也称重九。
  登高与吃糕是重阳节的两个习俗。重阳登高的由来是:
  东汉时侯,有个桓景,跟随方士(指通晓追道术的人)费长房学道。一次,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将有灾疫,应急令家中人缝制纬(深红色)囊,盛放茱萸(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这里指它的果实),每人结在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灾可避。”桓景依费长房所嘱,到了九月九日,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见鸡犬暴死,而人免于灾。
  本地因无山可登,故重阳无登高之举。惟解放后兴秋游活动,也有人于重阳节去惠山登高眺览的。吃重阳糕,解放前较盛行,“校”和“高”谐音,寓登高避灾之意。

  十一、冬 至

  冬至,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先一日晚叫做冬至夜,有“先有冬至夜,慢有冬至朝”的谚语。人们重视吃冬至夜饭,旧时还有“有末冬至夜,呒末冻一夜”的谚语,意为有钱、人家吃冬至夜饭,无钱人家只得挨饿受冻。解放前,冬至和清明一样,同姓宗族有祠堂的都要祭祖(见前“清明”记述)。

  十二、腊 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中午,吃腊八粥,粥里有八样食物,各家大同小异,一般用青菜、黄豆、赤豆、蚕豆(发芽豆)、油豆腐、百叶、芋头、山芋合煮而成;考究的有枣子、莲心、白果等物。

  十三、除 夕(包括除夕前)

  除夕为农历一岁之最后一天(大月为十二月三十,小月为十二月廿九),俗称大年夜。其前一日称小除夕(相对而言,除夕亦称大除夕),俗称小年夜。从农历十二月中旬起到除夕,人们忙于送旧岁、迎新春的过年活动,分述如下:

  (一)掸檐尘

  俗说“若要发,掸十八”,“十七、十八,越掸越发”。家家户户都要在农历十二月十七、十八这两天内,束扎稻草帚系在长竹竿上,掸除四壁、屋枯的灰尘,并用秆稞或竹筏通灶间烟囱,谓之“掸檐尘”。实际上这是进行一次大扫除,准备干干净净迎新年。

  (二)送灶

  农历十二月廿四,据说是灶神(俗称灶家菩萨)上天的日期,傍晚,各家做脚跟团子(团子半个白,半个黄,成椭圆形),送灶神上天,并在神龛上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析求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时多说好话,少说坏话,以保合家平安、到了正月半再接灶,迎接灶神下界。此风现末绝迹。

  (三)蒸糕做团子等

  十二月廿四送灶后,蒸糕做团子。事先“牵淘磨”(即淘米后用人力牵石磨磨粉),邻居互助协作。现在牵淘磨已发展为用钢磨机械轧粉(各村都有粮饲加工厂),节省了不少人力。条件好的人家杀猪宰禽,有的还在十二月初就酿了年酒,有的村上车水干河,捉鱼、分鱼。家家采办年货,市场繁荣、热闹,一派过年景象。

  (四)祭记

  敬神祭祖,俗称过年,早者在十二月廿六、廿七左右举行,晚者在大小年夜举行。解放前,过年比较隆重,先祭天地,后祭祖先,祭把过程俗称祝饷。祭祀时,燃香点烛,敬酒接羹饭,供鱼肉荤素(有荤汤萝卜)和年糕年团子等,全家行跪拜礼。解放后,禁祀过年曾大为城少,近年来又逐步恢复,但禁礼已简化,许多人家仅祭祖先。

  (五)画弓箭、贴春联

  到了除夕傍晚,家家要画弓箭、贴春联。画弓箭,是用草帚蘸石灰水在门前场上画张弓射箭的图形(有的把箭头画成戟头),以示镇邪。有些人家画在大门、后门内外场地,并在场上书写“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秦民安”等吉利话。抗战前,曾有人家画飞机、大炮的。此俗解放后已废止。春联,解放前称门对(包括大门对、二重门对、房门对等,一般指大门对),贴春联是喜迎新春。解放前的传统联语有“运转三阳泰,时来万事通”(通用);“种田千倍利,养蚕十分财”(用于农家);“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用于经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用于读书人家)之类。解放后,春联的内容大为革新,并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有变化,同时不拘泥于平仄。例如:“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解放初期较为普遍);“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60、70年代较为普遍);“九州生气逢春旺,四化新潮逐日高”(1978年以来,下同),"万众一心创大业,五讲四美立新风”;“春回大地喜盈门,国展宏图民致富”。

  (六)吃年夜饭

  除夕晚上,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有些人家趁这天祭祖之后吃年夜饭),酒肴丰盛,在外地工作的也都赶回家,探亲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寄母家还要请寄子(在开始三年内)吃年夜饭。
  解放前,一到农历十二月下旬,便有人到附近村庄喊火烛:“寒冬腊月,火烛小心,水缸挑挑满,柴仓掳掳清。”同时提防盗贼,兼喊:“前门撑撑,后门闩闩。”到了除夕,就挨户索取年夜饭米或年糕年团子。现在有的村在除夕前还有人喊火烛,由村委给予报酬。

  (七)守岁

  吃过年夜饭,家庭主妇炒长生果(花生)、南爪子,准备年初一的食物和穿的新衣。一切事毕,全家团坐,吃茶和瓜子、长生果等,谈天说地,直到深夜,叫做“守岁”。睡觉前,放关门炮仗2响或3响。1980年以后,有电视机的人家逐渐增多,除夕之夜全家在荧屏前欣赏春节文艺联欢节目。
  解放前,穷人欠租、负债,过年如过关,故称年底为年关。有句歌谣:“十二月半,拔掉锅子剩个烟囱管。”这就是形容诸债毕集的穷人一贫如洗。他们还不起债,往往在除夕这一天外出躲避,到年初一才敢回家(按规矩,债主不得在年初一索债)。这种现象解放后已绝迹。

拜礼或鞠躬,年龄大的一般口头叫一声“拜年”,解放后通行叫一声“拜年”;长辈发给孩童红纸包压岁


社会风俗包括哪些内容
二、节日习俗 节日习俗是指在特定节日里,人们为了庆祝或者纪念而举行的一系列活动。例如春节贴春联、吃年夜饭、舞龙舞狮,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愿景的追求。三. 信仰与崇拜 信仰与崇拜也是社会风俗的重要部分,包括人们的宗教信仰、祖先崇拜以及民间信仰等。不同...

社会风俗有哪些
社会风俗包括许多方面,如饮食、服饰、居住、婚丧、节庆、生产、交通等。具体列举几个重要的方面如下:一、饮食习惯 社会风俗中的饮食习惯十分重要。 不同地域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饮食习惯和美食文化。例如,中国人喜欢用筷子和碗作为主要的餐具,而西方则常用刀叉。此外,各地的特色菜肴、节日食品等也反映了...

社火的风俗
社火有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风俗,是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社火的年代相当久远,原始祖先对不可抗拒的生死、日月、灾难等自然现象不能理解,只能幻想出超自然的力量,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节日时扮演神来狂欢。社火的来源 1、社火的意义 “社”是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

2023民间过社是农历哪天 过社是农历哪天
春社日习俗有哪些 1、社戏:又称社火,为南宋遗风。在许多地区的民间(如直隶、霍州、汾西、荆州),在春社时会根据村落大小、地位高低而凑钱演社戏。而在山西临汾同时也有举办香火会,扮社火的风俗。2、社祭:作为春社的最初目的,社祭也是许多地方春社时的习俗。如六合、京山、宣恩、应山(今湖北省广水...

赶分社的风俗是什么
每年社日,人们都会前来祭祀,祈求五谷丰登。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朝拜的人越来越多,随之出现了售卖香烛、纸钱的小商贩,随后交易草药、藤索、锄柄、斗笠等物品也逐渐加入到赶分社的交易中。赶分社的规模逐渐扩大,最终发展成了农副土特产的交易盛会。到了宋咸平五年,县治迁移至此地,赶分社的活动也固定...

社日节的风俗有哪些?
1. 社日节庆祝土地爷的生日,人们前往土地庙向他祭拜。2. 社区成员会集资为土地爷庆祝,活动包括烧香、敲锣鼓和燃放鞭炮。3. 在庙前,大家会进行野餐聚餐,同时进行擂鼓、对歌和斗草等传统活动。4. 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社日节同时包含了龙抬头节的习俗和对社的祭祀活动,称为”二知掘毁月...

旧社会的封建习俗和和礼节
有的地方,新娘下轿时,新郎用凹栏挡住新娘后脑地方。这一风俗,惠州流传的哭嫁歌中亦有反映:“我(新娘)脚踏轿门郎晾遮,郎晾遮头遮女死,我比(给)什么功劳来谢爷。”看来,新娘是颇怕这一“遮”的。按民间的说法,凡出嫁女要孝道,即使上轿到了男家,也要一步三回头,而新郎的那个凹栏,就是要遮住新娘不断...

耍社火的风俗有哪些?
1、纸马舞 用竹子分别扎成马的头胸和臀尾部灯架,裱糊彩绘成骏马灯样,一般八至十匹,各系在骑马人的前腹后腰,骑马人披衣围裙。表演时,马队进退穿插,左右环绕,做出各种舞蹈造型。鞭梢声、口哨声、雀铃声和锣鼓点融为一体,使舞蹈的刚健豪放达到高潮。2、腊花舞 由四至八个巧妆打扮的小姑娘演出...

四川有哪些风俗?
1、吃坝坝宴 四川民间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喜事或丧事。 办喜事或丧事的人,会摆上几天流水席。受邀的人会带上伴礼,去吃上一顿。因为是在场坝里进行,所以俗称吃吃坝坝宴。2、走人户 四川民间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民间凡遇年节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况。都要到亲戚家串门探望...

"社"戏中的"社"原指什么?那在绍兴,"社"是一种什么?
村’。绍兴至今尚保留着‘阮社’‘谷社’这样的村名。每个社有社庙一土地庙,庙里供着土地神,祭社的日子叫‘社日’。”社戏 (宗教、风俗戏艺活动):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一种有关宗教和风俗的戏艺活动,有着酬神祈福、文化娱乐或商业相关的意义,代表地区有绍兴社戏、黄冈社戏、安顺地戏等。

桐城市15840921146: 洛阳有什么风俗习惯 -
徐扶坎地: 由于长期在中国历史上居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古都洛阳的历史文化可谓绵延久远、博大精深,民俗文化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洛阳民俗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物质生产、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庙会,还是手工技艺、...

桐城市15840921146: 乐清有哪些民俗 -
徐扶坎地: 1、乐清旧有的集市习俗一直沿袭至今,主要有:蒲歧每年九月初一到初五:大荆每旬三、六、九;虹桥每旬三初八;芙蓉每旬二初七:白石每年农历三月初十等. 2、在乐清,“除夕”俗称为“廿九黄昏”或”三十日黄昏”.为欢度这个节日...

桐城市15840921146: 傣族有什么风俗习惯?禁忌什么? -
徐扶坎地: 傣族的禁忌 吃饭时要有礼貌,不能抢着吃,不能在别人筷子下面挟菜,不能用筷子打猫、打狗,饭吃完后再添,不能将锅端起来.吃饭时不能随地吐痰.不能用脚踢凳子给别人坐,不能用脚踢烧着的木柴,添柴不能在灶里添,烧柴时必须先烧大...

桐城市15840921146: 冰岛习俗有哪些 冰岛有什么风土人情? -
徐扶坎地: 冰岛习俗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圣诞节:冰岛的圣诞节庆祝活动非常盛大,人们会互相赠送礼物,并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焰火表演和圣诞舞会.2. 热水泡温泉:冰岛是一个火山岛国,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在冰岛,人们经常会泡温泉来放松身心...

桐城市15840921146: 西双版纳的傣族有什么习俗? -
徐扶坎地: 习俗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

桐城市15840921146: 揭东的哪些节日分别有哪些习俗? -
徐扶坎地: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

桐城市15840921146: 无锡洛社镇有哪些风景区
徐扶坎地: 洛社没有风景区 如果是春天的话你可以到洛社的杨市去看看桃花 现在只有到街上逛逛了

桐城市15840921146: 造成近视眼的不良用眼习惯有哪些 -
徐扶坎地: 青少年近视眼患病率高的原因,除与这一年龄阶段眼的生理特点有关外,与不良的用眼习惯也有密切的关系.据调查,造成近视眼的不良用眼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连续读写时间过长:有很多学生在得到一本书后,往往捧着书不放,想一...

桐城市15840921146: 河源还有什么风俗? -
徐扶坎地: 河源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是沿海与山区的交界之处,这里聚居的90%是客家人,客家人是在东晋战乱时原藉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人,经过几次艰难拔涉,时延1050年,迁徙到赣南、闽南、粤东北等到地方,在继承原中原地区某些文化风俗的基...

桐城市15840921146: 洛阳取媳妇的习俗有哪些啊?有订婚的习俗吗?最好具体点啊!谢谢 -
徐扶坎地: 我是个洛阳女孩子,至少我还没听说有什么习俗,和大众化一样的.但是少数人还是有订婚这么个说法的但是都是在偏远郊区.其他形式和别的城市也没什么区别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