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话“满月油饭”是何意?

作者&投稿:言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台湾有哪些风土人情~


春节
初一 早(开门大吉取於早)
初二 巧(女婿回娘家是稀巧之事)
初三 困甲饱(初三是赤狗日,不宜外出,启困到饱。)
初四 接神(诸神於12月24日返天后,在正月初四又重回凡间)
初五 隔开(这天也是五路财神生日,故商家都在此日「开市」。
初六 挹肥(清除水肥,把几天来的秽物清除出去)
初七 七元(此日为人诞生日),上供七宝汤,生果,祈求解除百病,长生不老。)
初八 完全(暂时把春节的玩乐复原。)
初九 天公生(玉皇大帝的寿诞。)
初十 有食食(拜完天公生的牲礼,又有得吃了。)
十一 请子婿
十二 查某子转来拜(由正月初二至十二均是女儿,女婿回娘家之日。)
十三 食盐糜配芥茶(吃稀饭配素菜,食幽默讽刺之意。)
十四 月光(开始为上元月结灯棚。)
十五 上元暝(元宵节,庙宇展示花灯,新年活 动也就在一片灯海中结束了。)
台湾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据截至1998年8月的统计,已达2181万多人,加金门、马祖的人口,总数为2186万多人。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31‰。 平均每平方公里586.83人。台北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万人。人口密度超过了广东、四川等省份。
台湾人口分布的特点是西密东疏,全岛人口多集中在西部平原。西部平原一共17个县市(台北、高雄、基隆、台中、新竹、嘉义、台南7个市和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云林、嘉义、台南、高雄10个县),面积为18,710平方公里,占全岛面积的52%;而人口则占全岛总人口的86.1%。
中部和东部多是丘陵和山地,共有5个县(南投、屏东、台东、花莲、宜兰),面积17,063平方公里,约占全岛面积的48%,人口只占全岛人口的13.9%。
台湾同胞绝大部分为汉族。约占全省人口的98%。1946年以前,他们中的80%左右祖籍福建,其中以漳(州)、泉(州)人为最多;约20%祖籍广东,以梅(县)、潮(州)人为最多。故全省通行闽南话。1949年前后自大陆去台湾的人则各省都有。少数民族占人口的2%,约40万人左右。
台湾原住民分为平埔族和高山族。平埔族又分为蛤仔难、凯达格兰、道卡斯、拍则海、巴拔埔拉、巴布萨、洪雅、西拉雅等八族。分布于北部和西部平原及沿海。明清时代的大陆汉族移居台湾,多居于西部平原和东、北、南部沿海平地,与平埔族杂居。平埔族已与汉族融合,生活与文化都接近汉族。据统计:平埔族1943年有62,119人,80年代有约10万人。
台湾的少数民族同胞因受历代统治阶级的歧视和压迫,其经济、文化的发展,长期受到阻滞。迄今有些地区的高山族同胞仍过着半耕半猎的生活。高山族同胞勤劳、豪放,能歌善舞。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杵舞”,音节铿锵,优美动人。
台湾居民信奉宗教相当普遍,其中佛教、道教的信徒最多,约占全省人口的1/3。天主教、基督教居次,约占全省人口的3%。另外还有部分居民信奉回教、天理教、轩辕教、大同教、理教等。在民间还有白莲教、救世教、一贯道、真空教等各类会道门组织的活动。高山族中还保留一些原始宗教。全省各类教堂和寺庙甚多,平均每4.5平方公里就有1座,将近各类学校总数的1倍。
台湾的普通话很普及,它不仅是官方语言,在社会上也成为通用语言。但在民间,广泛应用的是“福佬话”即台湾的闽南话。早期的大陆移民主要来自闽南,特别是漳州和泉州。他们在台湾杂居之后,泉州音与漳州音逐渐形成一种“不漳不泉”的闽南话,即福佬话。它吸收了高山族语言和日本语的一些语汇及语法,因而福佬话已与福建的闽南话有些不同。客家移民来自广东省的三个地区,客家话也有三种语群,即“四县”(属于旧嘉应州的兴宁、五华、平远、蕉岭等四县使用的客家话)。“饶平”(属于旧潮州府的饶平一带使用的客家话)。

小孩子满月的时候 闽南习俗要送亲朋好友米做的油饭,表示繁殖之意

生男孩才送油饭

是生儿子满月才吃油饭,要是生女儿就煮红蛋请大家吃,
不过现在都改成生儿子满月吃满月油饭,生女儿满月会买满月蛋糕!

  "顺月"得子的人家,在婴儿诞生的第三天、一个月、四个月和一年都要庆贺,叫做庆"三朝"、"做满月"、"做四月日"及"做度脐"。特别是生育第一胎时,不管生男生女,普遍庆贺,反映了自内陆乡村迁移来的厦门人传统观念上显著的进步。这个风俗一直保持到现在。讲究的人家四个日子都做,大部分家庭则多做"满月"和"度脐"。
  庆"三朝"。备油饭、全鸡、酒,祭神佛祖先,敬告在他们的保佑下家中又添一新生命。以豆腐、肉、鸭蛋、韭菜、油饭、酒祭床母,祈求她庇护婴儿。备油饭、全鸡、瓮酒、油炸的灌蛋浆这些"做月内"的食品,派人送往外家,正式报告外孙的诞生,称为"报酒";同时也有显示"做月内"准备充足,请外家放心之意。外家则以其礼品祭告自家祖灵,婆家的人要向外家祖灵焚香膜拜。媒人家也要送油饭答谢。庆贺新生儿的祭品中,全鸡的脚不能像在其他家把时那样,向鸡腹内反折,要两脚直伸。俗称此时两只鸡脚象征婴儿的双脚,是绝不能有半点折曲的。油饭是用糯米和香菇、猪肉、大虾烹成的糯米饭。大虾、香菇、猪肉

  先在大盘子里摆成美丽的图案,再放上糯米饭,倒扣在专盛油饭的大红漆木盒内,一盘油光闪亮、鲜艳夺目的油饭即实现在眼前。更早的时候,做"三朝"要同时向邻里送油饭,凡"做月内"时有来贺的亲友都要送,还要选用专供送油饭的永春漆盘。因此是时不乏做油饭的好手,一次做数十上百斤糯米,绝无烧焦的。"三朝"遍送油饭的人家同时也大宴宾客,举家同庆。后来只有婚嫁时按古代"六礼"照行的所谓"大嫁娶"的人家做三朝时才这么热闹。现代都在满月进行。

  收到油饭的人家,都在红漆木盘下留下部分"油饭头",即面上的部分香菇、大虾、猪肉,绝不能全盘收下,叫做"留油饭头"。同时还要制一些自家煮饭的米放在红漆盘内,向送油饭的人说;"让婴儿头壳硬!"这是祝贺婴儿健康成长的吉利话,这叫做"压盘"。送油饭的人都谙熟这些规矩,决不会带没有"压盘"的红漆盘画家。压盘也有用面干、面线的,吉利后要说"让婴儿长岁寿!"也有压红包的,要双个红包,不能单个,吉利语是"给婴儿结衫仔带!"外家的回礼要超过婆家进的,同样是瓮酒、鸡,还有鱼、猪肝、猪腰、鸡蛋、麻油、乡饼等。生女婴的,外家一定要加送猪肚,表示要给女儿"换肚",下一回给婆家生个男的。

  厦门风俗,"三朝"时为孩儿哺乳称"开奶"。以风葱在粥汤中泡过,拭擦乳头,丈夫或邻家长得好的孩子先吮一口,才给婴儿哺乳。

  庆"三朝"的热闹比较罕见,普遍合并在做满月里,所以"做满月"时,喜庆就显得格外隆重。

  "月"。祭神祖、床母与庆三朝同。曾住神庙向"送子娘娘"或其他庙神求子的人家,还要赴庙祭谢。

  油饭要送煤人,送邻里,送"做月内"时有送礼祝贺的亲友,尤其要送外家。送外家的油饭不只一份,还要备办外家转赠其亲戚的份额,往往是用称为"桩"的大食盒一盘盘摆着,成盒成盒地抬往外家。外家回之以"满月圆"即红色圆扁的馒头)相贺。同时贺的还有香蕉,祝愿外孙明年招来小弟弟;染红的熟鸡蛋,祝愿外孙身躯硕壮,脸庞像鸡蛋那样光洁丰润。婆家就把它们分搭在各油饭盘里,分进该送的人家,如数量不足分配,自己再添补。收到满月油饭的人家,留油饭头后,仍分别以粳米、面线、面干放在红纸上回礼,或以红包一对致贺。满月送抽饭的风俗盛行至今。但自开放改革以来,人们口舌已大大娇贵,收下油饭,慷慨回赠之后,却不知拿那盘油饭怎么办。所以现在渐渐改送油饭为送向店家定制的包装精美的蛋糕(类似生日蛋糕),由店家裱上诸如"XXX满月之庆"的字样,收礼者一般都回以红包。深知传统的,一定送2包;新式的家庭进一包,人家也不见怪了。

  外家往贺外孙满月,还须"进头尾",即婴孩从头到脚所穿戴的衣、帽、鞋、饰物等,并送俗称"剃头圆"的红色面桃。

  "做满月"时,要给婴儿剃掉头上的胎毛。一般提前数日就剃好了,男婴选出生后的双数日子,女婴则选单数日,有的选在婴儿出生的第二十四日,意应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剃满月头时,先将鸡蛋、鸭蛋、荆介(去风)和水,煮成"剃头水";蛋黄和青葱汁,拌和备用。理完发后,从水中拿起鸡蛋和鸭蛋在婴儿脸上、身上滚动比划,日中吟道"鸡蛋面,鸭蛋身",美言婴儿健美。再将蛋黄葱汁涂抹头顶,俗称可以帮助去掉头上的污垢,加葱是暗喻婴儿将来聪明,"葱"与"聪"谐音。剃下的头发,以石子压重,用红纸包着,放置靥顶,意喻婴儿头顶上将有毛发再生。满月的产妇才可以出房走动,抱着婴儿拜神拜祖,展示婴儿的姣容丰姿,合家充满了喜气。

  满月当日,办桌宴请亲友,古称"汤饼会"。汤饼即汤煮的面食,席上必有寓意长寿的面条。亲友往贺的多为"头尾"衣服饰物,情深的是赠金器饰物,如上有"寿"、"福"、"佛"字的金坠子、金戒指等。筵至中途,丈夫抱出麟子,来客起身,依次抱抱婴儿,说一句吉利的话,如祝贺孩子健康长寿、富贵、聪明等。现在满月访客的风俗依存,馈赠多为红包。

  富有人家,婴儿做满月,多豪华奢办,家宅张灯结彩,大宴亲友宾客,还请来戏班搭戏棚演剧,热闹非凡,应酬很大。贫穷人家没有这样的排场,但也充满了喜庆气氛,量力而行地答谢

  "做月内"时雪中送炭的亲友。

  "做四月日"即婴儿出世四个月之庆。一般不比满月隆重,多在两亲家间进行。"做四月日"相当古俗的百日之庆,仍祭拜祖先、神佛、床母。外家再送"头尾",这次比"满月"时送的为多。往往还有成对的脚环手环,套在婴儿胖胖的脚腕、手腕,手脚一动,环上的小铃"叮当"作响,十分悦耳。最显著的是一定要送一件非常漂亮、柔软实用的夹棉披风。因为四月日的婴儿要第一次抱出门逛街,第一次见见这个世界,都要用披风连头裹住,以挡风寒,只露出小脸蛋。这条披风就由外家制赠。这样的披风现在还时行,面料日益讲究精美,真丝居多;花色有大红、碎花、团花的,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披风出门挡风,在家还可以当小被子盖,真是实用极了。"做四月日",外家还要送来桃红色的红面桃,"桃"与厦门话"玩耍"一词的读音相谐,俗语说的"吃桃好"tito’",意即孩子会长得健美、活泼、伶俐,惹人喜爱。儿家将面

  批祭神祖后分送邻里,这种俗称"好知影"(让人家吃了知道庆贺什么事)的送礼,习惯上不必回赠。

  "做四月日"的重要内容除上述祭拜、外家进头尾、抱婴儿逛大街看光景之外,另一项重要的仪式是"收诞"。将十二个或二十四个"碰饼"(酥饼)用红丝绳串起,挂在婴儿脖子上,垂于胸前,掰开一个,在婴儿嘴唇上抹抹口水。说:"收诞收干干,明年生男艺"或"收诞收离离(干爽),明年抱小弟!"俗称如此一来,婴儿流延的阶段就可很快顺利通过,早日长成大孩子。"碰饼"又应着低语"碰碰大",即迅速生长之意,也表吉祥。

  现在显眼地"做四月日"的已经少见,但外婆是一定不会忘记外孙四月日之庆的。那件又温暖、又轻柔、又漂亮的披风裹在外孙身上,英姿飒爽,显示了外婆对外孙的疼爱,这是怎么也不能少的。传统观念浓郁的家庭还不忘给孩子"收诞",但挂"碰饼"的婴儿已很少看到了。

  在婴儿出世的短短四个月内,就接二连三地喜庆,或云古时的人爱操办,这委实冤枉了古人。现代科学发达,婴儿的成活率高,生育成功了,这孩子一般就活定了。古时候却不是这样,不但孕妇视分娩为生死关头,俗语说"生得过手麻油香,生不过手三块板"(专供停放死尸的"水床"由三块木板作铺板)、而且婴儿出生后百日之内死亡率极高。世俗视婴儿出世后的三日、一个月、四个月分别为成败与否的分界点:能过三日的才有望生存,于是才能往外家报喜,庆贺渡过了一关;活过满月的。眼见婴儿出生后,经过厦门俗称的"消水"阶段,便下去又"膨奶"胖起来,才感到有了希望。于是要大庆祝,宴请其客,做"汤饼会",吃面条,祝愿孩子继续"膨奶",健壮地活下去;做四月日则是渡过了百日大关,婴儿长势见稳,才敢抱出来逛街,见风日,见世面,才谈得上要"收诞",快快长大。古时没有什么预防接种,且不谈那些危险的传染病,单是腹泻和风寒发高烧就不知从母亲怀中夺走了多少可爱的婴儿。古时给婴儿做庆,庆幸过关的心理占着绝大的成分,这从做庆都要虔诚地礼佛敬祖可以窥见一斑。而后来的做庆,则是无忧无虑的欢娱庆贺,毫无"过关"的意念。这就是

  庆"三朝"、"做四月日"日益式微的主要原因了。

  四个月的婴儿生长迅速,母乳供应的营养已跟不上婴儿的发育需要,厦门人一般在五六个月时添喂辅助食物。旧时普遍添喂白米粥汁,厦门人传统上早晚两餐吃粥,穷人家则三餐吃粥,取用方便。大锅煮的粥汤汁浓自,可口又富含营养,效果很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即有"米白贵如油"之句,这"米白"就是大米粥汁。稍有能力的家庭又添喂牛奶、蛋黄等。

  婴儿如有疾病都称"没乖",除了每月的初一、十五外,还可以随时以豆腐、肉、酒,置于床上祭"床母",祈求她的保佑。民间又有人称"先生妈"的女人专看小儿疾病。她们擅长草药,又往往兼用迷信手段。有时也治好一些小病。穷人家的妇女偏信她们,孩子不乖时,往往先找她们。

  灵魂的存在,在婴儿时已有了具体的迷信说法。婴儿出世时,屁股上总有形状、大小不一的乌青色块,人们一口认定是"床母"做的记号。每当婴儿睡觉的时候,就是"床母"带领婴儿的灵魂离开躯体去游玩的时候。婴儿在睡梦中哭醒,大人总是说受了惊;婴儿在睡梦中甜笑,大人则说是"床母"逗笑了孩子,不必去担心。所以绝对禁止在婴儿熟睡时在其身上点涂颜色以及换衣,否则婴儿的灵魂回来时,会因此找不到自己的躯体,不能回附到自己的身体里…

  发育正常的婴儿,据厦门人的观察标准,七个月应该能坐稳,八个月会在床上爬,九个月则已长出牙齿,俗称"七坐人爬九发牙"。这样的婴儿应该在周岁左右就能行走。倘若婴儿是"七‘卖’(不能)坐,八‘卖’爬,九没牙",则是有了毛病,周岁前后无望能行走。故厦门俗语又有"能走走‘脐一’‘卖’走走‘脐七’"的说法,即会走路的,周岁就走得很好了;周岁不能行走的,要到一岁半后才会走路。为适应婴儿成长的这些阶段,市上售有竹制的"坐轿"、"站轿"、"走轿",供不同月龄的婴儿坐、站和学步。

  厦门的婴儿一般在周岁断奶,奶水足的也不超过一周岁半。断奶前逐步减少哺乳次数,增加白米粥汤的分量和稠度,进而改用优质粳米粉加水或牛奶煮成的糊状食品——"米糊"。长出牙齿后,也把一些易消化的肉菜弄细了,随时喂一点。厦门人重视婴儿消化能力的调养,习惯上隔一段时间就煎中药"四神汤"给婴儿吸食。开放改革后,厦门推出的婴儿食品"健脾米糊粉",曾一度风靡大江南北。其配方就是总结了厦门传统的育儿经验,用优质粳米粉加上中药"四神"。"健脾米糊粉"在日后各式各样的土洋婴儿食品涌现之前,垄断市场,供不应求。这是厦门育地传统经验的光荣和骄傲。

  度过一个寒暑的婴儿,"呀呀"学语,蹒跚学步,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生日——"度脐"(周岁)。

  "做度脐"是大事,与"做满月"一样,非常热闹,家神、拜祖、请客。外家仍要"送头尾",自"做满月"、"做四月月"以来,一次比一片多。此次的"头尾"常有外套衣衫。男婴得送小长衫、马褂、碗帽,女婴得送"香波衫裙"。现在多是送一套童装。富裕外家的"头尾"必有银制的脚键、手链或手环、脚环。外家还送来双头"燕仔龟"(即红色面龟)及煮熟的公鸡一只。

  周岁的婴儿穿上外家送来的新衣,由大人抱着,让婴儿一脚在门内.一脚在门外,各踏着一只"燕子龟"或鸡脚,大人朗声叫道:"出——有‘窗’(得)吃,入——有‘窗’(得)吃",这就是俗称的"接脚"。将脚长得长与有得吃联系起来,常见于厦门人的调侃。人们戏称那些一上别人家门就碰上有好东西吃的人为"脚长,有吃福!"为此,原本应是祝愿孩子快快长高长大的"接脚"风俗,又延伸为将来走到哪里都有得吃的祝愿。"接脚"仪式使用过的鸡脚等,用红丝线拴住,挂在大门的门环上。

  "做度脐"时,怀着对婴儿未来的遐想,又饶有兴趣地举行"试周",意即对周岁婴儿未来志趣、前途的测试。原只对男婴,后来对于女婴也进行了。"试用"时,婴儿居中坐着,将算盘、笔、墨、钱币、书、印章、秤、芹菜、肉、葱、尺、剪刀、针线、鸡腿、土块等,放置在婴儿周围,让婴儿任意抓取。每样东西都象征着一种志趣或前途。如算盘、秤主婴儿将来经商,芹菜主婴儿将来手脚勤快,葱主婴儿聪明,印章主婴儿将来会做官,笔墨主婴儿将来善书善画,猪肉、鸡腿主婴儿将来生活优裕,钱币主婴儿将来富贵,尺主婴儿将来善工匠,剪刀针线主婴儿将来善裁缝,土块主婴儿将来当地主或务农,书主将来婴儿聪明会读书。儿家都将婴儿的注意力往自己希望的象征物上引去,所得结果皆大欢喜。现代还有"试周"的,象征物随时代有了变化,表现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其结果人们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但却充满了欢娱的气氛。

  周岁的孩子,身体尚不壮实。俗称再经一个寒暑,就不再那么令人操心了。俗语说的"三岁乖,四岁艾(不听话)。五岁叫不来",道出了各年龄期的孩童体能、思维发展的特点。女孩五六岁时请人扎小脚,痛苦之状惨不忍睹,此俗晚清渐废 。


厦门有什么特色好吃的馆子,(除中西餐外)要具体点的??
老板娘就叫招治,本土同安人,薄饼是他们的招牌菜,很有特色,除了各色菜色外里面还加了油饭(糯米咸饭),别有一番滋味,另外还有很多风味菜,还可以定做满月油饭等等 . 十二、厦大 ⒈厦大建行旁边斜坡下去的第一家(不是川菜第一家),做的都是闽南人常吃的家常菜肴,尤其是那道红烧豆腐。 ⒉厦大陶然居的田螺,还有无数...

想去厦门哇~~~有哪位达人能提供厦门美食攻略么?不胜感激~~
老板娘就叫招治,本土同安人,薄饼是他们的招牌菜,很有特色,除了各色菜色外里面还加了油饭(糯米咸饭),别有一番滋味,另外还有很多风味菜,还可以定做满月油饭等等 ..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皓月园→毓园→菽庄花园→日光岩→郑成功纪念馆→厦门博物一路上有...
老板娘就叫招治,本土同安人,薄饼是他们的招牌菜,很有特色,除了各色菜色外里面还加了油饭(糯米咸饭),别有一番滋味,另外还有很多风味菜,还可以定做满月油饭等等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0-10-14 展开全部 这些地方都不好玩,我刚去玩回来的你还是...

我很朋友想去厦门旅游,希望有经验的朋友教一下该注意的地方和好玩的地方...
老板娘就叫招治,本土同安人,薄饼是他们的招牌菜,很有特色,除了各色菜色外里面还加了油饭(糯米咸饭),别有一番滋味,另外还有很多风味菜,还可以定做满月油饭等等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纳米不可以吃 2011-05-26 · TA获得超过16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0 采纳率:23% ...

绥中县18785663312: 这句闽南话是什么意思? -
包肯波利: “假干扣”假字用第一音的话,翻译可以是“吃艰苦”就是吃了很多苦.如若是第四音就翻译成“非常艰苦”他们说的“真艰苦”,“真”是副词而不是真假的真. “磨囊唉栽”没有人知道,没有人了解的意思. “磨秀么关印”这句话有点怪.你是不是翻译错了. 欢迎继续提问.

绥中县18785663312: 闽南语里这几个词是什么意思?
包肯波利: 目屎:眼泪 拢:泛指“都”,有是没有什么意思,跟文言文的“也”性质一样 犹原:依然 叨位:(在)哪里

绥中县18785663312: 这句闽南语是什么意思 -
包肯波利: 就是 爷爷 的意思

绥中县18785663312: 闽南语里“呷哺”是什么意思?正确发音是什么? -
包肯波利: 普通话的:吃饭的意思 英语的: eating 日语的: めし 食べる 韩语的: 挲筽 法语的: 夞傪昷 发音:jia bun 或者发音:家绷

绥中县18785663312: 番仔是什么意思
包肯波利: 闽南人经常讲“泉州人过番,漳州人去台湾”,这种讲法可能有些偏颇,所以又有另... 这里我们不讨论哪种讲法是与非,只讲闽南话中所夹带的“番仔”味. “番”字在闽...

绥中县18785663312: 往昔碎碎念是什么意思 -
包肯波利: 碎碎念:在耳边絮絮叨叨;自顾自的低声嘟囔(碎碎念内容多为内心中不会大声说出的话或想法)它的由来——碎碎念是从闽南话里面的“se se nian”直译过来是“转转念”有时表示:老是老重复说着同...

绥中县18785663312: 闽南语煎爹什么意思 -
包肯波利: 煎爹或称满煎糕,是闽南特色的早点之一,形状呈锥形,内似蜂窝,食松软,夹层香甜,是冬春季节的佳品.同时这也是一款有历史的糕点,和清代左宗棠有关.

绥中县18785663312: 闽南语里面的阮是什么意思? -
包肯波利:[答案] 有2个音(闽南语大部分字都是2个音 因为泉州音和漳州音) 而主流闽南话(厦门话,台语腔调一样)是2个音都取 只是习惯上会多说其中一个音.一个读发是Wen1或者Wun1 另一个读法 我见台南的读过 是Wan1 意思有2个 一个是"我的" 另一个是...

绥中县18785663312: 闽南话“井各臭老”是什么意思? -
包肯波利: 1、你听来的读音不太准确,2、你的理解也有点偏差; 音是“怎告糙老”不是“井各臭老”; 单字的意是:怎(真)、告(够)、糙(粗糙)、老(老态成熟); 总意思就是:长得真的有够显老的了.

绥中县18785663312: 闽南语“阿沙哇”是什么意思 -
包肯波利:[答案] 没听过!= =! 闽南话肯定没这个词!你哪听来的, 只有阿莎力!做事情果断乾脆.不拖泥带水的意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