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的典故,简便一点

作者&投稿:慎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毛遂自荐的故事~

毛遂自荐 
注释:秦国派兵攻打赵国,围住了都城邯郸。赵国只好派平原君去楚国谈判,想联合楚国共同抗秦。平原君想从三千门客中挑选二十个能文能武的人作助手,挑来挑去只挑出十九个人。这时有一人叫毛遂的门客对平原君说:"听说您还缺少一个随员,算上我一个吧。"平原君问他:"先生在这里有几年了?"毛遂回答:"三年了!"平原君笑了,说:"凡是有才能的人,就好像锥子放在布袋里一样,那锥尖一定会很快就露出来的。可是您来了三年,周围的人从来没有提到过您,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您,可见您没有什么才能,还是留下来吧!"毛遂说:"要是您早点把我放进布袋里,锥子也早就露出来了,哪里只是露出个锥子尖呢(原文是'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今天我正是请您把我放在布袋里呀!"平原君一听觉得有理,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到了楚国,在谈判的关键时刻,平原君带去的那十九个人都不管用。只有毛遂坚定果敢地挺身而出,帮助平原君说服楚国,顺利签订了盟约。毛遂说的"颖脱而出"后来成了成语,常写作"脱颖而出"。"脱"是显露;"颖"是尖儿。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这故事的内容常用成语"毛遂自荐"来概括。"荐"是推荐。现在用来形容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赵胜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赵胜(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成语“毛遂自荐”由此而来,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赵胜门下到现在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没有称道,赵胜也没有听到赞语,这是因为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捕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成语“毛遂自荐”由此而来,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毛遂自荐的历史典故
国君听了毛遂的话,觉得他的想法很有道理,于是便让他担任了一个小职位。毛遂在这个职位上表现得非常出色,很快就得到了国君的信任。最终,他成为了赵国的一位重要官员,为国家做出了许多贡献。毛遂自荐的典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只要善于发掘和利用,就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用一个典故或成语 描述自己是人才。
毛遂却大胆地说:“如果您早一点注意我,恐怕我早已像置入口袋中的锥子,锋芒毕露了。现在请您把我放入口袋吧!”听了此话,平原君终于同意了。来到楚国后,不料,楚王不想联赵抗秦,平原君也无计可施。毛遂便作为代表上前劝说楚王,分析了赵楚联合抗秦的好处。楚王终于被他的勇气和言论所折服,遂与...

毛遂自荐的意思是什么 毛遂自荐出处及相关典故
1、“毛遂自荐”读音是máo suì zì jiàn,意思是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2、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3、相关典故:战国后...

毛遂自荐是怎么回事
成语典故: 毛遂自荐 出处: 《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释义: 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朝歌渊源: 毛遂为卫国人。曾在赵国平原...

“毛遂自荐”由什么典故而来?
01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故事讲述了平原君赵胜的门客毛遂,在赵国面临危机之时,主动站出来自我推荐,请求与平原君一同前往楚国,成功说服楚王出兵援助赵国。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人们不依赖他人介绍,而是自己主动提出担任某项工作。【典故】在...

成语典故:毛遂自荐
成语典故:毛遂自荐 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今少一人,愿君以遂备员而行矣。”释义“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自荐”自己推荐自己。后比喻白告奋勇,自我推荐去从事某项工作。故事公元前251年,秦国的军队包国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相国平原君...

毛遂自荐的故事简介
2、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经过挑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

毛遂自荐的故事
自上楚国去跟楚王谈判联合抗秦的事。平原君打算带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楚国。他手下有三千个门客,可是真要找 文武双全的人才,却并不容易。挑来挑去,只挑中十九个人,其余都看不中了。他正在着急的时候,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了起来,自我推荐说:“我能不能来凑个数 呢?”平原君有...

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谁
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毛遂 毛遂在平原君选备人物去楚时,自赞自荐,并以囊锥为喻,说如让自己处于囊中,早已脱颖而出。在平原君与楚王谈判时,毛遂威言并加,才华毕露,谈判得以成功。平原君因此认识了毛遂的一言有重于九鼎的能耐。后遂用毛遂自荐谓自我推荐,自告奋勇。用锥处囊、锥在囊、等称誉...

毛遂自荐的历史典故
毛遂就急了,话说现在打仗战机瞬息万变,搞那么久等到楚国发兵,赵国就被灭亡了。于是就带着宝剑闯进酒宴之间,和楚王说明厉害关系,楚王一听毛遂的话说得非常在理,就同意联盟一同抗秦,平原君也顺利的完成了这次任务。回到赵国,平原君再也不以貌取人,还让毛遂做自己的上宾。这就是毛遂自荐的故事。

鄢陵县17663927444: 毛遂自荐的典故(概括)最简单的概括 -
城孙双黄:[答案] 典故 春秋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

鄢陵县17663927444: 最简短的成语故事毛遂自荐 -
城孙双黄: 毛遂自荐máo suì zì jiàn [释义]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荐:推荐;荐举.毛遂自己推荐自己.形容自告奋勇去做某事.[语出]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

鄢陵县17663927444: 毛遂自荐的故事 -
城孙双黄: 战国时赵孝成王九年,秦兵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平原君赵胜到楚国去求救,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主动自荐随同前去.平原君与楚王谈判半天没有成效,毛遂手拿宝剑走上宫殿,陈述利害关系,终于打动楚王出兵联合抗击秦国的侵略.

鄢陵县17663927444: 请简单的讲述 毛遂自荐 这个故事.谢谢了 -
城孙双黄: 战国时,秦军兵临赵国邯郸城下,赵胜奉命去楚国求援,毛遂等20门客同去(毛遂是最后一个,本来不受待见),楚王只接见赵胜一人,然而谈了半天未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道:“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此人是谁,赵胜答之,楚王喝道:“退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做甚?”毛遂见楚王怒,不但不退,反而又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楚王见毛遂决绝,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剖析利害,毛遂讲得鞭僻入理,楚王心悦诚服发兵援,秦军退

鄢陵县17663927444: 毛遂自荐,望梅止渴 故事,要简略一点的,100字以内,5分钟内 -
城孙双黄: 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的很,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一片很大的梅树林,梅子很多,又酸又甜."士兵听了,都流出口水来,不再嚷渴. (望梅止渴) 秦围赵都邯郸,平原君急赴楚国求救,欲挑选二十名随员.选得十九人,毛遂以囊锥自喻,说若处于囊中将脱颖而出,自荐同往.十九人谓其傻皆讥笑之.至楚,平原君与楚王谈判,日终不决.众人无奈,毛遂按剑而上,陈述利害,威言并加,使楚王答应派兵,并锸血为盟.众皆佩服至极,称是毛遂使赵国重新雄起.平原君夸说:“毛先生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遂待毛遂为上客. (毛遂自荐)

鄢陵县17663927444: 毛遂自荐的故事100字 -
城孙双黄: 秦围赵都邯郸,平原君急赴楚国求救,欲挑选二十名随员.选得十九人,毛遂以囊锥自喻,说若处于囊中将脱颖而出,自荐同往.十九人谓其傻皆讥笑之.至楚,平原君与楚王谈判,日终不决.众人无奈,毛遂按剑而上,陈述利害,威言并加,使楚王答应派兵,并锸血为盟.众皆佩服至极,称是毛遂使赵国重新雄起.平原君夸说:“毛先生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遂待毛遂为上客.

鄢陵县17663927444: “毛遂自荐”由什么典故而来?
城孙双黄: “毛遂自荐”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讲的是平原君的门客毛遂自我推荐与他一起出使楚国,说服楚王出兵对抗秦国的故事.后来比喻不经别人介绍...

鄢陵县17663927444: 毛遂自荐的典故是怎么样的,谁能解解释? -
城孙双黄: 成语典故: 毛遂自荐出处: 《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释义: 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

鄢陵县17663927444: 毛遂自荐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城孙双黄: 这个词的意思是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 荐:推荐.毛遂自己推荐自己,随平原君赴楚求 救.指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去做某事. 这个成语出自汉•司马迁《...

鄢陵县17663927444: 名人自信小故事50字以内 -
城孙双黄:[答案] 一)毛遂自荐\x0d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平原君的门下食客行遂非常自信,自我推荐,要求前往,结果,他终于劝说楚王同意援救赵国.后人就用"毛遂自荐"来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这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