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初期芬兰基础教育的特点,不包含哪个选项

作者&投稿:唱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结束后芬兰被如何对待?~

芬兰在二战结束后,受到了战败国的对待,割地赔款:

1944年芬兰被迫和苏联停战,签订停战协定和临时和约,这个和约在1947年的《巴黎和约》中得到确认:
1、但根据1944年9月的停战协定,应将苏联在1920年和1940年两次和约中自愿割让给芬兰的贝柴摩(今贝辰加)地区归还苏联。

2、芬兰的奥兰群岛实行非军事化;苏联放弃租借汉科半岛的一切权利,作为交换,芬兰将波卡拉半岛之领土、领水租与苏联建立海军基地,租期50年。

3、规定芬兰军队和军事装备只能是对内和纯防御性的;限期拆除边境和其他地区的一些永备工事和军事设施;禁止试验、生产或拥有任何类型的原子弹、导弹和远程火炮等武器;不得建造、获取、使用或试验航空母舰、潜水艇或特种攻击艇;不得装备任何类型的轰炸机。

4、赔款3亿美元。

——芬兰失去的占原国土八分之一的领土(芬苏两次战争中,苏联从芬兰共割取45840平方千米的土地,将卡累利阿地区苏芬边界线向北推移了150千米。),这些土地包含工业中心间第二大城维堡,且必须迁徙其上占全国八分之一的人口。


——芬兰割让领土和租借领土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阵营对峙

二战后芬兰基础教育的特点 :教育平等化 师资严格化 自由化教师 科目多样化
二战后初期:保守落后的教育体系开始向教育公平化改革迈进
二战后初期,芬兰教育既不公平又不发达,当时的教育系统只能满足传统的、闭塞保守的、等级森严的农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社会的需求。尽管当时芬兰仍属于农业社会,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已明显开始。
1950年左右,芬兰大部分学生只有机会接受六年初等教育便终止了学业,只有那些生活在乡镇或城市的学生才有机会进一步接受中等教育。当时芬兰中等教育分为明显的两轨,一轨是某些城市所开办的公民学校,只提供两到三年的初中教育;另外一轨是文法学校,提供五年的初中教育。从公民学校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只能结束学业,只有极少数生活在大城市的幸运儿才能进一步接受一定的职业教育。而从文法学校毕业的学生,一般都能进一步接受学术性质的高中教育,并最终升入大学。
二战之前及二战后初期,传统文化价值观占据芬兰社会主流,如人人争做守法好公民、权威至上、等级观念、集体主义、注重社会地位与形象、爱国精神等。但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学术青年与大学生开始批判与颠覆传统文化价值观。同时期,芬兰和世界其它一些国家一样兴起了和平运动,这是一种以维护和平为宗旨的超越阶级、民族、国家界限的社会运动,如反对美国军队参加越战、呼吁裁军等。
教育平等化
穿芬兰改革脉络、促使政策成功的教育核心价值,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平等精神。
当其他国家还在施行精英教育时,芬兰却反其道而行。从制度设计到资源分配,芬兰60万中小学学生,分布在4000所综合学校,平均每校约150人,班级人数不超过20人,小班小校的制度有利于后进学生,也没有贵族和平民学校之分。
在芬兰的学校,对“好的成绩”定义非常广泛,不局限于在某一门或某几门学科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芬兰人为包括职业高中在内的学生提供了非常广泛和丰富的课程。
另外,绝不放弃学习慢的孩子。提升学习迟缓者的学习能力,是芬兰专注策略的另一个重点。专门负责特殊教育的教委会顾问寇依薇拉指出,教委会的目的是让“每个”小孩都具备基本能力,当学生出现短暂学习困难时,老师会立即提出矫正计划,在课堂上或是放学后进行个别辅导,费用由政府负担。
芬兰有将近20%中小学生接受额外学习辅导,OECD(世界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只有6%。
芬兰反对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分类”或“排名”,整个社会花下巨资在教育上,为的是把可能的“差生”降到最低,以避免这些在学校的弱势者最终成为社会上的潜在问题或犯罪制造者。
至于精英式教育,不是国家提供基础教育的义务,“学得快的人可以自己学,学得慢的人更需要帮忙。”“宁可让学得快的人等,也不能让不会的人继续不会”。那些拥有特殊才能和兴趣的孩子,普遍可以从初中起,选择那些额外加重了数学、运动、英文或者其他科目的学校去读。

在九年一贯教育中,芬兰学生课本、交通和午餐费用,全由政府负担,经费则由中央政府出资57%,地方政府分摊43%。这个决策延续数十年至今,不因政党轮替而改变。
在过去的20多年,芬兰教育的发展与芬兰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1991年,每1000名芬兰人只有5人供职于研发部门,到了2003年,这一数字上升到22人,这几乎是OECD的三倍。2001年,芬兰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上升至第一。
这些创新和研发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芬兰社会的从业者为学校提供了强烈的信号,就是学校应该准备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性格才能在新的经济体制中生存成功。这不但推动了数学、科学和技术这些传统学科,还推动了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项目。
虽然芬兰在教育上投了很多资金,但芬兰不是砸更多钱办教育,而是选择“专注”策略,把资源配置在“最需要的地方”,也就是初级中学和学习迟缓者身上。
在OECD国家评比中,芬兰是运用教育资源最有效率的国家之一。在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学生平均分配到的经费最多;反观芬兰,投资在初级中学生的经费,每人平均达8200美元,在所有就学年龄中最高。
教委会资深顾问劳卡南在瑞士洛桑大学演讲芬兰教改策略时说,之所以做这个策略选择,是因为“这阶段的小孩正发展自己的学习方法,需要最多的资源。”
采用资源专注的策略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芬兰学生的学习表现并没有明显城乡差距。在PISA测验中,芬兰校际差距全球第二低,不到5%。不论是首都赫尔辛基,或是偏远北极圈的中学,测验成绩相差不大。这是“世界上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
全球最严格的师资标准
但如果不是老师大力支持,配合师资改革决策,芬兰教育绝不会有今天成果。
自1979年开始,芬兰教委会就定调,中小学老师属“研究型”,必须具备硕士学历,这几乎是全球最严苛的规定。师资教育从原本的三年,延长为五年,高中生毕业申请师范学校时,除了要看在校成绩,还必须通过层层面试,确认有教学热诚与创新思维,才能挤进录取率仅10%的师范窄门。
但这仅是芬兰教师教育四大突出特征中的一个。第二是芬兰强调提升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传统的教师培训项目常常将好的教学法视为普遍适用的。但由于芬兰的教师教育是由教师教育团队和学科团队共同负责的,因此他们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未来的小学和高中教师的针对学科的教学法能力上。
第三,所有的教师都被要求接受培训。学习如何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进行差异化教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特点,是芬兰教师非常注重临床经验。老师会参与学生的讨论,问题解决小组是芬兰学校的一个常见组织,它会经历策划、实施和反思评价这样一个循环过程,整个教师教育过程都会不断强化这种做法。
专研师资培育的赫尔辛基大学教授坎萨宁指出,芬兰师范体系的唯一任务,是培育有能力的老师,并发展必要的专业品质,以确保教师生涯能够持续进步。换句话说,在芬兰,老师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意愿。
自由化教师
尽管门槛高,又受欢迎,但教师在芬兰并非高薪工作。在ODEC的调查中,不论是新进或资深者,芬兰教师平均薪资都比先进国家和欧盟平均要低。一个中学教师每月收入扣税之后,大约有只2000欧元(约人民币2万多元),跟大学毕业生差不多。
严格要求师资品质,芬兰政府也相对给老师和学校最大的教学自主权。教委会和教育部每四年制定并公布核心课程纲要,但在过去的20多年中,这些课程很少被细节化或规范化。
国家核心课程纲要基本上只起到一个框架的作用。其他如征聘师资、经营管理则由各校自治,举凡班级大小、课程内容、学生课表,甚至是每年上课几学期都由学校全权负责;至于要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教科书,则由老师自由选择。
芬兰中小学并没有全国一致的联合评量,学校也很少有考试;芬兰官方也不进行教师评鉴。被问到是否要考核教师表现,任职教委会长达三十年的资深顾问劳卡南反问到:“为什么要评鉴老师?”他骄傲地说,芬兰根本没有不好的老师,每个老师都很自律,不需要打考绩。
主管教育的中央教育部或地方政府,并不实施学校评鉴制度,对学校有绝对信任,再小的学校,也拥有绝对行政自主权。在有些国家,这几乎是异数。


令全世界嫉妒的芬兰教育体系,你了解吗?
在芬兰,学前教育非正式化,主要由小学和托幼中心提供,旨在通过游戏和探索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法律规定,6岁的孩子可选择接受免费的学前教育,但非强制性。基础教育,即综合学校教育,为7岁至16岁的孩子提供9年制教育,包括义务阶段。芬兰教育强调平等,所有学生享有免费课本和膳食,且遵循就近入学原则。

芬兰教育的启示和意义
芬兰的基础教育以母语为核心,同时强调第二官方语言和外语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年级,学校安排不同的课时,以及语言学科的选修和必修内容。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能够灵活运用多种国际语言的人才,他们遍布芬兰城乡,活跃在各个领域。芬兰计划在现有学校中开设双语班,使得家长无需特意选择双语学校,而是可以根据就近...

芬兰国家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1. 弹性课程设计:芬兰的基础教育课程设计具有较高的灵活性。相较于我国的课程设置,其主要体现在:家庭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中,公共科目如母语(芬兰语、瑞典语或萨米语)、第二官方语言(瑞典语或芬兰语)、外语(英语、德语、俄语等)、公民教育、环境科学、宗教或伦理、历史、社会学、数学、物理、化学...

芬兰教育的理念及特色
(二) 芬兰人坚信教育是国家的最佳投资。历史上,芬兰在强国的压力下生存,深知培养人才对民族生存的重要性。早在17世纪,芬兰就规定结婚前的新人必须识字,才能结婚。(三) 在芬兰,受教育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无论城乡、种族、性别、财富地位,每个芬兰人都享有平等的无差别基础教育。(四) 芬兰教育...

芬兰教育体制的特色及优势
5. 芬兰教育的另一个关键特点是教育机会的高度平等。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最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表现的影响也最小,学校间的差异同样微乎其微。6. 芬兰的基础教育不仅是一个系统,更是一种教育哲学的实践。它强调学校应适应每个学生的需求,并提供特殊教育辅助,以促进学生在特定科目上的进步。7. ...

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芬兰教育则不同,比如芬兰的”花式溜冰课“基础教学,老师先在一堂课里示范、教导好几样姿势、技法,而且一个动作顶多教8-10分钟,就换下一个动作。对于亚洲家长来说,可能会觉得老师在一个细节还没有充分练习的情况下,怎么能继续教新的呢?这就是芬兰教育“先见林,再见树”的教育特点,目的在于...

走进芬兰,以人性化自然教育为视角,领略世界第一基础教育的魅力_百度知 ...
春天,万物生长,那些被我们所忽略的植物,开始萌发属于自己的独特力量,以一种不为人类所知的语言“碎碎念念”,催生着“自然学习大法”。被誉为世界第一基础教育之国的芬兰,以人性化的自然教育称霸全球,引导孩子培养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建立 情感 连结。本文以芬兰儿童自然教育为视角,邀请爸爸妈妈和孩子...

哪个阶段不是芬兰学前教育的发展阶段
学前教育阶段不是芬兰学前教育的发展阶段。芬兰的教育系统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基础教育9年,其中学前教育从6岁开始。二是高中教育,包括普高和职业学校。三是高等教育,其中高等教育分为学术类大学和理工类应用型大学,两类大学都有本科和硕士学位。

考察完以色列和芬兰的教育,我选择了一土
芬兰。让芬兰教育扬名全球的是1999年的PISA测试。PISA测试是经合组织发起的一项全球各国基础教育水平横向...美国的有教无类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迫使很多学校从社会研究、艺术与音乐等科目

芬兰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芬兰是位于欧洲北部,北欧五国之一,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国土总面积33.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00公里,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芬兰...

宜君县13188585270: 芬兰的教育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年心伯克: 芬兰义务教育阶段所用的学习材料都是免费的,课本“代代相传”,学生们都格外珍惜,在芬兰学校里处处能感受到勤俭之风;每年,芬兰政府还会为学生投入5000欧元到8000欧元不等的教育资金

宜君县13188585270: 二战时芬兰到底是哪一方的?1944年秋天,二战的硝烟开始在所有被
年心伯克: 芬兰在苏联吞并东波兰、波罗的海三国(除立陶宛的默默尔市外),又向芬兰提出领土要求,爆发了苏芬战争,芬兰最终战败,为收复失地,加入了轴心国阵营,1945年 轴心国败局已定,芬兰退出轴心国阵营,驱逐境内所有德国军事人员,与苏联签订和约. [注]:轴心国阵营不止有德、日、意,还有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

宜君县13188585270: 国标舞是怎样啊 -
年心伯克: 国标舞包括摩登舞和拉丁舞共10 种其中 摩登舞又分: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维也纳华尔兹. 拉丁舞包括:恰恰,桑巴,伦巴,斗牛,牛仔. 国标舞分类 国际标准交谊舞,又称"体育舞蹈",原...

宜君县13188585270: 职业卫生责任制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制定 -
年心伯克: 仅供参考.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人员)岗位责任制1、认真贯彻执行职业卫生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规章制度.对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2、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年度职业病...

宜君县13188585270: 果醋研究:果醋的发展前景 -
年心伯克: 食品技术服务项目——水果加工技术类 主要研究开发与服务:果品加工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果酒、果醋加工工厂设计. 主要开发产品目录:各色水果饮料、果酒、果醋、莲子乳、板栗乳、复合果蔬...

宜君县13188585270: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美学观是什么 -
年心伯克: 国外建筑美学观的变迁:从黑格尔到后现代主义 983 人类对建筑的审美活动,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无论中西,莫不如此.古希腊罗马建筑十分推崇人体美,讲究度量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