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的儿子郑经,他的所作所为和名字真的大相径庭吗?

作者&投稿:城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提到郑成功,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肃然起敬。正是他率领军队,赶走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维护了民族尊严与领土完整,因此一直以来,他都是倍受人们敬仰的民族英雄,为后世所缅怀与推崇。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当时以及对于后世都有着极强影响力的英雄人物,却是以一种近乎于被“活活气死”的方式憋屈收场,不免让人倍感惋惜。而令人在遗憾之余更加感到极度气愤的是,给予郑成功内心以“致命一击”的并不是外人,恰恰是他一直都非常信任与器重的长子郑经。

纵观郑经的一生,他“坑”过自己的父亲,“坑”过自己的战友与盟友,对于敌人则更表现出的是“毫无底线”,虽然他的名字叫做郑经,谐音即为“正经”,可他却是将人生的“不正经”演绎到了极致。


郑经的不伦行为,致使郑成功被“活活气死”。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安排自己的长子郑经留守厦门、金门,自己亲率两万五千名将士以及数百艘军舰,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横渡台湾海峡,向台湾进军。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打败了荷兰侵略者,让被荷兰人占领三十余年的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在这之后,郑成功又积极组织开垦、恢复生产,全力发展台湾经济,为台湾地区的开发也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然而,郑成功的身体状态与精神状态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每况愈下。这其中,有水土不服的原因,同时也有着过于操劳、缺乏休息的缘故,但最为重要的是,就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后,他接连遭受了三次非常重大的精神打击。


首先就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被下令处死。

郑芝龙在顺治三年(1646年)投降清朝后,顺治皇帝就一直希望通过郑芝龙招降郑成功,但是郑成功非但没有投降清朝,反而就此与郑芝龙断绝了父子关系,积极坚持抗清,期间还率兵北伐南京,搅得整个东南沿海地区是不得安宁。

而这次,郑成功又拿下了台湾,隔着台湾海峡,借助其海军实力上的优势,继续与清朝继续对峙,而清军则对郑成功只能望洋兴叹,无可奈何。

于是,郑芝龙就此失去了其应有的政治价值,而清朝朝廷这面对于郑芝龙也彻底失去了信心。顺治十八年(1661年),也就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同一年,顺治皇帝去世,继位的康熙皇帝,在鳌拜等辅政大臣的主张下,下旨将郑芝龙处死,此后更是将郑成功家的祖坟进行了破坏。

郑成功听闻后是气血攻心,愤怒不已。


其次就是清朝颁布“禁海令”,从此东南沿海是“片板不得入海”。

此举这相当于就直接切断台湾与东南沿海各地的贸易往来,让地处台湾和金夏的郑氏集团在经济发展上,受到了沉重打击,也让岛内人心开始浮动。


再次便是郑成功长子郑经不伦事件的发生,对于郑成功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前文中也说到了,就在郑成功率领大军收复台湾的时候,郑经被安排留守大陆的金厦地区。

而就在郑经留守期间,郑经与其幼弟的乳母陈昭娘私通,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并且郑经是主动告知了郑成功,更是大言不惭的问其讨要封赏。

郑成功虽然出身海盗世家,又是常年行走于行伍之列,但是他毕竟是跟随名儒钱谦益学习《四书》《五经》,深知“礼义廉耻”,不然他也不会在自己父亲已然投降的情况下,继续坚守“忠君爱国”之道,进而奉明朝为正朔与清军对抗。

于是郑成功在得知此事后非常的气愤,借着派自己的弟弟郑泰带着自己的旨意前往金厦地区处决自己的这个“不孝之子”。

然而,此前一贯服从听命于自己的郑泰,竟然选择袒护郑经,并且在此之后,郑成功再次下令要处死郑经的时候,更是无人愿意前往。这样一来郑经依旧可以逍遥存世,而郑成功却是怒不可遏。


终于,在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也就是郑成功收复台湾仅仅半年之后,郑成功暴毙身亡,年仅39岁。据《台湾县志》记载:

“当国姓公卧病的当初,五月初二早,忽天昏地暗,狂风大作,初三更风雨交加,台江及安平外海波浪冲天,继而雷震电闪,如山崩地裂,……初五日,天平雨晴了,初八日,国姓爷归天。”

可以说,郑成功的英年早逝,郑经是要承担非常重要的责任的。


而就在郑成功死后,郑经马上加入到了权力的争夺战之中,而为了夺取台湾的控制权,他不惜将驻守金厦地区的主力全部调走,进而让清军非常轻易的就占领了金厦。

挥师回台的郑经,也打败了在暂摄台湾事务的郑袭,并对其党羽进行了清算,与此同时除掉了包括郑泰在内的一众反对者,最终以武力夺权的方式,袭承了郑成功延平王的爵位。

只是,经过这次内部的动荡,郑氏集团的势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并且台湾朝堂上长时间处于人心惶惶、朝不保夕的状态,内部已然是严重缺乏向心力。而在金夏地区的丢失后,郑经失去了郑氏集团在大陆的最后据点,只得困守台湾孤岛,战略生存空间也被进一步压缩。


“三藩之乱”中,郑经又将盟友“坑”了个遍。

康熙十二年(1673年),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三藩之乱”就此爆发。叛乱之初,吴三桂趁着清军疏于防备、立足未稳,迅速攻占了贵州、湖南以及湖北部分地区,与清军隔长江对峙。康熙十三年(1674年),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率先相应吴三桂,并且迅速占领了福建全境,同时出兵攻打浙江与江西。

此时对于吴三桂等叛军来说,可谓是形势一片大好,而这也无疑让在台湾的郑经看到了“反清复明”的希望,于是,他接受耿精忠的邀请,亲率全部主力,越过台湾海峡,计划与耿精忠兵和一处、将打一方,从而实现并肩作战。

然而,耿精忠先是没有答应郑经在金厦地区以及漳州、泉州等地建立据点的要求,随后更是直接拒绝了郑经索要粮饷的请求,这也就直接激怒了郑经。

于是,还未与清军进行交手的郑经,先和耿精忠较上了劲儿。他先是切断了耿精忠的贸易往来,让其遭受巨大的损失,之后又直接出兵与之交战,迫使耿精忠不得不派兵救援迎战,极大的限制了其在前线的作战。直到耿精忠主动做出了让步,郑经这才罢手,双方重新握手言和。

可就是经过郑经这么一闹,让耿精忠错失了最佳的战略时机,也使得康熙派遣而来的康亲王杰书得以组织兵力进行抵抗,并就此开始反攻耿精忠。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军攻克仙霞关,攻入福建境内,之后又接连重创耿精忠的军队,最终在清军大兵压境的局面下,耿精忠选择了投降,而郑经也要就此面对康亲王杰书统领的清军与耿精忠军队的双重打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郑经选择了开辟“第二战场”,就此转战广东,开始找另外一藩,尚之信的麻烦,给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尽管也取得了一些战果,并且占领了包括潮州在内的一些沿海据点,可郑经在战争中的消耗也是极为巨大,并且其想要从海上“支援”吴三桂,进而与之进行会师战略目标也从未实现。

就这样,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郑经在沿海的所有据点全部被拔掉,而他也只能带着残军败将回到台湾。

此时,“三藩之乱”中,只有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还在苟延残喘,另外两位尚之信与耿精忠,早已选择了臣服。而这两位,都曾经郑经作为自己的盟友,可无一例外的皆遭受到了这位盟友的“背后一刀”,势力大损,硬生生的被郑经所“坑”惨。


与康熙的谈判中,郑经不断的出尔反尔,险些成为“民族罪人”。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皇帝智擒鳌拜,开始真正掌握大权,同时也将解决台湾问题,收复台湾摆上了议事日程。

然而,朝中不少大臣对于收复台湾持反对意见,他们更倾向于就此放弃台湾。

一来,郑氏集团以海军见长,而清军的海军势力薄弱,完全无法与之一战,台湾海峡成为了当时清朝这面不可逾越的“鸿沟”,特别是此前三次武力征讨台湾皆以失败告终,给清朝以极大打击与震撼。

二来,台湾不仅地方小,人口有限,并且是孤悬于海外,于是朝中众多的满洲大臣都将台湾视为“鸡肋”般的存在。

三来,清朝刚刚入驻中原,定鼎天下,许多人都觉得,应该以巩固基业为首要重任,台湾问题就是解决也是要暂缓处置。


可康熙皇帝对于收复台湾,却表现出了极强的决心。

一方面,孤悬海外的台湾给大清王朝的东南沿海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特别是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是大清王朝的钱粮税赋重地,关乎着整个国家和朝廷的财政命脉,不能不重视。

另一方面,这个时候的郑氏集团不仅是武装割据的政权,更是“反清复明”人士的希望,所以,康熙皇帝也需要通过荡平郑氏集团,以达到彻底清除“反清复明”势力,维系江山稳定的目的。


起初,康熙是一直奉行“和谈”政策,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为此,康熙皇帝也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他

“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

,保留其延平王的爵位,同时派遣同样主张与台湾郑氏集团的进行和谈的上书房大臣明珠前去进行谈判。实际上,这是给予了郑经同吴三桂、尚可喜等人一样的“待遇”。

可郑经在看到康熙皇帝做出了让步,进而又“得寸进尺”的提出了新的条件。

“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

郑经主张按照朝鲜之例解决台湾问题,以造成台湾事实上的“独立”局面,而这也遭到了康熙皇帝的极力反对。

“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

也正是因为郑经的“得寸进尺”,使得康熙“和平统一”的计划就此泡汤。


在这之后,“三藩之乱”爆发,这便有了前文中的郑经率兵出征,“三藩之乱”结束后,郑经再度退守台湾。

直到此时,康熙仍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并且再次派遣明珠与郑经进行谈判,可郑经依旧坚持之前仿照朝鲜之例的主张,使得和谈再一次破裂,和平统一也就此再无可能。

伴随着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去世,台湾郑氏集团内部再度陷入权势争夺之中,最终由郑经之子郑克塽接位,然而,内部的争斗再一次削弱了郑氏集团的力量,进而使得康熙皇帝最终通过武力,迫使郑克塽投降,最终将台湾收复。


郑经,虽名为“正经”,可他却恰恰上演了极为“不正经”的一生。

因为他作风上的“不正经”,进而做出了与幼弟乳母私通生子这样的不伦之事,直接令其父亲、民族英雄郑成功含恨而死。

因为他品格上的“不正经”,使得其对于三位盟友,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几次三番的背信弃义,不仅不能成为其帮手,反而成为了牵制与掣肘,不断地在“帮倒忙”。

而也是因为他在道义上的“不正经”,一心想要割据自立,不仅“毫无底线”的数次出尔反尔,不断抬升与康熙和谈价码,甚至是一再妄图制造台湾割据的局面,阻碍台海统一,险些成为了民族的罪人。

最终,又是因为他权谋上的“不正经”,过度的猜忌,进而导致了在他去世之后,整个郑氏集团是一盘散沙,而先后两次皆与郑经密切相关的内斗,极大的削弱了台湾的势力,最终导致了整个郑氏集团的覆亡。

就这样,郑经,用他的“不正经”,“坑”惨了几乎所有与他相关的人,直至“坑”掉了他自己,以及整个郑氏集团。




到底是什么事情,让郑成功狠心杀死妻子儿子?
郑成功只是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儿子,但执行者并没有这么做。而这个人就是郑成功的大哥郑泰。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因为和自己四弟的乳母陈昭娘私通并产下一子,导致当唐显悦写信来嘲讽这位正人君子时,郑成功感觉颜面尽失,为了保持自己名门家族的声誉,所以他下令以治家不严的罪名来杀死自己的发妻董氏以及自己...

郑成功39岁猝死,为何临终前下令杀死妻子、长子和孙子?
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儿子郑经乱伦与他弟弟的奶娘生下了长孙,气急败坏,想让郑经将那个奶娘杀了,然而郑经却不听,把那个奶娘给藏了起来,于是就下了这样一份死亡名单。其实这里面也带了一些政治原因。当时郑成功的长子名叫郑经,在郑经长大成人之后,郑成功就给他找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兵部尚书的孙女儿给自...

历史上郑成功39岁猝死,为何在他临终前要斩杀自己的妻子和长子?_百度...
饮酒,认为郑成功可能是被下毒害死的。郑成功死后,他的儿子郑经自金门发动军事政变,自称延平王。郑经去世后,权臣冯锡范拥郑经幼子郑克塽继位。后来,施琅率领清军攻克澎湖后,郑克塽乃于1683年降清。郑氏政权统治台湾总计只有23年的时间而已。1684年4月,台湾正式纳入大清帝国版图,隶属福建省,设台湾府。

郑成功本来非常疼爱和信任儿子郑经,为什么却又下令把他杀死呢?
随着明朝的覆灭,郑成功只得带着儿子出逃台湾,而他的郑芝龙则被清军扣押,家仇国恨让郑成功坚定了抗清大业。而在经过十几年的顽强抗争之后,郑成功顺利地成为了台湾的。郑经作为嫡长子,自然受到郑成功的诸多关注,不光在学业上对他多有要求,在武艺和战术指挥上,郑成功也是悉心教导,因此郑经有才学,武艺亦...

郑成功杀死了妻子和儿子,却仍被称为英雄,这是为什么?
郑成功在得知这件事情的始末之后心情复杂难辨,既对郑经感到失望,又对妻子教子无方感到生气,然后面对唐显悦的指责又觉得羞愧难当。在这些情绪的影响下,郑成功差人回去将他的妻子与儿子杀掉,以正门风。但是他的下属并没有照做,郑经也因此逃过一劫,后来还成功接手台湾。人都没有杀死,郑成功又为何...

郑成功儿子郑经婚外情对中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场因为婚外情而引发的祸事,不仅让当事人差点丢了性命,更让国家丢失了一个将菲律宾纳入版图的机会,这堪称史上代价最高的婚外情。今日我们就来聊聊郑成功与他儿子郑经的故事。收复台湾,意气风发 明朝时期,台湾被荷兰殖民者掠夺掌控,就已经脱离了中国大陆的管辖。于是郑成功作为爱国将领就被皇上赋予了...

郑成功为何在临终前,要下令处死自己的妻子和儿子?
郑成功的势力主要集中在位处南方的福建地区,期间他曾多次率军北伐却均并未取得成功。在北伐南京的计划以失败告终之后郑成功应考虑到郑军死伤严重且军粮也日渐不足等因素,所以他决定先去收复台湾。在有了这个决定之后郑成功命令自己儿子郑经继续留守厦门与金门,他自己则率军前往台湾。几个月之后郑成功成功...

郑成功39岁猝死,为何临终前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子、长子和孙子?
1661年4月,郑成功率部收复台湾时,19岁的郑经坐镇金门。郑经娶南明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为妻,婚后夫妻关系并不融洽。于是郑经与四弟郑睿之乳母陈昭娘私通,生下一个儿子,取名郑克臧。郑经向父亲谎称侍妾生子,因添人进口之喜,郑成功还赏给银物。郑经的岳父唐显悦于1662年致书信给郑成功,指斥他治...

郑成功临死前下令杀妻儿,是什么原因?
郑成功的长子叫做郑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郑经十九岁,当时的他已经成家立业,娶了一个温柔端庄的妻子。郑经的老丈人是明朝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然而,郑经与自己的妻子关系并不好,因此两人一直没有子嗣。到了台湾之后的一天,郑经对郑成功说,自己的侍妾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终于有了孙子的郑成功...

郑成功为何临终前下令杀死自己的妻子、长子和孙子?
转眼间长子郑经到了婚配的年龄,郑经从小便喜欢邻居家的女孩,但郑成功却认为两家门不当户不对,因此不顾儿子的意愿为他迎娶了同僚的女儿曹氏。二、郑经的痛苦婚姻生活。成亲之后郑经和妻子曹氏的感情非常差,夫妻之间一直冷冷清清,郑经不得不每日借酒消愁,一次酒醉的时候遇见了府中四弟的乳母,朦胧之中...

那曲地区18387026120: 介绍清朝与郑经海军的海战
歧灵安普: 在郑经控制台湾期间,台湾并没有和清军发生过海战,在施琅收复台湾的时候,郑经已死,和清军在海上激战的是他的儿子郑克爽控制台湾时的军队. 郑经是郑成功的长子...

那曲地区18387026120: 郑成功有几个儿子? -
歧灵安普: 十个儿子郑经,郑成功长子,字符之,号式天,乳名锦.继承父亲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之官爵; 郑聪,郑成功次子,字哲顺,号怡堂.康熙二十二年,授三品之职. 郑明,郑成功三子,字哲熙,号熙之.康熙二十二年,授四品之职. ...

那曲地区18387026120: 郑经一是谁 -
歧灵安普: 郑经(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延平郡王,台湾的统治者,郑成功长子.郑经曾经多次参与郑成功的战事.郑成功病逝承天府时,郑经人在厦门,闻叔父郑袭准备继...

那曲地区18387026120: 康熙王朝郑经的父亲是谁 -
歧灵安普: 郑成功.郑经(1642年10月25日—1681年3月17日),一名郑锦,字贤之、元之,号式天,昵称“锦舍”,台湾明郑时期的统治者,郑成功长子,袭封其父延平郡王的爵位.

那曲地区18387026120: 关于郑成功的事记 -
歧灵安普: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1-2]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

那曲地区18387026120: 郑成功主要事迹.不少于50字 -
歧灵安普: 国姓爷忠孝两全东都瀛海泣血记国姓爷郑成功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户藩千里滨,祖籍福建泉州南安郡43都石井村,公元1624年8月27日生,属西洋处女星座,农历7月14日甲子年,午后酉时生,十二生肖相鼠,卒於1662年6月23日,农历5月8日,...

那曲地区18387026120: 康熙统一台湾在历史上是怎样记述的?
歧灵安普: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即以他在明朝时的封爵延平郡王自居,并以延平郡王的王府,作为最高行政机构,管理台湾.1662年,郑成功逝世,他的儿子郑经继承王位.在三藩战...

那曲地区18387026120: 七子之歌 台湾中的“郑氏”指的是什麽? -
歧灵安普: 郑氏: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年) 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汉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史书记载他“少年聪敏,英勇有为”.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

那曲地区18387026120: 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小故事5个 -
歧灵安普:[答案] 一、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及其收复台湾 当农民军在西南进行艰苦抗清斗争的时候,东南沿海一带的人民也在郑成功的领导下进行抗清活动.郑成功是郑芝龙的儿子,他们父子都在唐王政府为官,后来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则继续抗清.郑成功以厦门、金门...

那曲地区18387026120: 郑成功到底是怎么死的 ?
歧灵安普: 有一种说法做了心理分析,认为这段时间接连发生几件令他极痛心的事件,家事国事天下事使他精神遭到严重打击.一是永历帝逃到缅甸,去年九月被吴三桂俘虏.南明皇帝蒙难的消息传到了台湾.二是他父亲郑芝龙和家人亲属十一人在北京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