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为什么古人“文死谏武死战”?

作者&投稿:周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从本质上而言,古代的人都是学习一行然后就很少再学习其他的东西,这在文人和习武之人身上更是如此。在一方面能做到朝廷之上的人更是如此,文臣手无缚鸡之力,武将脑无三钉。人在任何时候相信的肯定是自己和自己所具有的一些特质,在战争到来时虽然他们都知道文武不能分开但还是会有侧重性的选择。死谏和死战更是两种人在朝堂之上的表达自己坚定意志的最好方式,都是对自己职业的尊重,都是证明自己具有职业道德的行为。当然其实一般说死的都不会死,那些不说话的官员才会变成送人头的人。

古代儒家倡导“文死谏武死战”,在古代文武官的分工非常明确,文臣负责帮助君主处理国家的政务管理,而武将则是负责守卫边疆。因此儒家认为文臣的最高境界就是死谏君主,武将就应该不畏生死的战斗保护自己的国家。古代很多大臣为了让皇帝接受自己的意见就拼死上谏,甚至有一部分比较激烈的大臣当场撞死在朝堂的柱子上面。这类大臣即使最后没有死谏成功,也会被世人所称赞。武将在和敌方战斗的时候逃跑,即使是活下来也会被世人嘲笑。如果他战死沙场,即使是最后打败仗也会被后人敬仰。

从我个人来说是不赞同这个做法的,因为很多“文死谏武死战”的结果并不是好的。很多武将最后即使是战死沙场对于整个战局也没有太大的帮助,有时候甚至是让自己这方损失一名大将,导致己方战斗力下降。



因为古人认为这两种死法是最光荣,最荣耀的,也是最能体现自己身份特征和气节的。因此,他们从来对此趋之若鹜。

古代虽然是封建制社会,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在儒家学说大行其道之后,君权实际上更像是一种象征符号,是代表天下统一,华夏正朔的神圣象征。是他们要绝对服从的,但是未必是从内心深处信奉的信仰。真正让他们信仰的,就是所谓的圣贤至理和民族气节。他们认为,如果是因为这两件事而死的,那么就会千古流芳,彪炳史册。

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还是非常有气节的,尤以宋朝和明朝最为鲜明。宋朝时期极重士大夫,这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君主的统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抑制武将的权柄过重。在宋朝,如果皇帝的旨意不经过大臣同意的话,是可以被直接驳回,不予执行的。在宋仁宗时期,甚至大臣当面斥责皇帝,连口水都喷到了皇帝的脸上,皇帝也只能擦干净继续听。这不是说皇帝不敢杀这个大臣,而是因为这些大臣觉得他们是孔圣门下,所信奉的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德准则,所以一切不符合这种行为准则的,他们都将不予接受,直接进行驳斥。

而到了明朝,这样的情况就体现的更加明显。在明朝的文官,尤其是御史,他们上到王侯将相,下到贩夫走卒,都是他们监管的目标,甚至有的连皇上都会被他们参劾。原因就是他们认为自己说的做的都是符合传统礼仪,是合乎天下大义的。所以他们宁愿被皇帝打屁股,甚至处死,他们也坚决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就是因为他们心中的信念。

同样,对于武将来说也是如此,他们认为因为和抵扣战斗而死,是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为了自己心中的大义也就是信仰而死,是死得其所的。正是这样的信仰,才会让他们觉得文死谏武死战是死得其所,是天下大义,是仗忠义而死。



这个其实我觉得很好理解呀,在古代封建集权制的统治之下,朝堂之上就分为两种人,一是文官二就是武将。

武死战的意思就是,武将们负责守土卫国,守卫边疆,征战沙场,他们的战场就是沙场,骑马打天下,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因此武将们的死应该是在战场之上,是军旅生活的一个象征。男儿死在战场之上,为国捐躯,这是武将们的使命,也是他们的职责,这是他们的岗位。

而文官的岗位不在战场,而在宦海,在朝堂,在于治理天下,在于协助皇上。文人的死一定是死在自己的岗位上的,而文官们最大的责任就是辅佐皇帝当一个明君。但是谁都知道,明君没那么好当,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事情。历来贤明的皇帝都少不了冒死直谏的文官的影子,比如说唐太宗有魏征,比如说武则天有狄仁杰,比如说嘉庆皇帝有海瑞,这些人都是再冒死直谏。好一点的皇帝是不会杀他们,但是万一昏庸一点的,他们的命就没了。

这就是所谓的文死谏啊,谏言是他们的使命啊!




古人沟通为什么要用文言文?白话文不好吗?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给人留下的客板印象就是文言文是古代交流的一种语言。但是在现实的古代环境中,人们所说的还是意义上的白话文,并不是文言文。文言文更多的情况是作为一种书面语言进行使用,并得到了一定的传承。第一,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讲究的是方便...

汉字的历史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

古人为什么要发明文言文?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中国风俗怪谈》,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 古人为什么要发明文言文?各位,这个问题你考虑过吗?今天,就让小编来给您解开这个谜题。不过咱得先澄清一个事实。文言文,只是古人用来书写成文字时的一种形式,古人平时说话可不是这么文绉绉的,而是和我们今天...

古代人为什么用文言文来写作,比如 史记 汉书 等著作。很费解,为什么不...
这样,口头上说的话和书面上写的话就逐渐有了区别,到了唐宋以后,这种区别已经很大了,也有些人在写作时把口头的话写出来,这就是白话文(如宋元话本),但更多的人写作时还是习惯用古人的语言,因为这样一方面显出自己的学问,另一方面也喜欢古文的严谨、精练、正像楼上说的“省纸省墨”...

古人为什么要用甲骨文那样写老?
最早被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们找到,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只当做包治百病的药材“龙骨”使用,把许多刻着甲骨文的龟甲兽骨磨成粉末,浪费了许多极为有价值的文物,后来,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治病时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安阳城西北的小屯村,是...

古人为什么要写文言文?
人是会发展的,没有以前的文言文,,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方言。。甚至是普通话了。。每一个时代都有其故有的语言体现。。所以。如果你是古人,你肯定也看不懂现在的字把。

...这样是不是也影响了文化的传播?为什么古人非要“
不难学,古代也不影响,就像现在我们说话写作文一样,他们那时说话写文章也是用的古文,无所谓影响文化传播。现代文主要是受了西方的影响才出现的。第一篇是谁写的不能确定,最早的白话文就是明清盛行的小说评书。

为什么古人写文章是用文言文,说话时却用白话文?
因为最开始还没有纸,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为什么用文言文?
为什么有文言文 15分 文言文是古人留下来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继承这些遗产,就得会看文言文。中华民族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骄傲和幸运,就如四书五经、史记、资治通鉴,此外还有各朝代的史书(二十四史),诸子百家的著作、各朝各代的文学作品(诗词曲、散文、小说等),医学书、兵书等等...

为什么古代人写作要这样
古代受到书写材料的限制,用简、甲、骨等材料写文字,就必须要求简略,同时这些都是很正式很重要的文字,就必须要美化,时间长了就自然形成了文言,在先秦时代,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不大,以后慢慢改变,到了宋元以后就逐渐接近于现在的口语了,现代白话文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开始使用的。

江海区18845835261: 为什么古代的那些爱国人士大多不被君王喜爱?命运坎坷?
轩狗先宏: 古代还是有一部分爱国人士是被帝王喜爱的,但是像屈原一类的,外界原因是有很多的,古代的君主大都是很专制的,任用人才有时难免会按照自己的喜好,甚至有些昏君听不进忠诚的劝告,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也有个人的原因,例如自己说话太直接,不懂的转弯,不太擅长做官之道

江海区18845835261: 古代因向皇帝进谏而招来杀身巨祸的大臣 -
轩狗先宏: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有进谏招致杀身之祸的,也有死谏的.自古言道文死谏武死战.但是也有很多人不是忠心进谏,而是邀直取名,获取千古美名. 秦始皇驱逐其母赵姬齐人茅焦进谏,在他之前嬴政已经杀了27个人啦.隋唐演义上伍云召的老爸伍建章,因杨广夺权篡位,伍建章披麻戴孝,手持哭丧棒,上殿骂君被杀. 至于邀直取名被杀或者没有被杀的都留名了,海瑞虽然有很大名气,但是他就有很大嫌疑是邀直取名.

江海区18845835261: 中国古代有哪些人劝谏被杀的 -
轩狗先宏: 比干 ,因为《封神演义》的关系,商代谏臣比干的名气要大得多,其事迹也更为壮烈.比干(前1092-前1029),子姓,沫邑人(今卫辉市北).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为商王太丁之子,名干.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

江海区18845835261: 古代攻城时,士兵明知会死,为何还要争着第一个冲上云梯?
轩狗先宏: 第一,自秦变法以来,军功授爵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战争制度.这个制度对普通民众的诱惑力简直是不可抗拒的.以往战争也会死人,可即便在战争中立下了功劳也没有任何赏赐.可自从有了军功授爵制,那情况就不一样了.所谓“庶民可拜将...

江海区18845835261: 古代打仗为什么必须要攻城,为啥不绕过去 -
轩狗先宏: 因为城池通常都建设在交通要道上,如果不攻陷城池,你的后勤补给就会受到城内兵力的袭扰,大军的后勤不能保障的话,也就无法前进了.(如果你后勤也绕路的话,那后勤压力就增加太多了,不用敌人来袭击,自己就顶不住了.) 当然,你要是能有其它办法,不依赖后勤补给,那也可以绕过一些城池,古代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例子,但是这么做的通常都是来抢劫的游牧民族军队,补给全靠抢,抢完了也不占地,直接就撤,所以才对后勤的需求不高,不必去攻陷所有挡路的城池.

江海区18845835261: 李密的忠孝观
轩狗先宏: 古人讲忠孝.为人臣者要忠,为人子者要孝.因为忠孝两全实在太难,所以自古就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说. 诸葛亮的和李密的《陈情表》,恰恰是一忠一孝,合称双璧的...

江海区18845835261: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人为争几个桃或者一句话就自杀 -
轩狗先宏: 古人很多那样的.用船救伍子胥的那些人,包括小说上的,比如珍珠衫上的那个老婆婆.求死之心很坚决的.记得国学论坛上有个 求放心 的回答过类似的问题(翻来看看):若果把人的价值观中的几种主要价值,做个排列的话,“生死”问题,在古代早期的价值序列中,远不是处于中心位置.这和那一时期的社会环境有关,受当时那种“任侠”士风的影响较大,而这种士风也得到当时的那些强势话语集团提倡,简单的说,就是提倡不怕死,这样广大的士阶层才会那样舍生忘死的去拼命,与之相配套的观念则是忠诚、奉献.当然,这样的一个观念体系在社会历史中存在、传播,还要有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需要满足,一两句话说不完.

江海区18845835261: 古代打仗武将先单挑真是这样吗 -
轩狗先宏: 就有人说了,在真实的战场上,武将单挑是完全不存在的,因为这根本不符合战争的基本规律.之所以在演义小说中会有武将单挑的情况出现,那完全是小说家的一厢情愿,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写的精彩好看,吸引读者罢了.其实,也不尽然,在历史上的战斗中,武将单挑的事情还是有的,只不过没有小说中那样戏剧化,出现的次数也要少得多而已.还有就是,正史上所记载的单挑,往往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最多也就是“决斗”而已.而且春秋时期战斗很礼貌,首先一个攻方派出使者,说明为什么要打你.然后被打一方也要问为什么要打我.如果被对方问到了,战争也就打不起来.典型的就是齐国去打楚国,楚国的使者回答的好,战争就打不起来.

江海区18845835261: 儒道互补的人生观为什么具有永恒价值?结合中国古代具体文人谈谈儒道互补在他们身上的体现及其启示. -
轩狗先宏:[答案] 汉武帝刘彻 儒道互补使他成为历史上最受人崇敬的人物之一 详细是如何儒道互补的 可以百度他的个人生平及主要思想

江海区18845835261: ...可是那古代餐饮行业不是也存在店家雇佣小二么?那是不是也是也是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么?可是历史上为什么还说我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中后期的... -
轩狗先宏:[答案] 资本主义萌芽主要体现在手工业方面,那个店小二不符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