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府三司制的影响

作者&投稿:僪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府三司制的特点~

二府三司制的特点应该是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了冗官局面。 求采纳

“二府”为枢密院、政事堂,“三司”为度支、户部、盐铁。
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
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 宋代设“中书门下”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堂,称政事堂,是中央的行政机构,长官为宰相,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宋初把均实行政权从宰相的手中分出来,设立枢密院,掌握全国军事。
枢密院和宰相的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权”,号称“二府”。枢密使和宰相的职权平等,凡军机要务,宰相无权过问。二者一文一武,互不通气,分别向皇帝奏事。皇帝利用两者之间的异同,直接控制军权和政权。
二府是宋朝在唐朝政事堂的基础上所作的改进,使得政权和军事权的分离,另外又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掌管全国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这些措施使得军、政、财三权分立,互不统属,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扩展资料:
特色利弊
一. 相权薄弱
政务、军事、财政、监察四权并立,各部门直接向皇帝负责,宰相只能事事按旨行事。宰相权力大大削弱,事事听命皇帝,且受台谏掣肘,造成政风因循。
二. 政出多门
宋国政由多个部门互相掣肘,如枢密院有发兵权而无统兵权。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使行政、军事和财政无法协调,政出多门,以致行政效率偏低。
三. 机构臃肿
宋代官员的职权并无明确规定,皇帝往往在职官之外,另派“差遣”执行职务,行政机构重复,使冗官增多,既无效率,又浪费俸禄,导致国家财政困难。
四. 因循保守
宋太祖为防大臣擅权,鼓励台谏官员弹劾大臣,台省相争的事件常有发生。大臣为求明哲保身,大多不思进取,造成政治上一片因循保守的风气。
五. 地方凋敝
宋代强干弱枝政策以抑制地方势力,但却造成地方积弱,财政拮据,积贫积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府三司制

宋代强干弱枝政策以抑制地方势力,但却造成地方积弱,财政拮据,积贫积弱。

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权力相互制衡。将政务、财政、军政等权分开,而大权则系於皇帝手中。故宋代实行“二府三司”之中央政制。

二府

西汉丞相与御史府并称“二府”,亦称“两府”。成帝时罢御史大夫,改置司空,其名废。

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和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中书门下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的长官即枢密使,地位略低于相)。

明清时对府“同知”的别称,即第二知府之意。



二府三司制的影响:
1、政务、军事、财政、监察四权并立,各部门直接向皇帝负责,宰相只能事事按旨行事。宰相权力大大削弱,事事听命皇帝,且受台谏掣肘,造成政风因循。
2、宋国政由多个部门互相掣肘,如枢密院有发兵权而无统兵权。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使行政、军事和财政无法协调,政出多门,以致行政效率偏低。
3、宋代官员的职权并无明确规定,皇帝往往在职官之外,另派“差遣”执行职务,行政机构重复,使冗官增多,既无效率,又浪费俸禄,导致国家财政困难。
4、宋太祖为防大臣擅权,鼓励台谏官员弹劾大臣,台省相争的事件常有发生。大臣为求明哲保身,大多不思进取,造成政治上一片因循保守的风气。
5、宋代强榦弱枝政策以抑制地方势力,但却造成地方积弱,财政拮据,积贫积弱。
二府三司制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权力相互制衡。将政务、财政、监察等权分开,而大权则系於皇帝手中。故宋代实行“二府三司”之中央政制。
特点: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了冗官局面。



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权力相互制衡。将政务、财政、监察等权分开,而大权则系於皇帝手中。故宋代实行“二府三司”之中央政制。

蝉说回来了
何时才能回到从前
描写段话


二府三司制三司
在古代中国,三司制度在不同的朝代有所变化。东汉时期,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司,唐代则以御史大夫、中书省和门下省为三司。宋代时期,尽管三省名义存在,但实际上权力分散,枢密院和三司的设立削弱了宰相的职权。宰相的军权和财权被剥夺,三省制度名存实亡。宋代官制复杂,官员的职位分为官、职和差遣,...

二府三司制是指什么
北宋时期实行的二府三司制度是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时期的二府指的是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别负责文官和武将的职责,由宰相共同管理。中书门下又称政事堂。三司包括度支、盐铁和户部。这一安排旨在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为了加强对内部的控制,枢密院负责军事事务(西府),中书门下负责政务...

宋朝二府三司对北宋产生了什么影响? 具体点的
属君权对相权的制约,是封建帝王巩固权力的技俩,通过职责的分割达到互相制约的目的

宋代二府三司制指什么
1、二府三司制,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2、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军政归枢密院,财政归“三司”,权力相互制衡。将政务、财政、军政等权分开,而大权则系於皇帝手中。故宋代实行“二府三司”之中央政制。

宋的二府三司指的是 宋的二府三司简述
1、北宋的二府三司制指的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2、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和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中书门下的长官...

宋朝二府三司是分权制衡吗
宋朝的二府三司是一种分权制衡的制度安排。在宋朝,政府机构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级,中央有二府,即尚书省和中书省,地方有三司,即地方财政司、地方军政司和地方刑狱司。首先,二府和三司之间存在分权关系。二府是中央政府的核心机构,负责制定政策、管理国家大事,而三司则是地方政府的执行机构,负责...

宋朝二府三司分别是什么
宋朝时期,枢密院与中书门下(政事堂)并立,两者并称为"二府",共同分割政治权力,以加强皇权。"三司"则是宋朝时期的财政管理机构,分别负责度支(财政支出)、户部(户籍和财政收入)以及盐铁(盐税和铁税等)。这三个部门合称为"三司",它们共同构成了宋朝的财政管理体系。二府三司制度的特点包括:...

明朝设置三司使是?各有什么作用
1、都指挥使司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中央和地方两级统治机构作了重大调整。2、承宣布政使司: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协商财政事宜。3、提刑按察使司是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机构,对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主管为提刑按察使或称...

宋的二府三司指的是
1、北宋的二府三司制度,是宋代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而实施的重要政治架构。在这一制度下,三省长官通常不直接参与政务,而是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2、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朝政的控制,宋代设立了中书门下(也称政事堂、东府)和枢密院(也称西府)两个最高国务机关,它们分别掌管政务和...

二府三司是什么朝代的
二府三司制是北宋时期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而实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三省长官通常不直接参与政务,而是设立了“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宰相的职责主要局限于行政管理,而军事权力归枢密院所有,财政权力则由“三司”掌握,三者相互制衡。通过将政务、财政和军政权力分离,确保了皇帝对...

兴宁市13688254789: 二府三司制 - 搜狗百科
门炕盐酸:[答案] 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为枢密使,与政事堂合称东、西“二府”.“三司”(户部、盐铁、度支)主管财政,号称“计省”,长官为“三司使”,号称“计相”,地位略低于“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构成...

兴宁市13688254789: 二府三司制的评价是什么 -
门炕盐酸: 我个人观点:宋朝[二府(政事堂管行政,枢密管军事)、三司(户、盐铁、度支,财政)、台谏(监察). ]就政治制度而言,是一种异化和倒退.这个制度进一步削弱地方权力,地方行政权力更向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方向调整,(简单说,是将一切除皇帝外的权利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将其权利变得愈来愈小,以利于中央处理.)且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间接对天子担任,组成最高辅政构造. 应该就这了.

兴宁市13688254789: 二府三司制指的是什么? -
门炕盐酸: 宋代为了加强对内控制,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二府制的特点就是文武分权. 宋代设“中书门下”掌握实权,但仅有民政权,设于内堂,称政事堂,是中央的行政机构,长官为宰相,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又另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议政,使宰相不能专权. 三司:度支、户部、盐铁掌管全国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亦称“计相”.这些措施使得军、政、财三权分立,互不统属,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君主专制.

兴宁市13688254789: 宋代中枢权力机构有什么变化 -
门炕盐酸:[答案] 宋朝二府三司制的中枢机构体制取代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分散和转移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

兴宁市13688254789: 宋代中枢权力机构有什么变化 -
门炕盐酸: 一建立枢密院控制军权以分宰相之势.二设中书以平章事 加衔代替本来的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等宰相级职位.

兴宁市13688254789: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
门炕盐酸: 【全面的】 一、战国秦汉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时期) 以官僚制代替世卿世禄制度,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

兴宁市13688254789: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主要有哪些 -
门炕盐酸: (一)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主要是奴隶制政治(贵族政治),以王位世袭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为代表,而中国古代早期一般多指夏商周时代. (二)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王位世袭、等级森严和有浓厚血缘色彩等. 其中,代表的就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它们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它维系了分封制,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它们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鲜明特点.

兴宁市13688254789: 宋代的枢密院和宰相有什么区别? -
门炕盐酸: 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为枢密使,与政事堂合称东、西“二府”.“三司”(户部、盐铁、度支)主管财政,号称“计省”,长官为“三司使”,号称“计相”,地位略低于“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

兴宁市13688254789: 宋二府三司 -
门炕盐酸: 疑问一:宋朝仍有三省六部制吗 回答: 有; 解释: 省六部始于隋朝,为后代所沿用; 宋代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份宰相的行政,财政,军事大权; 疑问二:那么二府三司是独立于三省六部外的一个机构吗 回答: 是;宋朝延续三省六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